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荐日本动漫**

2.求岩井俊二的日语介绍(一定要日语原版的)100分酬谢

3.珍珠港观后感

东京少年 影评_

1这个**归大类的话就是爱情片。再细分的话是同情题材。如果从拍摄手法看,那就是楼上所说的:拼盘式手法拍摄的影片,蒙太奇组接技巧。

这样,上面类型的**我就回答清楚了。

*****************************华丽的分割线****************************

2同性恋题材的**推荐:

女同:《蝴蝶》:香港拍的,主演田原等等。非常不错,是这类**里比较

杰出的

《刺青》:画面不错,故事欠一点,也算差强人意。

男同:《霸王别姬》:这个是最有名的之一,张国荣主演

《断背山》:这个是奥斯卡获奖的

《欲盖弄潮》:这个是国外的,跟上面两部不同的是,结局是大圆

满,两人最后走到了一起。这是网上评分很高的新片

拍摄手法类似的,推荐:

参考wc17588:爱情是狗娘(狗、男、女的爱)、撞车、木兰花(心灵角

落)、两杆大烟枪、低俗、疯狂的赛车

另外我加一部:好奇害死猫。

******************************华丽的分割线***************************

影评:

首先值得夸奖的是**的配乐。时下这**的原声带已经在很多人MP3里循环播放了吧?

温情的音乐在**中缓缓吟唱,或是几分无奈,或是几许甜美,又或许带着很多漫长的企盼……画面清新,精致,正像那甜罐里色彩斑斓的糖果。当故事随着音乐,仿佛一个诉说者轻轻的讲述,我们不经自问:我有是谁心里的哪颗糖呢?

同之美不逊异之深。当命运的罗盘暗自旋转,每个人像是注定了一般,在这人生的齿轮间游走……哪里是终点、哪里是幸福……哪里又是真正的香格里拉?而哪里又会是我小小的家?故事里的伤感浮出观众的眼眶,是滴落于地的那些悔恨遗憾。这或许就是人生吧。

影片是在讲述爱情,又是在讲述困惑和寻找……当每个人回归自己的轨道,梦又遗落到哪里去了呢?

尽管故事并不那么紧凑,尽管演员并不全都出色,但是**还是给了大家很多可以回味的东西。当人们再次追忆年少的那些阳光浅浅,又不免叹息时光的不能往复……所有那消逝的美丽,就像…花吃了那女孩

推荐日本动漫**

《梦之安魂曲》2000

达伦·阿罗诺夫斯基导演的该片,改编自小胡伯特·塞尔比的,描述了一群人的奢瘾窘相——毒品、违禁药,咖(百度)啡因还有梦想。那些直抵人心的“凛冽”画面有着非一般的震撼力,你最好小心你的肠胃。本片唯一积极的影响,就是悲惨的结尾可以使其位列反对毒品的宣传之中。虽然影片中有很多激(百度)情戏的桥段,但是导演阿罗诺夫斯基可不单单是想让观众感到享受,他对角色内心执着的探求将影片的灵魂完全聚拢起来,然后,你就知道了什么叫震撼,极大的震撼,以至于难以再经历第二次。

《当风吹起的时候》1986

这个看上去温情脉脉的动画片讲述了一对农村夫妇的故事,他们为了躲避战争中即将发生的核爆炸,自己修建了一栋庇护所,但最终不知不觉地死于核辐射的毒害之下,最终从个人的层面上剖析了战争对于社会和人造成的损害。故事里的老爷爷接受ZF告诉他的一切,相信现在就是天下太平,怎么会有核辐射?根本看不见也闻不到的东西。就这样,在谎言之中一对老夫妇平静安详地度过了他们最后的日子,既没有因为生死感到不安,也没有受到战火的牵连。其中最悲惨的一段,也许就该说是他们认为核战争本就跟二战没有什么区别了。以为二战的时候死不了,就能撑过任何一次的战争。

