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剧评,分析人物刻画_剧评范文人物分析怎么写比较好的方法
1.如何从演员角度写好话剧剧评?考研用
2.三国演义人物分析
3.如何写剧评
4.狼与狗的时间的剧评
5.ai写剧评影评指令怎么写
推销员之(1949)
作者简介:阿瑟·密勒(1915—)美国剧作家。出生在纽约一个富裕的制造
商家庭,父亲在大萧条时期破产。密勒1932年中学毕业后就外出谋生,在汽车零
件仓库干过活。1934年入密执安大学,开始戏剧创作,并得过戏剧协会的奖。1944
年,他的《鸿运高照的人》在百老汇上演,未获成功。他的成名作是1947年上演
的《全是我的儿子》获纽约剧评奖。此剧讲一个不负责任的制造商把不及格的飞
机零件卖给空军,导至飞机失事,21名飞行员(包括他的幼子)亡,别人因此
坐牢,他却逃过了法律制裁。后来,他的儿子提出要娶弟弟的未婚妻,那个为他
父亲坐了牢的人的女儿,终于使他受到良心谴责,认识到那些丧命的飞行员“全
是我的儿子”,于是自杀。1949年上演的《推销员之》是密勒的杰作,获纽约
剧评奖和普列策奖。1953年上演的历史剧《炼狱》,影射当时麦卡锡主义对左翼
人士的迫害。密勒本人在1950年曾受非美活动委员会传讯并被判藐视国会罪。1958
年才由最高法院撤销这一罪名。他的其他剧作有《两个星期一的回忆》,反映他
本人早期在汽车零件仓库工作的一些经历;《桥头眺望》反映意大利非法移民在
美国的悲惨遭遇。密勒曾和好莱坞红星玛丽莲·梦露结婚,为她写过**剧本
《不合时宜的人》,1961年密勒和梦露离婚后,再娶奥地利籍摄影师英吉保丽·
莫拉斯,这段经历反映在剧作《堕落以后》中。另外,他还写了《维希事件》和
《代价》、《美国时钟》及大量戏剧评论。密勒最爱写人的负罪感和良心发现。
他一贯反对纯娱乐性的庸俗戏剧,提倡严肃戏剧。
内容概要:威利·洛曼是个巡回推销员,他一直相信讨人喜欢和坚持是事业
和主活成功的关键。他的偶像是推销员大卫·辛格曼。他活到84岁,只要在旅馆
里拨个电话,就能做成交易,后在新英格兰有许多买主和同行为他送葬,极尽
哀荣。现在威利已63岁了,干推销这一行已经34年。早年曾为老板在新英格兰开
创地盘立过汗马功劳,可是如今年老力衰,货物又推销不出去,也就赚不到佣金,
而家里的种种费用却要如期支付,如房屋分期付款,保险费等等。经济负担,种
种精神负担加上长途驾驶,威利心力交瘁,精神错乱。他经常看见幻象,尤其无
法集中精神驾车。过去的经历,在非洲冒险发了财,但早已故去的哥哥经常出现
在他面前和他说话。过去和眼前经常交替出现,使他讲话语无伦次。他的妻子林
达是个温顺的贤妻,与他分忧几十年,早就发现他神智不正常,还有自杀倾向,
但又怕说穿了更伤他的心,所以无能为力。这天夜里,威利突然回到家里,林达
告诉他,在西部干了几年的大儿子比夫回来了,小儿子哈比也在,想让他们爷儿
好好谈谈。比夫一直是威利的希望,14年前,他在中学时曾是足球明星,全国许
多学校争相为他提供奖学金,但比夫并不了解自己应该干什么。他视父亲为偶像,
但在他快要中学毕业时,数学不及格,为此,他曾赴波士顿找父亲解释,不料,
发现父亲在旅馆里和一个女人厮混,还以母亲的丝袜送给对方。这一发现使威利
在他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比夫从此一蹶不振,中学没有毕业就离家出走,到西
部去了。混了几年,却没混出个人样来,至今没有正式职业,想在纽约老家重新
开始。威利见儿子这般模样,不禁怒从中来,儿子也不甘受责,反唇相讥,于是
两人又象从前一样吵开了。其实,威利心爱比夫,对比夫有负疚感,他错误地认
为,比夫只是不努力,要努力准能成功。哈比也迟迟未能接受自己是个失败者的
事实,后悔没有跟冒险。但他毕竟知道,希望只能寄托在比夫身上,因为
哈比虽然仪表堂堂,却是个只会寻花问柳的浪子。一顿争吵之后,比夫决定次日
去找旧老板借一笔钱,和弟弟开体育用品商店。威利相信有了本钱,兄弟俩一定
能成功。他也同意了妻子的建议,求老板在纽约给他一个不用跑远途的差使。为
了给父亲一个惊喜,比夫次日一早离家,并让母亲转告父亲。当晚爷儿三人要在
某饭店聚餐,一表父子修好,二贺新的开端。次日,威利找到老板,不但没有得
到纽约的差使,反而被解雇了,威利走投无路,只好找老朋友查利借钱付保险费。
查利曾多次在经济上帮助威利,这次又答应给他一份优差,但威利谢绝了这样的
照顾。晚上,威利按时到了饭店,原先,两个儿子想瞒住他,说旧老板如何热情
接待,但比夫受不了威利老生常谈的教训,只好和盘托出,说老板让他坐了六小
时冷板凳后,又假装不认识他。比夫一气之下顺手拿了他的金笔走了。比夫还告
诉威利,他们父子两人其实都是失败者,他却偏要教比夫相信一定会成功。父子
三人不欢而散,两个儿子跟走了,撇下威利在饭店里。威利离开了饭店,到
种子商店买了蔬菜种子,连夜在后园里种了起来,他明白,他活着的价值还比不
上去。现在,房屋款已经付清,他后还可以让家属拿到两万元保险金。因此,
他拿定了主意,种下蔬菜,作为对妻子负疚的一点补偿。深夜,两个儿子回来了,
林达大骂了他们一顿,要把他们赶走。比夫也决定从此离家,再也不回来了。他
声泪俱下地劝父亲面对现实,丢掉成功的幻想。威利却认为他仍是个孩子,并且
还需要自己,若有一笔钱,他一定能成功。因此威利为他们而的决心更坚定了。
两个儿子已上楼睡觉,但在林达再三催促下,威利仍迟迟不愿上楼就寝。他又见
已故哥哥出现了,而且又和他谈开了,后来,竟开车冲了出去。威利了,林达
在他的墓前说:“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这样干啊?……我想啊想,怎么也弄不
明白。威利,今天我已最后一次付清了房款,亲爱的,却没人在家。我们自由了
……我们自由了”。
作品鉴赏:《推销员之》是一出典型的现代悲剧。它暴露了美国社会的某
些弊病,粉碎了“人人可以成功”的神话。威利·洛曼是剧中的悲剧人物。他的
悲剧在于抱住错误的价值观念不放,不能面对现实。他的一生在错误的梦想中
度过,也为了一个错误的梦想而。威利代表了他那个阶层,因此他的悲剧也是
一群抱着成功梦想的人的悲剧。正如他的名字Lowman所暗示,他是属于社会的低
层人物。威利一无所有,推销员没有工资,只领佣金。他们推销的只是别人的东
西、他相信,人只要讨人喜欢,具有魅力,世界的大门就朝他敞开。他把自己的
