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维多利亚时代的戏剧风尚是什么?

2.求**傲慢与偏见哪个版本最受欢迎

3.重温《回家的诱惑》:高虹改造林品如的3个方法,给女人提了醒

4.什么是文体常识

5.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和区别

剧评从哪几个方面写比较好的方法呢为什么_好的剧评的特点

现实主义

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世界各国的文学艺术自始就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现实主义的因素和特色,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而发展变化。在文学艺术领域,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主要倾向是源远流长。但作为一种比较自觉的文艺流派,现实主义通常是指19世纪30年代以后在欧洲文学艺术中取代浪漫主义而占主导地位的一种主要文艺思潮和运动。也有一种意见,认为现实主义作为文艺流派,形成于文艺复兴时代,或始于古希腊时代,并经历了一系列发展阶段,即所谓“古代现实主义”、“文艺复兴现实主义”、“启蒙主义的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等。

对现实主义的理论探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摹仿”说。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就已指出存在 3种不同的摹仿现实的方式,第1种便是“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亚里士多德不仅肯定艺术的真实性,而且指出艺术所摹仿的现实须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即揭示它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这是对于现实主义文艺的基本特征的朴素而有力的论证。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艺家(阿尔贝蒂、达·芬奇、卡斯特尔韦特罗等)坚持并发展了“艺术摹仿自然”的观点。他们一方面要求艺术忠实地摹仿自然,“拿一面镜子去照自然”,另一方面不满足于被动地摹仿自然,要求按照自然规律来进行创造,对生活素材进行理想化或典型化,所以把文艺作品称为“第二自然”。18世纪启蒙运动的代表狄德罗和莱辛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坚持文艺的现实基础,肯定美与真的统一,强调艺术既要依据自然又要超越自然的辩证关系。狄德罗和莱辛在《沙龙》、《画论》、《汉堡剧评》等论著中针对新古典主义束缚文艺的清规戒律,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对近代现实主义文艺的兴起产生了促进作用。但是,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个对立概念的明确划分以及这两个名词的提出,却始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作家席勒在著名的《论素朴的与感伤的诗》一文中,系统地总结了从古代到近代的西方文艺发展中的两种基本倾向:偏重于直接反映现实的“素朴的诗”和偏重于表现由现实提升上去的理想的“感伤的诗”。他认为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再现现实,而后者表现理想,前者重客观,而后者重主观,并肯定这两种创作倾向可以趋于统一。席勒首次在文学领域使用“现实主义”这一名词,确定了它作为“理想主义”的对立面的涵义,并指出它与自然主义不同:自然主义所处理的是“庸俗的自然”,而现实主义所处理的则是显出“内在必然性”的“真实的自然”。歌德也指出:“古典诗(即现实主义文艺)和浪漫诗的概念现已传遍全世界,引起许多争执和分歧。这个概念起源于席勒和我两人。我主张诗应取从客观世界出发的原则,认为只有这种创作方法才可取。但是席勒却用完全主观的方法去写作,认为只有他那种创作方法才是正确的。”(《歌德谈话录》)歌德和席勒在欧洲文艺思想史上首次明确提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方法的原则区别,对后来欧洲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艺流派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俄国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奠基人别林斯基在系统总结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发展进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现实的诗”(即现实主义文艺)与“理想的诗”(即浪漫主义文艺)的联系与区别。他指出,在理想的诗里,“诗人按照自己的理想来改造生活”;在现实的诗里,诗人“按照生活的全部真实性和赤裸裸的面貌来再现现实”。他肯定现实主义“更符合我们时代的精神和需要”,并首次把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同19世纪40年代在俄国文学中形成的以果戈理为代表的“自然派”联系在一起。车尔尼雪夫斯基在5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美是生活”的唯物主义论断,并在此基础上肯定了艺术的目的和作用是“再现现实”,“说明生活”,并“对生活下判断”,进一步奠定和发展了现实主义文艺的理论基础。但是,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都还没有使用“现实主义”这一术语。杜勃罗留波夫的贡献在于创立了“现实的批评”原则,肯定“艺术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生活真实”,并以此作为“评定每一种文学现象价值与意义的尺度”。他在评论普希金、尼基钦的诗歌时使用了“现实主义”这一术语,但其涵义更多的是指作家对生活所持的现实态度(所谓“生活的现实主义”),而不是再现生活的创作原则和方法。俄国批评家安年科夫在《关于俄国文学的札记》一文中,首次运用“现实主义”这一术语来概括屠格涅夫、冈察洛夫等作家创作的基本特征,但这一术语直到19世纪60年代还没有被俄国文学批评界普遍接受。

“现实主义”这个名词之在欧洲文艺界盛行,并且形成一个以它命名的文艺流派,这是19世纪50年代在法国发生的事。1850年左右,法国画家库尔贝和家尚弗勒里等人初次用“现实主义”这一名词来标明当时的新型文艺,并由杜朗蒂等人创办了一种名为《现实主义》的刊物(1856~1857,共出6期)。刊物发表了库尔贝的文艺宣言,主张作家要“研究现实”,如实描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不美化现实”。这派作家明确提出用现实主义这个新“标记”来代替旧“标记”浪漫主义,把狄德罗、斯丹达尔、巴尔扎克奉为创作的楷模,主张“现实主义的任务在于创造为人民的文学”,并认为文学的基本形式是“现代风格”。从此,才有文艺中的“现实主义”这一正式命名的流派。

现实主义作为文艺流派是继浪漫主义之后,并作为对浪漫主义的一种反抗而走上历史舞台的。它的形成有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19世纪上半叶,欧洲许多现实主义作家并没有和浪漫主义划清界限。他们不但同浪漫主义作家一起反对新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而且在创作上也沿用浪漫主义文学惯用的一些题材和手法。一些为各国现实主义文学开辟道路的作家(如梅里美、巴尔扎克、霍夫曼、普希金、果戈理等)更是由早期创作中的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这一文艺思潮的更迭,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19世纪30、40年代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几个主要国家最后战胜封建主义的时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各种社会弊病日益显露和激化,“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面对这种冷酷的社会现实,“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宣言》)。此外,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和唯物主义在反对宗教与唯心主义斗争中的胜利,以及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广泛传播,也都促使人们打破传统的观念和幻想,转而用比较客观的眼光来观察世界,研究社会现实问题。在这样的历史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作家不满于浪漫主义文学耽溺于主观幻想和个人叛逆精神而忽视客观社会现实的主观主义创作方法。他们继承和发展文艺复兴、特别是启蒙运动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主张冷静地观察和评价资产阶级统治带来的种种弊病和矛盾,如实地客观地描写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日常生活,从剖析人物性格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揭示造成种种社会罪恶和弊病的根源。这样,以如实描写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为其特征的现实主义文学,就逐步代替浪漫主义,成为在欧洲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思潮。

作为一个具有共同社会历史背景和哲学思想基础的文艺流派,19世纪的现实主义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1.与浪漫主义作家不同,现实主义作家偏重于描绘客观现实生活的精确的图画,而不是直接抒发自己的主观理想和情感。他们反对突出作者的“自我”,主张作家要象镜子那样如实地反映现实,他们的社会理想和道德往往是通过对生活的具体的、历史的真实描绘而自然地流露出来的。这种描绘的历史具体性和客观性正是现实主义文艺的基本特征之一。由于资产阶级的乐观幻想开始破灭,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更专注于冷静地观察、研究社会现实,力求把当时社会黑暗现象如实揭露出来。这就使他们特别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甚至要求文学具有“科学真理的精确性”。斯丹达尔认为作家应该描写“关于某一种情欲或某一种生活情境的最大量的细小的真实的事实”。巴尔扎克强调“只有细节才形成的优点”。福楼拜更主张“伟大的艺术应该是科学的、客观的”,认为“艺术家不该在他的作品里露面,就象上帝不该在自然里露面一样”。

2.现实主义注重在深入细致地观察、体验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加以典型化,强调从人物和环境的联系中塑造典型性格。18世纪以来,欧洲美学思想在文艺的典型问题上越来越强调人物的“个性特征”,反对古典主义的类型说。黑格尔要求典型人物性格须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他不但把人物性格和历史环境联系起来,而且看出人物性格是矛盾对立的辩证发展的结果。别林斯基更把典型化提到艺术创作中的首要地位,肯定典型是“普遍和特殊的有机融合”,认为典型人物应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历史环境的本质特征。他们的典型说体现和代表了近代文艺观的新的趋向,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有重大影响。现实主义作家不满于浪漫主义派把人物性格过分理想化而忽视客观环境影响的主观主义创作方法,强调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主张从人物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斗争情势中刻画人物性格,真实地揭示人物和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的导言中说:“不仅仅是人物,就是生活上的主要,也用典型表达出来。有在形形的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处境,有典型的阶段,而这就是我刻意追求的一种准确。”他的《人间喜剧》充分体现了这一典型化原则,不但真实地描绘了法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和风貌,而且通过塑造资本主义社会形形的典型形象,“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欧洲其他现实主义大师,如狄更斯、果戈理、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等,也都着力塑造一系列封建贵族、资产阶级和来自下层的“小人物”的鲜明的典型形象,从而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但有些现实主义作家由于受环境决定论的影响,往往偏重于写出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影响,而忽视人物对环境的能动的改造作用。

