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有《八月迷情》的观后感,适合初中生的。

2.狼的注释

影评的注释怎么写的_影评要点

《邮差》故事的背景是50年代席卷全球的共产主义浪潮,聂鲁达1945年当选为智利国会议员,同年加入智利***,1946年后被迫流亡,直至1952年回国。在聂鲁达的影响下,马里奥参加了当地的一个政治集会,正当他被主持人邀请上台朗诵献给聂鲁达的诗歌时,会场产生了骚乱,并遭到警察镇压,他不幸身亡。因而,在剧末,聂鲁达数年后再次回到当年流亡时居住的小岛时,只见到了贝特丽丝以及她和马里奥所生的儿子,一个根据聂鲁达命名的男孩——帕波里托。

这部影片的某些段落令我不可避免地联想到帕乌斯托夫斯基的名著——《金玫瑰》,特别是马里奥向聂鲁达学习如何写诗——更确切地说,是如何创作暗喻——那些段落,完全就是《金玫瑰》的风格。比如:马里奥说,我想做一个诗人,聂鲁达告诉他,你试着一个人沿着沙滩散步,走得越远越好;聂鲁达让马里奥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渔网,他脱口而出:悲伤——这是一个让我无比意外的形容词,但是看到影片里那些年老而干瘦的渔夫们的生活,又会觉得用这个词来形容渔网是那么的贴切;马里奥在屋子里冥思苦想着暗喻和诗句,镜头的另一边,他的父亲在很仔细地舔一口锅...

**青年们对聂鲁达的扮演者Philippe Noiret必定不会陌生,他就是天堂**院里那个放**的老头,那个目盲却又洞悉一切的先知。在那部影片的结尾,他为多多拼接起来的接吻镜头深深地感动过我这样的**青年;而这部片子的结尾,却是诗歌爱好者马里奥为他录制了小岛上最美丽的一些东西:第一,卡拉第索托的海浪声,小的;第二,海浪,大的;第三,悬崖上的风;第四,吹过丛林的风;第五,我爸爸伤心的渔网;第六,教堂的钟声,女士的忧伤,还有牧师;第七,岛上布满星星的夜空;第八,帕波里托的心跳...这一切,只是因为聂鲁达曾经让他说一些岛上漂亮的东西,而那时的马里奥是这样回答的:贝特丽丝.卢梭。

不可否认,马里奥已经成了一个诗人。

当然,在这部影片中不得不提一下贝特丽丝.卢梭美丽的胸部,个人感觉,要比莫妮卡.贝鲁奇更加的迷人(影片放到38分钟左右第一次出现的胸部绝对地令人倾倒)。我以为,贝特丽丝的胸部是影片的一个关键,是马里奥产生诗歌灵感的源泉,因此,女演员的选择就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众多中国导演所没有意识到的一个关键的问题。试想,对着章子怡那张冷冰冰的face和扁平的咪咪,你怎么可能让一个憨厚的渔民之子、一个此前从未接触过诗歌的人,从嘴中喃喃道出这样美丽的诗句:

你的微笑像蝴蝶一样飞过你的脸庞;

你的笑像一朵玫瑰花,

未出鞘的矛,清澈的水

你的笑像银色的波浪...

贝特丽丝的姨妈也是片中一个重要的配角。她几乎完全是一个王尔德式的人物:粗壮的身材、恶劣的面容、庸俗的心灵,吐出的却是隽永的妙语(至少我听上去很隽永)。比如说,当贝特丽丝被马里奥的暗喻打动心灵的时候,她说,当一个男人的话感动你的时候,他很快就会动手的了;她还说,话语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东西,我宁愿酒吧里的一个醉汉摸你的屁股,而不是一个家伙说什么你的微笑就像一只蝴蝶;贝特丽丝纠正她,是我的微笑像蝴蝶一样飞过我的脸;她说,苍蝇也飞,道理是一样的,到了床上,什么人都一个样,无论是诗人、牧师、还是共产主义者!简直令人笑翻肚皮。当聂鲁达离开意大利后,数年没有音讯,她总是说,鸟儿吃完了就走了,不再回头。

此片是一部翻拍之作,导演把聂鲁达和邮差之间的故事移到了50年代和意大利,不知道是否是为了政治背景的需要。影片、或者说剧本令人不满的地方在于,把马里奥对聂鲁达的崇敬之情上升到了一种几乎是个人崇拜的地步。聂鲁达是较早地介绍到中国来的国外诗人之一,我猜想除了他的诗艺之外,其间不免有他的亚非拉背景以及***员身份的因素,甚至,我猜想,他能够获得诺贝尔奖,其政治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力也不能低估,毕竟,在拉美作家群中,他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比起马尔克斯和博尔赫斯来,要微弱许多了。聂鲁达的诗我读的不多,印象中以情诗为主,早年没有投入,现在就更加不符合我的趣味了。