生活建筑在这样的梦想之上。他对大卫·辛格曼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大卫推销
得非常成功。他不必离开旅馆,一个电话就能成交,84岁去世时,有这么多买家
和同行为他送葬。由于他总是生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把幻想当作现实,所以
又常常说大话。他不顾自己推销不受欢迎的事实,吹牛说自己在新英格兰如何重
要,说自己的销售额如何高,他就这样陷进自己的谎言中不能自拔。早年,他的
哥哥本劝他去阿拉斯加发财,但他的妻子林达说,“你在华纳公司不是干得很好
吗?有希望成为股东啊。”结果他错过了机会,连起初林达劝他求老板给他在城
里的差使,他也只能拒绝,因为“他在新英格兰很重要”,而事实却是,老板把
他解雇了。对待大儿子比夫,他又拼命灌输“只要讨人喜欢,有魅力就能成功”
的思想,至使比夫长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他还姑息比夫的偷窃倾向,造成了另
一代人的悲剧。威利的盲目性使他妒忌邻居查利的成功,拒绝查利给他提供的职
业。他硬要比夫相信自己的魅力足以使旧老板借一笔巨款给他开业。最后,当比
夫声泪俱下地帮助他正视现实的时候,他又误认为比夫终于还是接受他的观点,
需要他,因而决定自杀,以便有一笔钱留给他。然而,威利的悲剧并不是全部由
于自身性格的弱点造成的,一部份原因是美国社会本身的弊病。威利终于发现,
他自己就象他分期付款购买的东西一样,等你付清款后,东西便用尽或者坏了。
他付清了最后一次房款,而他却只好到坟墓里去安息了。在美国社会,人老了就
象被吃光了肉的橘子一样,皮被扔掉。然而,他为之牺牲的两个儿子,却是不值
得他这样干的。比夫是剧中第二个重要角色,他是威利哲学的牺牲品,由于威利
一向厚长薄幼,对比夫爱护有加,比夫便把父亲作为偶像。威利相信比夫讨教练
喜欢,即使偷点东西也不成问题,后来为了向哥哥逞英雄,竟怂恿比夫兄弟去偷
木头。比夫就这样按照父亲的价值观去做人,直到数学不及格,到波士顿找父亲
求助,发现了父亲的隐私,才完全改变了他对父亲的看法。由于父亲不断告诉他
他如何重要,使他不能听命于人,加上又有偷窃习惯,在外飘泊多年,不但一事
无成,还进过监狱。他曾设法帮助父亲丢掉幻想,正视父子两人都是平庸之辈,
只能从头开始,但终未成功。但剧终时,他终于醒悟了。如果说,密勒对剧中人
还寄托希望,那么希望是在比夫身上。哈比是个被父亲忽略的儿子。在家里,比
夫的形象总是把他压在下面。哈比长大后是个浪子,也很自私,竟把神经错乱的
老父扔在饭店里,与扬长而去。但哈比也是威利哲学的牺牲品,更可悲的是,
直到剧终时他还相信自己会成功。林达是贤妻形象,但她不但没有帮助威利回到
现实,反而使威利在自己的幻想和盲目性中越陷越深。她对威利的是有责任的,
但他仿佛是密勒的代言人,喊出了许多人心中的呼声,“必须关注这个人”,即
人不能到老就象橘子皮似地被扔掉。本和查利都是为了证明威利哲学的谬误而设
的人物。本代表富有冒险精神又能残酷地竞争的一类人。他17岁进入非洲丛林,
21岁走出来时成了富翁。他成功了。他的哲学是“和陌生人争斗切不可公平”。
查利是个现实主义者,他不相信个人的魅力。他的名言是:“J ·P ·摩根脱了
衣服象个屠夫,但他带上他的荷包时,他非常讨人喜欢。”由于他的务实精神,
他在美国社会也获得有限度的成功。他和他的儿子伯纳德与威利父子完全相反。
此剧也使用了象征手法,如丛林象征人类社会;丝袜暗示威利对妻子的负罪感;
树林着火象征威利感到的生活压力大到不能再承受;付清了贷款的房子象征在美
国社会里人的价值观念;威利自杀前深夜在那个阳光不足的后院种上蔬菜表示他
绝望之中拼命要给家人留下一点什么;还有幕启和幕将下时那笛声,象征威利那
无法实现的梦幻。象征手法的运用就象意识流在小说里的运用。在布景设计上,
屋内的墙都是透明的,现实的人物和已故的人物,过去情节和现实情节交替出现,
也象意识流一样,只是表现已故人物及过去情节时,人物穿墙而过,不理会室内
环境,而现实中的人物则从门里出来。表现过去时,灯光变暗,人物的举止显出
年龄差异,服饰显出时代差异。
如何从演员角度写好话剧剧评?考研用
先说新月格格的扮演者吧 岳翎有种特别的气质
不是特别美 但却如皓月千里一般明亮皎洁 十分舒服温婉 赏心悦目
再说刘德凯扮演的胖大海吧 我就管他叫胖大海
刘德凯那时应该并不年轻 但依旧剑眉星目 英气逼人
雁姬扮演者也选的不错 很有正室的端庄大气
奶奶的扮演者确实如赛雅所说 很体面 很有气质
最惊艳的莫属太后刘雪华 甄嬛传 新还珠的太后都已经老了 可是这部剧的她 说风华绝代丝毫不为过
接着就是毁人三观天雷滚滚的剧情了
新月遭逢战乱,父母皆亡,还要保护异母弟弟克善,家中唯一的一根独苗。新月长姐如母,爱护保护克善毫无可挑剔之处。绝境之下为了端亲王府的体面打算自尽殉国,宁折不弯的人物形象塑造完美,直到遇到胖大海。
胖大海天神一般降临救世,新月崇拜他,敬仰他无可厚非。便是单恋我也觉得可以接受,可是,偌大的军队没有马车,没有闲置的马匹,胖大海居然以避嫌为由,同新月共乘一骑,好,新月晕了不是吗?为什么不把她和克善一起送走?
当夜,新月向胖大海诉说再没有人叫她月牙了,胖大海叫她月牙可以,毕竟胖大海只是说当作女儿一般,可是新月即便悲痛万分,怎么能投入你胖大海的怀抱?胖大海不知避嫌,反而顺势抱住?你在逗我
新月回京,无处可住,住在胖大海家,新月呀,你没看到胖大海夫妻恩爱吗?你没看到雁姬待你如何吗?一家上上下下如此待你和克善,你怎么能,怎么可以喜欢胖大海?纵使爱意波涛汹涌,你也该隐于心间,而不是胖大海对你表白,你高兴的说好……更何况,骆琳把你当姐妹,骥远暗恋你啊……
雁姬敏锐,第一时间要解决这一问题,要挽回家庭,于是太后指婚。
胖大海爬不出这孽缘,可你新月可以嫁给费扬古,完全可以放弃的,你不放弃,胖大海自断情缘,自请打仗,你就该老老实实的按照太后的意思,呆在京城,纵使知道胖大海战败,按压不住胸中思念,千里奔赴战场之前,想过你弟弟克善吗?你不能回应胖大海的爱,千里之行本就是大错,圆房更是大错特错!
你为爱活了一回,第二天不是要自尽吗?为什么又苟且偷生!你给雁姬带来了多大的伤害你知道么……
你如愿了,嫁给胖大海做妾,你不愧疚吗?
胖大海更是甩锅甩的飞起,没理辩三分,一切都怪雁姬,都是雁姬的错才导致家庭不睦,罪魁祸首是你们啊亲……
最后更是以雁姬接受收尾,还好你俩做了一对鬼夫妻,否则真要恶心别人,自己做小三还有理了,胖大海更是我出轨我有理!