《黑暗中的舞者》2000

从1996年的《破浪而出》之后,导演拉斯·冯·提尔就完全放弃了类型片一贯的精细美好,那些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形式对于他来讲,甚至是难以忍受的。《破浪而出》《狗镇》《黑暗中的舞者》甚至还有那部并非十分成功的《曼德勒》,讲述的都是女性的故事,同为故事中主角的她们,都做出了有意义但没有好结果的选择。她们都希望去帮助别人,但因为身单力薄,总会被经济、性别还有情感等等的原因,最终将自己束缚。而她们周围的人,甚至都会难为她们,要其放弃自身的名誉或身份来接受那些卑微的恩惠。《黑暗中的舞者》与其它几部作品并没有太大的出入,但由于比约克的出演使得本片的痛苦感尤为强烈。她将一个移民工厂女工的痛苦呻吟演绎得淋漓尽致,一步步讲述了她为儿子攒钱医治眼疾而自己却在迅速走向失明的命运。拉斯·冯·提尔按照剧本中每一个悲惨的情节点来规划故事的节奏,这样一来,他就能够最大化地将比约克的悲惨和善良传递出去。最终能够打动人心,也是因为很好地控制了每一个即将成真的希望都能在最绚烂之前的一瞬间化为乌有。但即便是充斥了悲惨的情节、令人心碎的音乐和比约克无可替代的表演,《黑暗中的舞者》仍旧可以被称为一部“美好的”**。

《病者:鲍勃·弗拉纳根的生命与死亡,超级性受虐狂》19

鲍勃·弗拉纳根43岁死于囊状纤维瘤,他是一位表演艺术家,但他的表演却全是关于施、受虐狂的展现,单就这一条就足够吓跑一大半的观众了。但他在科比·迪克这部纪录片中惊人的表演和因此给纪录片界带来的震撼就完全是另一回事儿了。**中,作为检验自己身体极限的一种方式,弗拉纳根经常用一些很极端的方法来试探疼痛的极限,甚至还会用针刺穿自己的阴(百度)茎。对于这样的**,可能不会有太多人想看,更不要提再看上第二遍了,但此片仍旧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弗拉纳根本人的幽默感,并展现了他在遭遇伤病时期的果敢精神。

《切勿吞食》19

加里·奥德曼曾经公开表示,他之所以会出演《空军一号》一类片中的狗屎角色,就是因为好莱坞的丰厚薪水能够让他有能力拍自己的**。虽然时至今日,他自编自导的影片只有《切勿吞食》这一部,但却已经有了匹敌迈克·李的阴郁风。和《不可撤消》一样,片中集中了毒品、、暴力等等极端因素,但故事的发展靠的不是经典的“矛盾冲突”,而是由伦敦南部上班族的生活琐碎,瘾君子与酒鬼的生活状态杂乱拼凑在一起后慢慢完成的。其中充斥着多重口音,理解上也许会有困难,无论如何,情节让人如此筋疲力尽的**相信不会有多少人会反复观看。

《永远的莉莉亚》2002

在《永远的莉莉亚》之前,导演兼编剧瑞典人鲁卡斯·穆迪森就拍摄了《同一屋檐下》,讲述了一群瑞典青年用混乱不堪的形式追寻自由的故事。而之后的《永远的莉莉亚》也无非是从另一个角度再次延续着这样的故事,探讨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矛盾关系。有奥莎娜·阿金什那的出色表演和努力向幸福靠近的主题音乐,《永远的莉莉亚》还是让观众看到了事情赋予希望的一面,但期间穿插的悲惨桥段在脑海中缓缓淡去时仍具有的杀伤力还是让人没有力量再看上第二遍。

《切肤之爱》1999

“再深,再深,再深,再深……”,惊悚大师三池崇史的**有历数不尽的标志性桥段,《》《拜访者Q》都是追逐日本Cult**的影迷必看的经典。但更早的《切肤之痛》仍被广泛认可为他最出色的作品,由角色本身性格特征导致的矛盾冲突不可抑止地接连上演,让人对一波波恐惧应接不暇。影片的前半部分可能会被误解为是一部质朴的情节剧,但随着男主角结识了年轻女子并轻言自己会一生一世爱她之后,事情的发展就急转直下了。这个年轻的女人并不像她表面看上去那样单纯,反倒是内心病态至极,她想尽办法用各种方式折磨这个男人,其中就包括那个著名的狭长针头。这样一个女性形象的诞生来自于导演对于社会批判的反思,将女性问题与性意味强烈的残忍举动关联了起来。