3.现实主义扩大了文艺题材的范围,要求全面地反映客观现实,特别注重描绘社会的黑暗现象,具有强烈的批判性或揭露性。他们反对浪漫主义逃避现实、偏爱用历史题材或异域情调来寄托主观理想的做法,主张文学抛弃专写伟大人物和伟大事迹、追求曲折离奇的情节的俗套,有意识地描写社会下层人物和日常生活习俗。狄更斯为了“追求无情的真实”,在《奥列佛·特维斯特》等社会中如实地描绘了当时英国社会底层的悲惨生活和犯罪堕落现象,认为“这样做是一件很需要的、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以果戈理为代表的俄国“自然派”作家正式提出了写“小人物”的口号。果戈理的《外套》以饱含同情的笔墨刻画了“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和内心痛苦,对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别林斯基坚决捍卫“自然派”作家揭露社会黑暗、描写“小人物”特别是农民的悲惨命运的权利,要求文艺成为“社会的一面忠实的镜子”,“使现实的全部可怕的真相毕露无遗”。恩格斯也曾对现实主义的这一倾向作了肯定,指出:“近十年来,在的性质方面发生了一个彻底的革命,先前在这类著作中充当主人公的是国王和王子,现在却是穷人和受轻视的阶级了,而构成内容的,则是这些人的生活和命运、欢乐和痛苦。”

4.现实主义的一项重大成就在于创造了广泛概括生活的社会,扩大了这一文学体裁的容量,使它成为综合反映整个时代各阶层的生活风尚和错综复杂的历史的广阔社会历史画面。19世纪生产的不断变革,社会关系的不停动荡以及自然科学、历史科学的发达,使现实主义作家比起过去各流派的作家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更为深刻和自觉的历史主义。巴尔扎克在自叙《人间喜剧》的创作意图时,就明确地宣布:“法国社会将是一个历史家,我只能当它的书记。”他立志“完成一部19世纪法国的作品”,“写出许多历史家所遗忘了的历史,即人情风俗的历史”。狄更斯、果戈理、屠格涅夫等人也在不同程度上写出了整个时代的人情风俗史。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长篇更以史诗式的规模,反映了整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和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人物的思想情绪的起伏转折,展示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现实主义可以说是形象地反映封建制度溃灭、资产阶级由上升走向衰落的历史进程的珍贵历史文献,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马克思、恩格斯曾高度评价巴尔扎克、狄更斯以及俄国一些现实主义作家,认为他们的作品“向世界揭示了政治的和社会的真理,比起政治家、政论家和道德家合起来所作的还多”。

5.在艺术手法上,现实主义文学继承和发展了18世纪英国、法国启蒙运动文学和俄国讽刺文学的传统,同时也借鉴了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某些艺术经验,但又有很大的革新。在人物刻画方面,现实主义作家不但善于通过环境和生活细节的具体描写来烘托、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而且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力求深入细致地揭示出人物内心的矛盾变化。斯丹达尔的《红与黑》是法国现实主义第一部杰出的社会心理。他善于表现人物的内心冲突和思想感情瞬息间的变化,来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托尔斯泰更把这种现实主义的心理描写推向了高峰,以其深刻揭示各种人物的“心灵辩证法”,“描绘心理过程本身,这一过程的形态和规律”而开辟了现实主义的新天地。陀思妥耶夫斯基以惊人的艺术力量刻画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们的复杂内心世界,深刻剖析了被贵族资产阶级社会毒化、扭曲了的病态心理和双重性格。他宣称“真正的现实主义”就是“以深刻的洞察力和惊人的正确性叙述人的内心状态”。这种追根究底地探索人的复杂内心世界的心理描写,构成了现实主义在艺术上的特征之一。现实主义的另一艺术特色,是充分运用讽刺手法,以加强批判揭露的力量。狄更斯、萨克雷、莫泊桑、果戈理、谢德林、契诃夫等都是讽刺艺术的大师。他们不但善于从地主官僚和资产阶级的日常生活中揭露其丑恶本质,而且充分运用虚构、夸张、对比甚至怪诞的讽刺艺术手法,嘲笑这个“黑暗王国”的昏聩荒唐和卑鄙无耻。

6.一般说来,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大多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作为创作的思想基础。他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了文艺复兴时代以来的人道主义理想,要求尊重人的尊严,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对人性的压抑和肢解。19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在政治立场上虽各不相同,但他们都用人道主义观点来看待一切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要求文学“在人民中间唤醒几世纪来埋没在污泥和尘芥里面的人类尊严”(别林斯基)。因此,他们在作品中谴责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悲惨境遇,要求革除社会弊端,改善人民生活。但是,由于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他们在揭露和批判社会丑恶现象时,却无法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种种罪恶的根源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正确途径。高尔基在肯定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态度具有很高价值”的同时,也指出了他们的局限性:“资产阶级的‘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这个主义除揭发社会的恶习,描写家族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个人的‘生活和冒险’外,它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正因为如此,在现实主义文学中,塑造得比较成功的形象大多是富于揭露性、讽刺性的反面人物,或是作者寄于同情的“小人物”、“多余的人”的形象,而体现作者理想的正面人物则往往显得苍白无力,或成为某种抽象道德说教的传声筒。一些现实主义作家笔下的劳动者、革命者的形象也大多受到歪曲,不是渲染他们的逆来顺受,愚昧消极,就是把他们的反抗丑化成丧失理性的复仇和盲目破坏的。这样的描写,充分暴露出现实主义作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从19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现实主义文学产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法国和英国出现了巴尔扎克、狄更斯,俄国出现了以果戈理为代表的一批“自然派”作家,在理论上也形成了以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美学和文艺批评。后期从60、70年代,特别是1871年巴黎公社以后到20世纪初,是现实主义由繁荣逐渐趋于衰落的时期。这一时期,西欧现实主义者虽然创作了一些优秀作品,但他们的批判力量已有所削弱,改良主义思想和悲观情绪更加严重,自然主义、客观主义倾向日益明显。而在俄国,由于反专制农奴制度的人民解放运动的蓬勃开展,现实主义文学继续有很展,产生了屠格涅夫、奥斯特洛夫斯基、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契诃夫。

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现实主义文学在欧洲各国的发展也参差不齐,并各具特色。

维多利亚时代的戏剧风尚是什么?

文体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四个文体。

文章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文体分为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其中文学体裁包括诗歌、、戏剧、散文。

文体,是指独立成篇的文本体裁(或样式、体制),是文本构成的规格和模式,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某种历史内容长期积淀的产物。它反映了文本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属于形式范畴。除此以外,文体还是文娱和体育的合称。

扩展资料:

文体中常用的修辞方法:

1、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2、拟人(使事物具有人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其作用是使所写“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生动,表意丰富。

3、夸张: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4、排比: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

百度百科—文章体裁

求**傲慢与偏见哪个版本最受欢迎

 来源:《中华读书报》2013年02月20日

从中世纪到莎士比亚时代再到理查德·谢立丹的18世纪,戏剧一直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在维多利亚时代,即从1837年到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统治英国的64年间,英国戏剧文学的境况非但无法与当时诗歌的繁荣景象媲美,还被戏剧评论家威廉·阿契尔(William Archer, 1856—1924)称为“黑暗时代”。阿契尔是易卜生戏剧的主要英译翻译者。他的这一结论是以戏剧剧本严肃的文学价值和他提倡的“新戏剧”运动的标准为坐标的。在1890年以前,能在伦敦的舞台占有一席之地的、反映严肃主题的仅有托·威·罗伯逊(T. W. Robertson,1829—1871)、阿瑟·平内罗(Arthur Pinero,1855—1934)和亨利·阿瑟·琼斯(Henry Arthur Jones,1851—1929)的部分剧作。

