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玛丽娜》影评: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热爱的东西

2.**使徒行者影评

3.我想找一篇**的影评《盛夏在左,光年在右》,谢谢

4.求一片两千字左右的**影评

5.红高梁影评摘抄800字,速求

热门影评文章有哪些_热门电影评价

评论过程通过结合影片具体内容和影片在构思、结构、技术、人物等方面最为闪亮之处摆出自己的观点,从而近一步论证。

**评论的可评之处,可以就其导演的独特构思、声音画面、蕴含的深刻道理、影片的时代意义、音乐、**内容、**灯光照明、**的拍摄技巧、**中的角色、影片的剪辑技巧、道具的作用、转场流畅度等都可以进行评论。

例:《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的形象,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

而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

扩展资料

**评论的内容是多样的。有着重评论影片的题材、主题、人物或它的社会意义,也有专门论述不同片种、样式或影片的艺术风格、造型表现手段和**语言的运用的;有对某一时期、某一流派的**创作进行专题评论的,也有为著名的**导演、演员等**艺术家撰写评论的。

既有在报刊上对当时上映的影片或某种创作问题写专栏评论的,也有对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的影片进行评论的。由于读者和观众的欣赏境界或文化背景不同,所以既需要供**专业工作者研究用的专题论文,也需要有提高一般观众欣赏水平的影评文章。

**《玛丽娜》影评: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热爱的东西

10W+阅读的影评类观点文技巧期必看

1.选择合适的剧作品

观点型影评的选剧很有讲究,选好了,你的文章就自带流量,相当于已经成功了一半。

在选剧上,可以遵循4高原则:高评分、高话题度、高思想、高人气。这些要求不需要全占,具备2-3个就可以了。高质量高话题度的剧,比如《甄嬛传》、《知否》、《人世间》、《狂飙》等,都可以写。

有些剧也许评分不高,但有话题度,也可以选择批判的角度去写。

2.带着思考去看剧

普通观众看剧,满足的是情绪价值,跟着哭跟着笑就行。

而以写作为目的去看剧,就要带着脑子去看,时刻记得挖掘素材,并且融入自己的思考。

比如,职场剧里面,就可以找出职场人的经验感悟,思考一下,主角为什么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他是怎么应对的?如果我遇到这样的事,会怎样处理?等等。

多问几个为什么,文章主题就出来了。

3.做好情节笔记

当你确定好想要写的文章主题,就需要在剧中,找到合适的剧情素材,或者找到可以用于论述主题的故事脉络。

拿《甄嬛传》举例,如果写一篇关于职场成长的观点文,故事脉络可以是这样:

(1)甄嬛初入皇宫就等同于职场小白,天真烂漫,聪明归聪明,但是依旧抵挡不住别人的算计;

(2)中期她在一次次的困难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学会隐忍并汲取人脉;

(3)后期她有了自己的人脉势力,工于心计,成为宫斗的胜出者。

**使徒行者影评

 **《玛丽娜》是一部很中国的励志故事。讲的比利时歌星洛克 格拉纳塔的个人成长经历。《玛丽娜》是洛克的成名曲,这是一首欢快明亮充满爱的歌曲。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读这本书的感受吧。

 **《玛丽娜》是一部很中国的励志故事。

 这是一部自传体**,讲的比利时歌星洛克 格拉纳塔的个人成长经历。《玛丽娜》是洛克的成名曲,这是一首欢快明亮充满爱的歌曲,歌中唱到:

 玛丽娜,玛丽娜,我多想早点将你娶回家、、、

 洛克,出生在意大利,受父亲影响从小热爱音乐。

 洛克一家随父亲从意大利移民到比利时,父亲是一名矿工,辛苦养家。

 无论怎么努力,洛克一家还是难以融入移民生活。他爱上比利时杂货店老板的女儿,却遭到羞辱。

 洛克的父亲从小教育他说,一个人应该有毕生热爱的东西。

 可是,生活却只能叫他们作出另外的选择。

 面对移民隔阂与心目中的音乐梦想,洛克踏上一条不悔之路。他召集一帮音乐发烧友,偷偷练习,并在舞厅演奏。

 一面积极灌制唱片《玛丽娜》。

 矿难频繁发生,父亲难以幸免,受伤后,再不能下井,矿主因此要赶走洛克一家。除非洛克像父亲一样下井。

 旷工的儿子只能做旷工,这是高贵的比利时人对贫穷的意大利人的警告。

 洛克卖掉心爱的手风琴,准备子承父业之际,传来自己的唱片《玛丽娜)一炮走红!

 一曲《玛丽娜》终于征服了全世界!

 洛克成功了!

 **反复提到一句话,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热爱的东西,和毕生的梦想,非常激励人!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诸多不如意,在实现自己的梦想过程中,所有的付出都是极其艰难的,所有作出的选择也都是极其痛苦。

 但是唯有我们不忘初心,一切就皆有可能!

 本文作者: 阿秋(公众号:青衣街的阿秋)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我想找一篇**的影评《盛夏在左,光年在右》,谢谢

**使徒行者讲述警方失联的卧底BlackJake深入大毒枭犯罪团伙,提供重要情报并成功捣毁毒窝的 故事 。看完**使徒行者,观众的影评都有哪些呢?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使徒行者影评,希望你喜欢。 **使徒行者

**使徒行者影评篇一

 两人一开始是出生入死有?过命?交情的黑帮兄弟,之后却发现双方身份都存在疑点,甚至一度拔枪相向。如故事到此戛然而止那是庸才,真正的好戏在后头。因为新的任务,两人再度联手对抗杀手,一场惨烈的肉搏之后,天人永隔,最后的真相也终于水落石出。原来IT达人古天乐入侵电脑盗用了张家辉的身份,他虽冒卧底,却也成为了第6名为正义而战的?卧底?。由此,一览众山小的卧底题材《无间道》终于被超越,卧底和内奸的人物关系有了新的突破点?真卧底和卧底。真之间连带出的并不是善与恶,而是兄弟情。

 在表演上,看过**的网友都说张家辉、古天乐神演技。两人卖萌的时候撒德开,比如说一起把女秘书的盘餐叠成蔬菜塔玩恶作剧;一起与干女儿打打闹闹,好像两个爸爸;互送对方超人玩偶就像大小孩?两人开打的时候虎虎生风,比如突入大厦劫人、巴西毒窝突围?直到最后用??做隐语合体作战的那一幕简直?帅出经典港味?。