谁有《八月迷情》的观后感,适合初中生的。

以下提供两篇影评。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坏孩子没有天空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以下简称《莉莉周》),双D5,146分钟的**,,我原以为我没有耐心在电脑前坐这么久。然而当绿色麦田、倾斜天空又一次在眼前晃动,那些无助的少年们又一次站在麦田里听着莉莉周的音乐,伴随着小林武史排山倒海般的配乐,字幕缓缓滑出,我才意识到我度过了怎样的一个146分钟。 几年前看《情书》时,一直很喜欢少男藤井树和少女藤井树的那段,感觉那种中学时代纯纯的暗恋心结的确是插在青春画册中非常美丽的卡片。可惜在《情书》中这样的段落还不够长,让我看了很不过瘾。于是就很期待岩井俊二这部据说专讲中学生故事的**,心想146分钟的青葱故事,还不过足瘾!然而影片中的中学时代与藤井树们的中学时代大相径庭。似乎雄一、星野与藤井树们并非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他们的生活不像《情书》那样如雪般纯净,也不像《莉莉周》一开头那片绿色麦田一样明丽,青春是灰色的。虽然一片绿油油的麦田先映入眼帘,然而一个白衣少年低头无语的迷惘其实已经暗示了我这是部讲述青春困惑多于青春喜悦的**。然而我没有想到的是,这是个如此残酷的青春故事,岩井俊二延续了他在《燕尾蝶》中的那种黑色感觉。如果说看北野武的《坏孩子的天空》还让我觉得这些坏孩子有点希望的话,那么这部影片甚至让我觉得:青春是如此绝望,我们怎么可能长大?我简直都有点恍惚我是如何从这样艰难的青春岁月中走过来的了。寂寞的少年灵魂,就这样在岩井俊二的影片中哭泣:雄一、星野原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二人虽然有家庭,但都很孤独。雄一和母亲、继父和继父带来的弟弟生活在一起,,缺乏沟通,缺少爱。星野则有一个年轻漂亮的母亲,然而显然母亲并没有给星野足够的爱。于是两颗孤独的心聚在一起。其实兄弟般的情谊也是我们中学时代非常美好的回忆,有个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也是中学生活难得的收获,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价值并不亚于暗恋的美丽。然而岩井俊二让主人公毁了这一切。影片一开始雄一和星野及其他几个少年偷包、偷CD,已经告诉我们他们都是“坏孩子”。他们为了能实现暑假到冲绳旅游的愿望,不惜在大街上抢劫。如果这就是青春的一切,或许我还会觉得青春可以回头。然而接下来巨大的变化产生了。这几个少年到冲绳玩,原本是非常开心的,然而就在旅程即将结束时,他们目睹了一场离奇的亡。而这场亡改变了星野的性格,也摧毁了两个人的友谊。(这是影片唯一让我感到突兀的地方,这次变故给主人公带来的变化太大,恐怕只能从个体的特殊性去解释)。于是接下来的天空更加灰暗,真正的残酷青春开始了。星野开始变得愈加野蛮和霸道。他肆无忌惮地侮辱瘦弱的男生,逼迫同班女生作、叫人班里最漂亮的女生久野,作这一切时雄一并没有离开星野,也许这一切还并没有触及到雄一的利益。然而当星野毁坏雄一最爱的莉莉周的CD,殴打雄一,甚至逼他在众人面前,这就不可能再让雄一忍耐。雄一最后一片天空崩塌的却是因为虚拟的网络。当他在生活中不再有爱,甚至连唯一的友爱——与星野的友谊也随风而去时,他找到了网络。大量的BBS的文字用字幕,声音展现,占去了影片相当大的篇幅,这是影片中让我有些不能忍受的。这些BBS共同的主题就是莉莉周,一个有些神秘的歌手。雄一以非莉亚的ID在网上结识了同样非常喜欢莉莉周的“青猫”,他以为又找到了爱。然而在相约见面的莉莉周现场演唱会的入口,他见到了星野拿着那个用作联络记号的青苹果,上面写着“青猫”……星野最后一次戏弄了雄一,雄一用刀回应了一起。当午后暖暖的阳光照在雄一的身上,一切都像一个梦。偷窃、抢劫、、,这样的青春,就是坏孩子的少年生活吗?影片在上海国际**节放映的时候被改名为《豆蔻年华》,我觉得这个名字简直有点反讽的效果。如果这样的年华也像豆蔻般娇美,难道只有《圣战》(《大逃杀》)那样才叫残酷青春? 岩井俊二又一次用舒缓的节奏,精巧的画面,张扬的音乐让我默然,只是这一次我想的是:如果坏孩子都像雄一、星野一样没有爱,没有天空,他们即使长出翅膀,又能飞向何方?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影评

不喜欢日本,对于日本人那矮小及奸诈的眼神也极其反感,只是有些东西我却不得不接受它的好。也算是听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吧!