但是电视剧拍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
不同的意见的内容。重点戏剧和**题材,主题,人物,和它的社会意义,并致力于不同的流派,风格的**或艺术风格,造型手段,表达和戏剧语言的使用;特殊时期,AA体裁的创作专题评论,同时也为著名的导演,演员及其他艺术家写评传,都在报刊上写专栏评论的**上映时间,或某种创造性的问题,也为一段时间在影片的评论。由于不同层次的读者和观众,都需要专业人士的专着观众的批评文章的整体水平还需要提高。
**评论评估的地方,其董事,图像和声音的独特的概念,包含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的时代意义,**和电视中的音乐和**内容描述,**灯光,**拍摄技巧,**角色,所以可以发表评论意见过程中,通过**的具体内容和**的结合,最闪耀的理念,结构,技术,人把自己的观点来看,如此接近一步的示范。
点
书面的批评者应该先仔细观看**,并在影片中,镜头记录的重要特征,找出最亮点,以及最具创新性的**。一位评论家是否有吸引力的没有什么不同,从别人的角度来看,写的内容,其他人普遍认为,这两个词总结“新”奇“。
步骤
主题的标题是第一任何书面的亮点,影评也不例外。一个好的批评家标题,最关键的是他是否可以用来传递信息的作者所要表达的评论家。的评论家写道看完这部**后,首先要找到一个很好的起点,当然,这个入口点是必要的,从标题开始。主题着重介绍了创新,新颖的,批评的发挥让别人看到喜欢上阅读的主题。此外,批评者最好尽可能短的话题6-7开始阅读教师的高考作文评分的方法,这个问题的习惯 - 开始 - (中级) - 结束,如果候选人的中间部分再好,但一开始他们做得很不好,所以老师的考生中的最高含量分级大致浏览一遍,有的甚至没有,甚至看,因此,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开始。异性恋的影评开始的,一最多的最亮的点,以引进的**要到写,或写直接的高潮,这部**的结局,这引起读者的兴趣,您可以也使用了“六个艺术的诗经,”兴“的方法换句话说,你想要表达的联想到其他什么事情上的代表,如内容;内容可以插入一个**名人名言,巴赞,爱森斯坦,锦上添花,使你可以评论家。中间部分的**评论家的核心内容。事实上,写的影评,写一篇议论文,所以我们写的批评要注意分析和叙述,你想表达的,将这些参数,以配合它,但要注意不要偏离,那就是,说,你评论家的分析必须围绕的中心。不结束后,我们已经完成了主要内容的影评为此,应该有一个响亮的结束。最后,我们首先应该的**评论家的主要内容,概括地说,然后就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理解,在整个影片中,也可以参考著名的,支撑的语句,让批评者有一个好的结局。
问题跑题,讲故事,包罗万象,有没有书面的角度来看,以“块”,把本末倒置,一个常识问题,任何一个细节。
如何写剧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中,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周瑜、司马懿、关羽、赵云、姜维……等等,都可以称得上是英雄。纵观这些英雄人物,性格最为复杂,并且能够集政治家、军事家于一身者,唯有曹操一人而已。
《三国演义》极力宣扬了刘、关、张的忠义,表现出强烈的“拥刘反曹”倾向,将曹操刻画成为一个残暴不仁、玩弄权术、奸诈狡猾的“乱世之奸雄”。作者罗贯中通过汝南许劭、南阳何颙之口,对曹操的一生作了总的定性。尽管如此,他们也不能不承认曹操是“治世之能臣”,“安天下者,必此人也”。用聂绀弩先生的话说,“曹操是实干家”、“大军事家”、“杰出的诗人、文学家”,“于所谓‘炎刘’实有大功”;“曹操站的地位高,形象大,方面广,脑子复杂,非封建史家、世俗说话人及一般听众所能理解”。
近年来,随着《三国演义》、《曹操与杨修》、《曹操与蔡文姬》等影视剧的播出,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较大的“三国热”。这些影视作品和随之产生的影评、剧评,对曹操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分析研究,多受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中强烈的“拥刘反曹”倾向的影响,重在突出其欺君罔上、窃国谋逆、玩弄权术、残暴不仁、虚假伪善、奸诈狡猾的“乱世奸雄”这一负面,而忽略了他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这一正面。
为此,笔者在反复阅读《三国演义》原著,并结合晋代陈寿所撰的《三国志》和部分学者对《三国演义》中曹操的评述后认为:“乱世奸雄”曹操,性格最为复杂;前雄后奸、前智后愚、前可爱后可恨,一生功大于过;他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下面,笔者就从曹操性格的多元化、前后两期曹操的对比和一生的是非功过、政治家和军事家曹操三个方面,对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研究,以抛砖引玉、求教于名家指点。
一.曹操性格的多元化。
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中,曹操的性格是最为复杂的,很难用一句话两句话给他作结论。“奸诈”,可以说是曹操比较突出的性格特征,但正如“多愁善感”说明不了林黛玉一样,“奸诈”也远远不能把曹操这一形象的丰厚意蕴囊括无余。
曹操形象复杂性格的出现,是罗贯中有意识的艺术追求。法国文学家雨果说,一个优秀的作家应该有“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观察一切事物的那种至高无上的才能”。罗贯中正是这样一位作家。他在保持曹操形象的“定性”的同时,写出了其情感的丰富性和性格内在的复杂性,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从而使该形象获得了真实性、审美性和永久的艺术魅力。
1、鲜明独特、反差巨大的性格。
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中,曹操的性格最具有典型性,不仅鲜明独特、而且反差巨大。作品一开始,作者便借用汝南许劭之口规定了这一人物的“主导情感”:“乱世之奸雄”。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概念的抽象描述,而是用大量生动的具体描写赋予这一概念以丰满可感的血肉。曹操替父复仇进攻徐州时,传令三军“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杀戮”,“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失去了理智的曹操近乎疯狂,滥杀无辜,显得特别残暴不仁,但当他在行军途中目睹田园荒芜、百姓流离失所时,却又动了真情实感;“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对淮南袁术、河北袁绍、荆州刘表、江东孙策、益州刘璋等群雄的评价入木三分,表现出敏锐的目光和过人的胆识,但却对刘备后园种菜、闻雷失箸的韬光养晦之计毫无察觉,又显得十分愚顿;曹操一方面极力搜罗人才,对人才求贤若渴,另一方面却又嫉妒人才,斩杀聪明过人的杨修;在曹氏集团成长壮大的过程中,曹操屡败屡战、百折不挠,充分展示了自己乐观向上的精神,但“梦中杀近侍”又显露出内心的狐疑和空虚;曹操有时广开言路,从谏如流,甚至打了胜仗还要奖赏事前劝阻之人,有时则刚愎自用、无比骄横,故有濮阳之狼狈,赤壁之败绩;“焚书不问”、“赦免张辽”、“义释关羽”,曹操的宽宏大度令人叹为观止,而荀彧、荀攸这些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智谋之士稍有冒犯,便翻脸不认人,其气量之狭窄简直令人不可思议……人物就是这样在时空的变迁中,展现着自己的丰富侧面。这些乍看起来互不见容的侧面融为一体,形成了曹操多姿多彩的性格世界。
作者在写出曹操诸多性格鲜明而巨大的反差的同时,还提供了形成这些反差的真实可信的内在依据。曹操生逢乱世,置身于你我活的政治舞台上,较之常人其社会关系更加特殊;曹操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权势欲,有志于“削平天下”,其生存意志比常人更加强烈;曹操的文韬武略,不仅芸芸众生难望项背,而且当时的群雄即使是刘备、孙权也无法相提并论,不得不曲居其下让他三分。凡此种种,决定了曹操这个人物既可以建树重大的德行,也可以制造重大的罪恶,他的性格内部的冲突更加尖锐而多样,诸多性格之间的辩证内容更加丰富而突出。罗贯中对曹操性格诸元素相反相成的表现,符合生活与人物性格的逻辑,体现着艺术的辩证法。
2、复杂多变、正反交叉的性格。
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中,曹操的性格是最为复杂多变的。以“赦免张辽”这一情节为例,曹操初欲手刃张辽,暴露出易于冲动和气量狭窄。但听了刘备、关羽的劝谏,又马上一改前态,掷剑而笑,并“亲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显现出惊人的反应控制能力和过人的度量。他爱惜张辽之才是真诚的,但说什么“我亦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就显得十分虚伪了。这一方面是为了掩饰自己有失风范的丑态,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抵消刘备、关羽救保张辽的影响。曹操从拔剑到掷剑、从恼羞成怒到笑脸相迎,张辽由阶下囚到座上客,是在转瞬之间完成的,反映了即使是在一件小事上,曹操的性格元素也是表现得异常活跃和丰富的。
