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艺术的力量梵高观后感观纪录片有感

2.泰坦尼克号的专业影评

3.回首时光匆匆,谁是你生命中最难忘的过客?

纪录片影评范文精选15篇_纪录片影评该怎么写好评语

2001年52分钟纪录片

导演、摄影、剪辑:宁瀛

联合摄影、访:郭刚

故事梗概:

每年八九月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四川农民拥上西行的火车,经过三天两夜长达3000多公里的行程,来到祖国的大西北新疆。那里一望无际的棉花正在等待收割......

对他们当中大多数人而言,这是头一次离开家乡,也是头一次坐火车。

也许这是头一次,我们可以如此直接地和真实地倾听贫困地区的中国农民,第一次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

曾参加的重要**节:

法国真实**节大奖,英国伦敦同一世界奖推荐作品,意大利佩撒罗国际**节未来**奖,柏林国际**节青年论坛,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伦敦国际**节,多伦多国际**节,意大利佛罗伦萨人民**节,瑞士弗里波格国际**节,香港国际**节,威也纳国际**节,韩国全州国际**节举办宁瀛导演作品展,以色列耶路撒冷国际**节,加拿大温格际**节,美国HIGHFALLS**节,纽约MARGARETHMEAD**节,英国牛津纪录片**节,国际公共电视研讨会INPUT2003

媒体评论:

2002年法国真实**节大奖,受到评审团一致推崇,并获得高度评价:“这是一部具有强烈表现力、深刻而又敏锐的视角、朴素的思考、有份量的主框架叙事及交插节奏的杰出作品。影片令人立即投入到人物故事和生机勃勃的生活中去,其内容远远超出影片长度所展现的希望之旅。”

法国《LEMONDE》(世界报):“独立导演宁瀛在纪录片领域显示出与她执导故事片时毫不逊色的才华。”

意大利《ILMANIFESTO》(宣言报)(关于北京三部曲和“希望之旅”):“她的作品一直都是剧情片与纪录片的出色结合,并且每时每刻都在呈现着自己国家的那个不安和躁动的灵魂......从这个角度来说,宁瀛成为(也许在她无意间)中国那些志力于创作‘情感兼纪实’风格**的新一代导演的代表人物。”

以色列《THEJERUSALEMTIMES》(耶路撒冷时报) :“影片的内容和所表现出的情绪如此动人,以致于观者在片尾时无言以对。作者成功地诠释出火车上那些中国民工的情感世界。”

香港《FAREASTERNECONOMICREVIEW》(远东经济论坛):“宁瀛作品的概念简明扼要、才华横溢......这部纪录片的美丽是用言语无法形容的,她在影片中呈现出来的可能要比她所想表达的还要深刻。” 2000年80分钟故事片

编剧:宁岱宁瀛

导演、剪辑:宁瀛

摄影:高飞

美术:未宁

录音:晁君、宋芹

音乐:祝小民

故事梗概:

德子是个年轻的北京出租车司机,如同他每天必须开车穿行于大街小巷一样,在感情生活中他也是奔波不止:妻子、东北打工妹、女大学生、行行搭乘出租车的女人们,她们同德子一同走过了生命中一个暖洋洋的夏天

伴随着德子的出租车,我们被带入了一次穿越整个北京城的旅行。德子一直都处于运动的状态之中,所遇到的人和事都匆匆从他的生活中飞逝而过。这个出租车司机在目的地与女人之间彷徨的漂泊状态,很大程度上出了北京这座都市,在早已被遗忘的历史价值观与开放后未知的未来之间,对自己本来面目那种苦苦的追寻。

导演陈述:

“十年来,我所面对的这座城市-北京,一直在经历着令人目眩神迷的变化。

我第一次常试在银幕上表现北京是1992年的《找乐》,那是一部探讨逝去的传统的喜剧作品。1995年,通过黑色幽默的《民警故事》,我把视角聚焦于新浮现的现实及面对它们时所面临的困境。而在《夏日暖样样》这部新作中,通过一个年轻匆忙的出租车司机的视角,用一种类似于狂想曲的形式,去表现巨变对于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以及新一代青年人中正在蔓延的困惑感。

当我回头再看这三部影片时,它们已然构成了一个三部曲。《找乐》中的祖辈、《民警故事》中的父辈和《夏日暖洋洋》里的儿女,三代北京人在二十世纪末九十年代的生活面貌。

媒体评论:

2001年第三十一届柏林国际**节青年论坛受到“国际艺术院线联合会”特别推荐奖时的评语:“影片讲述了一个北京出租车司机的故事。通过司机丰富的情感经历,使人得以洞察这座现代化城市所有的复杂性和人们的生存状态。凭借高超细腻的表现手法,导演将一个特定的个人生存体验,与这个大都会当前的精神状态完美地结合起来。”

美国《THEBOSTONPHOENIX》PeterKeough(关于北京三部曲的评论):“中国导演宁瀛拍摄的北京如同马丁斯柯西斯镜头里的纽约。她以极大的热情和独特的视角再现大都市北京城及其一切微妙的细节、节奏、混乱、甚至味道……她使用新写实主义的手法将深刻的主题和长期形成的社会矛盾戏剧化……她是中国最重要的天才**导演之一。”

法国世界报《LEMONDE》JeanMichelFrodon:“用一种充满原创风格和勇敢的方式勾勒着这座城市的面貌。”

《CHERRYLANEMOVIES》MichaelPrimont:“在这部影片中,借助一个老百姓的视角,我们体会到了北京人生活中的那种前所未有的韵律,这种对北京的体察我想也可适用于世界其他地方。这是一部美丽、谐趣、光彩夺目的**,出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女导演之手。影片主题起源于宁瀛对她生活的都市的深厚感情。并且她用了一种前所未有表现方式在银幕上诠释了北京这座城市。一名当下的出租车司机有着一种准Casanova式的生活。镜头前的他迟钝且有时困惑地应对着自己周遭的种种现象。他每天周而复始地运载的乘客好像生活在自己生活的另一头,不过当乘客是女人时情况则属例外。有时他会陪着她们在一起几小时乃至几天,直到自己被踢回到原来的生活之中。一次又一次,他被欺骗、被迷惑、被利用、甚至确实曾被爱过片刻。”

《METRO-ZINE》都市精粹广告-StacieKent:“这是一个普通北京出租车司机德子的故事,这又是北京城本身的故事。宁瀛的新片《夏日暖洋洋》带着批判的、启示性的眼光,横扫今天的北京城。所有我们熟悉的和我们陌生的现实,都被如此自然地囊括在一部**里。影片将一个个日常生活细节展现、放大,进而成为今天北京的符号。时而这些符号缩短了你和这个城市的距离,让你觉得熟悉。时而这些符号让你远离这个城市,让你陌生,让你觉得这个城市在异化……结果,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现实创造了一个感觉:北京是一个地狱和天堂的中间地带--过去的记忆正在消失、今天的生活喧闹亢奋、而它的明天难以预料。‘这是什么地方?’这是今天很多北京人的发问。宁瀛的**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它通过跟踪德子CASANOVA式的被击夸的情感生活,通过德子不断悠荡的眼光,通过上上下下出租车的乘客,了今天的北京生活。影片带着难言的忧虑着我们熟悉的北京城的一切灿烂……” 1995年102分钟故事片编剧、导演、剪辑:宁瀛