 张家辉眼见古天乐要被仇家手刃,抱着杀手滚向车轮底下同归于尽,古天乐跪倒在地重重磕下三个响头,大滴泪珠落地声声入耳,生死一瞬间迸发出的兄弟情义让观者无不动容。掩卷而思,张家辉作为影帝果然名不虚传,古天乐的强力配合贡献了最走心的兄弟情。佘诗曼、吴镇宇、许绍雄,就连出场总共十分钟的李光洁都足够饱满,网友笑称李光洁的鱼尾纹都是戏。枪战、追车、爆炸,旧式港片的桥段依稀可见,从国际大都市腾挪到巴西贫民区的情景又在向007式的美式大片看齐。不过,最感人的还是《使徒行者》原汁原味地还原了渐渐衰微的TVB记忆,最简单的一句?人在做天在看?这种上世纪的台词,有没有让你怀念那些再也回不去的日子?

**使徒行者:古天乐

**使徒行者影评篇二

 情节的选取与剧是有衔接的,?黄赌毒?这样常见的话题,平常却也可以深刻。(不过大多的警匪片离不开这三样,那也可见这对人的生活造成多大影响与威胁了,所以得这样不厌其烦的强调。)说完颇有微词的地方,那么就到我爱这部片子的原因了。让我有惊喜的是兄弟手足情的关系,张家辉的眼神很有戏,每一个动作都干脆利落,和许绍雄一样,忠奸的转化都很是微妙,有种眩晕感。佘诗曼的演技始终都让人惊喜,对于悲伤喜悦的表达每一次都恰到好处。

 当人们过多的关注爱情,在疯狂地自嘲或者编出很多段子去葡萄酸爱情的时候,很开心的是,有人注意到了男性之间的这种情谊(好吧,这样讲很容易被误解?)他们互相指枪的一刻,怀疑却最终选择相信的一刻,少爷看到蓝博文活着爬出来的那个释然的笑容,蓝扛着杀手一起卷进车下的决绝,让我为之颤动,却也能从中得到的不止于感动。还有一幕是覃欢喜为妻子Trina隐忍的画面,?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古人寥寥几语却道出了我所有悲楚的心情,现代人情感表达的肤浅,如何才能更深刻?

 尽自己地所能去认真对待生活,热爱它,尝遍它,把栏杆拍遍,如何?PS:以上只是个人的的理解,或有偏颇与短浅,但确是第一时间的感触,写完影评已经,我觉得这样记录生活很是必要,很期待大家不同的见解与交流:)对于喜欢的**,我喜欢在往后的漫漫长夜里反复欣赏,反复寻求不一样的惊喜,时间在延伸,?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那么,一千个日夜就有一千个自己。

**使徒行者主演

**使徒行者影评篇三

 剧版《使徒行者》讲述了因某警队高层离奇死亡,与其联系的5名卧底全部失踪的故事,大结局中5名卧底重聚,留下了重重悬念。**版《使徒行者》就是剧版的延续,新故事既做到了师出有名,承接了原作的精气神,又制造了新的悬念。在5个卧底之外,第6个卧底?Black Jack?浮出水面,剧情围绕着?Black Jack?的身份之谜开启了无尽的杀戮和惊心动魄的人物身份反转。

 第一层,张家辉和古天乐双雄刚出场,就撒开手大玩?整蛊逼对头东友集团Boss跳伞,随后嚣张飙车、滑板打鼓, 魔方 弹球,办公桌后的柜台摆满咸蛋超人公仔 收藏 ,威胁实为八音盒,都透着股浓烈的老顽童气息,这时玩具还只为刻画人物性格使用;

 第二层,公仔身上暗藏监视器,魔方的旋转位置证实卧底身份,玩具变成了关键道具;

 第三层,在古天乐与Q Sir通完电话之后,将手中左红右蓝的?电脑奇侠?公仔丢进了垃圾桶。?电脑奇侠?这个形象出自《面骑士》创造者石森章太郎。故事中光明寺博士生前专门安装了良心回路的智能机器人次郎,帮助解决不受人类控制的机器人问题,这是一位徘徊在正邪之间的悲剧战士。?电脑奇侠?被丢弃的细节,呼应张家辉的卧底身份被古天乐知晓。

 最后一层,回忆里张家辉饰演的阿蓝一句?我都想做回博仔?,暗示了他与与已经遭到的康Sir之间的父子关系。结合来看,长年卧底的蓝博文对玩具的 爱好 ,也是对与父亲共处时光的另一种怀念。

**使徒行者:张家辉

**使徒行者相关 文章 :

1. 青春励志**

2. 好看的励志**《左耳》发耳朵海报 全阵容亮相青春无限

3. 热门励志爱情**《微爱之渐入佳境》

4. 探魔导师上映时间

5. 封神影评

6. 励志名言

7. 最新好听的歌曲有什么

8. 亚洲公认十大帅哥

9. 余罪经典语录

求一片两千字左右的**影评

有两篇文章,不知道哪个是你要的

一。

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盛夏、光年点缀的美丽,Eternal Summer,带来仿佛永恒却总是在流逝的似水光年。残碎的青春的故事在这个盛夏里静静的走来,又悄悄的离去。或许这就是一个奇怪的现实,爱恋也许会永远的藏在心中,仅仅淡落在彼此的记忆里,没有任何人会碰触彼此心中的那一根轻柔而颤动的弦。

当深藏在彼此内心中的依恋淡淡的被打开时,也许还在刻意的含蓄的掩饰这场不知所措的感情。也许从来没有想到,就是在日久的陪伴下而萌发出的一种淡淡依赖的情愫。

这部影片里,弥漫着颓废而没落的青春色彩,淡淡的校园色调的铺盖下,依然是一种很低沉的色泽。残缺的爱和相互的理解和认知也许就是这最动人的地方,男生与男生的耽美,男生与女生的含蓄,就是在那片沙滩里,也许就是在那片淡淡的海洋里,随着落日晚霞的消沉而走到了最和谐最温馨的结局。