实际上,维多利亚时代早期和中期剧本的数量并不少,伦敦的戏剧演出蔚为壮观,剧场艺术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维多利亚时代中期已有一些剧作家开始了反映严肃主题的现实主义戏剧的探索,这催生了阿契尔倡导的新戏剧的产生。但1890年后成气候的新戏剧并没有触及维多利亚时代深沉的社会问题,反倒是疏离主流社会的另类天才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以他的幽默和讽刺将风俗喜剧和现实题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伦敦的戏剧舞台吹来了一阵清风。这一切为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的戏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从第一个剧本《鳏夫的房产》(1892)开始,到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去世时,萧伯纳共有11个剧本上演或出版,成功地引领英国戏剧走上了现代戏剧的道路,为20世纪英国戏剧的繁荣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看戏、评戏一直是英国人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维多利亚时代也不例外。除了经常被剧院使用的外国戏剧剧本以外,维多利亚时代早期和中期英国本国的编剧就写了三万多个剧本。其中大部分剧作都是根据别的剧本或任意改编或编译的,也谈不上有多高的文学价值。当时充斥伦敦舞台的多是一些远离现实生活的猎奇斗艳的情节剧舶来品和肤浅的滑稽剧。莎士比亚和谢立丹的传统保留剧目也常常被演得良莠不齐。“聚集在十九世纪剧院里的观众,缺乏当年来到环球剧院或黑衣僧剧院观看莎士比亚和他的同代人的戏剧的那些优秀观众的才智和想象力。”当时的编剧主要是专门为一些剧院或演员写戏,满足剧院的商业需求。在这方面最成功的是身兼编剧、演员及制作人的迪恩·布希科(Dion Boucicault,1820—1890)。他一生写了四百多部戏,但这位生于爱尔兰的剧作家却认为经他手的这些情节剧毫无诗意。虽对自己的剧本评价不高,但他的戏剧在当时作为商业演出却很成功。除了在主题和编剧技巧上因循传统、固守习俗以外,在剧场演出中他充分利用当时飞速发展的科技成果,制造了大胆而刺激的舞台效果,将舞台布景处理得富丽豪华、美轮美奂。舞台场景画面的写实性及音乐和灯光的效果更是深深地吸引了观众,在1857年演出的《纽约的街道》中,迪恩·布希科还成功地使用了舞台设计史上的第一个聚光灯。

戏剧批评家迈克尔·R. 布斯在他的文章《为十九世纪英国戏剧而辩》中论道:“与其说戏剧‘衰落’,不如说戏剧已经在新的社会文化中激烈地改头换面。”为了在舞台上更逼真地制造出现实生活的场景,人们使用了当时许多先进的科技手段。例如:19世纪80年代用电灯代替煤气灯,利用灯光在舞台上制造出不同的天气环境;一些液压机械装置可以在舞台上做出人工瀑布的场景,根据剧情还可以让演员从瀑布上冲下来。随着学者们对19世纪剧场艺术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兴起于德国的“考古真实性”舞台在维多利亚时代也占有重要地位。所谓“考古真实性”舞台是指19世纪盛行于德国、法国和英国的舞台呈现形式,舞台美术设计师们用考古研究般细致的方法将舞台布景、道具陈设和人物服装等舞台美术涉及的范围尽可能地在细节上还原为历史真实,以求达到逼真或以乱真的效果,在舞台上为观众制造出忘情于舞台真实的幻觉。

在伦敦西区的演出中,“考古真实性”舞台大行其道。查尔斯·凯恩(Charles Kean,1811—1868)在1850年到1859年任公主剧院经理的九年时间里,用“考古真实性”舞台的形式排演了莎士比亚的剧作。在《亨利八世》中,舞台上再现的亨利八世统治时期的伦敦街景赢得了观众的好评。“考古真实性”舞台除了对舞台设计和人物服装有严格要求以外,还要求演员的身材要酷似历史人物。亨利·欧文在扮演《理查一世》剧中的理查一世时曾仔细研究过范·戴克画的肖像画,在化妆时按肖像画的装扮化。有评论家看了欧文的表演后说,“似乎是从范·戴克肖像画的画框中走出来的并被赋予了生命。”维多利亚后期的另一位演员约翰·赖德曾抱怨道:“你以为他雇佣我是因为我有演员的潜力吗?完全不是!他雇佣我是因为我有着符合考古展示的身材。”可见在追求景观布景和肖像式舞台人物的“考古真实性”舞台上,演员和剧本都退到了次要地位,戏剧艺术的活力和诗意也被逼真的布景和服饰替代。当时也有不少戏剧界人士公开挑战这种忽视剧本和演员的舞台演出形式。

从1860年到1890年间,有不少戏剧家试图找出一条拯救英国戏剧的道路,他们开始写一些与当时的现实生活有联系的主题。罗伯逊的作品现在看来不尽如人意,但他创作于1867年的《等级》以前所未有的大胆写实的手法揭示了不同阶层越过阶层差异通婚的主题,展现了真正的英国生活,开启了英国现实主义戏剧的风气之先。

19世纪后期,英国出现了一股倡导新戏剧的潮流,以戏剧批评家阿契尔为首,还包括萧伯纳、威廉·珀欧和哈里·格兰维尔·巴克等剧作家。新戏剧倡导者奉易卜生为圭臬,主张戏剧要反映生活真实,揭示当代社会和道德问题,使公众认清现实,作出正确选择。阿契尔在批评19世纪的戏剧沉迷于肤浅的乐趣的同时,提出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加上“佳构剧”的戏剧技巧再注入“问题剧”主题的新戏剧模式。

1882年,阿契尔在他的《今天的英国剧作家》中提到两位有前途的剧作家——平内罗和琼斯。平内罗出生在伦敦,1874年开始戏剧写作,他努力使自己的作品摆脱当时流行的情节剧的影响,不断挖掘人物形象,力求在主题和情节上有更多的深度和多样性。他最喜欢关注的是“有不光彩历史的妇女”的主题。他的《谭格瑞的续弦夫人》堪称英国社会问题剧的佳作。当时的当红女演员帕瑞克·堪培尔夫人出演了谭格瑞的续弦夫人波拉,平内罗追求的最好的舞台效果及符合传统道德和习俗的主题,使演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有趣的故事,没有太多的关于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没有教育观众的企求,甚至没有深刻晦涩的个人困境,使平内罗四平八稳地被捧成了阿契尔倡导的新戏剧的代表作家。1895年,他又写了《臭名昭著的艾比斯密斯夫人》,堪培尔夫人再次担当主演。很快平内罗就赢得了“社会问题剧作家”的称号。

与平内罗同时代的琼斯的作品最接近阿契尔所提倡的佳构剧式的社会现实问题剧的标准。琼斯1869年开始戏剧创作,1882年以《银色国王》一举走红。琼斯的剧本很适合当时的商业演出,但比商业演出多了一点严肃的主题,因此更受观众喜爱。《戴恩夫人的辩护》和《苏珊的箱子》奠定了琼斯在新戏剧运动中的地位。剧中大量使用英国戏剧传统中常用的旁白、独白、偷听等编剧技巧,将一些伦敦观众关心的不正当性行为的问题、不同社会阶层的通婚问题、年轻人暗地里反对长辈的问题等生动地再现于自己的作品中,有评论家认为他是真正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人。?

平内罗和琼斯虽然观察和记录了他们的时代,并且从他们成功的商业演出记录看,也能毫不夸张地说他们迎合了大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需求。这也使两位剧作家终其一生追求的被社会接受的目标得以实现。这两位被阿契尔称道的戏剧家害怕被大众冷落,担心自己与大众疏离。他们在追求商业演出成功的同时,放弃了自己的艺术追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两位戏剧家记录了他们的时代,同时也参与了他们所处时代的道德和风尚的建构,包括一些败坏的违背人性的风俗和道德。他们的作品是标准的合乎社会要求的艺术消费品,强大的社会道德和传统习俗悄悄地控制和改变着观众,也改变着艺术家自己。

19世纪兴起的中产阶级一方面积极活跃地从事牟利的商业行为,另一方面又提出“体面得体”的口号与僵死的社会道德规范保持高度一致。很多艺术家发现这种沉闷的社会道德规范压抑了创造性,妨碍了真正的个性追求,阻碍了社会发展。为了保持艺术的创新,19世纪不少有现代主义意识的艺术家首先选择与当时的社会疏离,自我隔离。这些艺术家与中产阶级的这种斗争方式使他们承受了很大的痛苦。

与平内罗和琼斯同时代的王尔德走了一条与他们完全不同的路。王尔德为了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捕捉对生命微妙的体会,主动追求一种与社会疏离的生活,他不断标新立异以示看得透彻,说得俏皮。王尔德是英国19世纪末期富有叛逆精神的天才艺术家。他的创作有戏剧、、诗歌、评论、散文及童话等,但为王尔得名声的是他的戏剧作品。可以说他的每一部戏剧作品都受到热烈的欢迎,有一个时期,伦敦的舞台上竟同时上演三部他的作品。他的剧作被称为自谢立丹的《造谣学校》以来最优秀的喜剧作品。

作为一位惊世骇俗地推崇“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宣称“一切艺术都是非道德的”的唯美主义大师,王尔德的理论和他的性格一样充满了叛逆精神。他的创作无处不是智趣横生,充满真理式的悖论。皮尔森的评价是最好的总结:“没有人在悖论的伪装下,说出那么多睿智的话,通过变换他的视角,他迫使听众从不习惯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从而拓展了真理的疆界。”王尔德的最大贡献是他的四部喜剧作品和一部悲剧作品。给他带来世界声誉的这些戏剧作品是他在四年之内完成的,多数是在他度的时候写的,《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就是1892年他在英国北部的温德米尔度时写的,温德米尔这个地名也就成了他的主人公的名字。