摄影:智磊、邬宏伟

美术:程广明

录音:晁君、王丹戎

音乐:苏聪

故事梗概:

在这部充满原创的警察**中,“敌人”不是通常的罪犯而是社会本身。德胜门的民警们平时无聊且散漫,有时渴望自己能像电视上的美国同行一样拿着枪威风威风。一天,一只疯狗在管片儿里咬伤了一个醉鬼,为了保障人民的安全,民警杨国立受命清除管片儿内一切宠物。这个苦差使每个民警的心里又绷紧了弦······故事充满趣味,且逐渐由离奇转为荒诞。

媒体评论:

法国《CAHIERSDUCINEMA》**手册

“卡夫卡式的荒诞、谐趣,甚至让人落泪······其悲喜剧的风格曾经是四十年代中国**的传统。影片把镜头对准了生活中的普通人,让他们在摄影机前保留了他们最生动的面孔。”

美国《VARIETY》综艺周刊 :“对官僚体制的绝妙讽刺;针对正在走向民主和市场经济的国家机制的一则寓言。”

法国《LEMONDE》世界报:“生动地描绘了北京城里的警察局里世故冷清的每日生活。”

美国《VILLEVOICE》:“宁瀛的《找乐》体现了她的导演才华;而《民警故事》则将她推向了国际顶级艺术片导演的行列。”

英国《THETIMES》时代周刊:“北京警察日常生活面貌,荒诞、诙谐又令人不安”

美国《NEWYORKTIMES》纽约时报:“这些骑着车的警察看起来很和蔼,但宁瀛导演却用一种极为好奇的眼光观察着他们。”

法国《TELERAMA》:“令人惊奇的是这么一部有勇气的影片竟出自于一个年轻女导演之手。”

香港《SOUTHCHINAMORNINGPOST》南华早报:“《找乐》曾在国际影评界获得成功,《民警故事》又一次证实了她的才华。” 1992年分钟故事片

根据陈建功同名改编

编剧:宁岱宁瀛

导演:宁瀛

摄影:萧风、邬迪

美术:杨哓文

录音:晁君

剪辑:周梅平

音乐:孟卫东

故事梗概:

京剧院看门人老韩头,不甘在退休后无所事事,为其他退休老人们建立起了一个老年票友俱乐部。他们在俱乐部里过瘾,排戏......甚至吵吵闹闹

媒体评论:

美国《NEWYORKTIMES》纽约时报:“宁瀛导演严肃的喜剧作品。”

法国《LEMONDE》世界报:“又谐趣又有份量,意义深远的寓言故事”

美国《VARIETY》综艺周刊:“在这部喜剧表面之下,蕴涵着作者对当今共产主义中国盛行的官僚主义思想的深刻思考。”

英国《ECONOMIST》经济学家:“这部影片对‘找乐’这一积极的生活态度毫无掩饰地给予了赞美。”

香港《SOUTHCHINAMORNINGPOST》南华早报:“堪称杰作且意义深远,中国**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艺术的力量梵高观后感观纪录片有感

@《三千纪》书评游客小七:

谁放了谁的手,谁比谁更难受?读《三千纪》

不是所有的书都让我有这么多感慨,也不是所有的书都让我只能傻傻的发呆。  三千纪是其中一本,不能说最好,也不能说太差,当然太差的话我最多像读完《玩物人生》一样在心里疯狂吐槽加上那么点怨念。  不可否认,三千纪是本好书,我说它是书,不是或者什么,是因为我仔细看过作者前面的设定,说这是一个开放式的世界,我相信作者做到了,我相信月儿兰还在那个世界挣扎着,无论这本书是不是还在继续,无论我们去不去读这本书。  佛说一花一世界,我觉得这本书也是一个世界,当然我不知道这个世界在哪,也许在我们的心里,在某个我们不知道,从来没有到达过的某个星系,某个星球上,发生着这本书所记载的事情。  摒除书里面纷繁的设定和眼花缭乱的人名地名花花草草名——很抱歉这是我唯二的怨念,另一个怨念是对作者的——这本书对我而言,无可挑剔,读这本书根本找不到读的任何一点惯性思维,是的,我没把它当做读,读着它的时候,我时刻都记得:这不是。  没有悲喜,没有感性因素——当然这是因为我时刻提醒着自己的原因——如同在草长莺飞的季节里,坐在阳光下的藤椅上轻柔的翻着已经泛黄了书页的史书,在秋日周末的下午喝一杯苦涩的咖啡,然后懒散的靠在沙发上看一张黑白的纪录片,风吹过来,除了张开的淡蓝色的窗帘微微的拂动,并不会在内心留下半点涟漪和痕迹。  就是这样的感觉。  不会怜惜或者愤怒,因为那是月儿兰的选择,不会思念或者悲哀,因为那也是月儿兰的选择,我尊重她。  虽然偶然会想起在月儿兰和亚克刚到欧卡亚的玛耶族领地的时候,月儿兰刚洗完澡,在河边整理湿透了的长发,为了不看自己水里的倒影,气恼的用手搅动着水,好让自己看不见自己的样子,然后看到亚克在笑,说的那三个字:不许笑。  呵呵,想起来仍旧会会心的轻柔的呵呵的笑,对,就是嘴角上翘,眼睛微微的眯着,微笑。  信风吹散了月儿兰山谷的月儿兰花,月儿兰花飘落的花瓣变成了蝴蝶翩翩飞舞。我一直相信这些花都是有灵魂的,完整的灵魂,和微笑着的月儿兰同样的灵魂。  关于亚克,我心里的形象一直就是指环王里阿拉贡的形象,同样的王族后裔同样的长年流浪,同样的睿智理性,同样的剑术卓绝,我也相信作者心里的亚克原型就是阿拉贡这个样子的。  没有喜欢或者不喜欢,对于我来说,我喜欢月儿兰不喜欢也是没用,我不喜欢月儿兰喜欢我也没办法——比如伊莎贝尔......  印莱特公主是个悲剧人物——呃,我这样看的——自小父亲被刺重伤趁机为了掩盖被神明诅咒的身体(应该是某种病)而远离印莱特城在黑石堡垒一呆就是14年,小伊莎的母亲也早早去世,而作为印莱特大领主的女儿,印莱特城唯一的一个血脉亲人却是弟弟,不得不早早的肩负起很多不该承受的责任和苦难,我不知道她的命运是否会像玛莎公主和娃娜公主一样的被权力左右支配,但是这无疑是她逃脱不了的责任,如同我们月儿兰的亚克,作为以前的王子,现在流风的首领,同样无力改变别人或者自己的命运。  这是历史的偶然或者必然,是宿命的堕落或者沉沦,是命运的嘲讽或者玩弄。  凡人,无法改变。  我喜欢百合,但是不喜欢伊莎和月儿兰的百合,我可以把哥豪拉雅山下的欲望当做伊莎因为怕失去的压抑的绝望和悲伤的爆发,认同,但是无法忍受,很明显月儿兰没有看懂自己的心,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毫无疑问月儿兰是喜欢伊莎的,但是那不是爱。  我无法肯定月儿兰对于亚克的感情是不是爱,但我敢肯定月儿兰对伊莎的感情不是爱。  月儿兰从来都是逆来顺受,那个夜晚只是无法或者不忍心拒绝伊莎的感情,是因为伊莎的牺牲也是因为伊莎准备让月儿兰翻过哥豪拉雅山离开欧卡亚大陆时候的情绪悸动,毫无疑问月儿兰是喜欢伊莎的,不仅仅是因为伊莎的善念和热情,还因为伊莎和蕾丝很像,金色的头发黑色眼眸还有纤细的身材,都让月儿兰很多次梦回的时候想起蕾丝,不是么?  蕾丝已经死了10年,虽然月儿兰觉得已经不再伤感,但是那抹倩影还是深深印刻在月儿兰的灵魂,无论是月儿兰还是格林,都从来不曾忘记也不会忘记。月儿兰可能并没有发现,但是无疑有时候她对蕾丝的感情不知觉的转移在伊莎身上,这种潜移默化天长地久,总是在潜意识影响着月儿兰对于伊莎的感情判断,所以哥豪拉雅山下的那个晚上,月儿兰并没有拒绝伊莎的亲近。  但,那不是爱。  如同尤妮娅对维多利亚的感情,只是喜欢和好感,但不是爱。  我无法忍受这种如同施舍般的爱恋和欲望,那不应该是月儿兰应该有的。所以我不得不在这个时候吐槽......  或许我只是自私的觉得月儿兰就应该如同月儿兰山谷的月儿兰花一般纯洁,剔透,这种欲望的爆发不该属于月儿兰,反过来想象如若月儿兰对伊莎如果只是柏拉图式的爱情,不掺杂任何rou欲的话,或许我不会这么多怨念......  ——以上吐槽于11年8月11日上午9点,缘于读完《三千纪》最后一章后的对作者的怨念爆发,小七表示不负任何责任......