“我们的友谊开始于一个规定。”或许当初正行拒绝了老师的请求,也许就没有这段是有非有的友谊,也许就没有这段是有非有的爱恋。或许守恒还是往昔的调皮好动,也许他永远也不会发现自己内心隐藏许久的寂寞,他也许只会在失落中度过这淡淡的生命。或许慧嘉没有这种失落而又疼痛到欣慰的变化,慧嘉也许会带着她的飘飘长发和着正行奔跑在台北的大街上。

宇宙中的行星和恒星安静地存在着,直到彗星出现,彗星就像时光长河中的一段偶然,而所有的规则都会在彗星到来的那一刻失去意义。幼年的时候,老师的这段话也许一直都会隐藏在真心的心里。当正行与守恒在生命之中相遇的时候,擦起了一片火花。

当慧嘉因为被老师羞辱而和正行跷课时,两个人独自乘坐去往台北的列车散心。两个人奔跑在台北的街道上,两个人亲密的抱在一起,两个人一起住在宾馆里。慧嘉和正行两个人静静的躺在宾馆里的床上,两个人紧紧的相互拥抱。当慧嘉的眼里满是这个平日里不起眼,只有淡淡的微笑而沉默寡言的男孩时,她将自己的灵魂与身体一起交给了他。当伏在红唇上的男孩的嘴唇还没有在这片干脊却又鲜艳的土地上深埋时,当覆在女孩娇小而轻柔酥软身体上的男孩躯体还没有亲密的和女孩融为一体时,正行突然停住了自己的动作。他并没有占有她的欲望,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内心,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失落的疼痛。

“你是不是喜欢他?”“……我们是很要好的朋友。”或许是一种敏感,或许是一种依赖而不肯放弃,在苦苦的追查中,在一阵很平静而有气氛很汹涌的对话中,慧嘉开始明白了。或许正行并不是爱他的,在他的心里也许已经根深蒂固的有了一个更为重要的人。

当在慧嘉的对话中,正行才真正的发现了自己内心里守恒的不可替代的位置。而这个事实是那么的不可接受,是那么的让正行感到一种害怕。他选择了逃避,他选择了躲避守恒的目光,甚至是慧嘉,他也总是一中很漠然的态度。他不敢正视这件心里的积垢,他害怕这个现实,她把这当作是一个秘密,暗暗的隐藏在心里,始终不肯打开。而只有慧嘉,只有这个同样沉浸在一种失落的悲伤中的女孩,才知道这个他萦绕在内心里的心结。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最近失恋了。”慧嘉选择了倾诉,在一场篮球笔赛,一次雀跃的欢呼外表下的眼泪中,她向着守恒说出了很久以来藏在内心的故事。他们相爱了,就是在那片昏暗的微黄路灯下,两片嘴唇相互吻在了一起。这也许是另一场失落的开始,也许又是另一次内心大门的敞开,也许有发掘了另一个很深邃的心灵。

“刚刚慧嘉有打来,你在骑车没有接到。你们最近很熟啊,所以你们在一起咯。” “慧嘉是我的好朋友,你是真的喜欢她,还是玩玩而已?”当正行在很低沉很严肃的的声音下问守恒时,当正行默默一个人在公车后排落下眼泪时,他也许想到的是内心的矛盾,是应该开心还是应该失落。他不知道怎样来看待这一系列的背叛,慧嘉爱上了守恒,而守恒却没有告诉正行而瞒着正行偷偷的和慧嘉恋爱。他痛苦的踟蹰着,这或许对他是一种解脱,他脱离了慧嘉的矛盾爱恋,可是他又失去了拥有守恒的感情,一个悲伤的离别。

“那……我和慧嘉……”当看到慧嘉突然造访守恒的系舞会时,正行不经意间的问到守恒。守恒面对的是一种令头皮发麻的尴尬,于他看来,这也许是一个很奇怪而有很据有选择性地难度问题。他踌躇着,一遍又一遍地让正行重复着这个问题,或许他是想让这个问题不断的敲击他的内心,也许他也在寻找着这个问题的答案,他拥有一个很好很好的朋友,他拥有一个很好很好的女朋友,他很难抉择。这也许就是人在感情之上溢于言表的贪婪,他想拥有所有的真情,而感情的代价是很难负起双份的现金的。

“我们不是好朋友么?好朋友有什么不能说的?你现在还在瞒我什么?”当守恒的话一字一珠的针锋相对的指向正行的内心时,正行的泪落下了,他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好说的,也许就只有逃避,逃避开来好朋友的追问才能狗很平静的生活下去。“你有你的事,我有我的事。我们的事不要老是掺和在一起好么?”正行的话响在心里,这也许是为了守恒的生活,他于心底是爱着守恒的。

“好朋友是吧?好吧……我告诉你,我从来就没有自愿做过你的朋友,都是老师逼着我做你的朋友的。”正行对守恒说道。或许这就是一场掩饰,一场根本骗不了人的把戏。他的眼神,闪烁着一种恋恋不舍的火光,他的心里,也许还有着一种挥之不去的依恋。但是他决绝的离开了,他狂奔着,在狂风里跑着,他想甩去这一切的痛苦,虽然这是一笔百无聊赖的徒劳。

或许就是这场终于张开内心的对话,让守恒也敞开了自己的内心,他正视了和正行的恋情。他骑着车在公路上肆意的狂奔着,却不经意间在路上出了。正行在接到了电话后,匆匆的把守恒从医院接到了自己的家里。而在公路上盘桓行驶的过程中,守恒轻轻的将自己的头依偎在正行的背上,透着衬衣的温度体会着正行后背的温度。

“你可不可以答应我一件事。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们都要好好的在一起。”当正行给慧嘉留下了这样的话语时。随之而来的应该是一种破裂的感觉,一种仿佛青春在这片阳光下撕碎的感觉。在正行的家里,守恒主动的和正行发生了所谓的关系,他轻吻着正行的嘴唇,他抚摸着正行的身体,他趴在正行的背上,从他的身体里进入。他们在夜幕中开始了这份耽美的恋情。或许仍然是一种不可躲避的矛盾,正行选择的还是离开,他还是拨通了慧嘉的电话,把正在熟睡的守恒留给了慧嘉来照顾,自己悄然的离去。

“后来正行出现了,我做什么事情他都陪着我。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后来你也出现了。我真的不能失去你们两个的任何一个。我们真的长大了,人长大了,真的什么都变了。”这是多么的痛苦而有悲伤的对话。当守恒含着一种哀伤的泪水对着前来的慧嘉说道时,他表现而来的是一种脆弱和一种放不下。他爱着一位这样善解人意而又温馨漂亮的女性,他同时有喜欢一个自己最最要好的同性朋友,他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面对的是一种选择,选择自己的喜爱与选择自己的未来。可以说,守恒也许就是那种永远放不下的人,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这样的一种情感,追求可是有放不下理想。或许这就是人的贪婪,永远想十全十美的得到一切,而现实往往是事与愿违的。

“好朋友有什么不能讲的?”