《圣女贞德受难记》1928

冯·提尔声称自己的**很大程度上师承了同乡卡尔·西奥多·德莱叶,特别是他在《圣女贞德受难记》里面的静默风格。这部著名的**讲述了一个女人为自己的信仰承受无止尽折磨最终死去的故事,而之所以说这部**让人难以忍受,并不是因为里面展现了很多贞德受刑的场面,或是来自Maria Falconetti著名的夸张出演,而是每次镜头对准她的脸时,你所看到的那些清晰的伤口。这种强烈的情感扰动是导演一手制造的,他要求完全抵(百度)制最基础的**规则,摄影师必须构建180度的空间视觉效果。不仅如此,他还可以混淆了**中人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情感联系,将推动故事前进的冲突全部淹没。由此产生的迷茫和强烈的感情混合在一起,着实将观众推向了极度的精神考验之中。

送你一句话:别把自己的品位看得多高尚,你既然提出这么刻薄的要求补充,就不是真心热爱**,你可以无视别人的回答,但是不要以为我们都是冲着你的分数来的,好自为之吧

求岩井俊二的日语介绍(一定要日语原版的)100分酬谢

你好

1.《千与千寻》

除《千年》及《大都会》外,最受各界盛赞的大约就属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了。不只在日本创下史上最高票房的纪录,更是影评人心中的佳作。在《千与千寻》中描绘平凡的小学女孩[荻野千寻]误闯灵异小镇,同行的父母因贪吃变成猪,为了要解救双亲的千寻和汤婆婆立下在汤屋作业的契约,但在汤屋的日子中,她认识了许多新朋友,并逐渐变成刚强可靠的女孩。

2.《大都会》

大友克洋:[一位异能少年站立在东京的废墟之上,都会说他是大友克洋。]我们不难想象,从《阿基拉》、《蒸气少年》等著作中,都不丑陋见大友克洋关于人、机械和空间的情有独钟。《大都会》改编日本家手冢治虫的同名著作,由大友克洋协助编剧,动画导演林重行担任导演,在**中呈现出人类与机器人共存的社会,并将人工智能、人造人及叛变意识的议题呈现的淋漓尽致。

3.《攻壳机动队2:无罪》

被许多科幻动漫迷称为经典,而在其中最受欧美网友盛赞的,便属《攻壳机动队2:无罪》著作延续第一部的剧情,继续叙述主角草薙素子与[傀儡师]交融后下落不明的剧情。在《攻壳机动队2:无罪》中导演押井守透过动画分镜,一次又一次地对[人]与[机械]之间的异同及地位提出问题,将语言及剧情留给观众自行咀嚼,并在**中从头取得新的体验。

4.《恶童》

《恶童》是改编日本家松本大洋的著作,曾改编成电视动画及动画**,背景设置在架空城市[宝町],这个地方与年代脱节,没有规则,是个处处充溢义气与暴力的国际。直到外来公司[KIDDY KASTLE]来到宝町,更意图要实行改造城市的方案后,居住在城市中的两位少年[黑]与[白],他们的命运也将随着外来者产生巨大的改动。

5.《盗梦侦察》

《盗梦侦察》描绘29岁的千叶敦子是一名精神医治师,她与同事创造出DCmimi,这项新科技让人类能窥探互相的梦境,并从中找出患者潜意识内的心理病根。但却一起有对潜意识造成破坏性影响的才能,而在某天这个科技被不肖之徒偷走,也让千叶敦子化身成[Paprika],游走在梦境和现实中追捕偷窃之人……

珍珠港观后感

岩井俊二

岩井 俊二(いわい しゅんじ、1963年1月24日 - )は、宫城県仙台市出身の映画监督?映像作家?脚本家?音楽家。脚本家としては、网野 酸(あみの さん)というペンネームを用いることもある。血液型O型。

仙台第一高等学校を経て、1987年、横浜国立大学教育学部美术学科卒。学生时代から家を目指し、美术の学科に入ったのもその道に影响すればいいと思ったため。絵はあくまでも趣味で描き、の持込みなどもした。卒业后は就职活动をせず、とにかく映像関系の仕事に就きたいとアルバイトとして人脉を広げる。