《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写成后当年就在圣杰姆斯剧院首演,一举轰动伦敦。但不到一年,王尔德用法文写出的《莎乐美》由于宗教的原因就未能演出,直到他去世三十多年后才在伦敦上演。不过这并没有影响他的《无足轻重的女人》、《理想丈夫》、《认真是重要的》在伦敦的首演。

《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是王尔德第一部公开上演的喜剧,该戏在伦敦一夜成名。这是一个四幕剧,反映维多利亚时代伦敦上流社会的生活,情节由一连串的误会和欺骗构成,秘密和谎言构成一个又一个悬念,推动情节的发展。该剧深刻而有趣地揭示了维多利亚时代上流社会的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抨击了伪善的道德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剧中欧林纳夫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温德米尔夫人:对一个女人来说,如果犯了家庭道德或者问题的错误,就会被人们看不起、被社会嘲笑拒绝,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是残酷的、不留情的。王尔德巧妙地揭示了维多利亚时代道德的反人性和虚伪性。

但王尔德并不仅仅是含沙射影地批判当时的社会习俗和上流社会虚的道德观,而是同时描绘了一个有限的花花公子的世界。这里的花花公子除了有纨绔子弟的意思外,主要是指一些受过良好教育、对维多利亚时代严格的伪善道德习俗深恶痛绝的人,他们主动高调地选择与主流社会疏离的生活。剧中的达林顿先生就是这类错置的人,他们弃绝传统道德的价值判断,但又没有能力和兴趣建构新的道德体系,最后选择一种看似不讲道德,实则为一种反抗姿态的、强调形式和风格的生活方式。在后来的几部作品中,王尔德也塑造了一些英国戏剧史上著名的花花公子形象,他们那些充满智慧和卖弄的警句隽语常常被后世引用。萧伯纳称赞王尔德说:“在某种意义上,我认为王尔德先生是我们这个时代仅有的一位技巧精湛的剧作家。他得心应手地运用机智、哲理、戏剧、演员和观众。他得心应手地使用整个剧场。”

王尔德的戏剧在伦敦成功上演时,萧伯纳已是小有名气的记者和评论家,他也是阿契尔新戏剧运动中的重要人物,但他所追求的现实主义社会问题剧与阿契尔的有很大不同。萧伯纳登上剧坛不久,就敏锐地观察到新戏剧的局限性,他发现新戏剧反映的“社会问题”过于狭隘单一。萧伯纳认为:社会问题剧涉及的问题不单纯是堕落的妇女能否重返社会,甚至不单纯是妇女解放和贫富差距的问题;而是涉及社会转型时期的英国国民心态和国民道德的问题,以及个人意志与社会环境、传统习俗冲突的问题。新戏剧推崇佳构剧的编剧技巧,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向对外部奇异的关注,只能满足观众的好奇心,无法触动他们的心灵。再者,新戏剧主张用夸张的、强烈的抒情语言表达情感,有滥情之嫌,缺乏节制。萧伯纳认为佳构剧的编剧技巧不能很好地传达剧作家的思想,应该代之以“讨论”的技巧。讨论能表现具有颠覆性思想和性格的人物,传达哲理思考,诉诸观众理性,从而达到教育观众的目的。

1890年,在费边社组织的一次主题为“当代文学中的社会主义”的夏季会议上,萧伯纳作了一场关于易卜生的讲演,这次的讲演稿成为他后来出版的《易卜生主义的精华》的主要内容,这也是英国出版的第一部研究易卜生的论著。正是在对易卜生的认真学习和领会中,萧伯纳逐渐与阿契尔分道扬镳,为英国戏剧开辟了一条走向现代的新途。

1892年,J. T. 格瑞恩的独立剧院需要剧本,萧伯纳匆忙完成了七年前与阿契尔合作失败的《鳏夫的房产》。当年12月9日,该剧在伦敦的剧院上演,当时只演出了两场。由于对中产阶级体面生活的揭示和抨击,萧伯纳挑战了伦敦观众的欣赏习惯,演出在伦敦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毁誉参半。为了抵制在伦敦大行其道的商业演出,更好地推行新戏剧的剧本,继《鳏夫的房产》上演之后,萧伯纳的《武器与人》、《风云人物》、《魔鬼的门徒》等剧作在伦敦相继上演。1904年4月的《康蒂坦》和11月的《英国人的另一个岛》在宫廷剧院的成功演出吸引了更多的观众,社会显达、政要都来看戏,爱德华七世也亲临剧场看戏。当时伦敦的知识界普遍认为看萧伯纳的戏剧标志着进步。萧剧在宫廷剧院上演的成功,引出了著名的1904—1907年魏德瑞恩—巴克演出季,在演出季上演的988场演出中萧伯纳的演出占701场。虽然每次演出评说不一,但大家不得不承认萧伯纳善于用戏剧形式表达自己。著名剧评家马克斯·比布汉姆是这样评价萧伯纳的:“萧身上有一种剧场的本能,能用戏剧形式轻松而有效地表达他的观点。”格瑞恩则在《星期日泰晤士报》上撰文称,“现在在国内和国外,他都被誉为当今最具原创性的英语剧作家,萧伯纳能冒险做的是别的剧作家避讳的。”?

萧伯纳创作主题的严肃性和深刻性,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其他作家难以望其项背的。1892—1901年他共创作了《快意的和不快意的戏剧集》、《为清教徒写的三个剧本》2个戏剧集,共计11个剧本。萧剧通过揭示现实主义者与理想主义者的冲突,对维多利亚时代的虚伪道德进行了系统、深刻的抨击,指出了英国社会引以为荣的绅士风度、所谓稳固的婚姻家庭实际上不堪一击的事实,从而探索了个人在民主和工业社会中的生存权利和价值取向。在他所处的那个新旧世纪相交的变革时代,萧伯纳认识到戏剧是“思想的工厂、良心的提示者、社会行为的说明、驱逐绝望和沉闷的武器、歌颂人类进步的庙堂”。他承接易卜生“讨论”的戏剧创作方法,为维多利亚时代的观众提供了一种观察世界、反映世界的科学方法,指引观众不断探索世界的真相。

重温《回家的诱惑》:高虹改造林品如的3个方法,给女人提了醒

1. Pride and Prejudice (1938),最早的一版。

2. Pride and Prejudice (1940),由葛丽亚·嘉逊和劳伦斯·奥立弗主演。

3.Pride and Prejudice (1949),主演:Madge Evans和John Baragrey

4. Pride and Prejudice (1952),由Peter Cushing饰演达西。

5. Pride and Prejudice (1958),电视**。

6. Pride and Prejudice (1967),主演:Celia Bannerman和Lewis Fiander。

7. Pride and Prejudice (1980),主演:Elizabeth Garvie 、Did Rintoul。

8. Pride and Prejudice (1995),英国味最浓的一部,达西Colin Firth凭此片出位。本版是电视剧,共六集。

9. Pride and Prejudice (2003), 现代版,由Kam Heskin饰演伊丽莎白。

10. Pride & Prejudice (2005), 由凯拉·奈特莉饰演伊丽莎白。

[编辑本段]具体介绍

[编辑本段]38版**傲慢与偏见

主演Curigwen Lewi和Andrew Osborn,这是第一部奥斯汀作品,是BBC制作的,全剧长一个小时,已经没有任何资料遗存。

[编辑本段]40版**傲慢与偏见

基本信息

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1940)

导演:

Robert Z. Leonard

主演:

葛丽亚·嘉逊 Greer Garson

劳伦斯·奥利弗 Laurence Olivier

玛丽·博兰 Mary Boland ...

国家/地区: 美国

对白语言:英语

上映日期:1940年7月26日 美国 ...