@《三千纪》书友:

让月儿兰也成为亚克的救赎吧

大人,别把亚克冷藏太久吧,哭泣求。`` 超速首发``月儿兰一生中重要的三个人,蕾丝,亚克和伊莎,都对她的精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她更加接受自己爱自己。可是我更偏心亚克一些,总觉得,比起热情的伊莎来,一直不表现的太多,却在远远关心她的亚克是更加可靠,更能带给她幸福的所在。麻烦大人多给亚克些戏份吧!  对于三千为数不少的女性读者来说,这也是一个普遍的愿望吧!我可以想象在留言里吼着GL万岁的恶趣味的男性读者们的欣喜表情,也知道大人作为男性作者,在写这类变身时候有一定的性别倾向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我还很感谢大人,没有把三千写成男性向后宫向YY,这是男变女中一直被女性读者讨厌的地方,用我朋友的话来说,“让你变成女人不是为了让你乘机在女浴室女厕所里吃豆腐的!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变成绝世美女,所有的男人都对你流口水而且还有女人追!遇到危险总能逢凶化吉,如果真的是这样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受害者了!这种人哪能叫什么男变女,根本就是进化没完全的类人猿!真不明白起点为什么会把这类明显男性向的YY归在女生频道!”所幸的是,三千不是这样,即使有GL的H描写,重点也是在心理而不是,虽然感觉上仍然有些疙瘩(就象大部分男读者对BL有疙瘩一样),也还是能够接受的。  但是,正如留言里有位大人说的,对于女性读者而言,亚克这样的人物才是期待的最终存在。我不否认我的审美观带着性别色彩,对于月儿兰,我宁可伊莎是她的姐姐,而亚克才是她的最后归属。亚克应该是那种外冷内热的人吧,他让月儿兰离开,其实也是为了让她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吧。“在你的羽翼下,也能自由呼吸”,没有火一样的热情,甚至比起伊莎来,没有更多言语和身体上的狂热表示,但是在月儿兰最初的痛苦境地中,他守在她身边。有好几次,当大人写到月儿兰遇到危险而感受到亚克的存在,亚克却不在的时候,我的心都揪住了。我相信亚克是想着她,爱着她的,只是一个不善于表现,又被更沉重的东西所束缚的人。我不想探讨三千太多太深刻的意义,只有一个微小的愿望而已:请让月儿兰幸福,请让亚克成为她的归属。请让月儿兰也成为亚克的救赎吧,让他能在所背负着沉重的命运之中,看到更温柔更温暖的色彩。

@《三千纪》书友:

——妄评《三千纪》  据说“书评是作者更新的动力”,那么我这篇浅淡的评论是否能使蛰伏已久的徙大冒出来吐一个泡泡呢?  网文看得多了,已经很少有想写长篇书评的冲动,而徙大的《三千纪》却使我有许多感动想要表达,但仅仅是这样不足以让我下决心真正动笔。\\\ 超速首发\\直到看到第二卷第一章,一直以来累积的不满——当然有不满,而且这个才是促使我动笔的主要原因——终于不能再用懒惰来压制了,于是我决定一抒胸臆。  最高明的读书是读思想,次一点的是看角色,最浅薄的则是看情节。我自然不是高明的读书者,除了“错乱与爱”章,我对《三千纪》的情节也没有任何意见,只是在角色上有些看法。这篇评文的绝大部分是为了月儿兰而写的,亚克、伊莎则是陪衬,兼代提一下其他配角,这于我来说是一个艰辛的快乐——相信徙大能理解我的意思,毕竟写作的艰辛和快乐作者才是最有体会的。  一、人物性格  我打算从两个方面对上述的三位进行评论,一个方面是先确定了他们是真实存在的,进而分析他们的个性特征,以及他们各种行为之后的隐含意,然后猜测故事接下来的发展方向,这样的乐趣我曾经在《红楼》上体会过,真是妙不可言让人不能自拔;另一方面则是跳出了故事,对人物的塑造和情节得失进行评析,简单来说就是挑刺儿。  首先当然是月儿兰,作为变身的主角,她(或者他)是先经历了残酷的情伤,然后又是**上的折磨后才成为女性的,而这样一具完美的躯壳还存有种种隐患,因此她的内心远比其他人(既包括其他变身中的主角也包括《三》中的其他角色)更深邈更沉郁,在这方面唯有亚克或许能与她有相同的感受——这也是我不赞成更坚决反对月儿兰与伊莎在一起的原因之一。伊莎,无论她有多么聪慧,或者因为公主这一不平常的地位而使她有了较深刻的洞察能力和更崇高的情感,她始终只是一名少女,寡淡的生活经历不能使月儿兰与她之间产生打从心底的共同感和心灵的联系,伊莎安抚不了月儿兰。事实上,在我看来许多时候伊莎自以为俏皮的话语和举止只能让月儿兰觉得尴尬、难堪、勉强,她与伊莎在一起的时候疲惫、焦虑、忧愁多过于安心自由,虽然作者总是极力在旁白中赞美伊莎与众不同的气度和智慧,极力表达月儿兰和伊莎在一起的融洽契合,但是细节描写上却总是与之大相径庭。反观亚克,将月儿兰与亚克相处的时光与她和伊莎相处的时光进行比较,能够使人更强烈的感受到二者的不同,打一个比方,和亚克在一起的时候,月儿兰随时随地都可以闭上眼睛向后面倒去,一整天无须开口说话也没问题,因为亚克理解月儿兰,知道她想要什么(甚至在她自己也迷茫不知道的时候),他不会多话,却总是在最恰当的时候作出最恰当的动作和说出最恰当的话语,亚克才是月儿兰的“安心之所”——无论是出于身体上的习惯或是心灵的依赖。而和伊莎在一起,只有一个字“累”!  毫无疑问,月儿兰是个弱者,无论是在她作为格林的时候还是变成为女性的时候,她在心灵上都是懦弱又脆弱,大多数时候都在任人摆布,由别人替他决定很多事情,但却又执著无比,不懂得什么叫“放下”的人(放下与淡漠不同,月儿兰可以对很多事情淡漠,但在心中也同样有些事情是她无法放下的)。之前蕾丝是她心灵的依靠,之后则是亚克,由于她重生所遭受和带来的折磨以及她如今女性的身份,可以说月儿兰对亚克的信任和依赖更甚于蕾丝。从亚克来说,从曾经的豪爽热情到现在的沉默坚毅,他一直是坚定的,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什么,尽管他的身上还有很多的谜团,但是他可信赖可依靠,在成为月儿兰支柱的同时又给予她自由,从没有想要束缚她的心灵,而自由与安宁正是月儿兰一直渴求的。在整个《三》中,只有亚克是唯一一个鼓励她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自己的脑子去思考、自己的心去做决定的人,而其他人总是或多或少的想去影响她、控制她、甚至占有她。尤其是和伊莎在一起的时候,自由与安宁、不被打扰,离月儿兰越来越远,到后来更极少出现在她的思维中,伊莎、公主的名头、国家等等,在她身上落下了一层一层的枷锁,她越来越被动、越来越不快乐,越来越无法自由和独立,甚至到后来不得不打主意牺牲自己,这与她刚开始所追求的东西完全背道而驰了。联想起月儿兰在前面几章时与亚克的谈话,我不由摇头苦笑,心中很为她难过。  写到这里,我想要暂时打住,尽管我还有很多想说的。但是由于思路的不清,以及除了人物性格,后面我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看法,我恐怕我再这样继续下去没完没了地讨论人物性格会使徙大不耐烦了。  二、丧失爱的资格(希斯塔和伊莎)  我发现在《三》中前有希斯塔后有伊莎,他们都因为一个相同的背叛或违背诺言,而应当失去爱月儿兰的资格,希斯塔或许还有理由来洗脱这个背叛,伊莎则完全没有。  在“外篇亚克传(一)”中,希斯塔曾经誓言:“我只代表正义,不代表私利。  我只代表公理,我不代表部族。  就算是部族再强大,没有公理,我也要站出来反对他。  就算是正义再渺小,没有力量,我也要永远的支持他。  我是忠于神的战士!  不是任何人的私人武装,我们只为神的旨意而战斗!  绝不为私人甚至自己部族的不公正,不道德的利益而战斗!”  那么在议事厅和戈登堡这两个场景中,如果希斯塔没有正当的理由或者身不由己(此处的“身不由己”是指被囚禁、丧失自由或者被剥夺了反抗能力的程度),那他就是三重的背叛,第一背叛了自己的誓言,第二背叛了亚克的嘱托,第三背叛了自己对月儿兰的爱恋。仅仅是一句“对不起,月儿兰**。我保护不了你了”,很难成为他脱罪的理由  再来是伊莎,她和他们曾经承诺亚克:除非月儿兰自愿不追问她任何事情(我忘了原文在哪里,也找不到了),但是在“碎成片片的面纱”章中,他们全部违背了诺言,不单如此甚至亲手撕裂“面纱”。在这次中,很明显,伊莎并没有到“身不由己”的程度,但是她的身份让她选择了背叛,即使她没有亲自出席这次的“三堂会审”,也是个间接的加害者。伊莎是两重的背叛,一重是对亚克的承诺,一重是她对月儿兰的爱恋,尤其是当她已经将爱恋向月儿兰表达了以后,这样的背叛就更加不可原谅了,同样仅以一句晦涩不明的“世人总是相信自己的眼睛,可我相信自己的心”,无法成为她脱罪的理由。  三、男性角色的对比塑造(菲尔、亚克、腾歌、摩尔德加大领主)  不知道是徙大有意为之抑或无意,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与其他变身相比,亚克形象地塑造是一个“!”,而菲尔的形象则无疑是大多数变身中最常见的迷恋着主角的贵公子,将他与亚克一相比较二者高下立见,而且徙大对菲尔的描写非常马虎和模糊,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把他拿出来用一下,绝大多数的时候他只是一个廉价的花瓶。尤其是在看了徙大的“由动物世界想到变身的种种若干”后,我更加怀疑大大的居心了,与菲尔相比,腾歌和摩尔德加大领主这两个人物的塑造不能说是完整至少也是鲜明的。  四、对“错乱与爱”章的不满  非常的不满!在开篇我就承认了,正是这种不满促使我写这篇文,以上写了那么多——尤其是一、二部分——我所求的结果只有一个,看看能否“将乾坤力挽回”。我知道一个好的读者不应该去试图影响作者的思路,事实上这样的影响也会剥夺我作为一个读者的乐趣,可是我实在无法忍受《三》照着这样的畸形发展下去。  请原谅我用词的刻薄,事实上我在写这一部分的时候是非常忐忑不安的,我知道这一章同样包含着徙大的心血(甚至还是比其他章节更多的心血),而我的妄评可能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更坚定了徙大这样继续写下去的决心,那么我就得不偿失了。而我以“妄评”为题,也是抱着一种希望徙大不会去计较我的理解错误和用词不当的心态  首先声明,我对这一章的不满绝对不是出于“18岁以下、对情爱情节抵抗能力低下、身体差、心理承受能力低”等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我反对将伊莎作为月儿兰情感的归宿,理由我在上面已有陈述,此不赘述。  第二个原因则是我觉得这一章的转变太牵强突兀了,而且在月儿兰方面前面没有足够的理由和铺垫使她接受伊莎的表白(即使是亚克的表白,尽管他们之间有这样深的依赖和牵绊,撇开心理障碍不说,我也不认为月儿兰在现阶段能够接受)如果情节照着这样发展下去会越来越狭隘,到最后的无路可走。  总之,我希望徙大能够更加慎重的考虑再考虑,先收回这一章,重新决定今后情节的走向。  以上,写于2005年11月14日,从19:10动笔到22:19完成,耗时接近三个小时。不得不说,很久没动笔了,感觉生涩了许多,有很多地方词不达意或错误的地方,还望徙大斧正  又,最后一句话只是随便说说的客套话,不要当真。