曹操的性格之中,反中有正,正中有反,是正反交叉的。曹操攻破下邳,首先想到的是先差人进城安民,稳定民心;击败袁绍之后,深感河北百姓之苦,尽免其当年赋税。这些举措,不能全以“虚伪”视之,作为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与一味杀伐的董卓不同,深知以民为本的道理。但攻冀州时,号令三军不得骚扰百姓,如有鸡犬者,如之罪,“于是军民震服,曹操亦心中暗喜”,则又见出他爱民的伪善。曹操性格中的“豁达乐观”,大多表现为胸襟开阔、积极进取、不计前嫌,但赤壁之战中几十万军队顷刻间“灰飞烟灭”,不得不率领残兵败将落荒而逃,此刻他反而三次大笑,这时的乐观就是一种强打精神、可笑可怜的自我解嘲了。
再如曹操的“奸诈”,并不是那种鸡鸣狗盗式的小聪明、小伎俩,而是包含着很高的智慧,所以有时并不觉得可憎可鄙,而是显得很机智、巧妙,让人虽不能心悦但却能诚服。就连鲁迅也说,罗贯中“要写曹操的奸,结果倒好象是豪爽多智”。以“望梅止渴”为例,说他奸诈、愚弄将士也可,因为梅林毕竟是虚造的幻影;说他机智、爱护将士也可,因为在行军途中将士缺水口渴的情况下,他巧妙地利用条件反射的原理,达到了将士“不渴”的目的,奸诈中有机智,愚弄中有爱护。其余事例,如“装病谗叔”、“刺卓献刀”、“借头稳军心”、“割发权代首”、“跣足迎许攸”等,也是如此。既有奸诈狡猾、虚假伪善的一面,也有机智勇敢、以身作则、求贤若渴的一面。
二.前后两期曹操的对比和一生的是非功过。
出于正统的需要,在罗贯中的笔下,在后世许多学者的文里,在文学艺术之中,在舞台艺术之中,曹操总是得不到半点“好处”,人们对他总是贬多于褒,将他塑造成为花脸式的“大奸臣”。只有现当代大文豪郭沫若等少数学者,敢于站出来为他“叫屈”,替他“平反”。
纵观《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活动,以赤壁之战为界,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曹操与后期的曹操比较,前雄后奸、前智后愚、前可爱后可恨。曹操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总的说来,功是大于过的。
1、前雄后奸、前智后愚、前可爱后可恨。
前期的曹操虽已开始“挟天子”,但目的却在“令诸侯”。他此时面临的主要是与中原各个军阀的矛盾,所致力的是壮大实力、削平群雄、统一北方。作者在表现曹氏集团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创业过程中,重在表现曹操的“雄”、“智”和“可爱”。后期的曹操主要处理的是与蜀、吴的矛盾,尤其与以恢复汉室相号召的刘备集团的矛盾更为突出,其最终目的是“扫清四海”,统一天下,取刘汉而代之。此时作者重在表现曹操的“奸”、“愚”和“可恨”。曹操的形象是流动变化的,大致说来,前雄后奸、前智后愚、前可爱后可恨。
作者罗贯中在表现曹操的奸与雄、智与愚、可爱与可恨时,并不是截然分明、纯粹平行的,而是交叉混杂、互相包容的。奸是雄者之奸,雄是奸者之雄;愚是智者之愚,智是愚者之智;恨是爱者之恨,爱是恨者之爱。例如曹操大宴铜雀台时,臣下有劝进之意,他当即宣称:“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又复何望哉?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见孤权重,妄相忖度,疑孤有异心,此大谬也。孤常念孔子称文王之至德,此言耿耿在心。”这些话,当然不无自我开脱、自我粉饰的成分,但他毕竟没有称帝,却是不争的事实。宋贤评曹操诗云:“虽秉权衡欺幼主,尚存礼义效周文”,对曹操的评价比较恰如其分。这也是曹操“藏奸”的地方。
2、曹操之功。
(1)削平群雄,统一北方。
曹操的发绩,是从镇压黄巾起义开始的。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通过招兵买马、诱降义军、招降敌将、招降敌兵等手段,网罗了许多人才,扩充了军事实力。先是高举“忠义”大旗,矫诏聚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然后奉迎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逐步削平了袁术、吕布、张绣、袁绍、刘表等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
(2)为三国鼎立、三国归晋奠定了基础。
曹操统一北方以后,为了解决军粮缺乏的问题,在北方分兵屯田,兴修水利,对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他用人唯贤,重视人才,敢于打破世族门第的观念,罗致了许多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他还对那些称霸一方的地方豪强加以抑制,不至使他们尾大不掉,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和军阀权力。这些举措,不但巩固了摇摇欲坠的汉末中央政权,而且使北方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进一步发展。北方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处于和平环境之中,人民得到了休养生息,国力得到了不断加强,为曹操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和最终三国归晋天下一统奠定了基础。
(3)对建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诗人和文学家,对建安风骨的形成和建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围绕在曹操的身边,不仅有王朗、钟繇、王粲、陈琳等一班文人,更有曹丕、曹植两个独具文学天赋的儿子。在他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下,汉末朝堂文学氛围十分浓厚,涌现出了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三曹七子”。他的诗歌,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散文,清峻整洁。在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中,他触景生情,吟出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美妙的诗句。就凭曹操能诗能文这一点,也是其他三国群雄所难于相比的。
3、曹操之过。
(1)镇压起义,充当屠夫。
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开国皇帝和英雄人物,都曾镇压过农民起义,他们的双手都粘满了人民的鲜血。无论是历史上的曹操还是《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也不例外。“颍川之战”,曹操对义军不分青红皂白,“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充当了一个朝廷刽子手的角色。此后,他又跟随皇甫嵩讨张梁,“斩张梁于曲阳”,“发张角之棺,戮尸枭首”,残酷得连人也不放过。董卓、王允后,青州黄巾军再次起义,曹操与济北相鲍信负责镇压义军,鲍信战,曹操却“招安到降兵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并“择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曹操不仅靠着义军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顶戴,先是除“济南相”、任“典军校尉”,后是封“镇东将军”,而且逐步扩大了军事力量,有了逐鹿中原削平群雄的资本。
(2)欺君罔上,窃国谋逆。
曹操在奉迎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之后,个人野心和权势欲望不断膨胀,最终完全把持了朝堂,控制了汉末中央政权。所有的朝廷大事,从军事征伐到人事任免,从内政事务到外交联系,曹操根本不听献帝和朝臣的意见,都是个人说了算。献帝在曹操的眼里,不过是一个傀儡、一个“儿皇帝”;朝臣在曹操的眼里,不过是一个装饰“门面”的可供自己利用的工具。
曹操在擒杀吕布之后,“威名日盛”,脑海深处便产生了窃国谋逆的念头,如果不是顾虑“朝廷肱股尚多”,只怕早就“行王霸之事”了。为了观察动静,曹操特地邀请天子“许田围猎”,群臣将校向献帝齐呼万岁,他竟“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并借天子弓箭不还,自行悬带。当献帝深感曹操欺君罔上、有窃国谋逆之心后,随即密赐衣带诏,令董承、刘备、马腾等人合力讨贼。事后衣带诏泄露,曹操诛杀了董承、吉平、王子服等人仍不解恨,连已有五个月身孕的董贵妃也不放过,尽管献帝和伏后一再哀求,还是将董贵妃勒杀于宫门之外。如果不是程昱即时劝谏,恐怕就连献帝本人也要被废黜了。此后,曹操权势更盛,作威作福,不可一世。只要是曾经反对过他的人,都被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拔除而后快,马腾父子三人被诱杀,伏后、伏完“为国捐生”,耿纪、韦晃等“五臣节”。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3)玩弄权术,残暴不仁。
