1.影评||爱恨交织的姐弟情

2.想要知道《看上去很美》的影评简介

3.有谁知道,影评的写作特点与格式。。。我需要参加编导类高考。。。急用!

4.如何写**影评?

5.求 幼儿园纪录片得影评,1000字左右

6.《看上去很美》影评怎样写?

7.<看起来很美>的影评谁会写啊

幼儿园影评镜头分析_幼儿园影评镜头分析模板

上海编导类专业统考内容和要求

 导语:编导类专业统考科目为艺术常识、故事创作、剧评论写作三门。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上海编导类专业统考内容和要求,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一、上海编导类专业统考科目

 统考科目为艺术常识、故事创作、剧评论写作三门。

  二、上海编导类专业统考科目分值

 艺术常识100分、故事创作100分、剧评论写作100分,三门总分满分300分。

  三、编导类专业各科目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艺术常识

  1.美术部分

 通过欣赏以下美术作品,了解并掌握其中所包含的相关信息:发表的时代及背景、材质品种(青铜、画种、雕塑)、作者、主题内容、所属流派(画派、思潮、主义、团体等)、以及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中国部分:

 (1)司母戊鼎(商、青铜、佚名)

 (2)秦兵马俑(秦、泥塑、彩绘、佚名)

 (3)《洛神赋图》(东晋、绢本设色、顾恺之)

 (4)《九色鹿本生》(北魏、敦煌壁画、佚名)

 (5)《兰亭集序》(东晋、书法、王羲之)

 (6)《天王送子图》(又名《释迦降生图》唐、纸本墨笔、吴道子)

 (7)乐山大佛(唐、石雕、佚名)

 (8)《韩熙载夜宴图》(五代南唐、绢本重彩、顾闳中)

 (9)《清明上河图》(北宋、绢本设色、张择端)

 (10)《富春山居图》(元、纸本水墨、黄公望)

 (11)拙政园(明、山水园林、佚名)

 (12)《悬崖兰竹图》(清、纸本水墨、郑燮)

 (13)《愚公移山图》(1940年、国画、徐悲鸿)

 (14)《虾趣》(1951年、纸本设色、齐白石)

 (15)《青城坐雨图轴》(1933年、水墨山水、黄宾虹)

 (16)《三毛》(1935年、系列、张乐平)

 (17)《开国大典》(1953年、油画、董希文)

 (18)《一九七四年·长江》(14年、油画、吴冠中)

 (19)《踱步》(19年、油画、陈逸飞)

 (20)《父亲》(1980年、油画、罗中立)

 外国部分:

 (1)《掷铁饼者》(大理石雕塑、公元前5-4世纪、米隆)

 (2)巴黎圣母院(教堂建筑、始建于1163年、早期哥特式风格的代表)

 (3)吴哥窟(庙宇建筑、始建于12世纪、柬埔寨高棉古典建筑)

 (4)《最后的晚餐》(壁画、文艺复兴盛期约1495-1498年、达芬奇、古典主义)

 (5)《大卫》(雕塑、文艺复兴盛期1501-1504、米开朗基罗、古典主义)

 (6)《雅典学院》(壁画、文艺复兴盛期1509-1511年、拉斐尔、古典主义)

 (7)浮世绘(版画、江户时代约1603-1867年间、花街柳巷艺术)

 (8)《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油画、约1618年、鲁本斯、巴洛克风格)

 (9)《自由引导人民》4水平和垂直的被分层排列,其水平和垂直的风格,甚至超过了以往,格尔尼卡格尔尼卡(油画、1830年、欧仁·德拉克罗瓦、浪漫主义)

 (10)《日出·印象》(油画、1872年、莫奈、印象主义)

 (11)《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油画、1886年、修拉、新印象主义,又称点彩派)

 (12)《向日葵》(油画、19世纪、凡高、后印象主义)

 (13)《思想者》(雕塑、1880-1900年间、罗丹)

 (14)《舞蹈》(油画、1910年、马蒂斯、野兽主义)

 (15)《链子上一条狗的动态》(油画、1912年、巴拉、未来主义)

 (16)《自行车轮》(现成品、1913年、杜桑、达达主义)

 (17)《在光之中,第559号》(油画、1931年、康定斯基、抽象表现主义)

 (18)《4水平和垂直的被分层排列,其水平和垂直的风格,甚至超过了以往,记忆的永恒》(油画、1931年、达利、超现实主义)

 (19)《格尔尼卡》4水平和垂直的被分层排列,其水平和垂直的风格,甚至超过了以往,格尔尼卡格尔尼卡(油画、1937年、毕加索、立体主义)

 (20)《玛丽莲·梦露》4水平和垂直的被分层排列,其水平和垂直的风格,甚至超过了以往,格尔尼卡格尔尼卡(双联画 、1967年、安迪·沃霍尔、波普艺术)

  2.音乐部分

 通过欣赏以下音乐作品,了解并掌握其中所包含的相关信息:发表的时代及背景、曲作者、乐曲种类、作品所传达的意境以及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1)《十面埋伏》(琵琶曲,王君锡传谱)

 (2)《梁祝》(小提琴协奏曲,陈钢、何占豪)

 (3)《黄河大合唱》(钢琴协奏曲,冼星海)

 (4)《二泉映月》(二胡曲,华彦钧)

 (5)《茉莉花》(江南民歌,何仿加工创作)

 (6)《命运交响曲》(交响乐,贝多芬)

 (7)《月光》(钢琴曲,德彪西)

 (8)《乡村骑士》(歌剧,马斯卡尼)

 (9)《自新大陆》(交响曲,德沃·夏克)

 (10)《天鹅湖》(芭蕾舞曲,柴科夫斯基)

  3.戏剧文学部分

 通过阅读以下戏剧和文学作品,了解并掌握其中所包含的相关信息:发表的时代及背景、作品的国别、作者名、主题内容及人物关系。

 戏剧篇目:

 (1)《玩偶之家》(挪威,易卜生)

 (2)《哈姆雷特》(英国,莎士比亚)

 (3)《雷雨》(中国,曹禺)

 (4)《茶馆》(中国,老舍)

 (5)《暗恋·桃花源》(,赖声川)

 文学篇目:

 (1)《变形记》(奥地利,卡夫卡)

 (2)《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奥地利,茨威格)

 (3)《老人与海》(美国,海明威)

 (4)《祝福》(中国,鲁迅)

 (5)《金锁记》(中国,张爱玲)

 (6)《围城》(中国,钱钟书)

 (7)《长恨歌》(中国,王安忆)

 (8)《家》(中国,巴金)

 (9)《蛙》(中国,莫言)

 (10)《三体》(中国,刘慈欣)

  4.**部分

 通过观摩以下**作品,了解并掌握其中所包含的相关信息:作品的国别、导演名、主要剧情及人物关系。

 中国部分:

 (1)《一江春水向东流》(蔡楚生)

 (2)《小城之春》(费穆)

 (3)《霸王别姬》(陈凯歌)