泰坦尼克号的专业影评

八集BBC年度巨献纪录片《艺术的力量》,将为您详细讲述卡拉瓦乔、贝尼尼、伦勃朗、雅克、透纳、梵高、毕加索以及罗斯科八位艺术家的生平,重现这八位艺术大师的创作历程。八位艺术大师拥有自成一派的创作风格和鲜明的个性,本片将全面剖析艺术大师们孕育和诞生艺术品时扣人心弦的故事。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艺术的力量梵高观后感,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艺术的力量梵高观后感篇1

 片子是从对毕加索早年作品的回顾开始,在那些时候,毕加索沉浸于自己的艺术世界,用自己无语伦比的天赋以及技巧来颠覆他所继承的传统。比如美,比如历史。女人的魅惑在传统中多少带着神秘与魅惑,而在《亚维农的少女》中,它却变成了站成一排展示的。单手牵马的将军的手曾是标准的权力描绘,在毕加索的旷野男孩儿中,同样的单手与随意却被抽取了历史与空间。他多么熟悉他先前的伟大画家们对各种元素反复和熟练运用,可是毕加索却坚决说:不!现在,形式大于内容。

 这个时候的毕加索可不是画得出Guernica的毕加索,他才懒得管政治。他的朋友说:?毕加索,那可是我认识的跟政治最不沾边的人了。?

 但生活的节奏还是要快过艺术,毕加索再次回到西班牙,跟他的新情人一起,见证着30年代西班牙残留的斗牛场的血腥。死亡的人或牛,血腥的气味。这景象对他而言实在难以忘怀。1937年的格尔尼卡,轰炸机从穿着布衫或带着礼帽的人们头上飞过,几乎是?不经意地?(?almost casually?)扔下几颗。这是一个黑色玩笑吗?母鸡在错误的地方下了蛋?这里可不是战场。可生活才没空去琢磨这些玩笑,格尔尼卡只知道自己一下子从白天进入了黑夜,烟雾弥漫,房子着了火。黑白的世界印刷在黑白的报纸上四处传送,是想留下这一刻,还是仅仅想复制这黑与白?我们不知道毕加索是否也在看到这照片的时候考虑过这问题,我们只知道:他决意创作他的《格尔尼卡》,那老早答应了世博会的约稿,却没有任何头绪的与当下的政治世界直接相关的杰作。奥,他知道,这会是个杰作,只要他能够完成的话。

 Simon Schama对《格尔尼卡》评语是:毕加索再一次颠覆了艺术?不久前由他重新定义的现代派艺术。这一次,毕加索不再刻意拒绝历史,相反还伸出他强壮的手臂,要用他手中的画笔重新承托起那沉甸甸的传统。他可没办法忘记普拉多美术馆里那些旷世的珍藏,那在战火中遭受着灭世的命运的珍藏。他也没办法忘记自己的祖国最伟大的画家?他自己的先驱者和珍视者戈雅。他们都在说:看,这是战争。不是吗?毕加索仍然是立体主义的大师,可是这一次,在《格尔尼卡》中,他挽救了立体主义潜在的分崩离析的命运。他为它们重新注入生命的整体性,注入自己的爱与恨,憎恶与自责,坚持、绝望以及救赎之歌。

 就如同所有伟大的艺术家一样,毕加索在《格尔尼卡》中一边巧妙地隐藏着他自己,一边无畏地探索着他自己。情人、、孩子、母亲、格尔尼卡、自然、鲜血、受伤的马、疯狂的牛、拿蜡烛的人?所有的形象以及他们一起牵扯起来在他心里头奔涌的感情,毕加索都不放过。他睁大双眼朝自己最痛的地方的地方走过去,把他们画下来,一笔一笔,一点一塑形。他如此深刻地体验到了战争,只因他如此深刻地在自己身上?自己的全部身心?体验到了人性,完整的、无暇的、永恒的?也是无比脆弱的?人性。Schama对毕加索创作过程的一点评论我印象极其深刻,他称毕加索在创作《格尔尼卡》初期的微小

 希望,随着创作的进行和深入便坍塌成了巨大的绝望和悲哀。那可是深深地怀疑?那可是沉痛的发觉人自身的脆弱与不堪一击?那可是悔恨或者无能为力之感?这可部真是鸿篇巨制。BBC对《格尔尼卡》的描绘以倒地的士兵结束,他的伤口里开出小花,镜头又移动他摊开的手掌中,里面写着画着救赎的纹记。(这纹记也曾在戈雅的《五月三日的枪杀》中出现,微小,但清晰。)而整个画面最为夺目的,是《格尔尼卡》的上空,那冷酷的、人造的灯泡眼睛,以及在它右侧,像拳击一样从无中伸出来的持蜡烛的壮手臂。谁会胜利呢?对毕加索来说,这也许并不是一个开放式的答案。善良对邪恶,其中一方必胜,然而我们却无法忽视任何一方。

 ?在战争面前,艺术家唤醒我们的良知与不安。别忘了这时代的冷酷病:那些人装什么也没看见,整理衣冠,安详地踱过这二十尺,移动到另外的艺术花园。毕加索撕开疮疤组织让我们流血,让我们辗转难眠。他如颁下命令,一字一顿在你耳边念出人性的律令,如果你仍愿遵守。这毕加索已经不是原来的毕加索了。(Pablo Picasso is now an artist transformed.)?