“你听了这个秘密之后,还会不会在想和我做朋友?”

“余守恒,我不是真的和你当朋友,我是真的喜欢你。”

“我有一个秘密要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知道,你是被老师规定的。我一直知道,你不是自愿跟我做朋友的。我本来要让你跟我一起被罚。但是,我发现我没有办法。我真的太寂寞了。康正行,你真的是我最好的朋友。”

我不晓得怎么来形容这种复杂的心情,当三个人在蔚蓝的海水蔓延上岸的时候,都暗暗的留下了眼泪。当海风吹过发梢,当海风吹拂起三人的头发,一种莫名的酸楚用上了心头,这是一种很轻浮的伤痛,没有很强烈的感觉,没有过分汹涌的,而只有一种沉淀的难受。眼泪很难来表达出一种残碎的美丽。

我喜爱这部片子,是一种很落寞很含蓄的故事,一份很淡淡却又很汹涌波涛的感情。三个人的世界,三个人的**,三个人的悲伤。一份青春的疼痛,三份不知结局的爱情,一种不知结局的未来。这也许就是一种朦胧的爱恋。我们每个人可能会有着同样的经历,同样的故事,只是绽放在不同的季节,或许不是盛夏,或许不是一种光年。也许就是一份爱,不需要着上过多的色彩,不需要太多的季节时间的搭配,它定然会有着一种很本源的感动。

在这里,男孩与男孩的爱恋并没有太多的其他颜色,应该是一种很纯真的,纯正的爱情。耽美的美丽就在于他的一种本真和纯粹。当两个男孩缱绻在床笫之上时,冲之于内心的是一种很自然的爱情。同性间的爱恋或许并不一定能够尽如人意,或许逃不开世俗的视线鄙视。但是他们有着最纯粹的人性本身的吸引,或许比那些纯粹为了利益而结合的异性恋更为真实更为伟大。

青春的痕迹或许就是这么的不堪一击,或许就是这样的在海水的冲击下就化为退浪缓缓的流下岸去。当我们在若干年后再次以一个平常而轻松的眼光来看这部**时,我们可能会很轻松的发现了我们生活中的种种残缺,种种不尽人意之处。这是一部唤起我们内心真心的**,在一场耽美的爱恋中,我们发现了自己落入了一个自己都难以解释的矛盾陷阱之中,我们生活中还有没有真实的爱存在。

两个男孩,让我们审视了自己虚伪而不肯显露的外表,耽美,或许,让我们看到了更多,也许就是发现内心的缺憾与失真,这也许就是这里最为可贵的地方。

二。

No One Wishes To Be Lonely,Neither Do We?

没有人应该是孤独的,

我们呢?

打开了我的心门,走进了我的生活,

却为何又一再逃离我的视线?

我隐藏,因为我喜欢上了一个不该喜欢的人;

我隐藏,因为我喜欢上了你喜欢.

我隐藏,因为我不知道这是友情还是爱情;

我逃离,因为我获得了爱情却不想失去友情;

我逃离,因为我拥有的友情和爱情让我成了第三者;

我逃离,原来我们都只是徘徊在友情和爱情间无法权衡。

我爱你,你却不明了;

我爱你,我却不明了;

我爱谁,我都不明了。

为何你要打开我的世界?

为何你要走入我的生活?

为何我充当了那把钥匙?

一种恒心的眼泪,

两种情感的碰撞,

三种心声的抵触

羞涩,感伤,嫉妒,懵懂

青春,永远都是那样蠢蠢欲动

像盛夏午后晕眩的阳光

再也回不去的一光年

红高梁影评摘抄800字,速求

《霸王别姬》之袁四爷

李碧华名作,曾获戛纳还是什么奖的《霸王别姬》,我没看过原著,只看了**。之前东鳞西爪地听人讲过这故事,略有了解。又在电视里瞥到几眼片段。一直耿耿于怀。为了表示对这部向往已久的好片子的尊重,破天荒地买了正版影碟。然后在一个冬夜裹着棉被捧着红茶 看完。

如一切李氏作品,于沧桑倒转岁月轮回的幻丽之外,片中爱恨刻骨,人物鲜明,似欲乍生生活在眼前。张丰毅的小楼自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刚了,张国荣的蝶衣却是令人心髓俱碎的柔。红氍毹上,霸王别姬,刚柔相济,侠骨柔情,怕不迷得多少女子,万劫不复?阿弥陀 佛。

看完之后我独自窝在暖热的黑暗里沉迷。思想依然深陷,一波一波巨大冲击剧撼,乍梦乍醒。正是又一次不巧路过高人居处,被那高空坠物,当头砸倒,脑震荡又不知要若干天。但于如此剧烈震撼之中,好色之徒如我仍有余暇将片中男子拿来一个个在脑中过滤,陡然发现,最后剩在心坎上,滴溜溜一颗夜明珠,可不是霸王,也不是蝶衣,而是袁四爷。

---对,就是那个由葛优扮演的有些獐头鼠目一笑露出两颗大门牙的津津垂涎于男旦蝶衣最后遭人民镇压的戏霸袁世卿,袁四爷。

且莫认为我是穷极生疯一心想着要当会道门头子的小老婆。领导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待我细细将四爷的诸般好处,一一道来。

袁四爷首次出场,是在小楼蝶衣一折满堂彩的《别姬》演出之后。那时节霸王虞姬,正是月朗花香,溶溶脉脉,镜里双双望定,更不知戏外别有天地。

四爷便在此时闯入这二人世界。亮相先是"一点薄礼"。蝴蝶盒子里白晃晃全套珍珠钻石头面。好。有钱人捧戏子,挥金如土,也是常情。不过见得一份豪奢气魄。正如戏院经理所说:"都说当年太后老佛爷,她老人家赏戏,有这样的手面吗?---没有吧!"