1988年、ビーイングなどのミュージック?ビデオの仕事を始める。1993年、テレビドラマ『if もしも~打ち上げ花火、下から见るか? 横から见るか?』を演出し、日本映画监督协会新人赏を受赏。同作品は再编集され、1994年剧场公开される。1995年、初の长编映画『Love Letter』を监督。日本や中国でも好评だったが、韩国では特に爆発的な人気を呼んだ。これに続く『スワロウテイル』は賛否両论あったが、岩井の知名度を大きく上げた作品である。

その后长编?短编作品を顺调に公开し、独特な映像美から「岩井美学」などと呼ばれるようになる。初めてドキュメンタリーを発表した1999年顷から剧映画の监督业以外にもフィールドを広げ、2000年には庵野秀明监督『式日』にとして出演。新しい技术にも梦中で、同年インターネット上のBBSを使った大众参加による『リリイ?シュシュのすべて』を完成、映画化する。この映画もまたHD24Pという、フィルム表现に近いデジタル撮影による新しい方法で行われ、仮编集はApplePowerBookが用いられた。この撮影法をいち早く取り入れた一人である。また、2003年にはWEB配信という新しい上映方法で『花とアリス(ショートフィルム)』を公开。

2004年4月1日からオフィシャルのウェブページでシナリオ募集していた『しな丼』のコーナーを闭锁し、「戯作通信」こと『playwoks(プレイワークス)』というウェブサイトを开设、また合わせてラジオ番组、『円都通信』がスタート。この『playwoks』(『しな丼』)で扱われたシナリオがラジオドラマとして毎周放送されている。

映画监督の市川昆へのリスペクトを示している事でも知られており、『市川昆物语』の监督も务めた。

フジテレビの深夜枠であるJOCX-MIDNIGHTのアイキャッチ「音楽美学」を制作した。

[编集] 作品

[编集] 映像作品

[编集] テレビドラマ

见知らぬ我が子 (1991年、TVドラマ「DRAMADOS」、脚本?监督)

杀しに来た男 (1991年、TVドラマ「DRAMADOS」、脚本?监督)

マリア (1992年、TVドラマ「DRAMADOS」、脚本?监督)

世にも奇妙な物语 「蟹缶」(1992年、监督)

夏至物语 (1992年、TVドラマ「蔷薇DOS」、脚本?监督)

オムレツ (1992年、「La cuisine」、脚本?监督)

GHOST SOUP (1992年、「La cuisine」、脚本?监督)

雪の王様 (1993年、「TV-DOS-T」、脚本?监督)

FRIED DRON FISH (1993年、「La cuisine」、脚本?监督)

打ち上げ花火、下から见るか? 横から见るか? (1993年、「If もしも 」、脚本?监督)

世にも奇妙な物语「ルナティック?ラヴ」 (1994年、脚本?监督)

[编集] 映画

打ち上げ花火、下から见るか? 横から见るか?(1994年、脚本?监督)

PiCNiC(1994年、脚本?监督)

undo(1994年、脚本?监督)

Love Letter(1995年、脚本?监督)

スワロウテイル(1996年、脚本?监督)

ACRI(1996年、原作?脚本)

四月物语(1998年、脚本?监督?音楽(CLASSIC名义))

リリイ?シュシュのすべて(2001年、脚本?监督)

Jam Films「ARITA」(2002年、脚本?监督?音楽)

花とアリス(ショートフィルム)(2003年、脚本?监督?音楽)

web配信とDVD-Video(キットカットと同捆。现在は配信?生产共に终了)

花とアリス(2004年、脚本?监督?音楽)

市川昆物语(2006年、脚本?监督?编集)

[编集] ドキュメンタリー

少年たちは花火を横から见たかった(1999年)

六月の胜利の歌を忘れない(2002年)

[编集] ミュージックビデオ

东京少年

Getting Home(1991年)

阳のあたる坂道で(1991年)

Love you,So long(1991年)

Good-bye My Loneliness (1991年、ZARD)

ブルーライト ヨコスカ (1991年、Mi-Ke)

不思议ね… (1991年、ZARD)

もう探さない (1991年、ZARD)

Merry Christmas To You (1991年、前田亘辉)

白い2白いサンゴ礁 (1991年、Mi-Ke)

悲しきテディ?ボーイ (1992年、Mi-Ke)

うたをうたおう (1992年、大事MANブラザーズバンド)

サーフィン?JAPAN (1992年、Mi-Ke)