 只愿这影片别又成为新的催眠曲。人们关掉电视,就像他们闭眼不去看毕加索的《格尔尼卡》那样。

艺术的力量梵高观后感篇2

 终于把这套BBC的《艺术的力量》看完了,最后一集讲纽约的Rothko,至此把从文艺复兴到后现代艺术的过程走过一遍,非常想集中记下一点感触。首先真觉得,每个艺术家的人生都或多或少有偏执倾向,不是沉溺于某种表现手法,就是思想太独到。罗斯科是执着地揭露资本主义之下人性的苍白,Turner后来去揭英国历史上的伤口,伦勃朗也是,晚期去谩骂荷兰人奢华忘祖。而他们对艺术史的贡献,又恰恰是这些先锋的流派;另外一点就是什么是?天生的大师?;最后就是,支持这些人创作的到底是什么?有时候;还有一小点,罗斯科那集讲到最后说艺术的力量之强大;前段时间跟一个朋友吃饭时,她说我是个?进得去出得;总之我想,这套DVD教会了平凡人什么;SimonSchama(西蒙?沙玛)是个奇怪的人;好还了重新借出来──因为我已经不由自主迷上了这个;今天看完了MarkRot

 些先锋的流派。这真是太矛盾太怪异了,这必然招致公众的冷漠和不解,他们肯定想得到,但是自信心或者说坚持力超群,为后人作出的榜样也就是表达、表达、再表达,让其声音走在打击和孤独中?所以想想这些人成为大师是物有所值,说不定还不足以回报他们的付出。我最近起码已经看到2个人就同一个观点进行抒发了,而且得出的结论惊人地相似:大师的成就有必然也有偶然,不过一个人专注做好分内的事就已经是成功了。表达很多时候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自然的使命,是最日常的东西。不过大部分人的共同点还是有的,比如说要扭转时代的趋势,这样才容易凸现出来。

 另外一点就是什么是?天生的大师?。不说每个人都有天赋,我只是觉得原来一个人的童年和人生坎坷真是无法摆脱、非要在作品里显现的东西。最典型的是梵高,已经被人爱到烂了的一个画家。其实我倒觉得他后来多么不幸是合理的结果。从小家教严,又敏感,什么作品?有种孩子气?,不光是他,有同样成长经历的安徒生真是无独有偶,而且他们两人晚年都悲惨得很,很绝望,像是一种物极必反的结果。梦幻完全破灭后无法填充空洞的失落,但他们还是在表达。罗斯科是小时候对哥萨克人很害怕,去了美国还是觉得作为犹太人被人排挤,所以才会转头去思考人的本质和原始感情。

 最后就是,支持这些人创作的到底是什么?有时候甚至走了一种不正常的形式。开始两个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都是暴力倾向,毕加索严重不顾。再说,先人貌似也就是为了一两个赞助人打打架,争争宠,到后来画家的斗争好像都越来越内心化和个人化,然后就出现了自戮之类的事。这跟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卡夫卡等等的观点趋势也顺应了。再不就是有人上演性格悲剧,卷入政治狂热中,那个画马拉之死的Did,和民众把对和错纠缠不休。

 还有一小点,罗斯科那集讲到最后说艺术的力量之强大在于它也讨论人从生到死的过程,讨论永恒。这样来说,艺术难道不是有点信仰的意思了?尽管它不是宗教,但也与宗教有紧密联系。今年上的那门文学欣赏与批评,老师说我们都缺乏信仰,不知道做艺术的人是不是不同的?但不管如何坚持都是要吃苦的。

 前段时间跟一个朋友吃饭时,她说我是个?进得去出得来?的人,又说到一些共同认识的人,跟我不同。这话一直萦绕我好久。好在什么,至少我不会去经历那些鲜血淋漓的人生。不好的是,或许?表达的?这个东西还是认为不要太青睐我,让我安安心心过正常人的生活好了。话说坚持己见总要冒一点走火入魔的风险吧?用我们的话说是风险和收益正比,说不定还是个凹函数比例。不说别的,像认识中大的V君,就是个典型,总是让我惊讶不已,而且好像总生活在风暴之中,感情非常激烈、也真挚。要在我身上,首先我就会想这对健康很不好,我是说一下子high一下子deep depression。但他从来不在乎,也多少应证了当时那个文院老师的话,作家不需要理性,不然他们哪来的灵感呢?说到老师自己,他说我喜欢哲学,真拿的是哲学博士。后来我终于鼓起勇气跟他聊天,聊得太high,回去发现他是文艺理论的博导,但是一点都显而不露,我现在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老师也是个平凡人、理性人。

 总之我想,这套DVD教会了平凡人什么。要坚持,而且要平衡,这样对我来说是重要的一课。

艺术的力量梵高观后感篇3

 即使在BBC的一众艺术类纪录片中,这套8集的艺术的力量也绝对出类拔萃。跟很多同类片子四平八稳的访谈风格不同,这个系列用演绎、现场还原的方式,配上精到的视听语言和Simon Schama个性化且极富感染力的讲述,每一集都超级震撼,实在是讲述杰作的精彩纪录片,不容错过。每集的开头,讲述人都从某件作品入手,提出一个疑问,然后在一个短暂但异常华美的片头之后,答案慢慢从艺术家的生平和其精神的激荡中浮现。更为强悍的是,根据具体内容的差异,每集都用不同的视听风格和结构方式,难为制作者了。

 内容上,如其名所示,?艺术的力量?,更准确的说,是艺术的冲击和震撼力,所以这其中没有优雅和谐的文艺复兴大师,没有恬静安适的传统风景画家,8集8位,全是血脉贲张的狂人,在世时,或者已享有盛名,或者尚不为世所容,但其最好的作品都跟用来点缀和装饰的情调无关,而是为了震惊世人,SHOCK!

 显然,首集绝不会是同时代的卡拉奇,而铁定是脾气暴烈、不可一世的犯卡拉瓦乔,一位首次让底层人物形象出现在经典题材画作上的恶魔,讲述集中在卡拉瓦乔内心飘荡的魔鬼和天使,一场持久的争斗,罪人和救赎不是教堂里富丽堂皇的大师画作,而满布着现实的惊惧和血腥。

 接着是伦勃朗,17世纪荷兰俗世荣光的记录者,但让他真正伟大的,不是对虚矫美好的记录,而是真实的丑恶。和商业时代对应,这一集的节奏相对要轻快一些,但底下的阴郁一如既往。

 第三集是柏尔尼尼,大理石罗马的主要设计师。巴洛克时代,竞相邀宠,彼此拆台(主要是他和博罗米尼),争风吃醋,大肆铺张。柏尔尼尼的雕像饱满、热烈、情欲旺盛,本集一开头,讲述人说到一位法国的参观者,?如果这就是神圣的爱,那我再熟悉不过了。?