四爷是冲着蝶衣来的。目的很明确,并不遮遮掩掩。但蝶衣眼里没有他。"舍下小坐"的要求,先是小楼的生硬,再是蝶衣的委屈,两次被拒。四爷是经场面的人,这一小场戏里头,自己是个惹厌的反角,当然心明眼亮。当下脱帽躬身,彬彬而退。更无半句废话。他没有当场暴跳,并不奇怪--这点涵养总还是有的,不然也混不到这份儿上。稀罕的是那份从容里头自有一种笃定,拿准了那只蝶,飞不走。并无老谋深算的阴险。只是一种淡然却坚定的自信。或许他相信除了钱,自己亦有其他,值得一个人被掳获。

这一小场中,霸王与戏霸,五七步之争第一次埋下伏笔。

他不焦,不燥,不馁。由此我相信他并不是只知最后到手的一刹肉体之欢,那"皮肤滥*的蠢物"。他亦懂得享受追求过程中的种种坎坷苦乐,不为人道的细腻感受。

过程就是结局。除了求爱,,于这漫长曲折的人生,四爷当亦比他人获得更多过程中的印象与滋味。

第一回合的照面,四爷是个丰富敏锐,懂得咀嚼生活的男子。是在世道中打过滚来的人,因此学会平淡处之。

四爷不曾使甚卑鄙手段,因此也不曾在二人之间造成裂痕。相信他在追求(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之中,纵是满心渴望,亦保留有所不为的原则。反倒是小楼方面,横里插进来一个菊仙。这才是真真的男欢女爱。蝶衣那"与师哥演一辈子别姬"的鸳鸯畸梦,终于化作云烟。

在小楼与菊仙定亲的时候,蝶衣独自仰躺在椅上。未卸的妆艳丽凄迷,一头长发散落,满目漆黑。是盲目绝望的永不可能的恋。面前是那面曾映照过霸王与虞姬身影的镜子。霸王不再。他已是别人的丈夫。互为形影的日子永不回头。此刻的镜子,代表的是蝶衣空洞的心 。

于是四爷再现。镜头里我们看到一根长长的翎子,斜斜伸入镜中。四爷企图进入蝶衣的心。

"这双翎子,是从活雉鸡的尾巴上,生生收取的。当真是难得。"--也不知他是在说蝶衣难得还是在说自己这份心难得。从活雉鸡的尾巴上生生收取的翎子,残酷地叠印片中交缠一世,不得救赎的爱恨,也叠印乱世里屡遭摧折的绝美的京戏艺术。---一时多嘴,跑题了,回来再说四爷。

在四爷的宅中,蝶衣看到那把年少时许下心愿要送与师哥的剑。于他,那剑是关于他的爱人的威严,关于一份自幼固执的信念,关于虞姬对霸王的全部理解与寄托的信物。他要得到它。一个眼神,四爷已知其意。他说:"此剑是张府败落时费了大周折弄到手的。"又说:"你我之间不言钱字。那个字眼实在不雅。"这样张扬的狂傲,却未令人觉得他在市恩。缓而沉的语调,狂得有资格,傲得有资本。--由此亦可见,敢说"那个字眼实在不雅",必得坐拥若干身家,不然便得是尝过富贵浮云滋味的过来人,否则,不是实在不食人间烟火(这种人我还没见过),便是故作清高,要么就是不知疾苦、更不知死活的狂言。

于是,宝剑赠佳人。

蝶衣是四爷心目中一顾再顾,倾城绝世的佳人难再得。对于蝶衣自己,男儿郎与女娇娥的身份颠倒一生,始终就没弄清楚过。对于四爷,蝶衣是男是女,也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蝶衣身上,他看到所谓完美的化身。

相信四爷对于蝶衣,欣赏的成分远多于情。情是一种不可理喻的深陷痴缠,要疯狂,要占有,妒恨煎熬,抵死缠绵。就像蝶衣对小楼。我们可以完全挑不出一个人好在哪里而依旧爱他,也可以相爱一世却依然彼此陌生。情是不需要懂,只需要服从它的安排。但四爷对蝶衣,不是。蝶衣的好处,蝶衣的美,大众看到的,他懂,大众看不到的,他也懂,就连蝶衣自己不知道的,他亦看到。四爷是如此敏感的人。他把蝶衣灵魂里美好的东西,看个通透。

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此境非你莫属,此貌非你莫有。当四爷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指的绝不仅仅是蝶衣的容貌。根本上,四爷与蝶衣一样,是个艺术疯子。于京戏(还有昆曲)这门艺术,他浸*一生,奉献了全部的心与魂。正像蝶衣所说,京戏全在情境二字。因为情境,两三个龙套穿梭,便是千军万马。因为情境,空无一物的舞台上,这些人分花拂柳,翻山越岭,攻城掠地,活生生演尽才子佳人帝王将相一生的悲欢离合。京戏实在是心的幻术。而情境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可遇不可求。所以当四爷与蝶衣,台上台下,两个对京戏几近入魔的戏痴乍一相逢,电光石火间,便有云垂海立的震撼。那一刻他们的灵魂是相通的。他们都是情境中的人。

所以对四爷来说,蝶衣绝不只是一个美貌的戏子。在蝶衣身上,他看到京戏的化境。那是他一生痴狂的东西。对他来说,蝶衣已是艺术完美的象征。四爷这一生没机会登上红氍毹为他理想中的艺术奉献自己,他必须在俗世名利中打滚,这是无可选择的。但是在蝶衣为戏而痴的灵魂里,他可以看到另一个自己,纯粹的倒影。四爷对蝶衣的爱恋,实际上是有着自恋的成分,和对自身完美的期许。这样狂热的痴迷,已经分不清爱的是艺还是人。但是他对蝶衣的态度,仍是节制的。并未陷入爱之便欲毁之的极端。