 (4)《芙蓉镇》(谢晋)

 (5)《本命年》(谢飞)

 (6)《归来》(张艺谋)

 (7)《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

 (8)《花样年华》(王家卫)

 (9)《一一》(杨德昌)

 (10)《十七岁的单车》(王小帅)

 (11)《卧虎藏龙》(李安)

 (12)《三峡好人》(贾樟柯)

 (13)《一九四二》(冯小刚)

 (14)《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田晓鹏)

 (15)《桃姐》(许鞍华)

 外国部分:

 (1)《摩登时代》(英国,查理·卓别林)

 (2)《患者》(英国,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

 (3)《天堂》(意大利,朱赛佩·托纳托雷)

 (4)《偷自行车的人》(意大利,维托里奥·德·西卡)

 (5)《西伯利亚的理发师》(俄罗斯,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6)《辛德勒的名单》(美国,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7)《阿甘正传》(美国,罗伯特·泽米基斯)

 (8)《四百下》(法国,弗朗索瓦·特吕弗)

 (9)《肖申克的救赎》(美国,弗兰克·达拉邦特)

 (10)《罗拉快跑》(德国,汤姆·提克威)

 (11)《冰雪奇缘》(美国,克里斯·巴克/珍妮弗·李)

 (12)《千与千寻》(日本,宫崎骏)

 (13)《放牛班的春天》(法国,克里斯托夫·巴拉蒂)

 (14)《小鞋子》(伊朗,马基德·马基迪)

 (15)《艺术家》(法国,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

  5.电视部分

 通过观摩以下具体电视节目或栏目,了解并掌握其中所包含的相关信息:生产、制作、成立年代、节目类别、节目形式、表现特色、作品主创人员、主要情节及人物形象。

 电视剧:

 (1)《平凡的世界》(毛卫宁导演)

 (2)《红高粱》(郑晓龙导演)

 (3)《唐顿庄园》(布莱恩·派西维尔、詹姆斯·斯特朗导演)

 电视栏目及频道:

 (1)《艺术人生》(中央电视台)

 (2)《今晚80后脱口秀》(东方卫视)

 (3)Discovery(美国探索频道)

 (4)《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央电视台)

 (5)《爸爸去哪儿》(湖南卫视)

 纪录片:

 (1)《故宫》(周兵导演)

 (2)《幼儿园》(张以庆导演)

 (3)《美丽中国》(菲尔·查普曼导演)

  6.考试方式:

 通过填空、选择、判断、连线、简答、论述题等方式,考查学生的文化与艺术常识。

 本科目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故事创作

  1.创作内容

 1):故事应由一个或多个具体构成。

 2)人物:构成发展的主要角色与次要角色。

 注意以下方面:

 a.外貌特征与心理特征的描述。

 b.人物之间的关系。

 c.性格的发展。

 3)场面:构成发展的环境。

 注意以下方面:

 a.适当介绍时间、地点。

 b.环境的特征。

 c.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4)主题:通过表达的中心思想。

 注意以下方面:

 a.主题健康。

 b.不要将主题直白地讲出来,而要通过故事传达出来。

  2.创作要求

 1)立意明确清晰;

 2)情节合理独创;

 3)角色鲜明生动;

 4)结构合理巧妙;

 5)语言自然流畅。

  3.考试形式

 1)根据提供的文字、等资料,编写相关的.故事。故事内容必须用到等资料所提供的时间和空间、人物形象以及物件。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1500字以上。

  (三)剧评论写作

  1.影评内容

 1)对主题的揭示

 要求考生通过对作品的读解,准确把握影片内容和主题。

 2)对情节结构的把握

 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银幕故事;能把握情节的发展,对情节的设置与人物塑造和主题呈现之间的关系有准确认识。

 3)对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的分析

 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及人物关系,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对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的发展有所分析。

 4)对画面和声音的初步读解

 要求抓住印象最深刻的画面和声音进行分析。

 以上为影评写作可能涉及的主要内容,一一列出并不意味着考试必须面面俱到,影评写作应根据实际情况,提倡在相对完整(思想与艺术)的分析基础上,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2.影评要求

 剧评论要求紧扣影片进行分析评论。鼓励视角新颖、观点独特、言之有理、个性鲜明的文章。

  3.考试形式

 考场内当场观看剧短片两遍(观摩时间为30分钟);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观摩时间不计在内);评论文章字数为1500字以上。

;