类型:剧情/喜剧

片长:117 min

剧情简介

本片主角是班纳特家的五个女儿,势利眼的母亲一见到富家公子宾利和达西前来小镇,便逼不及待安排女儿钓金龟。大女儿跟宾利的爱情开始发展得很顺利,但在关键时刻却产生了波折。而女儿伊莉莎白则对态度高傲的达西存有严重的偏见,两人明明相爱却不断在言语中剌痛对方。幸好最后误会冰释,五个女儿都有了好结果。

影片评价

优点是演员非常著名,达西英俊、伊丽莎白美丽,但是奥利夫是演莎翁话剧出身,由

于剧种不同,话剧演员一般而言更具舞台效果,比普通**演员要演得夸张,这也使得奥

利夫在该**中的表演为影评人所诟病。相比之下女主角演绎得比较好,但是似乎过于成

熟完美,更象三十左右优雅贵妇而不是二十刚出头的少女。

**总体而言不太符合原著精神,凯瑟琳夫人成为了正面角色,在男女双方之间扮演

了红娘的角色,起到了撮合作用;男女主角之间有刺探、不满、争论,但是好像是建立在

早就相互衷情的基础上的,似乎在玩一场双方都知道答案的优雅游戏。影片有皆大欢喜的

早期好莱坞风格。

[编辑本段]49版**傲慢与偏见

主演:Madge Evans和John Baragrey。

这是一个三幕舞台版电视剧,全剧也是一个小时。故事以简奥斯汀的旁白展开剧情。电视一开始,简坐在一张书桌后面执笔沉思,画外音问她在构思什么故事呢?简的开场白就是开篇的第一句------“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 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然后进行人物介绍,将观众带到了舞会,人物依次登场。主要内容和对白都与类似,不同点是, 达西的第一次求婚是在彭伯利,伊丽莎白随舅母出游是意外来到此处的。故事的结尾是达西第二次求婚成功后,对丽兹说:“我就是爱你的‘偏见’”,丽兹回应说:“我就是爱你的‘骄傲’”。

由于时间非常有限,该版删去了大量人物,班家五个女儿只保留了三个,没有玛丽和吉蒂。此外,也没有凯瑟琳夫人,没有达西**,连考林斯先生也没有出现,只是用“丽兹拒绝了他的求婚”而一语带过。

[编辑本段]52版**傲慢与偏见

主演Daphne Slater和Peter Cushing。

这是BBC拍的第二部,剧长3个小时,共六集。目前没有该版的相关资料。

[编辑本段]58版**傲慢与偏见

主演:Jane Downs和Alan Badel。

它几乎也没有留下什么资料,当年的一些剧评批评这个版太过闹剧。

[编辑本段]67版**傲慢与偏见

主演:Celia Bannerman和Lewis Fiander。

BBC的第四个改编版,是为纪念奥斯汀去世150周年而作,是第一部《傲》剧彩色版,也是第一部有外景镜头的电视版。全剧同样是六集共3个小时,有些人物改动,只有四姐妹,没有了玛丽。添了一个夏洛特弟弟的角色。加重了卢卡斯太太的戏份。达西的求婚被安排在罗新斯的舞会之后。

[编辑本段]80版**傲慢与偏见

基本信息

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1980)

更多外文片名:

Büszkeség és balítélet .....Hungary

导演:

Cyril Coke

编剧:

简·奥斯汀Jane Austen .....novel

Fay Weldon .....adaptation

主演:

Desmond Adams .....Col. Fitzwilliam

Edward Arthur .....Mr. Hurst

Elizabeth Garvie .....Elizabeth Bennet

更多>>

影片类型:

爱情 / 喜剧 / 剧情

国家/地区:

英国

对白语言:

英语

色彩:

彩色

混音:

剧情简介

18世纪英国平民区,白太太膝下五位女儿婚期遥遥无望,令她焦躁不已。一日,年青富家子宾利先生搬进城内的消息传来,白太太兴奋不已,决定要安排其中一个女儿夺得富男归。一次舞会上,宾利先生果然看中了白家最漂亮的大**珍,可惜宾利的老友达西先生却天性傲慢,直言难与平民交往,更不屑与白家的莉莎共舞。谁知他这番话被莉莎听见,两人自此水火不融,针锋相对。

一日,宾利先生突然消失,令珍伤心欲绝。莉莎因此怪责达西从中拆散姐姐及宾利,令两人成见日深。直至妹妹丽蒂亚的感情出现危机,莉莎才终于明白达西的真正心意……

影片评价

该版的演员遴选值得赞赏,与《傲慢与偏见》最初版本书中的插图画非常接近,几乎

是完全按照插画进行挑选的。尤其是达西、柯林斯、班内特太太、凯瑟琳夫人、德包尔小

姐(美丽、文雅但病态)的形象;班家姐妹也不错,夏绿蒂温柔理性,达到几乎说得上美

丽的地步。卡苔琳夫人和达西这对姨甥在表情严厉的时候还真的很象。

该版中的伊丽莎白是最温柔娴淑的(她恨达西时,说的最尖刻的话是:“希望达西先

生能娶德包尔**,这样凯瑟琳夫人就能作他的丈母娘了!”),风趣幽默,含蓄内敛,

但是外柔内刚,在温柔中又隐含了自尊和敏锐,思想深刻,经常进行自我反省;伊丽莎白

第一次拒绝达西求婚、看了达西信后,有一段深刻的思考,看清了自己的爱慕虚荣,达到

了“顿悟”,人物心灵得到升华,从那以后对达西的感情转变比较自然。

达西演出了傲慢、不近人情的特点,也演出了对伊丽莎白的关注,这种关注的确较令

人费解,猜不透原因,不过试想,如果他稍稍表示出了好感,在《傲慢与偏见》描写的这

群人精中,马上会被众人发现并且议论。

该版较好体现了班家5姐妹之间的姐妹之情,相比之下95版中伊丽莎白只爱姐姐一人

,对其他姐妹比较尖刻。简虽然不是美若天仙,但是风度特别优雅美好,尤其是初次见面

时与宾利先生之间的一见钟情,发乎情、止乎礼,刻画地细致入微。柯林斯的扮演非常到

位,可笑之人,但是对伊丽莎白不记恨,还算一个绅士,夏绿蒂和柯林斯之间也有夫唱妇

随,尽管是出于无奈。彬格莱**娇小玲珑,优美雅致,在不经意间显露尖刻势利,对达西

先生一往情深,有时又相互嘲讽,俩人之间是有朋友感情的,如果不是伊丽莎白横插一杠

,说不定后来会咋样。凯瑟琳夫人是一个美丽但是非常厉害、令人生畏的贵妇人角色,因

此伊丽莎白在与之抗争中表现出来的不卑不亢更显可贵,而95版中却是一个没啥大用的老

太太,和伊丽莎白一阵唇枪舌剑之后马上败下阵来,没有鲜明反衬出伊丽莎白的有礼有节

、不畏权势。

版本另一个特点是配乐非常清新简洁,尤其是片头、片尾曲,洋溢着宁静、优美、质

朴、悠扬的英国乡村气息,现在我还经常欣赏。

这一版的缺点主要包括:1、室内场景比较狭窄,尤其是跳舞的时候,更显拥挤。2、

电视剧改编功力不够,内心独白太多,有些对白甚至是照读原著人物心理活动。达西的那

封信也是完全照读,拖沓而单调。与电视剧毕竟是不同的载体。这是此剧最大缺陷。

3、达西的扮演比较僵硬,不够自然,过于木讷,傲慢严肃有余而深情不足,转变不够令

人信服。这个缺陷也比较致命。4、这是全体人物最文雅的一版,只有文雅、更文雅、更

更文雅之别,连轻佻的丽迪雅也比后来几个版本文雅美丽,如果达西、彬格莱一家对这个班纳特

家都不满的话,只能说当时的上流社会实在是太挑剔了。5、伊丽莎白有时候很美丽

,但是五官稍嫌粗糙,某些角度不太经看,尤其是哭泣的时候。不过在我心目中她还是所

有版本中最贴近伊丽莎白的形象的。达西也是如此,英俊,但是还是有缺陷(嘴唇稍薄,

鼻子稍短)随角度不同你会感觉到尚未英俊到想象中程度。

[编辑本段]95版**傲慢与偏见

基本信息

导演:

Simon Langton

主演:

科林·费尔斯 Colin Firth

詹妮弗·艾莉 Jennifer Ehle

Did Bamber ...

国家/地区: 英国

对白语言:英语

上映日期:1995年9月24日 英国 ...

类型:爱情/剧情

片长:300 min

剧情简介

温柔的伊莉莎白是班尼家最有才气的五千金之一,却因第一印象对英俊多金的达西先生执有偏见。然而习惯将自己的情感包裹在傲慢外表之下的达西,直到遇见伊莉莎白才不再冷陌,一对相互吸引但身世迥异的男女,为追寻真爱而逐渐厘清彼此间的差异点。

影片评价

这是由BBC和A&E联合制作的,因而北美人都习惯称它为A&E版,就像咱们国内很多人喜

欢叫它BBC版一样。这也是一部迄今最长的版本,全剧300分钟,比80版多出一个钟头。

人物形象遴选方面,总体而言不如80版,尤其是宾利**,既不美丽,也不优雅,很

难对伊丽莎白构成威胁,是最大的选角失败。选角不佳的还有韦翰先生,实在看不出怎么

能打动少女情怀。卡苔琳夫人就一老太太,角色演绎得不够精明厉害;简优雅不够;柯林

斯太矮,有时候言行中怀有幸灾乐祸的恶意(按照奥斯丁的趣旨,该书中除了韦翰,没有

坏人,只有可笑之人和理智之人)。还有伊丽莎白:奥斯丁认为伊丽莎白身材玲珑、头发

应该是金色的,经常穿嫩**的衣裙,佩戴朴素鲜亮的绿色首饰(奥斯丁在写给她姐姐的

信中提到这些),这些都没有表达出来,相比之下,80版本都做到了。

但是最值得称道的是,该版主要人物表演方面是非常到位的。可以说,演员的演绎掩

盖了外在形象的偏差。尤其是达西先生,如果说80版体现了其形,那么95版则神形兼具,

或者说,其神完全弥补了其形的不足(如果有不足的话)。Colin Firth,一个"Extra Dacy!