事实上蝶衣的性别真的已经不是这一场爱欲的焦点。四爷并不是真正的同性恋。他爱蝶衣不是因为他是个美好的男人,而是因为他是个美好的人。代表理想中极致境界的人。相信如果蝶衣是一个女子而具有同等高超的艺境,四爷照样会爱上她。又想象,如果四爷真的爱上了某个女子,也必定会比这个女子自己更懂得她的美,她灵魂的本质--除非棋逢对手,被他遇到一个同样敏感至极的女子--不过这概率不大啊。终究这种人不会太多。

他是真正懂得蝶衣的人。他说,在看蝶衣演出时,有那么两三刻,他有所恍惚,疑为虞姬转世再现了。---其实,在这部影片的本义中,蝶衣被赋予的本来就是虞姬的灵魂。为霸王生,为霸王死的从一而终的一颗燃烧的灵魂。四爷看到的,恰正是蝶衣的本相。

不疯魔不成活。这是小楼两次用以评价蝶衣的一句话。说这话的当时,一次是在蝶衣发疯似地凄喊:"我要跟你唱一辈子戏。少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是一辈子!"一次是在中,实行"现代戏大改革"之时,坚持"情境"的蝶衣在讨论会上独排众议反对现代戏(实际上反对的是对京戏的粗糙化和政治化),然后闭门不出。当小楼说"你一辈子就知道唱戏,你也不出来看看这世上的戏都唱到哪一出了"的时候,门里传来蝶衣幽幽的声音:"虞姬她为什么要死?" ---小楼骂出了那句话,愤然离去。

那个时候,我在想,倘若四爷在,他一定会懂得。蝶衣的坚持。对感情的坚持,对艺术的坚持。蝶衣是这样执著于理想的,纯粹的人。他的灵魂就是一股火,认准了一个方向便一路烧下去不回头,哪怕玉石俱焚。

小楼不懂。小楼与蝶衣并不相同。他是世俗的霸王,期许的是一些物质的,着实的,平凡的幸福。对这个人世,他并不隔膜。他也懂大势所趋,也懂顺应潮流。他是常人。正常,也平常。而蝶衣是疯子。终其一生,蝶衣只生活在自己的心中,只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他 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而四爷,我相信四爷如果在,会懂得蝶衣。不疯魔不成活。但真正的爱情与真正的艺术,原本就是一种疯魔。蝶衣是做到极致的人。他凭借一种天赋的狂热抵达了感情和艺术的真义。

在外部行动上,四爷或许不会如蝶衣那般绝然。但,他会懂他。他们是一类人。因为过度的敏感和唯美,而经受焚炼。

四爷曾问蝶衣:"你愿作我的红尘知己吗?"--实际上,在这个红尘里(在这部**中),蝶衣真正的知己,唯四爷一人而已。不论蝶衣答不答应,承不承认,他与四爷都已经是一对孤独的红尘知己。

小楼不是。他始终未曾进入蝶衣的内心世界。他眼中只看到一个过度痴迷于戏、过度痴迷于他的师弟。而蝶衣,是虞姬。为了内心完美的坚持而死的虞姬。小楼是寻常的人。蝶衣与四爷,是两颗熊熊的灵魂。

影片中有个细节令我非常感动(令我感动的细节也太多了,姑且拣一个说):日军占领北平。在悬着大东亚共荣条幅的戏院里,蝶衣于台上贵妃醉酒。霓裳羽衣,飘飘旋转着绝世的风华。头顶忽地撒下无数抗日传单。灯骤灭。台下喧哗。没有人再顾及台上的贵妃。一片混乱之中,唯有蝶衣,独自于黑暗之中,传单之下,继续着未尽的绝美舞步,丝毫未曾停滞。一片混乱之中,也唯有四爷,独自于楼上包厢继续目不稍瞬地注视黑暗中的蝶衣,丝毫未曾分神。

这便是艺德和艺魂罢。不问外界风云突变,不问这世上如今是谁主沉浮,也不管有没有人在看。上了舞台,是虞姬便是虞姬,是贵妃便是贵妃,黑暗中,也要坚持演完那场戏。那已经不是演给任何人看,是一场,对艺术的献祭。而四爷,即使看不见,他知道蝶衣在继续。他们对艺术如此敬重,对自己的心如此忠实。片中具有这等艺德与艺魂的,有科班的关老爷子,有蝶衣,有四爷。

当四爷孤独地在黑暗中为蝶衣鼓掌,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已不是出卖身体的戏子与买笑追欢的大爷。那是两颗相通的纯粹的灵魂,在这个浮躁的世界上,值得惺惺相惜。

当骚乱的众人终于随着四爷的掌声望向黑暗中独舞的蝶衣,灯光复明,掌声四起。那辉煌的一刻。(我在被窝里攥着茶杯把激动不已)。

在国民掌权,蝶衣因曾替日本人唱堂会而以汉奸罪受审的时候,四爷又有惊人表现。

先是小楼与那经理拜访四爷,恳求出手相救蝶衣。小楼说救出了蝶衣,他们兄弟俩(忘了是几年)的包银全归四爷。四爷道:"没你的包银,你当我就喂不起这几只鸟了?"--可以想象,时移世易,四爷大约亦没落了。虽然,余威尚在。但这句淡淡的话,并不令人感到负气,亦不似死要面子的强撑。四爷清楚自己的底子和实力,亦懂得在渐进的没落中,如何不失尊严。也是看过了大起大落的人,知道这世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兴衰原是寻常事。所谓"守得贫,耐得富",淡眉静目之间,便是气度。

四爷当然并非贵族。但骨子里,那一种超脱于蝇营狗苟的世道之上的高绝,不是天生的贵秉,至少是强者,是智者。世路里磨出来的明净。

他仍未忘记多年前那一个"霸王回营见虞姬,到底是该走五步还是走七步?"的回合。于这危急时机,切切地提出。这是四爷于艺术的认真,亦是四爷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份任性与妒忌的心思。要折倒那个男人,折给不在现场的蝶衣看。通部**,四爷吃醋耍性子,仅此一处,不动声色的流露。