 特纳的第四集,也显然不会是着重那个享有盛誉的传统风景画家,那个特纳师承自克劳德?洛兰,描绘着静谧优美的英国田园风光。通篇讲述的,是另一个特纳,出身底层,困扰,不安,画笔恣肆,惊世骇俗,但保有着艺术家的和良知。

 达维德(这个DAVID是法语的姓,很多地方翻成大卫,不准确)的第五集可能是其中最强悍的,因为背景是铁血峥嵘的法兰西革命岁月,法国佬以再生的罗马人自居,腥风血雨,风云激荡。这一切都反映在达维德的画作上,从罗马题材到现实革命,再到飞扬的拿破仑。这里会有一点意识形态上的小分歧,国内的教材当然都把他说成是进步革命的桂冠诗人,而事实上他免不了有红顶画家见风使舵的一面,还有对革命的褒贬,片中有句台词,?(马拉之死)后面可以是斑驳的墙壁,也可以是无尽的虚无。?

 梵高集因为有他的家信打底,主要分两个场景,一个是梵高在幽暗逼仄的小屋内自言自语,不见天日,另一个是广角拍摄的金色原野、炫目阳光,一如梵高转瞬即逝的悲惨生活和激励后世的不朽之作。片中说,在梵高这里,?艺术取代了宗教。?

 毕加索集没人来扮演他,取而代之的是轰炸场面的黑白纪录片。本集的主线是,一个宣称要砸毁一切传统标准的现代主义大师,如何在特殊年代重新找回艺术震人心魄的力量。现代主义艺术在毕加索这里,

 至少曾经克服过形式玩闹和孤芳自赏的毛病。

 最后一集讲的是罗斯科,一个在消费年代试图给日趋麻木的日常生活找回震惊体验和神话意味的反抗者。他的画我看着有点像是彪悍版的蒙德里安,但片子告诉我错了,他根本就不是蒙德里安那样的神秘主义者。这位俄裔美国画家经历过哥萨克和对犹太人的,紧接着面对的是永无节制的文化工业、消费快感、安迪?沃霍尔,还有摇滚乐,在他看来,这无异于又一场。他说,在过去一穷二白的岁月,艺术没钱,但人们反而可以无所顾忌地追逐自己的理想,如今,一切都成了约定俗成的商品,还有所谓艺术的力量吗?所以他断然拒绝了相当于今天250万美元的报酬,不想为纽约四季餐厅作画。很难跟人介绍罗斯科那些浓烈的色块,我们更熟悉更习惯的是早就熟视无睹的波普和招贴艺术。这一集开头提出的疑问是,艺术到底具有怎样的力量,能改变我们,改变世界吗?最后的回答是,不可能!

艺术的力量梵高观后感篇4

 寒来了,给自己准备了一些纪录片,打算每天看一点,本来也只是看看,长长见识,然而考虑到之前看过《寿司之神》《艺术家在场》等优秀的纪录片都没有做笔记,而观看一个东西感受最深刻的往往是在看完的一两小时内,所以决定还是不偷懒,乖乖写一下感受。

 梵高是我最喜欢的画家之一,和大多数人一样。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他的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和力量是显而易见的,而不是晦涩难懂的,而他的作品所表达的显而易见的内容又为人所接受和认可,所以大家都喜爱梵高而不奇怪。

 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梵高了,是从《向日葵》开始的,实际上,他的《星空》和《麦田鸦群》以及《咖啡馆》我更加喜欢一些,并且《星空》也应该是他最出名、被印制在各种产品中最多的一幅画,但是似乎很多人对于梵高的初步理解,还是在《向日葵》,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估计也是教科书的功劳。

 他的作品,颜色鲜明,富有生命力,富有活力和张力,跳动着或喜悦或悲伤的色彩,一切都是如此浓厚鲜明。当我第一眼看到《咖啡馆》(原谅我不知道全名)的时候,我的整个人就被整幅画所带来的极端压抑难受的气氛给吸进去了,久久不能出来,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梵高作为一个画家,他的表现力有多强,他的感染力有多强。

 强是有原因的,毋宁说,强是有代价的。

 他的代价就是,别人把艺术当成另外一个慰藉心灵的世界,难过了、喜悦了,就到那个世界去净化洗涤心灵,但日子还是继续,但他,却完完全全把自己的生命都融入在了这个艺术世界里?他最严重的时候,是他的艺术成就达到巅峰状态的时候,而当他在期待着自己可以痊愈的同时,也在烦恼着:自己可能再也达不到自己在病痛时所带来的艺术成就。

 也许他的就是他没有认清现实和艺术而带来的痛苦,那种无法抑制痛苦而来的癫痫,他只有弟弟可以依靠,他甚至无法靠自己维持生计,他没有结婚,说自己的作品就是自己的孩子?这种几乎理想化的艺术境界(我自己认为的),在现实世界里,是病态的,是不被理解的,而实际上,他也的确超越了一个艺术家本该有的精神状态,而有些走火入魔了。

 曾经我最惋惜的就是,他有那么棒那么棒的作品,可是不被人理解,卖不出去,等他死了,曾经的作品成为了世界的宝贝,如果他能早点被世界理解,那么也许他的命运就会完全改写?这个童真的想法很快被现在的我打碎:

 第一:我们也许能理解他的作品,可是即便是过了这么多年,在宣称如此开放的年代,我们依然无法理解梵高,梵高就不应该作为凡人而存在?他就是为艺术而生的,他的生命,就是来表达艺术的?这样的人,在这个年代,依然会被送进病院,的确,看看我们周围那些动作错乱、异于常人的:?疯子?们,我们都知道他们很聪明,可是我们就是不愿意原谅他们?我们要安稳,我们要平静。

 第二:梵高不需要被惋惜。在他最病重的时期,艺术作品能否被理解和售卖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在这个时候,画画是他最大的良药,是他唯一的出口,是他的天堂。如果一种艺术,能够成为拯救一个人的秘方,世界上的其他金银财宝又有什么重要的呢?梵高也许是病态的,而他的病态,也恰恰让他不需要用金钱来约束。尽管他是那么渴望被理解,但他并不为不被理解而困惑和自卑,他觉得,在他死后,一定可以证明他的作品是独一无二的。

 我也只能理解他的画。我也害怕我的周围有他那样一个有些疯疯癫癫的人。然而我却愈发能感受到他的想法和我在某一点上的雷同和给我的帮助。

 我热爱美术和写作。而在我生命中最最痛苦的时期,恰恰是我写东西和画画最有、动力,也自认为最优秀的时期,而在快乐的、安逸的时期里,我提笔,往往觉得自己很无趣,不知该说什么,也觉得没必要,或者写着写着,觉得已经生涩不堪了。这有一点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像梵高这一生的精神状态。

 或许艺术世界本该和现实世界分割开来,艺术的快乐和凡尘的快乐只能相互借鉴、辅佐、取材,却永远无法兼而得之,至少在完成艺术作品的时候、思考的过程中,不能兼而得之。

 零零散散说些有的没的,只希望自己能坚持美术这条路,也过好这一生。

 然而到最后是为了生活放弃美术还是为了艺术而把生活搞得一团糟,或者是想我所期待的那样,把生活过成艺术,让艺术成为职业和生活,时间会给我答案。

猜你喜欢:

1. 梵高传有感作文

2. 美丽心灵观后感500字-美丽心灵观后感

3. 2016开学第一课关于先辈的旗帜观后感

4. 斯托克影评

5. 关于描写欣赏的议论文

回首时光匆匆,谁是你生命中最难忘的过客?