"----这是当年该剧在英国播放前影评家们卖的关子。还真是前所未有的一个达西! 从形象到

举止,当年英国的批评家们说,编导大概是照着一半奥斯汀,一半D.H.劳伦斯和肯拉塞尔塑造的

主人公来设计的。只能说,达西演绎的成功使得95版的《傲慢与偏见》达到了一个新高峰。

伊丽莎白的演绎也比较恰到好处,不过角色定位尚嫌尖锐外露,温柔风趣不足,但是总体而

言比较能迎合现代人的性格审美取向。这个演员最大的优点是经看,套用达西的话来说,

初看“还可以”,越看越可以,笑起来特别生动美丽,这也是非常难得的。主角之间的眼神

交流、信息传递到位,爱情发展得层层递进又不动声色,令人信服且沉醉,符合18、19世

纪含蓄、理性的爱情观。

片子中室内场景宏伟、风景优美、连群众演员的举止眼神都比较注重,服装道具出色

,整部片子的精良程度几乎可以媲美**。改编功力深厚,达到了书本到电视剧的完美过

渡。但是其结尾却是缺陷,达西求婚成功后与伊丽莎白的交流以及其前后情节的跌宕起伏

完全删除,而教堂结婚、牧师作着总结性发言,落俗且画蛇添足。

[编辑本段]05版**傲慢与偏见

基本信息

导演:

乔·怀特 Joe Wright

主演:

凯拉·奈特利 Keira Knightley

马修·麦克费登 Matthew Macfadyen

吉娜·马隆 Jena Malone ...

国家/地区: 法国/英国

对白语言:英语

发行公司: Bontonfilm ...

上映日期:2005年9月11日 加拿大 ...

官方网站: Focus Features [us] ...

类型:爱情/剧情

片长:127 min / Canada:135 min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票房成绩:

全美首映票房:$2,865,017.00 (单位:美元)

全美累计票房:$38,405,088.00 (单位:美元)

海外累计票房:$81,300,000.00 (单位:美元)

剧情简介

班纳特太太最大的人生目标就是给她的五个女儿找到如意郎君。可惜天不从人愿,二女儿丽萃偏能找出100个不愿结婚的理由。

当班纳特太太听说邻近的庄园被一个富有的单身汉租下,并且会带着他那些有身份的朋友们前来消夏时,她兴奋地认定这是女儿们的福分,求婚的人眼看着就要上门。一切如愿以偿地进行着,新来的查尔斯·彬格莱先生很快就与她的大女儿简坠入爱河。可是,当二女儿丽萃遇上一表人才却冷漠傲慢的阔公子达西时,这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儿却因傲慢与偏见心生间隙。他们能否抛开重重障碍终成眷属?我们的丽萃**又是否能找到一个让自己结婚的理由呢?

幕后制作

关于改编

简·奥斯汀的名著《傲慢与偏见》是最受欢迎的改编题材,自于1817年诞生以来,曾分别在1938、1952、1967、1980和1995被搬上电视银幕,其中1995年的剧集由科林·费尔斯主演,曾被观众誉为最佳版本。在本片之前,《傲慢与偏见》只有一次现身大银幕,即1940年版,影片由罗伯特·Z·伦纳德(Robert Z. Leonard)执导,葛丽亚·嘉逊和劳伦斯·奥利弗主演。时隔多年,这部带着智慧、与浪漫的故事将再次与观众见面。

本片制片人蒂姆·毕文(Tim Bevan)和埃里克·费尔纳(Eric Fellner)说:“人们依然记得最近的两部电视改编作品,而1940年的**版侧重于爱情喜剧。几十年来,简·奥斯汀笔下的莉齐和达西已经演化出很多**,我们觉得现在是在大银幕上重现这个经典故事的时候了。”

制片人保罗·韦伯斯特(Paul Webster)说:“《傲慢与偏见》已经成为很多爱情喜剧的样板,而65年间,从没有一部呈现出原著风的**。虽然说BBC最近拍摄的电视剧版非常成功,但我们希望打造一改陈词老调的**版。”

毕文和费尔纳称,之所以选择乔·怀特作本片导演,是因为怀特曾执导很多电视剧,包括《Charles II:The Power & the Passion》在内的很多作品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两位制片人同怀特见了面,发现怀特对影片的设想完全符合他们的初衷。因为《傲慢与偏见》是享誉全世界的名著,所以他们没道理进行再创作,而是按照简·奥斯汀的最初意愿来拍摄。乔·怀特是一位非常注重浪漫的导演,他会用现代的方法进行演绎,而又不致推翻原著。

导演乔·怀特曾凭借《Charles II: The Power & the Passion》赢得英国**电视艺术学院电视奖,他坦率的说:“我从没读过《傲慢与偏见》,也没看过改编的电视剧。我的电视作品都是社会现实主义题材,所以我想我对《傲慢与偏见》怀有偏见,认为它很华丽。不过当我看到改编之后的剧本时,我着迷了,甚至最后难免落泪。我找来原著,发现简·奥斯汀的视角非常敏锐,对特定的社会人群很有研究,我认为她是英国第一位现实主义作家。在她那个年代,哥特文学非常流行,但她却远离主流,写下自己所了解的,从而开创了全新的文学类型。”

怀特又补充说:“我非常兴奋能用新颖的方法来拍摄这个故事,我相信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我将它看作是英国的现实主义故事,而并非沿袭一贯的理想主义风格。我希望真实而粗犷的呈现《傲慢与偏见》,尽量真诚的表现人物。莉齐20岁,达西28岁,莉迪亚15岁,他们经历的情感就是年轻人的初恋,我正是因此而感动,并希望把这种感动传递给观众。”

怀特及主创人员对18世纪末期的英国进行了广泛研究,他们的发现虽然有些并未体现在影片中,但对理解奥斯汀笔下的人物很有帮助。怀特说:“在法国大革命之后,英国也在考虑会受到怎样的影响。上层阶级开始害怕,并决定吸收下等阶级,于是在舞会中,富有阶级的达西和宾格莱才会见到以前没见过的人。对于年轻女性来说,这是让她们兴奋的,就像威廉王子突然出现在High Street的舞厅里一样,她们的婚姻前景顿时宽广起来。”

影片编剧黛博拉·莫高琪(Deborah Moggach)说:“事实上,班内特的女儿们必须嫁出去,否则将面临破产。不过对于现代观众来说,这些女孩看上去都很不错,她们住着大房子,有溺爱她们的父母,还有马车和仆人。于是我们必须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如果她们不出嫁,就只能在贫困中度过余生,这样观众才会关注她们的出路。”

莫高琪又补充说:“与中不同,我着重讲述莉齐的故事,她保守着自己的秘密,甚至变成负担。有很多事她不能向父母、好友夏洛特和最亲爱的简倾诉,只好独自忍受。她看到父亲根本不在意他的女儿们,于是莉迪亚才会私奔;父母的婚姻在她眼中就是悲喜剧;她目睹夏洛特出于安全原因嫁给了讨厌的柯林斯;而姐姐也正饱受着相思病的煎熬。她怀疑自己获得幸福的机会正在消失。我相信,真实的喜剧是从痛苦中产生的。其实,这些女孩在现今依然存在,她们的经济地位直接取决于各自的婚姻。片中所有的情感都能在今天引发共鸣,比如说莉齐,她有个爱惹麻烦的母亲,令人失望的好友,她曾经一厢情愿的恋上个无赖,还有姐妹间的忠诚、妒忌和争论,以及她疯狂的爱上了自己不敢承认的人等等。”

在改编过程中,莫高琪非常注重简·奥斯汀笔下的对白,她说:“我其实是在梳理对白,你当然不能对奥斯汀热烈、美妙的对白进行再加工,我们保留了大部分,就像烹饪最好的原料一样。人们喜欢这本,熟悉其中的每个字,所以当发现对白有所出入,肯定会失望和不安。”

怀特补充说:“在中,奥斯汀的人物非常有礼貌,他们总是等到别人说完话再开口。不过凭我的常识,这么一大家子人,又都是女孩,说话肯定会七嘴八舌,经常互相打断,所以我改动了班内特一家的交谈场景。”