影评||爱恨交织的姐弟情

故事发生在台湾的一个沿海村庄,主人公阿桂是一个从小就异于常人的小女孩,画画会把太阳画成黑色,穿衣服穿得像个忍者神龟,明明让她买红色番茄却买成绿色,相信玻璃球会生出小宝宝。所以奶奶怀疑她被“卡到阴”,“七魂六窍被小鬼拖走”,幼儿园老师也觉得她有必要去看看心理医生。 直到小学体检,才发现阿桂原来是色盲。 爸爸买了不同颜色的墨镜给阿桂,以为这样阿桂就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世界了。可我觉得他想错了。色盲不是病,也不是看不到颜色,只是看到了和常人不同的世界。 比如阿桂给“仰”字造句,会造成“他一时想不开,仰药自尽”,“屿”字造句,“远远的海中间有一座岛屿,我好想过去看一看”。 我想阿桂从小就有一种离别情节,可能是源于生在港口特有的情节,或是他人不解的眼光,也源于自己不被理解的内心。对她来说,黑色的太阳就是代表光明,她幻想着中的《色盲岛》,憧憬着一个有朋友,被理解的世界,也许那个世界并遥远,就是“远远的海中间”的“一座岛屿”,或是“仰药自尽”后便可到达的一个新天地。姐姐说阿桂“思想灰暗”,可其实,对于阿桂来说,“灰暗”何尝不是代表着“光明”呢? 阿桂的表哥阿贤是一个同性恋,阿桂和他情同手足,也目睹了表哥的两段恋情。 第一次是在港口的冷饮摊,阿贤邂逅了一位日本的流浪者,他们一同参观了小村一座独具特色的基督教堂。里面的壁画有“最后的晚餐”,有天使,有耶稣,有玛利亚,然而他们都是中国人的样子,都是用中国的画风。日本人说:“这里隐藏着一个比达芬奇密码更大的秘密。” 然而这里并没有什么秘密,就好像佛家所说的“佛从心生”,“见心见性”,你心里想的是什么,表现出的东西就是什么样子。东西的实质和灵魂并没有该变,只是它在我们心中呈现出的样子不一样,理解的方式也不一样。比如有的人会把黑暗理解为光明,比如有的男人也会爱上男人。他们包着匪夷所思的外壳,实质却一样是爱,是光明。 流浪的人还是会继续流浪,阿贤只是他旅途中的一个小站,停一停,还是会走掉。我很喜欢这一段离别的戏,也是**中出现的第一个“奔跑”的场景。阿贤沿着河岸追着离别的爱人,大声喊着“再见”。没有怨恨,没有哭哭啼啼,说了“再见”,就还会有新的开始。 第二段恋情,是和小岛上的一个帅气的海巡。印象深刻的,是他们两人夜晚坐在海中央的小船船头,阿贤幻想着以后的幸福生活,定居在纽约,每天等着爱人回家,轮流做菜。这一艘小船,成了他们远离世人的小岛,对岸灯火斑斓,看不到市井小巷,只是霓虹灯星星点点,高楼林立,好似纽约。 这让我想起了《海上钢琴师》,一艘从欧洲出发的游轮,要经过几个月才可以到达美国,有钱人住在头等舱里歌舞升平,穷人就天天坐在甲板上遥望着远方,总有那么一个人,透过浓浓的迷雾,第一个看到自由女神像,第一个大喊“America!”,接着全甲板的人兴奋得欢呼拥抱。New York,在许多人的心里意味着自由,意味着新天地,新开始。 阿贤就是在这艘小船上臆想着他的纽约,臆想着一个脱离现在和过去,充满自由和包容的新天地,即使,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 注定又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此时的阿贤已无力去说那句“再见”,在一个寂静的夜晚,选择了自杀。 阿桂骑着自行车疾驰在通往医院的道路上,这是影片中出现的第二段“奔跑”,旁白是阿贤朗诵的E. E. Cummings 的《somewhere I he never trelled》。也许,阿贤觉得他已经无法企及那个从未触及的远方,也许他认为死亡是通往天堂的必经之路,也许他只是想要逃避。也许阿桂想飞奔去医院挽回这一切,也许阿桂想说:“你可以再像上回一样说‘再见’”。 然而阿贤没有死,变成了植物人。也许,他并不想离开,只是无力再行走,他愿意时间从此静止,“somewhere I he never trelled”,为什么一定要去呢?回首曾经已到过天堂,只是时间流逝,爱已不在,多走一步,便是万劫不复。生活,从来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如不动。无为,便是无所不为。 抛弃阿贤的海巡决定远行,在港口碰见了阿桂。阿桂本来已经走开,却又拼命掉头追回去。这是影片中出现的第三次“奔跑”,也是我最感动的一段。阿桂站在港口,对着阿贤远去的爱人喊着“再见”,挥着双臂,态度真诚,和阿贤当年一模一样。 我想,这句“再见”她是替阿贤说的,她希望说了“再见”,一切便可从新开始。 阿桂的父亲是一个一无所成的醉鬼,因为一无所成,阿桂的妈妈很早变离开了这个家。阿桂的父亲从外面捡来了三个女人,给他们穿上阿桂妈妈以前的衣服,抱着她们睡觉,喝酒。家人们都觉得他不可救药,说他天天喝酒,“他的世界是黑白的”,甚至怀疑他偷了家里的钱。 看似麻木,混混醉醉的外表下,隐藏着不被理解的痛苦和敏感。他的世界不是黑白的,他只想活在过去,活在阿桂妈妈在的日子里,因为只有那段日子是彩色的。他用醉意掩盖内心的伤痛,也会因为被误解而难过。 其实家里的钱是阿桂偷的,她想飞去那个“色盲岛”,“找朋友”。 阿贤自杀后,她又把钱还了回去。 整部**,不止在讲阿桂的故事,也用阿桂这双色盲的眼,讲了阿贤和父亲的故事。色盲,同性恋,醉鬼。面对不堪的现实和世人质疑的眼光,阿桂爸爸选择活在过去,阿贤选择从此静止,而阿桂,选择向前走。 向前走,并不意味着离开现在居住的地方,生活是多变的,不需要我们刻意追求,就会呈现出绚烂和多变的色彩。 **中的三次“奔跑”,并不是去挽留,而是追着去说“再见”,追着去告别过去,追着去奔向未来。 阿桂妈妈很早便离开了村庄,阿贤的两个恋人都选择了远行,阿桂的色盲岛在远远的海中央。 有港口的地方,就注定了远行和离别。对于这个小岛远方,所有人都有着无限的期待。 “somewhere I he never trelled”,其实是心灵从未企及的境界,坚强,隐忍,其实不是远行,不是离开,而是面对,一直走下去,一路风景,都是从未到达的新天地。 阿桂一定是明白了,所以把钱还了回去,放弃了旅行。 我想起了多年前看过的一部**,《爱情的牙齿》,讲了一个女人一生中,三段充满伤痛和遗憾的爱情故事。然而看完以后,我一点都不难过。我想,这样一个由伤痛和遗憾组成的故事,竟然也是那么的美丽,那么得让人感动。 人的一生,未必要有轰轰烈烈的作为,未必要有白雪公主和王子的故事才圆满。平淡也好,遗憾也好,色盲也好,断背也好。其实,只要有心,都可以拍成一部美丽的**,就算没有一个观众,我自己也会感动,会鼓掌。

想要知道《看上去很美》的影评简介

一一**《我的姐姐》简评

齐帆齐微课11(非主题文)

影片内容,是在安然、安子恒父母突遇,同时罹难的背景一下展开的。

父母双亡,剩下安然、安子恒姐弟俩相依为命。安然成年,是一个医院护士;安子恒年幼,是一名幼儿园学童。

导演为观众设置了一个悬念:这年龄悬殊的姐弟关系,会有怎样的走向?

a 融洽快乐;b 互相冷漠;c 天各一方;d 磕磕碰碰,不弃不离。

果然,姐姐因为要上班,时间不方便,难以照顾这个年幼的弟弟。弟弟暂住在姑妈家。姑妈虽同情这孤苦的姐弟,可她又得照料长年卧病在床的老公。表哥表姐也对安然姐弟多有不满。

无奈之下,安然只得把安子恒带回自己家里。

人带回来了,可麻烦并末解决。姐弟俩总是“聊不来”:姐姐对弟弟表述的“成人”语言,弟弟对姐姐讲述的是“儿童”语言。姐姐不是妈妈,很难将自己的“角色”调换到妈妈的状态。

比如早餐时,姐姐给弟弟吃面包,可弟弟死活要吃包子。姐姐带他上学,他犟着脾气不去,姐姐硬拉着弟弟往前走。路边的人差点把姐姐当成人贩子。安然不快地松了手,吼一句“那让他跟你走吧”,一个人往前走。弟弟反倒哭兮兮追了上去。直到安然给弟弟买了包子,弟弟这才和姐姐重归于好。

安然把弟弟送到学校,老师在校门口迎接。别的孩子都是父亲或母亲亲自送到老师身边,向老师问过好。这才告别。安然却让安子恒自己走进学校。可见,此时的姐姐,并未在心里接纳弟弟。

这自然是有原因的。安然从小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因为她是一个女孩,父亲总觉得有欠缺。有一次,父亲写了一个的申请,说女儿腿上有残迹,希望计生部门批生二胎。结果检查人员来了,安然正好穿着裙子,让父亲的谎言不攻自破。父亲火冒三丈,抡起棍子对幼小的安然一顿猛揍。父亲的行为,在安然的心灵上留下了永久的阴影。