小楼终于屈服。紧跟着是菊仙的精彩加入。痛快泼辣的言语,一字一句无不有背面文章。这一场心理速战,人性抽丝剥茧,层层尽现,好看至极。

在法庭上,面对检察官"程以*词艳曲,辱我民族尊严,灭我民族精神"的指控,四爷从容站起,开言:"方才检察官所说之*词艳曲,"--静寂片刻,突然用力猛拍栏杆--"实为大谬!"全场被震得无一丝声息。四爷又说:"当晚程所唱者,牡丹亭游园一折,众所周知,乃国学文化中之最精粹。何以在检察官口中,竟成了*词艳曲了呢?如此污蔑国剧精粹,不知是谁专门辱我民族尊严,灭我民族精神?"咬文嚼字沉沉道来,竟于法庭之中,赢得满场掌声。

这一场是四爷性格中硬、烈、猛、威的一面,最正面淋漓的一次展示。偏是用了极缓极慢,又极的语言。正是龙虎精神,原不必大呼小叫。整部**中,四爷没干过正事。从朝到晚,捧戏子,讨好,诱惑,调情,直至堕落畸变的肉体欢爱。但于此一场,我们就可想见这个男人若处大事,临大节,该是何等的从容不乱,何等的中流砥柱。是性命交关处,可托以大局的人。

四爷最耀眼的一刻完美地展现。正像昏睡的猛兽,平时看着也不见得怎样,偶一睁眼,便有夺星替日的光华。

跟着的,就是结局了---并非**的结局。是四爷的结局。

四爷的结局是死。解放后,在镇压分子的运动中被枪毙。

**中看不出来四爷都干了些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我们只能听到一些抽象空洞的罪名,类似鱼肉百姓这样的词语,却不知他是怎样个鱼肉法。他最终的定名是"戏霸袁世卿"。在一片"打倒,打倒,打倒……"声中,被宣判以"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五花大绑,推出去枪毙了。

四爷死得很惨。但在江山易色权力更迭的大时代里,那样的结局,也是寻常。政治历史,翻云覆雨,不问苍生。谁是谁非都不好说,无辜被牺牲,也只能认了。四爷冤枉与否,我们无从得知。但那样的死法必不好受(实际上怎么死也好受不了)。正是众叛亲离,英雄末路。在时代的巨力下,盖世的豪杰也只是芥尘,眼睁睁看着自己,碎为齑粉。

生命的最后一刻,充满唾骂与侮辱。被剥夺了作为一个人死去的基本尊严。没有同情的眼光。没有留恋的声音。甚至可以预知自己死后,不会有人为自己掉一滴眼泪。四爷站在高高的台上,瘦长的身子被用力摁低,颈后插着代表耻辱的姓名牌。他的名字,打了血红的叉。作为"人"的资格,已经被取消。最后几分钟的残喘,他不过是一具供人任意折磨轻侮的行尸走肉。

他被迫卑微地低下头去。

死亡只是一刹,并不可怕。但之前这精神上的摧残,令人崩溃。他必须眼看着自己孤独地走向死亡。已经被全世界唾弃。

洪亮的声音宣判了他的死亡。群众撕裂了他的姓名。在一片扭曲的人脸与沸腾的骂声之中,四爷昂然抬首,迈着四方步被押赴刑场。他的戏结束了。

四爷痴爱戏剧的一生,始终与舞台无缘。但生命的最后一幕,他终于能够在台上完成。他以最完美的姿势退出了人生。那是一种王者的步伐。那是漫长的演出里,最终的,绝世的一折。尘埃落定。

人生如戏。最终,四爷不负这戏,戏,不负四爷。

他一生追寻的情境,终于以这样的方式得到了完成。

我相信当四爷迈着四方步退出,抬起头见到台下振臂高呼打倒的人群--那一瞬间,他心里对他们,是没有怨恨的。四爷心中,世情已是如此透彻,他当知道,这些人和他一样,在时代里是不能够自主的。他也当知道,这些人未必真的相信他的罪名,也未必真的恨他。他们喊,他们骂,他们打倒他,最终,他们杀了他也不过是为了自保而已。浮沉乱世,都被诅咒。苍茫的中国,已经没有慈悲。他一定知道。

繁华落尽。功过无言。四爷最后的脸,是一片平静。他从容赴死,不是勇敢,只是看透。

世界既已癫狂。不如,归去吧。

影片将人置于极度混乱和残酷的境遇中。于是在这样灭裂的碾压倾轧中,人性的卑劣被逼出来,人性的高贵也被逼出来。极端的环境像榨汁机,榨出人的鲜血与泪水,让银幕下的我们,闻到生命最深处的血腥和芳香。

四爷终于是归去。他退场的时候,我在心里为他打着属于一个英雄的锣鼓点。

不知道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四爷的心里在想着什么。是这一生纷红骇绿的奢靡,是曾经的罪孽,是京戏昆曲,还是那个电闪雷鸣,于大雨中持了宝剑勾了脸谱与蝶衣对演别姬的夜晚。或许,他什么也没有想。

雨水中,蝶衣溶化了的凄艳妆容。凤眼朱唇,胭脂红泪。定格成四爷心中的永恒。

看到后来的戏,小楼在逼迫下屈服,为求自保当众揭发蝶衣。又与菊仙划清界线。我知道那乱世人性,无可厚非。但,我也知道,倘若四爷还活着,倘若四爷遇到相同的境遇,必不如此。

小楼始终是平凡男子。京戏于他,只是谋生的技艺。感情于他,亦只是人间幸福的寄托。因此受到外界巨大的压力,他可以放弃这一切。但是对蝶衣,对四爷,那是生命的终极归宿。不必刻意坚持,已是共生共存。研丹擘石,赤不可灭,坚不可夺。

虽然,在疯狂的社会里,是否忠实于自己的灵魂,一样都没有好下场。小楼随波逐流,蝶衣与四爷坚持追寻,到最后,玉碎,瓦亦不能全。在多少追问与挣扎之后,**留给我们的,只是一片荒凉。

这一生,小楼竟不是蝶衣的知己。他只是一个舞台上的霸王。一个渴望寻常茶饭、妻小天年的男子,承受了一段强烈的宿命的感情。他所求的平淡生活,终于被这段感情毁灭。

其实真正的霸王,是四爷。一掷千金的看重。刻骨的了解。相通的灵魂。直至最后末路英雄式的退场。他全部具备了。

我对四爷最后的定义是,他是一个悲哀的霸王。没有被虞姬爱上的霸王。

霸王别姬。这一世,霸王与虞姬在轮回中错过。

片中几个主要人物,小楼,蝶衣,菊仙,性格在开始时都是模糊不定型的。在影片的演进中,他们的个性亦在情节里一点点同步成长起来。随着际遇的跌宕,他们也在不停地变。唯有四爷,从出场便已经是一个完成的生命。所经历的一切,不过是这里那里地将这个灵魂展现出来。四爷始终是四爷。是片中一个已经定型的成熟的男子。