在莫高琪看来,奥斯汀最奇妙的地方,在于范围狭小的故事背景。一直有人批评奥斯汀的作品,称她忽略了同时代的其他社会阶层和当时的国际。不过奥斯汀并没有否认,她是在观察自己生活的世界。比如说,在她的所有中,共处一室的不可能只有男人,她不知道他们谈话的内容,或者根本不感兴趣。可以说,奥斯汀的广阔世界是从微小的缝隙中看到的。

莫高琪非常关注故事中的家庭戏份,因为毕竟,观众对简·奥斯汀的历史观并不感兴趣。莫高琪有三个姐妹,还改编过南希·米特福德(Nancy Mitford)的同类《Love in a Cold Climate》,所以深知大家庭中姐妹间的欢笑、争斗和嫉妒等各种真实的小插曲。

关于拍摄

制片方决定全部在英国外景地拍摄,用11周完成。制片人韦伯斯特说:“这种规模的**完全在外景地拍摄非比寻常,乔是想创造一个真实的环境,以让演员放松,并能充分感知周围的一切。”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很可行,在拍摄休息期间,演员们没有像往常一样回到拖车里,而是走进片中各自角色的卧室。

导演怀特决定在拍摄中打破传统,他说:“我相信,在拍摄古装片时,很多人都依赖于当时的绘画作品,因为没有其他影像可参考。但在绘画中,一切都非常正式而冷静,那不是真实的生活。他们会用宽镜头来展现场景中的时代细节,我认为细节应该表现在微小的东西上,比如桌上的面包、花瓶里的鲜花等等。我看了一些奥斯汀的散文,从中对人物的形象略知一二,所以我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我尽量切掉了马车的镜头,因为在现在的**中,有人钻进汽车并开走的镜头没有什么趣味可言,而久远年代的马车也一样。古装片有很多固有元素,有些出现在本片中,有些没有,但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提出置疑。”

在演员的选择上,怀特打算尽量接近于奥斯汀的原著,他说:“在1940年版的《傲慢与偏见》中,担纲主演的葛丽亚·嘉逊和劳伦斯·奥利弗都已经30多岁了,所以初恋的情节设置被削弱了。”

谈到选中凯拉·奈特利扮演莉齐时,怀特说:“起初我并没看好大美女凯拉,因为我在寻找不太符合女性传统的演员,伶俐而又有些难以相处。我认为莉齐应该是很难相处的,而且坚韧并怀疑一切。可当我遇见凯拉,发现她的疑问层出不穷,就像个小子。凯拉思维活跃,极富幽默感。在拍摄期间,她仍在不断的让我感到惊讶。我不禁扪心自问,还要寻找什么样的演员呢?无非是全身心的投入,而且虚心的倾听别人的意见。凯拉全都做到了,而且非常刻苦。”

奈特利深知扮演这个角色的难度,她说:“扮演莉齐要承担巨大的压力。她是文学作品中最经典的女性人物之一,我想任何一位女演员都不会拒绝这样的机会,不过,机遇伴随着艰巨的挑战,因为在你读《傲慢与偏见》时,肯定会想象出莉齐的样子,于是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个属于自己的莉齐。”

简·奥斯汀曾经批评自己的作品,称故事过于轻松快乐,而且觉得简和莉齐间的关系不够真实。于是在拍摄本片时,导演和演员都充分注意到这点,努力让影片比更加真实。

对于扮演达西的人选,怀特说:“我从没看过电视剧版和**版的《傲慢与偏见》,所以我可以物色我心中的达西,而马修·麦克费登是我眼中的唯一人选。片中的达西28岁,而在影片拍摄时马修也不过29岁。我对帅气的小生不感兴趣,达西要更有趣和更复杂,马修能够成功塑造人物的多重层面,而且他并不虚荣,不介意在影片开头会招致观众的厌恶。我们必须讨厌他,因为我们是从莉齐的视角来看待他,而且之后我们还会同莉齐一起喜欢上他。”

唐纳德·萨瑟兰能够担纲出演班内特令怀特激动万分,他说:“唐纳德是个,在我10来岁时,就在《革命》中作过临时演员,那时候我就开始关注唐纳德。在他的所有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13年的《血光鬼影夺命刀》。看到最近《冷山》中的唐纳德,我意识到他具备扮演班内特所需要的柔和一面。”

萨瑟兰说:“虽然我已经有40年没看过,但我喜欢简·奥斯汀。乔写信给我,说有一个《冷山》中门罗式的角色,希望我来扮演。他说班内特45岁才结婚,有5个女儿,特别是他的女儿们无法继承他的遗产,因为法律规定遗产必须由男性继承,远房亲戚柯林斯是唯一的受益者。一切都听起来很有戏。”

吉娜·马隆是本片演员中唯一的一名美国演员,她认为自己非常了解少女的心事,她说:“莉迪亚只有15岁,她渴望邂逅爱情,她会苦苦思考与男孩约会时将要穿上的服装。由于阶级的限制,她接触不到很多男人,这就是舞会为何能让她异常兴奋的原因,只有在舞会上她才能与形形的男孩交往。她的日常生活非常简单,因为她没有家务也没有学校,她的教育被忽视了。她是最小的孩子,所以比其他人享有更多的自由。莉迪亚的选择与当今年轻女性完全不同。对她来说,结婚是挽救未来的唯一方法,如果不能结婚,她将继续留在家中或者靠做家教谋生,从而自降阶层。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女性的婚姻观很实际,为爱而结婚被看作是轻率之举,但莉迪亚却爱上了爱情,迫切的选择了私奔,并且无视可能的悲惨结局,竭力成为五姐妹中唯一成婚的人。”

扮演片中达西姨妈凯瑟琳·德波夫人的演员需要有丰富的表演经验,制片方非常能争取到朱迪·丹奇来扮演。怀特回忆说:“在我们开始拍摄的第一天,有一段餐桌边的场景,任何导演都会认为这种场景很难拍。在我拍摄的第一部故事长片的第一天,朱迪·丹奇就坐在长桌的一端,我有些胆战心惊。不过她非常专业,而且和蔼可亲,目睹她化身德波夫人是种享受。”

担纲本片制作设计师的是曾多次同导演怀特合作的莎拉·格林伍德(Sarah Greenwood),而服装设计师则是曾参与《维拉·德雷克》拍摄的杰奎琳·杜兰(Jacqueline Durran)。在谈到影片服装时,怀特说:“我发现高腰裙很难看,所以我研究了一下。虽然《傲慢与偏见》出版于1813年,但简·奥斯汀的初稿早在17年便完成,取名为‘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s),于是我们选择了早期的时尚风格,裙装的腰线更低更讨人喜欢。”

影片评价

2005版

这个版本比较特别。

与很多观众有同感,演员遴选方面比较失败,外表造型不佳。前几个版本体现的整体

什么是文体常识

情露相逢| 情感 剧评

早期懦弱无能、被人肆意欺负,后期逆风翻盘,凭借自己的能力报复欺负自己的人,这是大女主电视剧最喜欢用的套路。这种套路虽然会使剧情看起来比较狗血,但是女主开挂式的经历也会让观众看得如痴如醉,拍手叫好。

在电视剧《回家的诱惑》里,女主角林品如的人生就属于逆风翻盘型的。在早期,她是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里的姑娘,跟富家子弟洪世贤相爱,成为了豪门媳妇。可是,这段婚姻给林品如带来的是无穷无尽的痛苦。丈夫辜负她在先,害她失去孩子在后,让林品如彻底醒悟过来。

失去孩子后,林品如得到了一心想要报复洪世贤父亲的高虹相助,在高虹的帮助下,她改头换面,以高珊珊的身份出现在了洪世贤和艾莉的面前,让洪世贤再度爱上了她。林品如与高虹合作,成功挤垮了洪家的企业,毁掉了洪世贤赖以生存的家业,为自己和孩子讨回了公道。

林品如之所以可以逆风翻盘,是因为高虹的精心改造。在高虹的努力下,林品如彻底变了一个人。虽然洪世贤和艾莉多次怀疑过她的身份,但是苦于无证据,无法确定她就是林品如。

时隔九年,我再度重温了《回家的诱惑》,我发现高虹改造林品如的3个方法,给女人提了醒。如果你也想像林品如那样逆风翻盘,把人生掌控在自己的手里,就可以学习高虹的做法。

第一, 从她的外表开始着手,抹去林品如的痕迹,让她成为一个名门淑媛;

在早期,林品如的形象根本不是豪门阔太太,用保姆一词来形容她最合适。结婚后,林品如整天围绕着家庭转,把婆家人和丈夫当成自己的生活重心。她每天为婆家人准备早餐,打扫卫生,忍受婆婆的刁难和丈夫的无视。除了在公公的支持下去参加化妆品培训课外,她几乎不出门。因此,她忽略了自身的打扮,把自己变成了一个黄脸婆。 男人都是好色的,尤其是洪世贤这种本性花心的男人,怎么可能会接受自己的妻子是个黄脸婆呢?