安然上班,有时还要值班,只得让舅舅在安子恒放学时帮忙接一下。

可舅舅是一个不靠谱的人,经常在桌上混日子。

一次安然去了男朋友家。正当大家其乐融融的吋候,舅舅居然把安子恒送到了面前,安子恒见了安然,不叫姐姐,而叫妈妈。这让安然脸红难堪,语无伦次。

真正让安然想把弟弟“送”给别人抚养的原因还不是这些。

安然虽是一个普通护士,可她时刻没忘自己学医梦想。当她善意提醒同科室一位女医生时,却遭到讽刺。这刺激了安然的自尊心。其实,当年高考志愿,她填的就是北京一所医学院的医科专业,只是父亲背着自己改填了本地一所医学院的护理专业,安然这才变成今天的护士。为了自尊,她怼了对工作敷衍的女医生。男朋友劝解她,她甚至朝他吐了一口。

后来,男朋友也离开了她。

安然决心改变自己的命运:她要考研,她要离开这里一一可弟弟是横在眼前的“障碍”。

安然的内心,充满矛盾和挣扎,充满痛苦和无奈。起初,弟弟不愿去别人家,他出现逆反,甚至在幼儿园欺负丫丫。这事儿连想收养他的人家都知道了。他们收回了收养的意愿。

舅舅或许是一个选项?他说既然安然要去北方,他想收养安子恒,让自己老了有个依靠。无路可走的时候,一个人总想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于是安然郑重其事地将弟弟托付给舅舅。

不过,安然很快就对舅舅失望了。当她去舅舅住处探望弟弟时,发现弟弟正和几个小伙伴在桌上玩。这样下去,弟弟的明天,不就是舅舅的今天吗?安然泼辣地掀翻了舅舅的桌,带着弟弟,毅然决然地离开了。

安子恒懵懂中知道姐姐的男朋友走了。他不再和姐姐作对了。他的态度变了。接着出现了离奇而感人的一幕:弟弟和丫丫趁保安睡着的时侯,偷偷给领养他的人家打电话,丫丫在电话里说自己已原谅了安子恒。对方终于重新表态说,愿意收养安子恒。

一切似乎顺理成章。安子恒走进了养父母家。

影片中省略了安然的考研过程。安然的北京之行已成定局。在平和的氛围中,安子恒在门外玩球,安然在门里签收养协议。当收养者以“今后大家不见面”为最后条件时,安然握着的笔却似有干斤之重。终于泪流两腮,安然拒绝了签字。

至此,安然和安子恒的姐弟情结,走向了圆满。

这部影片,贴近现实,真实立体,感人至深。其亮点如下:

一,演员的表演, 率真,本色,不做作。

安然是一个性格敏感,事业心强的年轻女孩。由于父母重男轻女,自己的成长埋下阴影,所以对弟弟,她是心有隔阂的。这就不难理解她对弟弟的爱恨兼有的情绪。而安子恒,从小受到父母偏爱,做事任性。自然认为姐姐也应家父母满足自己的要求。可生活在变,姐弟俩都起了变化。张子枫和金遥源演饰的姐弟形象,率真、可爱,不虚,不做作。

另外,姑妈(朱媛媛饰)的善良温嗳,舅舅(肖央)的不务正业等,都塑造很真实可信。如姑妈在安然打算去北京前与安然交流。舅舅因为牌桌子被安然推翻,放心不下的还是自己手里那把“清一色”,把人物性格塑造得维妙维肖。

二,主题深化。从姑妈身上,从自己身上,从生了两个女儿的孕妇身上一一甚至孕妇自己都同意冒险再生。这些信息,集中表达了现实社会普遍存在的重男轻女观念。姑妈当年与自己父亲都考上了中专,但只有父亲读上了。安然的父亲不惜,让安然装残迹人,目的就是为了能生一个儿子。在医院里,安然为保住高危孕妇一条命,让孕妇丈夫放弃笫三胎(前两胎都是女儿),那男人却将安然骂得狗血淋头。可悲的是,孕妇本人大难临头,却坚称绝不放弃笫三胎。孕妇的婆婆觉得安然多管“闲事”,不依不挠。这些与“女性”关联的信息,无疑深化了主题,给观众提出了一道思考题:性别歧视在根深蒂固的现实中该如何消除?

总之,这是一部充满情趣,一波三折的亲情片;同时又是一部表现女性向性别歧视发起抗争的生活片。

谨此推荐给大家!

书评写作营第(11)篇,计(2216)字,累计(18594)字

有谁知道,影评的写作特点与格式。。。我需要参加编导类高考。。。急用!

这是方枪枪生命里第一次和外面的世界交手——幼儿园。 这个陌生的地方有种统一的标准正统治着所有的小伙伴们,就是贴在每个人名字后面的小红花,方枪枪愤怒了:不会自己穿衣服就得不到小红花吗?尿床是我自己能控制的吗?这是什么道理?方枪枪号啕大哭,他孤独,他不懂这世界的规则,然而渐渐的他发现,在周围的小生命之间,有一种自由的情感正悄悄的奔放着,在那个灵魂主宰的内心世界,他无拘无束。于是方枪枪开始散发生命的热力与无穷的幻想,他脱下女孩的裤子给女孩打针,把小红花当成礼物送给他钟情的女孩……“老师是吃人的妖怪!”,方枪枪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她,而她又告诉了他,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没有睡觉的孩子们开始行动了…… 那一天和今天一样阳光灿烂,对于长大的我们来说,现实的生活像往常一样干燥,每个人带着一颗干燥的心脏,匆忙赶往下一个目的地,生活正常的令人麻木,因为你,和我,早已经掌握了一种不言而喻的方法去面对现实,甚至在这种方法运用久了之后,你可能已经想不起来到这世界的最初,你曾经怎样的挣扎过,而就是这平常的一天,对于《看上去很美》的小主人公方枪枪来说,却是那么的不一样,他和你一样做了一晚上的梦,所不同的是,当他在幼儿园的集体宿舍醒来,他发现自己又尿床了,怎么办?方枪枪知道自己将再一次得不到老师奖励的小红花,他哭,他闹,他要造反,他是老师眼里的坏男孩,对于他来说,幼儿园是他面对的第一个完整的社会,也是第一次,他打算用行动去挑战这个世界。 由王朔的原著改编,张元导演的《看上去很美》,将在这个春天和我们见面,这部已经入选美国圣丹斯**节竞赛单元和柏林**节的**,将和**里的孩子们一起,为我们带来一次温暖而百感交集的生命旅程,被西方影评人称作“**界的坏男孩”的张元,也在沉寂三年之后,为中国的**观众们带来一部富于情感与自由奔放的作品,以极其开放的创作心态和丰富的表现力拍出了令人捧腹又伤感的主人公方枪枪,那些奔跑中的孩子们释放了观众的情感与天性,更震动你久已平静的心灵。原作者王朔认为《看上去很美》这部**“光芒四射”,直逼十年前他本人作品改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而西方观众则评论说:“令我想起自己曾经也是个恋爱过的孩子。” 你依然在做梦吗?也许依然还有幻想?你觉得自己长大了吗?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不再是孩子?没关系,不用着急给自己一个答案,这个春天,去看《看上去很美》,体验那些久违了的快乐悲伤,释放那些内心的冲动与美好,也许你会发现,每个成人身上,永远都有一个奔跑的男孩子,不管他变得多么苍老,我们都是方枪枪。

如何写**影评?