历史上的阴谋家、野心家都喜欢玩弄权术,曹操更是得心应手,将权术玩弄于股掌之间。寿春伐袁术时,曹军与袁军相持月余,粮食“不敷支散”,曹操便让管粮官王垕以“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管粮官王垕遵令而行,激起了各寨大小将士的愤怒,纷纷传言丞相欺众。他暗中派人探得消息,不惜借用毫无过错的王垕之头来稳住军心,平息众怒。多年来,曹操不眨眼,结下了不少仇家,常害怕被人谋杀于非命。为了掩饰自己怕的丑态,便编造谎言,说自己“梦中好”,要左右亲信在他睡着后“切勿近前”。当一个大白天忠于职守的近侍替他覆盖落被时,他便“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假装吃惊地问“何人敢杀吾近侍?”,还假惺惺地痛哭,命人后葬。曹操的这些举动,一来是为了证实自己“梦中好”,二来也是为了收买人心替他卖命。当耍弄权术的手段被杨修识破后,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曹操便借故斩杀了杨修,让这个秘密永远石沉大海,不为人知。
曹操的残暴不仁,更是让人触目惊心。“颍川之战”,曹操对义军不分青红皂白,“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报父仇攻徐州”,曹操传令三军“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杀戮”,“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刺卓逃难”,曹操明知自己错杀了吕伯奢全家,还要一错再错,耍弄阴谋手段将沽酒归来的吕伯奢挥剑砍。“杀吉平”,曹操更加显得无比残暴,先是将吉平打得体无完肤,然后截去吉平的九个手指,割掉吉平的舌头,吉平撞阶而后,曹操仍不解恨,还要“分其肢体号令”。“顺我者倡,逆我者亡”,成了曹操最大的人生信条。
(4)虚假伪善,奸诈狡猾。
曹操的伪善和奸诈,并不是那种鸡鸣狗盗式的小聪明、小伎俩,而是包含着很多的智慧,所以有时并不觉得可憎可鄙,让人虽不能心悦但却能诚服。青少年时代的曹操,“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为了达到我行我素、游荡闲逛、逃避责难的目的,他曾“装病谗叔”,故意挑拨离间父与叔的兄弟关系。董卓进京后独霸朝纲,废少帝立献帝,擅杀朝臣,激起了王允等人的义愤。曹操自告奋勇去刺杀董卓,不料被董卓从衣镜中窥见拔刀动作,他随即跪下献刀,掩盖刺杀的失败,“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董卓虽然见疑,但仍被他瞒过,任他逃脱。其余典型事例,如“望梅止渴”、“割发权代首”、“跣足迎许攸”等,也都可以证明曹操的虚假伪善和奸诈狡猾。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5)骄奢*逸,嫉贤妒能。
历朝历代的许多皇帝和英雄人物,一旦他们的根基逐步稳固、事业蓬勃发展到处于欣欣向荣的上升时期,他们便开始骄傲自满、追求起声色犬马和个人享乐来,即使是有着强烈进取心和权势欲的曹操也不例外。曹操进宛城,见张济妻美,不惜用甜言蜜语来打动她,“吾为夫人故,特纳张绣之降;不然灭族也”,并许以还都后扶为正室,每日与之取乐,不思归期。其实张绣之降在此事之前,全与张济妻无涉;曹操本以“”视之,岂有扶为正室之理?以曹操当时的地位,对阶下一个弱女子尚且如此,他的贪恋美色和狡诈本色可见一斑。当曹操削平群雄、统一北方、志得意满时,个人的骄横无比和刚愎自用便显露无余,“宴长江赤壁赋诗”,刘馥只不过指出“丞相何故说出不吉之言”,便惹来杀身之祸,曹操大怒说,“汝安敢败吾兴”,“手起一槊,刺刘馥”。曹操还在漳河之上修建壮丽无比的铜雀台,并“广选天下美女以实其中”,供自己晚年享乐。
曹操嫉贤妒能的典型事例,莫过于“斩杀杨修”。杨修具有过人的聪明才智,“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曹操筑园在门上书一“活”字、塞北送酥在盒盖上写“一合酥”三字、梦中杀近侍、曹丕曹植兄弟争宠斗智等,都被杨修一一识破,让杨修所助的一方占据了上风。曹操虽然在表面上对杨修“称美”、“喜笑”,但在内心深处却“甚忌之”,“心恶之”,“愈恶之”,最后在与刘备争夺汉中的战斗中,寻了个“乱我军心”的借口,将杨修斩杀了事。可叹杨修“聪明反被聪明误”,糊里糊涂地成了曹操嫉贤妒能的牺牲品。
曹操所犯下的过错,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在结束军阀割据、追求国家统一当中所犯下的过错。曹操的一生,功是大于过的。
三.曹操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在东汉末年群雄纷争的社会中,曹操本来“名微而众寡”,凭着他的强烈的进取心和权势欲,凭着他的雄才伟略,一跃成为那个时代的佼佼者,确立了“乱世奸雄”的地位。尽管曹操有这样或那样的许多错误,但他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1、政治家曹操
(1)目光远大,胆识过人;
作为一个政治家,要在群雄林立的社会中求得生存,占有一席之地,没有远大的目光和过人的胆识是不行的。曹操之所以能够削平群雄、统一北方,就是因为他具有这样的目光和胆识。当汉末中央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曹操大胆采纳了谋士荀彧的建议,奉迎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此后,他不仅可以名正言顺地利用朝廷的名义行事,而且可以逐步扩大自己的地盘,壮大自己的军事实力。“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通过对当时的群雄逐一进行分析后认为,淮南袁术是“冢中枯骨”、河北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荆州刘表“虚名无实”、江东孙策“藉父之名”、益州刘璋“乃守户之犬耳”,他们都不是真正的英雄;只有曹操本人和刘皇叔具备“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气质,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英雄。这些评价都十分中肯,入木三分。
(2)求贤若渴,重视人才;
曹操非常重视人才,对人才求贤若渴,极力搜罗,加以重用。在他的麾下,“荀彧、荀攸、郭嘉、程昱,机智深远,虽萧何、陈平不及也。张辽、许褚、李典、乐进,勇不可当,虽岑彭、马武不及也。吕虔、满宠为从事,于禁、徐晃为先锋;夏侯敦天下奇才,曹子孝世间福将”,正是这些文臣武将的运筹谋划和拼战斗,才使得曹操的势力逐步扩大,最终削平了群雄、统一了北方。曹操宛城征张绣时,见张绣的使者贾诩才思敏捷,“应对如流,甚爱之,欲用为谋士”,贾诩以不弃张绣婉言相拒,他亦不为过,反待之甚厚。官渡之战期间,袁绍的谋士许攸来投,曹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先拜于地”。以曹操当时贵为丞相的地位,对投诚自己的布衣谋士尚且如此,这种识才、爱才、重才之心,可见一斑。
(3)胸襟开阔,豁达乐观。
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中,若论胸襟开阔、豁达乐观,曹操当首屈一指。”白门楼吕布殒命”一回中,曹操擒住张辽,本打算亲手杀了他,但听了刘、关的劝谏,马上一改前态,掷剑而笑,并“亲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张绣降而复反,曹操幸亏典韦拒寨门,才得以保全性命,其长子曹昂、爱侄曹安民也于乱军之中。脱险后,曹操设祭祭奠典韦,“哭而奠之”,并对诸军将士说,“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结果,“众皆感叹主公之爱士,过于亲子”。关羽降汉不降曹后,曹操待之甚厚,不但赐与府第给关羽和刘备两位夫人居住,还赠与关羽异锦战袍、赤兔宝马、美女金帛。关羽得知刘备确切消息,封金挂印护嫂寻兄,曹操“叱退蔡阳,不令追赶”,并亲自为关羽送行,赠与路资锦袍。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曹操也不深究。官渡之战后,发现了大量“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曹操“命尽焚之,更不再问”,足见其开阔的胸怀和豁达的气度。
2、军事家曹操
(1)军纪严明、爱护百姓。
曹操治军素以“军法甚严”著称,对百姓也颇为爱护。宛城征张绣时,正值麦熟之期,曹操下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于是“官军经过麦田,皆下马以手扶麦,递相传送而过,并不敢践踏”。夏侯敦所领青州之兵“劫掠民家”,于禁领兵“于路剿杀,安抚百姓”,青州之兵诬告于禁谋反。曹操查明真相,不仅惩责了夏侯敦治兵不严之过,而且对于禁大加褒奖,“赐以金器一副,封益寿亭侯”。攻冀州时,曹操曾号令三军不得骚扰百姓,“如有鸡犬者,如之罪”;平定冀州后,又下令尽免河北百姓当年租赋。这其中虽有伪善的一面,但更多的却是爱民之举,毕竟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2)豪爽多智,指挥若定。