高虹改造林品如,首先就否定了她不入流的装扮,将她身上特殊的胎记都抹去,把她打扮成名门淑媛的样子。林品如不但改变了穿衣风格和发型,而且学习了很多培训气质的课程。

出现在洪世贤面前的“高珊珊”既长得漂亮,又魅力十足;既性格活泼开朗,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的女人最是吸引男性的目光,最是受洪世贤这样的男人追捧。

林品如的前后经历给我们提了醒,作为女人,为了家庭和男人把自己弄成黄脸婆,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决定。好色,是男人的天性。即使男人的人品再好,再爱你,也希望自己身边的女人有颜值,让自己在外面有面子。如果你成为了黄脸婆,他就会越来越嫌弃你,越来越管不住自己的心。

女为悦己者容,爱美也是女人的天性。作为一个女人,把自己打扮得端庄得体不仅是为了给男人面子,也是为了自己好。自己打扮得干净利落,会给外人留下良好的形象,也会让自己的心 情感 到愉悦。

第二, 支持她做事业,让她拥有和艾莉抗衡的经济实力;

在与洪世贤的第一段婚姻里,作为家庭主妇,林品如实际上就是个免费的保姆。既然是免费的保姆,那就没有收入。洪世贤的母亲之所以瞧不起这个儿媳妇,对她多加刁难,也是因为经济原因。在他们看来,即使林品如离婚了,自家也只是少了个保姆,没有太大的损失,自然不需要对林品如太客气。经济实力不对等,从一开始就为林品如的婚姻埋下了隐患。

成为高虹的女儿后,林品如在化妆品上有很高的天赋,比艾莉有过之而无不及。高虹发现了之后,开始大力挖掘林品如的天赋,拿出大量的资金支持林品如创办自己的化妆品公司,让林品如拥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林品如不仅天赋强大,而且肯吃苦。在高虹全力的支持下,林品如的化妆品公司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成为了艾莉最强大的对手。

艾莉感到了威胁,选择铤而走险,抄袭别人的作品。林品如发现之后,抓住机会,成功挤垮了艾莉的公司,让她的事业受挫。没有了强大的事业做依靠,本来就不受洪国荣喜欢的艾莉遭到了丈夫、公公还有婆婆的嫌弃,很快就被洪家扫地出门。

林品如以高珊珊的身份嫁进了洪家,再度成为了白凤的儿媳妇。在洪家,林品如的待遇就好了很多。白凤不仅不敢刁难她,而且对她十分客气,遭到她的冷嘲暗讽都不敢摆出婆婆的架子。白凤知道,洪家的经济状况出了问题,离不开高珊珊这个经济实力强大的儿媳妇的帮助。因此,她根本不敢得罪经济实力强大的高珊珊。

林品如的两段婚姻形成了鲜明对比,给女人提了醒,那就是女人要想经营好婚姻,就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人活在这世上,永远离不开一个钱字。 结婚后,你的日常开销需要花钱,养儿育女需要花钱。如果女人不能赚钱,完全指望男人养活,就会遭到婆家人的轻视。在他们看来,你就是一个廉价的保姆,即使离开了,也不会对他们家的生活造成损失。

看着别人脸色花钱,这是一件很让人感到憋屈的事情。把自己生存下来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别人身上,也是一个愚蠢的决定。如果你希望自己在婚姻里活得有尊严,希望自己可以在花钱上有自由权,希望得到男人和婆家的尊重,希望自己有一定的价值,就需要保证自己有份稳定的收入。

第三, 以母亲的身份支持她,让娘家成为她最坚强的后盾。

在看《回家的诱惑》的时候,我对林品如的娘家没有任何好感。

洪世贤就亲口说过,林品如的娘家是个无底洞,经常需要林品如拿钱去填补。洪国荣心疼儿媳妇,给了她许多钱,让她帮自己的娘家过上好日子。可是,林品如的娘家人有多么不争气?在得知洪世贤做了对不起妹妹的事情后,林奕德直接被怒火冲昏了头脑,对洪世贤动粗,导致自己面临着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可能。林奕德的未来和命运成为了洪世贤的杀手锏,让他得以逼迫林品如答应离婚。可以说,有这样的娘家,对女人而言就是个累赘。

相比于林品如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娘家人,高虹这个母亲就十分给力。艾莉去找化名为高珊珊的林品如麻烦,被高虹霸气撵走。洪家的人试图试探林品如的真实身份,在高虹的维护下铩羽而归。作为一个事业有成的女强人,高虹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成为了高珊珊最强的后盾。就算是为了避免惹怒高虹,洪世贤一家也不敢欺负高虹的女儿。

对女人而言,结婚后处理好跟娘家的关系是一门学问,直接影响到你的婚姻生活。

如果你的娘家重男轻女,有不成才的兄弟姐妹,有偏心的父母,你最好离他们远远的。一旦你成为了扶弟魔,不仅会摧毁自己的婚姻,而且会摧毁自己的人生。为人子女,我们要孝顺但不愚孝;为人姐妹,我们要有手足之情,却不可以为了手足搭上自己的一生。

如果你的娘家实力强大,就可以成为你最强的保护伞。这个时候,女人要跟自己娘家的兄弟和其配偶处理好关系,让娘家人站在你身边。尊重嫂子或弟媳妇,是一个姑子必须要做到的事情。

END.

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和区别

文体,是指独立成篇的文本体裁(或样式、体制),是文本构成的规格和模式,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某种历史内容长期积淀的产物。它反映了文本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属于形式范畴。除此以外,文体还是文娱和体育的合称。

文体,指文章、文学作品的体裁,如通常说的文体指诗歌、散文、和戏剧;另做文娱和体育的合称。

文体分为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文体的一种,记述人或事的梗概,有别于正式传记。宋王_有《东都事略》一百三十卷,记北宋九朝事迹。指人的事迹大略。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2、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4、注重艺术效果: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注重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力求使艺术描写在外观上、细节上符合实际生活的形态、面貌和逻辑。

2、注重典型化方法的运用,力求在艺术描写中,通过细节的真实表现生活的本质,规律。

3、作家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抒感情,作品的思想倾向较为隐蔽。

三、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基本特征和表现形态两方面。

1、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形态: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观性是其最本质的特征,注重抒发个人感受与体验,表现主观思想,注重内心世界的描写,轻客观模仿,重自我表现。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用淳朴宁静的大自然对比衬托现实世界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浪漫派作家表达对现实不满的方式往往偏重于对理想的追求,把现实和理想对立起来,着重描写他们所追求的美好理想生活和艺术典型。想象丰富、情感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2、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形态:以客观真实的现实生活为描写对象,注重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力求使艺术描写在外观、细节上符合实际生活的形态、面貌和逻辑,因此成为一种时代的记录。

作家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抒感情,作品的倾向性较为隐蔽,注重典型化方法的运用,力求在描写中通过细节的真实来表现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作家表达对现实不满的方式表现为充分揭露和批判这个社会,探索导致罪恶的本质根源。在表现方式上具有“写实性”,主要体现为“真实性”和“客观性”描写。

扩展资料:

浪漫主义代表:莱辛、歌德、席勒、雨果

1、莱辛与艺术理论著作《拉奥孔》《汉堡剧评》,《萨拉·萨姆逊**》,喜剧《年轻的学者》,悲剧《唉米利亚迦洛蒂》,《智者纳坦》。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德国民族主义戏剧的奠基者。德国第一位职业作家。1767年,她以文艺批评家的身份,建造了汉堡国家民族剧院。

2、歌德与《浮士德》,《铁手骑士葛兹·冯·贝利欣根》,《伊菲革涅亚在陶洛斯》,《艾格蒙特》《托考多·塔索》/《少年维特之烦恼》。

歌德在斯特拉斯堡求学时,结识了很多那里的“狂飙诗人”,积极参加反抗封建,谋求民族发展和个性解放的“狂飙运动”。后来借助文学之笔《铁手骑士·冯·贝利欣根》获得成功,成为狂飙运动领袖。后结识席勒,进行长达十年的艺术合作。

3、席勒和《阴谋与爱情》《强盗》《唐·卡洛斯》《华伦斯坦》《奥尔良姑娘》《威廉·退尔》。《强盗》是其20岁是创作的作品,奠定了席勒在德国戏剧史上的重要地位。它是一曲显示着狂飙突进式的浪漫主义精神的慷慨悲歌。

席勒的创作,深受康德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他注重戏剧的审美教育作用,认为通过美育可以以实现社会改造。与歌德一起创办了《时代》杂志,一起领导魏玛剧院,创造了文人相惜的一段佳话。

4、雨果与《欧那尼》《逍遥王》《吕伊·布拉斯》。19世纪浪漫主义戏剧代表人物,法国著名文学家。著5目韵文剧《克伦威尔》,其作长篇序言《克伦威尔序》,成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理论的重要文献。

百度百科—浪漫主义文学

百度百科—现实主义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