:( 1 )先看光,每个镜头中光是怎么用的,下一个镜头的光有什么变化,有没有投影的变化,有没有黑夜白天的变化,有没有阴天、下雨;( 2 )空间有没有大小的变化,大房间、小房间,有没有室内室外的变化;( 3 )听声音,是同期还是后期,每个镜头中有没有表现出的声音空间来,它是什么样的,下个镜头的声音空间感有什么变化;( 4 )背景是什么,与前景的关系如何,它是怎样变的(这是关系);( 5 )有没有运动,是画面内的被摄体在运动,还是摄影机在运动,是水平运动(左右横移)多还是纵深运动多。( 6 )有没有用变焦,它是准确地表现了两个人物关系,还是造成了错误的关系,变焦用得多不多,摇镜头有没有增加新的信息或含义;( 7 )注意运动的动与静的关系,是前景有运动,背景没有,或是背景有运动,前景没有,或是前后景都有,或前后景都没有;( 8 )剪辑点在哪里,起幅的画面是怎么样的,落幅的画面是怎样的,如果是一个人在跑,注意起幅的人体造型好不好,看的时候有什么不同,是用切换多,还是用叠化多。( 9 )在一个镜头中人物的调度是怎样的,有没有第四面墙的舞台处理(即所有镜头中的人都排成一排面向摄影机,就像幼儿园里的排排坐,吃果果。)演员的单独表演也是力求面向第四面墙?( 10 )音乐用在哪里;有没有主题歌,有作用吗?音乐与人物动作(或称表演)关系,音乐与摄影机运动的关系,音乐与色彩变化的关系,音乐与对话的情绪及节奏的关系,音乐与自然音响(即噪声)的关系等等。( 11 )如果是故事片,情节的转折点是用什么手段来表现的,是用旁白,还是无声的段落,如果是你的话,你能用无声把这一段落表现出来吗?( 12 )画面上的人物关系变化,有变化,还是没有变化,比如 在整个镜头里始终站在B 右边,就没有走到B的左边去过,等等;( 13 )对话写得是否生活化,还是舞台腔,顺口吗?( 14 )每个镜头中人物都穿什么颜色的服装,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也就是说,有没有色彩的调度,即作为流动色彩来使用;( 15 )道具在时代、地域、民族、文化方面准确吗?( 16 )时间上是否用闪回,是用什么手段来表现的,合理吗?( 17 )用长镜头吗?最长的镜头有多长,你感觉是长,还是没有实际那么长,这个长镜头内的人物关系是怎样的。全在画面内,或者是一个在画内,一个在画外(正 / 反拍不算内)。( 18 )人声,是按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女中音、男低音这样的搭配吗?( 19 )特写是否作为情节中的视觉重音来使用的?( 20 )全片的声画结合如何,有没有非常精彩的地方?

另外,评论写作可分为几种类型,具体如下:

印象式评论的写作:是写作者对作品的主观感受和个人印象的描述,是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影评。主要依赖于个人的直觉能力和感觉能力。特点是随意性的评论、敏锐的观察、恰当的联想和丰富的想像力。

印象式评论的写作思路:

**的主演是谁?所饰演的角色是什么?表演怎么样?

主创是谁?编剧、导演、摄影、剪辑、制作公司是谁?他们还有没有其他读者熟悉的作品?

我喜欢这部作品吗?为什么?

作品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些部分?为什么?

我在写作中,是否抓住了作品的主要的东西?有无遗漏?我对影片的描述是否清楚、明晰?

我对影片中的演员、导演及呈现的主题有无偏见?如有,为什么?说出偏见的理由,要有理有据。

我的评论能站得住脚吗?影片中哪些方面可以支持我的观点?还有没有其他可以能证明我观点的材料?

我最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我在影评中有没有清晰地表达出来 ?

形式分析取向的评论写作:评论焦点是作品的形式结构等本体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影片的结构和风格,或是的叙事形式在影片定的组织形式。从决定影片的组织结构是叙事性还是非叙事性形式系统出发来了解影片是如何合成一个整体的。分析作品的形式和风格,辨识影片中使用的技巧。找出整部影片中的技巧模式。发现整部影片是如何系统化和模式化地使用这些技巧。在整部影片或单一的片段中,技巧的使用或重复或变化,或深入发展或平行对应,都是应该重点注意的部分。找出这些重要技巧的功能,也就是找出风格在影片不休形式中所扮演的角色。挖掘功能的直接的方法是去注意影片的效果特定技巧在影片的表达中起着强调、误导澄清、强化等作用。

“作者论”取向的评论写作:“作者”论的基本信念是**艺术是个人而非公众表达的工具,但并不排斥创作是一个集体努力的结果,只是指出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者论”影评的价值体系的基础:个人风格是否呈现在整体的作品中。关注的是主题意识、技巧的运用和影音风格比较一致的创作者。

写作方法:

从一组影片的比较中,指出它们风格和产题目的一贯性,进而认定影片背后的主要的作者。

详细分析一部作品,以彰显它与作者的主题和风格观念之间的关系。

摄影机的运动、构图、灯光、剪辑及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母题对分析作者的风格和主题意识都非常有用。

入手角度:

该作者的生活(社会阶级、政治、教育、专业训练等)是否对影片的主题产生某种影响?

该作者是否持续使用相同的主题,或持续拍摄同一类型的影片 ?该作者是否对某种**表现技法(如长镜头、特写、大远景等)有偏好?

该作者在影片中呈现的个人标志是什么?

该作者是否在每一部影片中都固定与一些影片的主创人员合作?他们之间的合作有什么特别之处?谁的作者标记更显著?

类型研究取向的评论写作:在20世纪60末到70年代初第一次在**研究的领域演变成评论的一个重点。入手角度:

是否可能找到某些有关情节、人物、主题、场景和对白的重复牲来对影片进行分类?

**的类型中是否包含了某种社会价值观?

不同的类型片的发展如何?它们在类型影片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无变化?是消退还是繁荣?变化的根本原因体现在什么方面?

影片是否属于新的类型?如是,为什么?不是又为什么?新的类型的特点或特色体现在什么方面?