**史上第一昂贵的**

沉没之船上永不沉没的爱情绝唱

一部人类应时时审视自己劣根性的警世箴言

一则包融信念、勇气、牺牲和爱的不朽

在评价自己的这部影片时,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说: “1912年4月10日,工业技术已经给人们带来了将近20年的连续不断的奇迹。人们开始对这没有止境的进步想当然,有什么能比泰坦尼克号——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的、最豪华的可以移动的物体来更好地代表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呢?但是,4天半之后,整个世界改变了——这艘‘梦之船’

的处女航以不可理喻的噩梦般的结果而告终。人类的独特的劣根性:傲

慢、自满和在非常状态中表现出来的贪婪就这样永远地摧毁了人类拥有

不可战胜力量的信念。

“我拍这部**的目的不单在于表现这艘声名狼藉的船的戏剧性的毁灭,而且在于展示她的短暂的、灿烂辉煌的一生,捕获泰坦尼克号和她的乘客及全体工作人员的美、活力、希望和信心,以及在揭示人类黑暗面的过程中,颂扬人类精神的无限潜力。泰坦尼克号不只是一个警告性的故事——一个关于人类的不幸的神话、寓言和隐喻,它还是一个关于信念、勇气、牺牲和爱情的故事。”

今天我们来谈《泰坦尼克号》不仅是因为它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电 影,更重要的是它带动了世纪末的一股怀旧的风潮:泰坦尼克号的沉没 是20世纪初的一场悲剧,影片却以真实的史实加上虚构的爱情故事将 泰坦尼号启航不到5天中的爱情、友情和灾难呈现在世纪末的这一代人 面前,它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我们要珍惜生命。

——香港著名主持人 吴小莉

我们都需要具有强烈的情感、能够横扫一切卑琐情境的鸿篇巨制, 需要能激励精神生长的英雄主义重现江湖。在这一点上,《泰坦尼克 号》帮了大家的忙。

——《纽约时报》

《泰坦尼克号》不仅是一部**,还是一个现象,它带给大家的一 个感受就是,它完成了大家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一个梦。尤其是其中的 爱情故事,是现实中难以完成的,需要死亡考验的.可生死相随的爱 情。

——专业影评人 徐永耀

一则电视新闻“寻宝探险家布克为了寻找1912年沉没的泰坦尼克号,从沉船上订 捞起一幅保存完好的一位年轻女子佩戴着一条钻石项链的画像”引起了一位百岁老妇的 注意。老妇人激动不已,随即来到布克的船上。原来她名叫露丝,就是画像上的女子。 看着画像,往事一幕幕浮现在她眼前——

1912年4月10日,被称为“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的“泰坦尼克号”从英国的南安普顿出发驶住美国纽约,开始了它在大西洋上的处女航。

码头上人山人海,人们争相目睹人类有史以来最大、最豪华的船。露丝,一位漂亮 的贵族**与她的母亲及未婚夫、钢铁大王之子卡尔一起登上了头等舱。与此同时,年轻的画家杰克通过与人,地得到了三等舱的船票,他和伙伴飞一般地跑到码 头,跳上甲板,登上了泰坦尼克号,他们高声欢呼着,仿佛是大海的主人。

露丝是一个外表遵循规矩,而内心有着强烈的反叛意识的女孩,她早已厌倦了贵族 们的无聊生活。在甲板上,杰克看到了露丝,被她深深吸引。

露丝对未来的婚姻生活感到万分无奈,她的内心如波涛一般地汹涌澎湃。当她试图 跳人大海时恰巧被杰克发现,他救了她,两人由此相识。露丝向杰克吐露着心声:“我觉得这一生不外如此,像活了一辈子似的,又像是站在悬崖边上,没人 拉我回来,没人关心,甚至无人理会。”

杰克耐心地开导着露丝,带她去三等舱中跳舞,甚至教她如何吐出 又远又直的唾沫,在杰克乐观精神的开导下,露丝找回了失去已久的快乐。

露丝的未婚夫卡尔发现了杰克和露丝的来往,他送给露丝一条价值连城的项链“海洋之心”,试图挽回同露丝的爱情c然而这—‘切都无法打动露丝的心,因为她已经深深地爱上了杰克。在卧室中,露丝戴上了“海洋之心”,由杰克画下了那张令她永生难忘的画像。露丝决定上岸后与杰克一起生活,幸福似乎已掌握在两人手中。

然而由于泰坦尼克号撞上了冰山,船身右侧破裂了,尽管它号称 “永不沉没”,人们却能感受到它在一点一点地下沉,可这时杰克却被 卡尔栽赃陷害,被关在下层船舱里。

露丝回到空无一人的船舱里找到杰克,在紧要关头找来斧子救出了 他。他们来到甲板上,露丝在杰克的劝说下上了救生艇,然而在登上救 生艇的最后一刻,露丝改变了主意,她重新跳回到泰坦尼克号上,决定 与杰克生死与共。

杰克拉着露丝跑到船尾,爬上栏杆,直到泰坦尼克号沉没。两人落 人海中,杰克将露丝推上一块木板,自己则泡在冰冷的海水中。他鼓励 着露丝,要她答应好好地活下去,而他自己的身体却越来越冷,最终缓 缓沉人大海……

救援船救起了露丝,杰克却被冰海永远地吞没。84年后,露丝又来到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地方,将“海洋之心”抛人海中,以告杰克的在天之灵……

向来缘浅,奈何情深,人生匆匆几十载,形形的过客,能陪着你走完全程的不过寥寥数个。

如果说除去亲人至友,那肯定就是情人了。只有她才能给予我最刻骨铭心的记忆,当然,这也是一种成长过程中的记忆,是从成长走向成熟不可或缺的一步。

还有就是一些正能量的朋友,它虽然是从你身边惊过,但她那份正能量永远能走进你的情怀世界。

再有就是一些记忆深刻的同学,你永远会记得它曾经的模样,而他却不一定还记得你。

然后就是能给我们安定生活保障的,军人,警察和公务员, 而我们历届的***肯定都是深驻心里的。

也许那些负能量的人也会是记忆的一部分吧,只不过是永远记得那份龌龊。但人总归是怀念美好的,所以美好的人、物、事都是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客终究只是个过客吧,我应该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才能对得起自己,不负梦想。

过客终究是过客吧,过了也就过了,回忆也许是美好的,但那也已经成为回忆了,长久地陷在回忆中反而会浪费当下的美好时光,不如多出去走走,散散心,别再错过世间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