曹操的机智,在《三国演义》中可以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就连鲁迅也说,罗贯中“要写曹操的奸,结果倒好象是豪爽多智”。曹操“濮阳诈破吕布”、“安众设伏破张刘”、“抹书间韩遂”、“望梅止渴”、“割须弃袍”等,无不体现了他过人的智慧。
曹操的指挥才能,在《三国演义》中也是屈指可数的。在削平群雄的大小战斗中,曹操总是指挥若定,胜不骄,败不馁,屡出奇计,或转败为胜,或化险为夷。
(3)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曹操多年征战,不避箭矢,不避斧钺,常常亲自领兵上阵,与群雄厮杀,曾被兵卒所擒,被徐荣射中肩膊,被马超追杀得“割须弃袍”。他的身先士卒的表率作用,激励了全军将士莫不战,最终削平了群雄,统一了北方。
曹操的以身作则,要数“割发权代首”这一事例最为典型。宛城征张绣时,曹操惊马践坏了大块麦田。他“随呼行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即掣所佩之剑欲自刎”。最后还是郭嘉以《春秋》之义劝阻,免“割发权代首”,并“以发传示三军”。
(4)善于总结,著述颇丰。
在长年的军事生涯之中,曹操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形成了系列的军事理论。《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著有《孟德新书》,历史上的曹操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
综上所述,“乱世奸雄”曹操,性格最为复杂。前雄后奸、前智后愚、前可爱后可恨,一生功大于过。他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狼与狗的时间的剧评
评论的内容是多样的。有着重评论戏剧和影片的题材、主题、人物和它的社会意义的,也有专门论述不同片种、样式或影片的艺术风格、造型表现手段和戏剧语言的运用的;有对某一时期、某一流派的创作进行专题评论的,也有为著名的导演、演员等艺术家撰写评传的;既有在报刊上对当时上映的影片或某种创作问题写专栏评论的,也有对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的影片进行评论的。由于读者和观众的层次不同,既需要供专业工作者研究用的专题论文,也需要有提高一般观众欣赏水平的影评文章。
总述
**评论的可评之处,可以就其导演的独特构思、声音画面、蕴含的深刻道理、影片的时代意义、影视音乐、**内容、**灯光照明、**的拍摄技巧、**中的角色等都可以进行评论,评论过程通过结合影片具体内容和影片在构思、结构、技术、人物等方面最为闪亮之处摆出自己的观点,从而近一步论证。
要点
要写好一片影评,首先应当认真观看**,并记录影片中重要的人物、镜头等方面,找出影片中最为亮点以及最新颖之处。一篇影评能否吸引人就在其于有没有不同于别人的观点,写出别人一般想不到的内容,可以用两个字总结“新”“奇”。
步骤
题目 题目是任何写作中的第一闪光点,影评也不例外。一个好的影评题目,关键在于他能否用于传递作者想要在影评中表达的信息。在看完**后写影评时,首先要找一个好的切入点,当然,这个切入点就要从题目开始入手了。影评的题目注重创新、新颖,起到让别人一看见题目就像读下去的作用。此外,影评题目越短越好,6-7个字为宜。 开端 阅高考语文作文的老师们都有一个习惯阅卷方法,即题目-开头-(中间)-结尾,如果一位考生的中间部分写的再好,但开头却弄得很差劲,这样阅卷老师对这位考生的中间内容最多就会大体浏览一遍,有的甚至连看都不看,因此,开端无疑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在影评的开头,可以开门见山地一上来就介绍你所要写的影片最为亮点之处,或直接写影片的高潮结局,从而引起读者的兴趣;还可以运用“诗经六艺”中“兴”的手法,也就是说,由你想表达的内容联想到了什么其他东西可以代表你的如内容;也可以先插入一**名家的名言,例如巴赞、爱森斯坦等,这样能为你的影评锦上添花。 中间 这一部分是影评的核心内容。其实写影评就是写一篇议论文,因此我们在写影评时应注意多分析、少叙述,以你想要表达的内容为中心,摆出论据,层层推演,但要注意不要跑题,也就是说,你在影评中分析的内容,都必须要围绕你的中心。 结尾 我们完成了影评的最主要内容之后不能就此结束,还应当有一个响亮的结尾。在结尾我们首先应该先对影评的主要内容进行一下总结,然后可以抒发自己的感想,表达一下自己对整个影片的理解;还可以引用名言、托物言志,让影评有一个好的收尾。
存在问题
跑题、讲故事、面面俱到、没有观点、写成“豆腐块”、本末倒置、常识问题、没有细节。
ai写剧评影评指令怎么写
《狗和狼的时间》终映的收视率是17.5%,非常可惜的并没有达到20%,但这并不妨碍它以夏季水木剧收视冠军的光环落幕,更难得的是,中途它曾经被劲敌《遇到完美邻居的方法》反超,能够在大结局的时候重新确立自己的领先地位,这在迷你剧中并不是那么容易达到的事情,但《狗和狼》做到了。
毫不夸张的说,在大妈掌握着遥控器的韩国,《狗和狼的时间》能够以一部黑色剧的姿态,成功占据着同时段收视第一的位置走到最后,已经是一个大大的成功。更何况同期并不乏有力的竞争对手,在竞争对手是大妈所热衷题材的前提下,能够守住这样的成绩,本身就说明了该剧肯定有着过人之处。
在播放的近两个月的时间里,《狗和狼的时间》绝对是话题之作,从编剧、主演、新人到剧情,均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反响。若说它的类型,其实在今年的剧目中也并不缺乏相似的类型,以刑侦剧而言有《 H.I.T》,以职业剧而言有《AIR CITY》,而最后真正可以说得上,在韩剧史上留下了浓重一笔的,非《狗和狼的时间》莫属。
甚至毫不隐讳的说,《狗和狼的时间》是韩剧史上第一部真正能够意义上的黑色类型剧,它以毫不拖沓的剧情、紧张的节奏和意想不到的情节安排,为后来者竖立了一个良好典范,韩剧中要出现能够出其右的作品,估计短期内是不可能的。
如果说,经典本身存在的意义只在于被瞻仰,而非被超越,那么《狗和狼的时间》已然成为了韩剧黑色类型剧的巅峰之作,2007夏日的这抹“经典黑”是带给观众的最诡异华丽的礼物。
Heure entre chien et loup[狗和狼的时间法文]
站在韩剧的角度来判断,《狗和狼》的优秀毋庸置疑,但能够让它在这个优秀上站得住脚还要回归到剧情确立的主旨本位上来。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狗和狼的时间》,相信每一个看过这部剧的观众最终都会在自己的心里产生自己的答案,但不变的是整个故事真正把这句法国谚语实体化、形态化了,而不仅仅只是生硬的搬弄而已。
Heure entre chien et loup,太阳西沉,从屋檐投下忧郁的影子的那片刻,万物的轮廓变得朦胧恍惚,人无法分辨从远处朝自己走来的那个身影到底是自己抚养的忠犬,还是一头来捕杀的狼,在这个时间里,善与恶的界限变得模糊,溶化成了一片夕阳的血红……不愧是法国人的杰作,即便是隐含杀戮意味的句子,音乐中依然透露着那个民族特有的浪漫情怀。
整个故事的进程中,我们很容易被迷惑住,不断的猜测着,到底谁代表着善,谁代表着恶,又或者善与恶本身就是在环境的变化中相互转换着,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标准。
李秀贤的存在正是为了完成对这个模糊界限的跨越,一开始的他对于国情局来说,就是代表着忠诚的“狗”;失去记忆后的Kay对青帮和马五来说,也是代表忠诚的“狗”,但这个时候,被隐没掉了的李秀贤对于国情局来说,就很难再是忠实的存在形式了;当最后李秀贤恢复记忆,想起养父在自己面前惨,想到国情局派他去做卧底,却宁可看他涉黑也不拯救他,他的灵魂和道德底线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第一反应是自己应该去,第二反应是逃避李秀贤这个身份,最终两者都没有可能。为了把这条路走到最后,他只得让狗性和狼性都在这个灵魂里重合,成为对于国情局和青帮来说,都狗狼难辨的人物。
虽然他这样的转变很大程度是被动的,但对于完成这个人物的最终的成长,主动或者被动所起到的作用是相同的,在他以为终于结束了一切,让国情局彻底瓦解了青帮的时候,故事进入到结局的最高潮部分。李秀贤必须直面另一个狗狼般难辨的人物马五,在以生命作为赌注的最后的较量里,彻底释放自我,一直以来,他在面对马五的时候,由于儿时心理上的阴影,一直就存在着逃避的状态,无法面对面的和马五进行对决,是他最大的问题所在,在以李秀贤和Kay的身份轮回中,他逐渐开始完成了自身的成长,并在最后与马五的直面里上完了他成为最强狗狼难辨者的最后一课。
在这算得上是惨烈的一课里,李秀贤终于彻底搞清了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意义。他父母的故事,马五和他之间孽缘的起始与终结,以及终于被他完全突破的心理障碍。
故事并未戛然而止,甚至可以说是给了个梦幻般的后续——从此在夕阳西下的血红雾霭下,总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身影,你不知道他是代表着善还是恶,却总可以在迷蒙的光线里看到他带着一丝诡异的微笑。