**类型的形成与历史有什么关联?

背景取向的评论写作:

1、史学取向的评论写作

最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主要是运用**发展的历史及**反映的社会历史影像。都是把影片放到**、电视发展的社会、历史的脉络中去审视它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2、社会意识形态取向的评论写作:主要是从社会的政治意识、道德、美学取向、男女角色的社会地位与性别认同、对待不同民族或种族的态度及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方面来分析作品中隐藏的相关观念。

入手角度:

影片想要告诉观众一个什么样的主题信息?在这些信息中,哪些是明指的,哪些是暗指的?明指与暗指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影片所表露的精神和价值是什么?它们代表着哪个阶级或阶层?

影片是否挑战了观众的信仰,或是暗合?

影片是否制造了某种文化或价值的认同,它使用的是什么手法?在这中间是否存在着国家/民族主义或文化侵略?不同的性别/种族是如何在影片中被呈现的?他们在影片中所呈现的形象是被真实再现还是被歪曲和曲解?

影片所使用的基本的思维模式是什么?它是如何运作的?

影片中的世界是呈现世界真实的复杂性,还是不断暗示着某种价值观?这一种价值观背后的理论支撑是什么

求 幼儿园纪录片得影评,1000字左右

怎么写影评? 看片分析,是近年艺术类招生运用得十分普遍的一种考试形式。它先让考生观看一部电视片的录相或光盘,然后按要求写文章。这充分体现了电视的专业特色,有利于发现具有初步电视意识的好苗子。同时,它又避免了命题作文的偶然性,有利于考出真实水平。也因为这样,它最能拉开考生之间的差距。与“面试”的印象分不同,笔试的成绩更加具体、客观、过硬,所以在专业考试中,它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每个考生都必须认真准备。 那么,怎样写好看片分析呢?根据以往的经验,提出几条建议。 一、 不要写成观后感 写好看片分析文章,关键在于能否准确把握文章的体裁。考生最常犯的毛病,就是审题不当,完全不符合考试要求,体裁不合,把它写成心得体会、观后感了。这样,哪怕文章再有文,哪怕你“自我感觉良好”,得分也不会高。所以有必要弄清观后感于看片分析有何不同。济南世博艺术学校 首先是文章的体裁不同。观后感、心得体会一类文章基本属于抒情文范畴,抒彩浓;二看片分析则是文艺评论,属于议论文范畴,理论色彩浓。前者重在感,而后者重在议。前者常有喜怒哀乐的句子,如“看了这部作品后我很感动”、“我很气愤”、“我心潮澎湃”之类;而后者态度比较冷峻,一般用各种议论手段,夹叙夹议,分析阐述,而不追求情感和“文”。 其次是作者的身份不同。写观后感时,作者的身份是普通观众;而写看片分析时,作者的身份却变成了“评论员”和“业内人士”,至少应是个“准电视人”即将来可能进入电视行业的后备队。既然来报考,就应该有一定的准备,有潜在的素质,就应该培养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意识。他们在看电视时,就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观众,而必须多一个心眼,多一番思考:如我是专家、评委,我该如何评价它?如我是同行、同事,我该向他学习什么?如让我来拍摄,我该怎么做?总之,你必须寻找电视内行人的感觉,逐步培养专业眼光,逐步完成角色的嬗变:观众——准电视人——电视人——专家。 再次是针对的目标不同。观后感针对的是“这件事”,即作品的内容;二看片分析针对的则是“这部片子”,即作品本身。前者回答的问题是:你知道这件事后有什么感想?这件事给你什么启示?而后者回答的问题是,这部作品该怎么理解?哪些地方比较成功?如《难圆绿色梦》,这部片子讲述一位植树造林模范的事,他辛勤种树几十年,数却被人砍光了。如果写观后感,应针对这件事,当然表示痛心、谴责。而写看片分析时,则针对这部作品,分析它获奖的原因,成功的经验,应表示出赞叹、欣赏。这二者的基调是明显不同的。 最后是文章的侧重点不同。观后感重在作品的思想内容,重在教育意义;而看片分析则重在作品的创作经验,包括艺术形式。前者要求紧扣主题,联系实际抒发感受;而后者要求紧扣创作特色,分析其表达效果,分析它的形式是如何为内容服务的。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简而言之,所谓看片分析,就是要你以“内行”的眼光,讲出作品的“门道”来。 二、要有以论文的框架 明确看片分析是议论文这一定位后,接下来就是谋篇布局的问题了。常见的毛病有以下几种。 1、全文只有一段。有些根本没有段落概念,不会分段,往往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天马行空,东拉西扯,思维跳跃,胡子眉毛一把抓,这当然不行。 2、 “串讲式”,或曰“赏析式”。它往往从电视片第一个镜头讲起,然后第二个、第三个……一边叙述内容,一边作些评点,还美其名曰“夹叙夹议”。这好比语文老师串讲课文,念一段,讲一段。这种写法缺乏宏观的锻炼,没有形成小论点,没有上升为理论,没有总结,也不符合要求。它还带来另一个后果,就是叙述太多,议论太少,往往头重脚轻,开头十分啰嗦,结尾又草草收场。 3、 “杂文式”。这经常发生在擅长写作的同学身上。他们不满足议论文的一般套路,斥之为“条条框框”、“八股文”,很想展示自己的文,于是把它写成文艺性论文,即杂文。当然不排斥少数尖子可以写出优秀的杂文来,但在考试时一般不要用。 正确的写法,应该按照议论文的一般框架,既有论点、论证、结论三大部分。 开头是提出问题,即论点部分。它应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分析的对象(即这部作品)做个简单的介绍:叫什么名字(标题),作者是谁(那个台拍的),属什么体裁(栏目),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什么主题等。二是对这部作品做个总的评价,即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如“这部片子拍得很成功”等等。 中间是主体,是提出问题,既论证部分。它要求具体分析这部片子的成功之处,有哪些创作经验。建议至少讲三个方面的邮电(或特点),而且每个方面分别写一小段,每个方面应该提炼出一句评语(即小论点)。小论点应该精辟、整齐、醒目,最好归纳的句式比较整齐。为了突出小论点,应该把它们放在各小段的开头,或改成粗题字排版,或省为小标题。还可在前面加上“第一、第二、第三”,或“首先、其次、再次”,或用排比句。这之后,在围绕这个小论点作分析,“摆事实、讲道理”。应该结合片子的内容,举出具体例子,夹叙夹议,边叙述有关情节或镜头,边分析他们的表达效果,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这里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光叙述内容,变成讲故事了;二是光发议论,或空洞抒情,没结合具体内容,与作品完全脱节,空对空,那也不行。请注意,这一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决定了文章水平的高低,篇幅要站全文的绝大部分,短了不行。 最后是结尾,是解决问题,即结论部分。这部分很短,主要对全文作总结,或指出其不足,或提出希望,或补充说明,或照应开头。有了这部分,文章就有头有尾,完整无缺,并形成一个高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是论文的常规写法,当然可以灵活掌握,不要把“框架”当成“框框”,束缚了思路。但就中学生而言,一般按这个格式去写较为妥当。建议先写好段落提纲,至少要想好要讲哪几层意思,然后按照提纲,一段一段写来。这样,论文的框架就很稳,就可以做大段落清楚,层次分明,小论点突出。 三、 要提炼出小论点 解决了题材和结构问题后,下一个难点就是,从那几个方面去分析?如何提炼出小论点?这个问题普遍感到头痛,我们不妨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逐步学会提炼。 我们可以从观后评片中得到启发。可闻前后有什么阅读提示和思考题?老师对你们的作文有何批语?从这里往深处想,就能学会抓主题(中心思想)、结构(段落)、手法(写作特点)等。 建议大家学一点文艺理论常识。这样才能找到理论武器,提高鉴赏品位。如: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政治,文艺的典型性,文艺批评,创作方法,流派,体裁,风格等。特别是“典型”这个概念应用很多。 还建议学一点电视常识。电视有自己的特点,如:形声兼备,视听合一,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用镜头语言说话,用蒙太奇手法等。如果能了解一些电视创作的手法,熟悉它的工作程序,就能从电视的角度来分析。 下面提出一些选题供大家参考。 1.主题方面。主体是作品的主要立意、中心思想。可以与相近题材的作品比,看哪个更深刻;也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它有什么现实针对性;还可分析标题是否精彩。 2.人物方面。作品的主角是个什么样的人,形象是否鲜明突出,性格特点如何,作品用什么实事来刻画它,次要人物有什么特点,与主要人物有什么关系。 3.选材方面。作品运用了什么材料来表达主题,这些材料是否真实、具体、集中、详略分明,那些材料特别典型,那些细节特别精彩等。 4.结构方面。作品分为几大部分,它以什么为线索,它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过渡,怎样照应,结构是否严谨等。 5.手法方面。作品用了哪些创作手法(如: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象征、因小见大等)。这些是否成功、新颖、有特色等。 6.新闻方面。如果是新闻类作品,还涉及到许多新闻性问题。如:真实性,时效性,是否坚持了新闻的党性、群众性、战斗性等原则,蔡方是否深入,支持是否成功等。 7.镜头方面。电视是用镜头说话的,它的镜头语言运用如何(构图、色彩、光线、速度、字幕、特技、声音等),那些镜头特别精彩,运用了什么蒙太奇手法等。 8.其他方面。除此之外,属于创作的各个方面,只要你觉得很有特色的,也都可以选。如:音乐、美术、表演、播音、主持等。 必须强调,以上这些绝不需要、也不可能全部讲到,只要选其中三四点特别突出、十分明显的讲。甚至可以知将其中一个方面,但必须讲深、讲细、讲透,而且它们也必须提炼出小论点。 四、 要全面考虑,掌握分寸 写文章最要讲辩证法,要全面处理各种关系,掌握好分寸,防止走极端。 1、要充分肯定优点,而不要专门挑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分析作品当然可以讲它的缺点,但必须掌握好一个度。有些年轻人眼高手低,用大半或全部篇幅讲缺点,这就很不应该了。要知道,拿出来的电视片,除特殊情况外,都是好的伙比较好的,甚至是获奖作品。正确态度应该是肯定优点,附带言其不足,在措词上、提法上也要谨慎,如用“美中不足”“瑕不掩瑜”之类。 2、要有专业眼光,但不要乱用专业术语。有人太急功近利,刚接触几个专业术语,就忙不迭地对号入座,结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只剩下“看镜头说术语”,变成“看图说话”。初学阶段似懂非懂,没有十足把握就不要乱贴标签。 3、要扣住作品,但不要拘泥于作品本身。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分析时必须 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与同一题材、同一体裁、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进行进行比较,才能比出特色来。此外,许多作品都与时代背景有关,特别是新闻片,要特别留意它的拍摄(播出)日期。 4、要学会看电视,才会评电视。一般人看电视是为了获取信息、欣赏、消遣放松,这都是无可厚非。但立志当电视人的考生,就不能停留在这种水平了。他们看电视时,应该加上学习的目的,提高鉴赏水平,应该“带着学习的目的看电视,带着职业的眼光学新闻”。建议先学会看电视,养成良好的收视习惯。要多看中央台,多看新闻片、专题片、艺术短片,以及好的电视单本剧,而要少看电视连续。看电视的时候,不要以“小市民”的眼光看,而要带着问题看,边看边想。先要理解作品,深切感受每个镜头的表达效果,分析这样的良苦用心,当创作者的知音。还要与志同道合的同学议一议,与周围人交换一下看法。最好能强迫自己把看法写成文字,或一段文字,或小评论,然后请有关专家老师指导一下,练几次笔。 今年考看片分析时,为了防止偏题的现象,普遍降低了难度。有的对作文要求做了提示。如北京广播学院导演专业2002年的笔试题是: 观看短剧《较劲》,写不少于1500字的影评,题目自拟。应包含以下内容:一、作品的主题思想什么。二、人物对白的语言特点,这样处理的目的是什么。三、剧中印象最深的一段戏是哪里。四、重新设计结尾。 有的干脆不用作文形式,而是回答几个问题。如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编导专业2002年的笔试题是: 看电视片《蕉窗听雨》(注:是一部介绍苏州园林的艺术专题片)回答问题:一、这部电视片如何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又如何表现自然的花木与人工园林的巧妙融合?(40分)二、请举例说明“相识固然不难,理解未必容易”这句话的含义。(30分)三、这部电视片阐释了那些具有深刻内涵的思想和哲理?(30分) 这种考试安排限制了话题,使答题不至于离题万里。而且它重在考察队内容的理解,没有太高的专业要求。这比写文艺评论要容易一些,但它们的套路基本一致。这种回答,也不能像中学那样简单地列几条筋,否则肯定没有竞争优势。建议在考前练习时,仍应以写文艺评论为主。