岩井俊二,这个名字或许大家并不熟悉,但是提到他所导演的《情书》,我想,每人脑海中都会出现那一幅幅伤感的画面。 岩井俊二就是这样一位能找到最符合青涩时光的色彩来搭配他所要的忧伤的导演。

其的作品中始终洋溢着对纯真梦想的追求,对现代社会的忧患思索。我们看到藤井树的忧伤甜蜜和最后的呼唤吧,注释着烟花里少年青涩的困惑和奔跑,凝望那些“圆盗”们如同蝴蝶,缓缓飞升的梦想和纤弱美丽的命运。《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他给我带了卑微而不停顿的,两个小时的黑暗与错觉。

在网站能找到关于这部影片的说法不多,远远没有《情书》或《四月物语》的评论多,或许是过于隐晦的原因而不被观众接受。而其古怪的开篇方法也是要让人琢磨好一阵子的。这部自己**前后看了三遍,一直无法坚从头到尾持完整地一次赏完,只是间断的来回放映,只因过于压抑。 我用这种笨重的方式来完成对此片的喜好!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故事发生在田园风景广袤幽静的彼端,某地的小城。莲见雄一和他的母亲,继父和继父带来的弟弟共同生活,同班的星野修介和他同在剑道部社团,两人是要好的朋友。暑假时,两人还随同社团一起去冲绳旅游。可是,他们的友情在旅行后开始了变化,星野的脾气日加粗暴,彻底脱离了过去的朋友们,升上中二的时候,星野开始以欺负莲见为乐。

上了二年级,莲见没有理由的默默忍受着星野的霸道欺负,性格变的自闭孤僻。在他的小小心灵里,世界以闭塞孤独的印象出现在他的眼前。他在喜欢的歌手“莉莉周”的歌声里寻求安慰,习惯于在莉莉的BBS里和人交流沟通,在这个虚拟世界里最和他交好的,是一个叫做“青猫”的ID。

学校和家庭让莲见难以忍耐的事情越来越多,他和青猫倾诉的话语愈加痛楚,而青猫的日子也不好过,于是他们互相安慰,彼此温暖。12月,莉莉周的演唱会开始的日子是他们约定的见面时间,握着LIVE HOUSE的票,莲见在现实和虚构的交叉点,艰难的寻找青猫,寻找他那个安稳明亮的梦想。

当莲见发现青猫就是那个整日欺负自己的星野时,理智彻底崩溃。在一阵痛心彻肺的嘶喉后一把尖刀插入星野的腰部。在星野惊恐的眼神中莲见面无表情的转身离开,又是新的轮回……..而莉莉周低沉迷幻的歌声仍在上空呢喃着,从未间断~~~~

影片之沉闷可想而知,围绕着青少年成长中的几大问题(性、暴力、偷窃、友情)来展开的故事是沉重的。

里面的光线运用独特。在仓库中,钢琴才女因遭人嫉妒而被。当她拼命挣扎时,阳光从身后的玻璃窗劈进来,照在她身上,明媚光线中一个鲜活的生命在垂挣扎。窗外的莲见捂面痛哭,他明白,因为自己的胆怯,一片碧绿的叶子已将凋零,里面曾经有他窥视过青春脉络。 光线的明暗强烈对比,形成巨大心理冲击。

被星野恐吓而逼迫去卖*的少女有着烂漫的笑容、甜美的声音。少女抬头望着风筝微笑,在人帮助下放飞了那只风筝,风筝上带着她仅有的希望。终于,风筝打着转落下,少女仍只是微笑的叹息。之后镜头对向天空,夕阳发挥着最后的余热,有着温暖的柠檬黄。画面切换,少女已从高空坠落,面朝湿地…….书包、手机孤零零地散落一边,少女纯白的校服冲击着观众视觉。 这段运用了联想蒙太奇。看似无关的镜头,三个截然不同的画面就组成了少女自杀的情节,我们不得不赞叹岩井俊二的构思巧妙。

莉莉周是什么?是一望无际的蓝天下绿得鲜艳的稻田,莲见站在齐腰的稻田里聆听他对世界的希望;是无垠的天空里自由飞翔的红色风筝,少女对着风筝说我想飞到天上去;是朦胧而明亮的光线下,星野手中流淌出来的钢琴曲,久久在耳畔回响挥之不去;是少年对整个世界最初和最美的愿望。

这是一个转弯的夏季,路在风里飘散又汇聚浮在了迷雾朦胧的青空,久久地回荡在那里:轻捷、潮湿又凝重。他等待一束阳光将他打亮,通体透亮灿烂……

PS:下面是引用《关于莉莉周的一切》这部**里的旁白。它们出现在**的开头。起初我无法明白,因为画面背景是漆黑,只有敲键盘的声音在回响,接着出现这些字来。我一遍一遍的暂停,只为看明白这些青春的诗句。看得我硬生生疼痛,也只能这样了…….