无愧的胜者
很多观众对于《狗和狼的时间》的印象,完全是脱离了以往韩剧的整体印象而存在的。以往韩剧,多易虎头蛇尾,可这部剧集偏偏被评价为“越看越精彩,越到后来,越欲罢不能”——想到它刚开播的时候,有不少人在看过第一集之后就匆匆放弃,后来又在不断涌现的好评之下,重新回到屏幕前,倒也颇符合剧情中那种混淆不清的迷离之感,不过一旦回来的观众,便没有再次离开的,因为它的紧张刺激已经完全牢牢抓住了他们的神经。近年来韩剧的整体收视现状其实极其不乐观,但这很大程度上不能不说是韩剧本身的恶性循环效应开始显现,据说面对韩国的电视观众,性别是分为三种的:男人、女人和大妈,一旦大妈开始支持某部电视剧,其他任何节目任何人都无法阻挡它的收视率。
任何一个收视群体都有着自己的收视特性,一旦过于迎合了那个群体,那么其他群体的流失就是必然。为了保证高收视给电视台带来的可观盈利,年轻观众的流失成了韩剧的整体尴尬,这样又反过来制约了出类拔萃的小众作品的生存空间。
以《狗和狼的时间》这部作品而言,它的成绩也只能算上课,可绝对不足以支持同类型剧成为风潮,这样也无法激励更优秀的同类作品产生。所以在这个夏天,喝《狗和狼的时间》一起度过了难忘两个月的观众或许可以庆幸一下,因为错过了这次,下次再看到这样的作品已不知道何年何月。
如此说来,首先必须感谢的是实力强大的制作团队,正是由于他们的坚持,对于剧情节奏紧凑的严谨把握,为此不惜大篇幅剪辑已经拍摄完成的内容,才有了后来的经典之作。
(一) 暴力美学创作家
编剧韩志勋实际意义上的身份一直是**编剧,他最出名的代表作《太极旗飘扬》和《野兽》,在韩国几乎家喻户晓。作为韩国编剧中为数不多的男性编剧之一,它的作品中往往充斥着男性作品里才会出现的暴力美学定律。他笔下的男主角的人生,通常不是用一个凄惨可以形容的。这点,在《狗和狼的时间》里也得到了充分的论证。不过,作为一个多少带点神秘感的编剧,他并不排斥和观众的直接交流,甚至在面对这样交流的时候,显得非常诚挚和认真。在剧集的播放期间,他常常在自己的博客上抒发创作感受,也对于观众不断提出的各种质疑进行细心的解答。不得不说,因为有着这样的创作者和创作体系,韩剧多少年来才能够一直横扫亚洲。
这部被编剧本人笑称为“冷硬派《冬季恋歌》”的作品,从有初步雏形到最后开始进行拍摄,一共花费整整两年的时间。在这两年的时间里,编剧寻找到了最好的制作团队,选择了乐于挑战的演员,经历了首播的低收视,遇到了韩国最无敌的足球比赛转播的冲击,最后在万千“狗狼废人”的不舍叹息中结束,完成一个自身的圆满。
(二) 别样华服美乐
作为优秀韩剧必备的要素,音乐造型和画面处理等北京工作是《狗和狼》能够获得成功的又一重要砝码。
虽然今年的时间才过了一半多而已,但可以肯定的是,《狗和狼》的原声大碟一定会是2007年最好的韩剧原声之一。几乎搬来了大钟奖**原声音乐一整个获奖团队的制作阵容,完全显示了他们强大的创作实力。在主监制黄尚俊的掌舵下,特别是在背景音乐的创作上,堪称深剧剧情意境的完美作品,深得**音乐的神韵。
至于在造型上,不得不说,《狗和狼》的造型师大概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如何打造一个叫人难忘的Kay身上。若说剧中其他人物的造型可能和该剧的类型有关,大多中规中矩,没有什么特别值得说的地方。可是自从Kay后,这种情况彻底改变,这个人物造型的精彩大有赶上时装剧的趋势。
Kay的服装以黑白灰为主色调,符合人物所从事的职业,略有深沉的性格也因为这样的色调得到了更好的衬托。可从衬衣、耳环到项链等的搭配,又给这本来容易沉闷的主色调注入了活力与时尚。额前的一缕金发更是衬托了Kay桀骜的本性。
短发的准基让观众看到了长发时的他所未展现出的帅气和硬朗,而3个角色中的Kay显然是其中萃取的精华。
(三)点滴见神髓
在处理这样一个本身就被诡异华丽的色彩充斥着的故事里,韩志勋编剧在剧情大气氛的掌控能力和几个重要情节的转折上都处理的极其出色。每每故事中人物有重大变故,他的处理均出人意料。
比如,要Kay知道自己就是李秀贤的处理手法。一般人都会以为肯定是李秀贤自己恢复了记忆,这才想起了过往的一切,可这里,编剧偏偏就是在Kay对于自己就是青帮的Kay还深信不疑的时候,用一张小小的光碟放了一段李秀贤以前的训练片断给他看,告诉他:你以为你是青帮的得力干将,其实你是被派去摧毁这个组织的黑色要员。一句简简单单的“好久不见,李秀贤”——平地一声雷,炸惊四座。
恢复记忆后的李秀贤终于开始决定以自己的方式将复仇之路进行到底,他在泰国亲手杀了曾经下令暗杀他母亲的元凶后,面对国情局部长的质问,居然讪笑的反驳对方,只是学会了对方曾经告诉他的“复仇之心是良好的动机意识”。这样的李秀贤分明是那个他,又分明不是那个他。人物的转变,一言一笑,表达透彻。
郑部长在剧中一直就是个很不讨人喜欢的人。虽然代表着正义,但事实上他的内心世界又是非正义的。对于这样的人物,如何的惩戒是最好的戏剧表达方式大概是个值得斟酌的问题。就在李秀贤将剿灭青帮最后力量的重要证据交给他的时候,他得意的笑了,或许观众会以为他也笑到最后了,可偏偏摆了他一道的却是马五。姜是老的辣,因为连李秀贤也不知道,其实他交给郑部长的证据是假的。事实上,是马五为了迷惑敌人而准备的小型炸弹,当国情局郑部长的办公室突然发生爆炸的时候,估计观众也得跟着愣一下,剧情中还有不少场景的拍摄手法,完全借鉴了**画面的效果。比如,Kay被国情局逮捕一幕,整个审讯室内一片浓重的黑色,身着黑西装的Kay完全融合在这片黑中。深沉狡诈,双面玻璃的一边是面色凝重的国情局人员,另一面则是无聊的折着纸飞机挑衅他们神经的Kay。整个画面一气呵成,堪称经典。
郑部长在剧中还有一句非常有名的台词——“连自己是间谍都不知道的人,才是真正最高的间谍”。这虽然是他面对失忆的李秀贤说的话,可当后来李秀贤恢复了记忆,却可以当着他的面,完全无视他的命令,还开始有着Kay才有的小动作和习惯的时候,他大概就已经深刻的领悟了那句无心的话如今已在自己眼前成真了。
(四) 李准基[李俊基] 完美进化论
和《太极旗飘扬》,《野兽》中的张东健、权相佑这样级别的演员相比,同样是韩志勋编剧作品男主角的李准基,无论资历还是观众认可度,可以说和前两位无法并行。在观众心目中,一向被归为带有强烈中性甚至偏女性色彩的花美男,出演这样一部完全强调男性特质的电视剧,本身就是强大的挑战。事实上,李准基本人是一个很有想法的演员,他并不满足于仅仅被作为一个花美男、享有着巨大的人气就足够了[这里好像有点语病,作者可以看看],他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通过他的表演来认可他作为一个演员的存在价值。因此,他坚定地选择了《狗和狼的时间》作为自己的转型之作,剪短了伴随自己多年的长发,开始疯狂地投入到表演中去。
作为剧中最有影响力的演员,他自然扛起了收视率最大的负担,从他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其实收视率给予演员的压力比人们想象的要大的多。在炎热的夏天没日没夜的拍摄,不但挑战着体力的极限,也挑战着心理的极限,自从开始做演员,从来也没有在片场倒下过的李准基这次也因为压力过大,在拍摄期间因为神经性胃炎入院。
我们总说“付出便有回报”,对于李准基来说,因为如此。
几乎从《狗和狼的时间》的第一集起,“这样的李准基感觉很不错啊”、“短发的李准基也很帅阿”、“李准基阳刚了很多啊”……这样的评价就络绎不绝,带着点滴的欣喜;后来随着剧情的深入,这样的评价渐渐汇聚成了“李准基的演技让人刮目相看”这样的肯定。如果要说他的转型已经成功完成,可能结论下得太早,但是它成功走出了转型的一大步,这是绝对的。
不得不说,李准基是一个选剧本很有眼光的演员,别的且不论,他选择出演的**有两部目前的票房排在韩国影史前10位,而他这次选择出演《狗和狼的时间》,首次挑战一个人物三个分身,展现三个不同性格特质的演技。通过这三个不同的人物,淋漓尽致的传达了演技和个人魅力,能够得到这样的角色,对演员来说,难道不是一种幸运吗?
剧中,他的“第一个角色”李秀贤是因为受到了黑帮青帮的迫害,从小就失去了父母的可怜人。尽管父母身前的同僚好友收养了他,并且让他无忧成长,成为了一个出色的人,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儿时母亲在眼前被害的经历成了挥之不去的梦魇,并直接促成了后来他毅然决定放弃李秀贤的一切,以卧底的身份打入青帮的决定。这个决定,则直接导致了后来一系列悲剧的发生。
李秀贤表面上看来是个在学校里永远第一名,考入国情局后,在各种测试及训练项目里还是第一名的优秀人才,为人也内敛成熟,处事严谨认真。但事实上,这并不是他真正的自我!
在他小时候的时候],他就是一个自由张扬、随意且有些霸道的孩子,悲惨的人生经历让他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隐藏了真正的自我,而要为母亲报仇的决心又渐渐击败了他向往美好的心情,李秀贤优秀得孤独痛苦,即便有了青梅竹马的徐智雨义无反顾的爱情,依然难以解开心结。
剧中,他的“第二个角色”Kay是在以这个假身份进入青帮后,因为一次意外而失去了记忆,成为了真正意义上青帮的Kay。由于失忆,Kay成了一张白纸,开始迅速地接收着外界传递给他的讯息,并且以自己的方式来判断。这个时候的他,就犹如一头初生的幼狼,而青帮老大也是他的杀母仇人马五的一句“你就是我的儿子Kay”,以及那种全然信任的坚定眼神,让失忆的Kay得到了安全感,也开始誓追随马五并成为了他的左右手。
Kay开始释放属于年幼期的李秀贤的真正性格。随性奔放、玩世不恭,但在面对青帮事业危机时,又有着超过一般人的冷静和决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时候的他,已经完全就是青帮的得力干将了。再度出现在昔日国情局同僚的面前,他们虽然怀疑着他的身份,可面对这样狼一般凶狠的对手,谁又会相信他就是曾经和自己并肩作战的人呢?