题目:影评题目 ——评**《***》第一部分(一般一段):影片名称,导演(也可以说一下主演),主要内容,主题思想。 第二部分(可以多段):展开评论,顺序为主题人物镜头色彩音乐台词在其中选两至三个方面进行评论,后面四个评论顺序可以颠倒。

第三部分(结尾,一般一至两段):总结所评内容,曾获奖项(也可放在开头),再谈一下主题思想,地位,语言一定要专业,有力。

这就是怎么写影评

沸点 发布于:

2009-03-22 11:50

第一遍,先看光,每个镜头中光是怎么用的,下一个镜头的光有什么变化,有没有投影的变化,有没有黑天白天的变化,有没有阴天、下雨。

第二,空间有没有大小的变化,大房间,小房间,有没有室内室外的变化。

第三,听声音,是同期还是后期,每个镜头中有有没有表现出的音空间来,它是什么样的,下个镜头的声音空间感有什么变化 。

第四,背景是什么,与前景的关系,它怎样变的(这是关系)。

第五遍,有没有运动,是画面内的被摄体在运动,还是摄影机在运动,是水平运动(左右横移)多还是纵深运动多。

第六遍,有没有用变焦,它是准确地表现了两个人物关系,还是造成了错误的关系。变焦用得多不多;摇镜头有没有增加新的信息或含义;

第七遍,运动的动与静的关系,是前景有运动,背景没有;或是背景有运动,前景没有;或是前后景都有,或前后景都没有;

第八遍,剪辑点在哪里,起幅的画面是怎么样的,落幅的画面是怎样的,如果是一个人在跑,注意起幅的人体造型好不好,好与不好,看的时候有什么不同;是用切换多,还是用叠化多。

第九遍,在一个镜头中人物的调度是怎样的,有没有第四面墙的舞台处理(即所有镜头中的人都排成一排面向摄影机,就象幼儿园里的排排坐,吃果果。)演员的单独表演也是力求面向第四面墙?