当岁月已变得如歌

也许满眼青色的麦田

就是安详的一切

残酷或是什么

有时沉默

15岁的压抑孤独无声愤怒

15岁在麦田上呐喊

莉莉周给了一个世界

让我活着

有时候我们会彷徨

也许满眼青色的麦田

就是安详的一切

残酷或是什么

有时沉默

15岁的压抑孤独无声愤怒

15岁在麦田上呐喊

莉莉周给了一个世界

让我活着

当青春已变得残酷

我的身体已是一片狼籍

当对抗已变得消极

当行动已变成习惯

我的幻想已是面目全非

15岁的记忆

有时候我们会彷徨

也许满眼青色的麦田

就是安详的一切

残酷或是什么

有时沉默

15岁的压抑孤独无声愤怒

15岁在麦田上呐喊

莉莉周给了一个世界

让我活着

15岁,是单纯也是杂乱的

美好也是残酷的

快乐也是抑郁的

15岁,我们寻找自己的世界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这**的标题

讲述15岁的故事

难以忘怀的记忆

有一天

我忘记

只可能这世界也消失

15岁

谁的15岁

麦田里有歌声

高塔上飞着风筝

亲爱的莉莉周

告诉我时间没有停止

灵魂已经消失

两个人

四个人

星野莲见津田久野

纠缠着生活

也许有一天消失

至少让我再飞一次

高飞

看见星野的呐喊,看见那些无奈的样子.....

不知道他对别人的欺负是不是错,只是想而已

喜欢星野,也喜欢莲见

两个人

演绎这片麦田

还有一样站在麦田的女子

钢琴声

lily chou-chou的歌

一些声音

夹杂在一起

人群喧闹着

完结的序曲

谁进了地狱

谁进了天堂

狼的注释

很惊讶很多人对八月迷情的影评不高甚至是很差,但是我很喜欢这部**。现在很多**有美女,有帅哥,有听上去很吸引人的东西,可没有看了让人感动的东西。真的很难得可以看到一部有美女有帅哥还有一个惹人喜爱的小男孩,更有一个可以让我感动得想哭的情节的**。也许这部**的情节有点悬,但**本身就是一种夸张的艺术,他的目的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平时扩大成银幕上的绚丽。而且我相信冥冥中会有一股力量让人们找到喜欢的人。只是在生活中我们都太现实了,没有心情去发现那个人罢了。就像**里说的周围都是音乐只要你去听。所以我喜欢**里那种有点奇幻的氛围。

再说说**里的主角,那个充满灵气的小演员。这部**里最厉害的恐怕就是他了。罗宾威廉斯是挺厉害的,可惜他在这里演的不值得一提。这部**算是有四个主角吧,除了罗宾威廉斯我就看过这个小男孩的**。在《查理与巧克力工厂》里他是个懂事的孩子,那里的他太好了,都让我感到他太像我们中国人心中的好孩子了。在《寻找梦幻岛》里他又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所以他给我的印象就是乖,有着和他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在这部**里他还是那么成熟,但是更像个孩子了。虽然它会为寻找父母而心事重重,但一遇到音乐他马上就是一个灵动的艺术家。发现音乐时的欣喜若狂,眼睛一转就来了的灵感,弹吉他时的快乐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眼睛里有异样的光,能把人心给笼罩住。他哭时还那么静,眼泪说流就流下来了。真惊讶他能这么有灵气。

还有他的父母,创造了这个天才的两个艺术家。**给了两个人很多的特写,他们要靠面部表情把一切都表现出来。他们的眼神就足够吸引人的了,没有什么肢体语言,但是传神的眼神让我领略到了两个人的风采。男演员不再是以前那个冷冷的棱角特别分明的人了,而女演员给我的印象是外表脆弱但内心坚强。

这部**的音乐也很好听,除了获得奥斯卡提名的raise it up外,还有几首歌也很好听,不过在看**前听没啥感觉,要看过**想着路易斯的眼神才更能感受到个中意味。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