剧中,他的“第三个角色”可以说是集前两个角色精华所成,融合了李秀贤和Kay的优势后,重生的李秀贤。恢复了记忆的李秀贤,面对待自己如己出的养父惨在自己眼前的事实,第一时间的反应其实是崩溃。但在崩溃的边缘他坚强的拉回了自己,然后开始真正的报复。
重生后的李秀贤和过去的李秀贤相比,更加的狠;重生后的李秀贤和Kay相比,更加的深沉;现在的李秀贤,是真正走在复仇之路上的,融合了李秀贤和Kay共同特质的,真正分不清是狼还是狗的人。正是他有了带着毁灭去完成复仇的决心,所以他的一举一动,因为有了绝望的气息有了真正妖艳的夺目。
从一开始的李秀贤还略有些生硬,到成为真正的Kay的渐入佳境,到重生后李秀贤的炉火纯青,除了李准基自己在演技上的不断努力和追求外,不得不说,他还要感谢自己浑然天成的独特魅力。Kay这个人物的身上,其实很大程度上展现了李准基本身的一些特性,自然而生动;而重生后的李秀贤,则是他更加好的懂得了如何把自身的东西化为直接的演技进行释放。看着演员以这样的方式成长,对于观众来说,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惊喜体验。
(六)郑京浩 成长[个人认为这段应该再多写点,我家京浩真的是很不错呢!!]
在男人戏的世界里,必然要出现的,便是旗鼓相当的男人。这里,和李准基旗鼓相当的男人是郑京浩。
很多观众对于郑京浩这名演员的印象,一定还停留在《对不起,我爱你》里,那个带着十足孩子气,却又叫人很心疼的崔允身上。由于这部《对不起,我爱你》红极一时,也固定了郑京浩留在观众心中的形象,为了摆脱这个格式,他也着实费了一番功夫。比如,这次他在《狗和狼的时间》里如此努力的演出,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继续稳固自己终于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硬汉形象。他在剧中扮演的民基应该说是没有辜负其一番努力演出,从开播起便得到了众多的赞誉。
姜民基和李秀贤从小一起长大,是比亲兄弟还要亲的朋友。即便他们同时爱上了徐智雨,他们的友情也没有因为这件事情而受到任何的冲击。相反的,无论在什么时候,当姜民基了解到李秀贤的痛苦和过去的时候,他都能够不顾性命的去帮助他。可这样的兄弟情却在秀贤消失,Kay突然而至的过程里被淹没了。姜民基也因为父亲的一夜之间长大了。
尽管,他对于爱情执着且发狂,可好在编剧并没有把三个人的矛盾中心放在感情的纠缠上。当姜民基在面对又恢复了记忆的李秀贤的时候,明知道会有一个痛苦的挣扎过程,但他很快意识到眼前的人是自己亲如手足的人,并且尽弃前嫌的又开始充当那个尽力帮助他的人。
因为姜民基的存在,《狗和狼的时间》里被弱化的爱情戏的比重,并没有对全剧情感描写造成任何的影响,反而让我们感动于这样的兄弟情。
(七) 南相美 不止美丽
南相美是在这个男人戏里唯一的重要女性角色,万绿丛中一点红,总是会得到更多的注目。论演技,在韩国众多的女演员里,她实在算一般,好在她身上有一种温润的气质,令人感到特别的舒服,是真正符合东方人审美观的。和两位男演员相比,她这次也没有让人失望,在几场重要的情感戏的处理上,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能够感染观众。
徐智雨这个角色,和以往韩剧中的女性角色相比也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们可以笑称她是“韩剧史上对于爱情最主动的女主角”。对于一生坎坷的李秀贤来说,她是他生命里真正最重要的阳光。可这抹阳光绝对不是温暖的,而是热烈的。她给予他信任、支持、不顾一切和永恒——在李秀贤“去”的日子里是悲哀,在Kay突然出现的日子里是镇静,在重生后的李秀贤出现的日子里则是坚定……
作为马五的女儿,她也绝对不是那种随意就可以被打败地女人。如果别人总是以为她看似柔弱的样子,便对她有所伤害的话,她的反击往往令人意想不到。想来,也只有这样的女人,才能真正站在生中来去的、分不清狗还是狼般的男人身边的女人。
(八) 崔宰诚 实力派的魅力[让人爱恨交织的人物,个人对他其实很仰慕,就是一纯爷们!]
和三位年轻的主演相比,《狗和狼》另一位重要角色出人意料的获得了很高的人气,就是崔宰诚扮演的青帮老大马五。
马五在剧中绝对是一个充满矛盾魅力的人物。他身为青帮的老大之一,以冷血杀手的身份从底层开始爬上高位,是在正义面看来,无论如何都无法原谅的人。可是这样的他,在面对自己的女儿智雨的时候,却又隐忍着慈爱,使为了女儿能够牺牲自己的父亲。马五最大的魅力在于,他虽然身处黑帮,却有着无论如何都叫人无法忽视的胆识、魅力和大义。崔宰诚不愧是实力派的老演员,对于整个角色的把握那就是精准到位的,这和他多年来在历史剧中的表演中积累的表演经验绝对分不开。
马五这个角色存在的意义,除了在李秀贤的人生命运里是一个枢纽般的人物外,同时他的存在也如同李秀贤的镜子般,以两个人的战争真正升华了《狗和狼的时间》这个意义的真谛。究竟谁是狗,谁是狼,谁又是真正狗和狼般难难以分辨的人物。这样一个带点晦涩的矛盾,正是这两个人不断的矛盾冲突和情感激化中,达到最高潮的。
(九)配角群像 丝丝入扣
电视剧中一个好的表演团队所应具有的种种出色演员,在《狗和狼》里也纷纷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机会。光有主角出彩儿的电视剧是单薄的电视剧,只有主角和配角红花绿叶的相互衬托,观众才能够更好的融入剧情中去。
成功的电视剧中好的配角角色存在的最佳状态是,人物在戏份不喧宾夺主的情况下,有着鲜明的人物性格,并以角色的存在对于主角的命运起到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这样分析起来,《狗和狼》完全有着一批这样的配角。
金甲殊扮演的国情局头号人物郑部长老奸巨滑,虽然表面上是正义力量的****,但实际上却是一个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也正是因为有着这个人物的存在,李秀贤和父亲走上了同样的道路,以黑色要员的身份进入黑帮,开始卧底那种暗无天日的生活。
李基荣则是李秀贤非血缘关系的慈父,他所扮演的姜室长,虽然是多年的国情局老要员,但在遭遇严重事态时总是能够抛弃欲望和利益,真正将李秀贤作为自己亲生儿子般的对待和帮助,是一个让经历了很多痛苦的李秀贤始终能够保有一颗善良正直心的人。
年轻演员李泰成出演本剧集的时候,同时还在MBC的另一部电视剧《9局下2出局》中出演重要角色,同时担任两部电视剧的重要角色,而人物性格却是南辕北辙,这对于演员的演技来说绝对是一种考验,而她就很好的消化了阴狠冲动的黑帮头目与莽撞热情的大学生两个不同的人物。
此外,像成智楼饰演的精通各种监听技术的前国情局要员,郑璟淳饰演的干练冷静的国情局行动组长,朴孝俊饰演的青帮跟班等都因为有着各自鲜明的性格,很容易就让人留下记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狗和狼的时间》在播放的过程中,还涌现出了“新人三人组”,并得到了观众广泛的关注——
要说剧中最有特殊个性的人物,非马五的保镖GIRAFFE莫属,这个角色虽然戏份不多,但几乎每集都有出场,可在长达16集的电视剧中,他几乎从来没有开口说过话。其实一开始这只是巧合,但后来导演发现,不说话一方面可以吸引观众,同时也增加了这个角色的神秘感,于是扮演GIRAFFE的崔志浩,便成了剧中唯一一个不用为了背台词而花费时间的人。
另两位新人都是青春无敌的女演员。一位是性感妖艳的车秀妍,另一位是清纯可人的朴惠媛。车秀妍在剧中扮演马五的女人,看起来只是一个狐狸精似的女人,但事实上却对马五有着深厚的情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女子。朴惠媛则是国情局里的电脑高手,虽然平时有些木讷寡言,但在关键时刻,绝对是敢说敢做。虽然她们在剧中的戏份也都是非常有限,但是她们的存在倒是令这部整体呈黑色调的电视剧里踱出了一抹缤纷的彩色。
1、首先,提供电视剧或**的名称、导演、演员等基本信息,简要描述电视剧或**的剧情。
2、其次,对电视剧或**的情节、人物、表现手法等方面表达自己的看法,将该电视剧或**与同类似作品进行比较分析。
3、最后,使用评价词汇来表达对电视剧或**的评价。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