第十,音乐用在哪里;有没有主题歌,有作用吗?音乐与人物动作(或称表演)关系,音乐与摄影机运动的关系,音乐与色彩变化的关系,音乐与对话的情绪及节奏的关系,音乐与自然音响(即噪声)的关系等等。

第十一遍,如果是故事片,情节的转折点是用什么手段来表现的,是用嘴皮子说出来的,还是无声的段落,如果是你的话,你能用无声把这一段落表现出来吗?

第十二,画面上人物关系的变化,有变化,还是没有变化,A在整个镜头里始终站在B右边,就没有走到B的左边去过,等等。

第十三遍,画外空间是怎么用的,是作为画面内的空间的延伸,还是另外一个非叙事的空间。

第十四,对话写得是否生活化,还是舞台腔,好念吗?

第十五,每个镜头中人物都穿什么颜色的服装,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有没有色彩的调度,即作为流动色彩来使用。

第十六,道具的时代,地域,民族,文化方面准确吗?

第十七,时间上是否用闪回,是用什么手段来表现的,合理吗?

第十八,用长镜头吗?最长的镜头有多长,你感觉是长,还是没有实际那么长,这个长镜头内的人物关系是怎样的。全在画面,或者是一个在画内,一个在画外(正反拍不算内)。

第十九,人声,是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女中音,男低音这样的搭配吗?

第二十遍,特写是作为情节中的视觉重音来用的吗?

第二十一遍,全片的声画结合如何,有精彩的地方吗?

《看上去很美》影评怎样写?

首先说我对这片的感受,两个字,感动。看过后很想为自己的父母做点什么事,父母养育自己这么多年,不是一句话就可以回报的,但是往往自己一句贴心的话就可以让父母觉得足矣,父母的要求很简单,只要孩子过得好,只要还记回家看看得自己,打个电...

<看起来很美>的影评谁会写啊

 前些天,看了一部**《看上去很美》。

根据王朔的改编,是一部创新题材的**,以幼儿园为背景,从成人的视角来叙述儿童世界的故事。整部片子出忽我意料的是它够大胆。由于我只看了后面的半部分,基本就没看太明白。

给我的感觉《看上去很美》是在一种病态的氛围中展开的,讲述的是一种状态,而不是某个人的独特经历。有些压抑,李教师就像一幅扭曲狰狞的油画,六、七十年代的人的想法不是我们能够理解的,他们的成长背景都有心理伤痕,那时的人文环境是糟糕的。

关于这部**我的解读:

怀旧。多少有点像回忆片,灰黑蓝主色调构筑的画面里,流淌着张驰有致的音乐。

稚嫩。我会因为一两个小情节而哈哈大笑,因为实在有太多天真烂漫富于幽默感的镜头和对白。方枪枪浑然天成的演技令人叫绝。

叛逆。方枪枪调皮、捣蛋、恶劣、任性,叛逆。甚至对老师吐出一句,“操 你 妈”。

精彩部分。李老师扮猩猩后方枪枪散播谣言说张老师是妖怪会吃人,然后晚上所有的小朋友拿出鞋带系成一条把张老师当妖怪捆起来。有意思的场面,有趣、夸张,甚至变态。

《看上去很美》讲了一个每个大陆人应该都很熟悉的故事,在一个架构中,通过一系列手段,去掉每一个人的个性,让每个人都制度化。被制度化了的人又再去制度化其他人。

而这个制度化的过程从每个人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方枪枪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就被老师剪掉了小辫子。然后老师告诉他们,不许说话,不许吵闹,不许尿床,要听话,要举手,要自己穿衣服,要早上拉屎晚上洗屁股,一切一切全部按照一定制度实行。还有不许质疑制度的合理性。

遵守制度的优秀分子被奖励小红花。老师们应用小红花这种诡异的手段,建立了红花会组织。红花会组织中的积极分子,响应老师的命令,

方枪枪曾经试图加入红花会。当某部长的儿子因为其父亲的关系拿到了小红花,并因次连带着让方枪枪拿到了第一朵小红花以后。方枪枪开始放弃了进入红花会的努力,转而开始反抗制度化的进程。

他试图利用妖怪鬼魔的传说,来组织同学一起对抗老师,被迅速有力的镇压了。他接着又试图使用暴利反抗的方法,再次被镇压。之后,方枪枪还没有来得及实施下一个反抗的时候,他已经被整个红花会隔离了。整个红花会的意思就是,除了方枪枪一人之外的所有同学。

但是,方枪枪乐得如此,他的夙愿就是长大,离开幼儿园,离开有红花会的地方。可是,当他刚逃出幼儿园,他就见到了成人的红花会。红花会的势力竟然遍布整个世界,方枪枪逃无可逃……

这个剧情看起来还不错吧,特别是对于那些正在遭受红花会迫害的人,和如同我一般打算终生反抗红花会的人来说,应该会很喜欢这个故事吧。

可是,张元把这个故事拍得非常乏味。实际上,他的这部**中,虽然用红砖黄瓦高院深宅作了些些暗示,但是基本上,这部**没有多少超出幼儿园生活的地方。如果要从这部**挖掘出她的主题,观者必须象我一样来作一次二次开发。

而**毕竟是一种声光艺术,无论主题如何深邃,**也必须用自己的语言来把这个主题讲出来,而不是让观众来作什么二次开发。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是失败的。

实际上,有很多优秀的**都是用儿童的角度来讽刺这个世界的荒谬,例如《铁托和我》。可是这部《看上去很美》显然没有做到。

当然我也可以想像,如果《看上去很美》明确地讲述他那个反制度化反红花会地主题,那么他应该也就没有公映的可能性了。据我所知,搞**审查的那帮人中,不乏红花会的核心人员。实际上,就是目前这个**,能够公映,也很让我吃惊的了。那帮人究竟在搞什么,怎么让这么一部嘲讽红花会的**公映了呢?当然,细想之下,也不奇怪,红花会本来就是培养弱智的组织。

好吧,虽然我极度痛恨红花会,虽然这**让我觉得有隐约的快感,可是我还是得承认,从纯粹**的角度来说,这不是一部好**。

而且,**中的小男孩,在表演上比较做作,特别是和《我要一个爸》那种**比较的话。而且当小男孩被摆弄着拍这样一部**的时候,制作者其实是在做和红花会一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