葛优的表演,拿捏得恰到好处。低沉的声音,不焦不躁的眼神,台词微妙的顿挫与那高瘦身躯的肢体语言,在在刻画出一个戏剧国度里的霸王--戏霸,袁四爷。于是令我猝不及防,偶然间,心似缱--呀,就这样,轻轻地,爱上他。这个磐石一般的男子。

又有英雄气度。又有儿女情长。又会成功,又会享受成功。又视死如归,又心细似发。又敏于艺术,又透彻,又执著,又懂得所爱的人(不论是男是女)--这样的**中的男子啊。

倘有霸王,女人当然宁作虞姬--但没有。所以我们只能好好生活,天天向上,不要为谁拔剑抹脖子,细细打算以后的幸福,然后看了**哭泣,徒羡蝶衣。

---现世中,四爷难寻。

我给你说说我爷爷我奶奶的这段事,这段事在我老家至今还常有人提起,日子久了,有人信,也有人不信……

——影片《红高粱》开始的一段旁白

《红高粱》给我的总印象,集中到一点,就是充分地全力地表达了影片作者对原始生命力的崇拜。这是一部带上张艺谋强烈主观意念的影片,应看做是一部较典型的作者**。

在《红高粱》中,张艺谋对原始生命意志、生命力之不可抗拒的赞颂与褒扬,堪说达到了无以复加的极致,达到了几成精粹的出神入化的地步,这就是一种五体投地的崇拜境界了。

首先是对性的神力的崇拜。在“颠轿”一场戏中,从表层来看,它是偌多抬轿的粗野壮汉对花轿中一位红装红盖头新娘的戏谑式恶作剧;但从深层来看,它既是几条赤膊壮汉面对新娘九儿的魅力所萌动的性的潜在欢悦与渴望的自发宣泄,又是对九儿面临不合理不人道的结合却又爱莫能助的悲凉、怨愤之情的自发发作。而惟一能使这一载歌载舞的“颠轿”迪斯科从疯狂的顶点戛然而止的神力,不是别的,正是轿中九儿的几声哽咽的啜泣声。编导在这一情绪与节奏的转变点中,把这群粗野壮汉内心合乎人伦天性的美好性灵洞悉与烛照出来,是影片开始首先打动人心的点睛之笔。这一节奏休止造成的情绪落差,确定了九儿在野汉们心中实际占据的真正神圣的地位,是影片对性的神力崇拜的一个明证。而在这群抬轿壮汉中,又惟有“我爷爷”余占鳌,以其更加强烈的受性的神力驱使的生命意志力,敢于把自己内心的骚动与渴望一一付诸外在的实际行动——比之于其他壮汉,余占鳌确实高出一筹,是名副其实的独占鳌头——凭着九儿曾给他的一个美目顾盼,以至于接踵而来的杀夫、劫妻乃至高粱地里的交欢野合,都成了一桩桩不再是施暴施恶而是全部顺理成章的一揽子“仁”事美差了。这里的“仁”,不能以狭隘的法的定律为准绳,而必须从更加宽泛的自然与原始的生命定律——种的良性繁衍与发展、种的优胜劣汰中去寻找;而这里的“美”,自然是进行了艺术的选择与渲染的**美(如略去了“杀夫”的直接描写等等)。当银幕上展现九儿痴迷地后倾倒地的诗一样朦胧的近景,余占鳌跪在那方倒伏高粱空地上的呈红色“大”字状展开的九儿身前的俯瞰大远景(这里干脆是一个宗教式性崇拜、生殖崇拜的肃穆仪式了!)以及逆光中红高粱影影绰绰在丽日和风中摇曳的动态空镜,可说是把影片对原始生命力的崇拜在此情此景以及情景交融的铺绘中推到了艺术美的制高点——不过反观影片,张艺谋实在应当在此处把文章的浓度做得更足一点,以使这一“天作之合,地成之美”的红高粱地交欢场面,华章般地达到更其神圣化的境地!

其次是对死的神力的崇拜。在《红高粱》中,张艺谋要展示我们的人生图景是:这些十八里坡人,他们男欢女爱,活得自由自在,活得痛痛快快;而为族仇国耻,他们也一定奋起抗争,报仇雪耻,哪怕是为此而死——而死,也是要死得自由自在,死得痛痛快快!生死爱恨之两极,相反相成而一致。确实,这些人说死就死,那个李大头、那个冒充“秃三炮”的路劫者等等,似乎是死得那么容易、那么轻松又那么无声无息。这里自然不是指这些消极意义的死。而那些有积极意义的死、那些为反抗外族入侵而就义之死——无论罗汉大叔还是九儿乃至“秃三炮”之死于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与炮火之下,都成为壮烈牺牲之死、震慑人心之死!为此,张艺谋在影片中不惜让人接受血淋淋的感官刺激,并让牛的被屠宰与人的被屠宰之均成牺牲做了强化对比。对此,我们当不能表面地视之为在对“牺牲”一词做其概念本义的训诂图解,而是内在地在隐喻牛的牺牲与人的牺牲之不可同日而语。影片的结局使嗜血成性的日本侵略者明白:牛是在沉默中被屠宰而成牺牲,人则在爆发的反抗中成就自己的牺牲,并将与屠宰者同归于尽。这一表现,也最终成为了对死的神力的证明。

《红高粱》以对性、对死、,表现了对人的本性中最基质的精神源泉——原始的生命欲望、意志即生命本质力量的崇拜;它在影片中得到了摧枯拉朽、恣肆汪洋的充分展现,使影片不同凡响地“游乎逍遥放荡纵任变化之境”1。这是当今中国影片的一次破天荒的尝试与探索。我认为,影片得以在国际影坛赢得共鸣与一致喝彩,正是在这一点上;它断不是用“愈是有民族性就愈有世界性”一言所能概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