朝まで踊ろう (1992年、Mi-Ke)

BLUE MOONのように (1992年、Mi-Ke)

见つめるだけで (1993年、阵内大蔵)

素敌なバーディー (NO NO BIRDY) (1993年、サザンオールスターズ)

Variacion (1993年、平松爱理)

CHEERS FOR YOU (1995年、中山美穂)

Swallowtail Butterfly ?あいのうた? (1996年、YEN TOWN BAND)

毛ぼうし(ニットキャップマン)(1996年、ムーンライダーズ短编VC、脚本?监督)

フィルム 空の镜(19年、松たか子)

Lily Chou-Chou

グライド(2000年)

共鸣(空虚な石)(2000年)

飞べない翼(2001年)

クムリウタ(2007年、大冢爱、大冢は得意な水泳を生かした水中撮影に挑戦。)

[编集] 网野酸名义での作品

虹の女神 (2006年10月28日公开、脚本)

[编集] ラジオドラマ

カルシウム (2004年6月、脚本(共著))

Bandage (2005年2月、脚本(共著))

MY LITTLE HONDA (2005年9月、脚本(共著))

[编集] 著作

Love Letter (1995年、)

スワロウテイル (1996年、)

トラッシュバスケット?シアター (19年、自伝的エッセイ)

ウォーレスの人鱼 (19年、)

マジック?ランチャー (1998年、庵野秀明との対谈本)

リリイ?シュシュのすべて (2001年、)

  珍珠港观后感(一)

 《珍珠港》记得是去年就下好了的,本来打算寒看,没想到却一直留在电脑里面没打开过,这已经是我的习惯了,每次期之前猛下**,说是期好好看一下,到头来,每次回到学校电脑内存都是满满的,基本上没看。

 明天就开始放了,今天上午上完课后就没课了,下午百无聊赖,记起中午有个同学跟我讲了一个《珍珠港》里面的情节,突然就想,干脆下午就看《珍珠港》吧!

 偷袭珍珠港是二战史上的重大,记得初中历史课本上正文中介绍这个只是一带而过,"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向法西斯宣战",然后继之一段小字,大略的介绍了偷袭珍珠港的经过,无非也就是说美国海军如何懈怠,日军一举将珍珠港摧毁之类的话。于是,在我的脑海中,珍珠港便仅仅是一个而已,只不过是日本在二战中太得意忘形了,自恃强大,出其不意的去偷袭人家珍珠港,同时珍珠港对美国来说肯定也没什么影响,只不过惹恼了美国,美国只好不再保持中立,同时也正合美国之意,因为在发了这么久战争财之后,也时候表态了。

 然而,随着生活经验的慢慢积累与阅历的增长,我慢慢明白并不是这么简单了,记得有一次在图书馆看到一本书,讲的是孙子兵法,即给孙子兵法中每一条作战思想都配几个古今中外的实例,有真刀真枪的冷兵器战争,有不是战场但激烈如战场的商战,当然也有现代高科技战,()其中就有日军偷袭珍珠港一战,它是附在哪条军事思想后已经不记得了,不过它让我知道了"偷袭珍珠港"单纯的从军事上说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战役,而不是我以前所想的只是趁人不被的偷袭而已。

 在当时美国时时密切注视日军一举一动的背景下,在当时日本四处出兵疲于奔命,而美国则是以逸待劳的情况下,日军居然能在其眼皮底下迅速的摧毁美太平洋舰队的重要基地珍珠港,而且是在几个小时之类,美军几乎没有还手之力,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在仔细看了二战史之后,就可以清楚的明白,珍珠港在美军中的重要地位。在偷袭之前,日本方面就已经做了充分准备,不仅在外交方面麻痹美国人,还在电报等方面误导美国侦查部门,而其要跨越茫茫太平洋直接袭击美国本土而不被发现,可谓难上加难,但是他们却轻易的就做到了,甚至就在偷袭前夕,美国方面都还在说日本不可能跨越太平洋的,这不能说是美军太疏忽大意了,而只能说日本太大胆了。

 在剧中,日本人的严谨从他们的袭击准备中又一次体现无疑,他们的目标很明确,既一举摧毁美军太平洋舰队,从而控制环太平洋的主动权(我小时候居然认为他们此举毫无意义,只是头脑发热之举,是置自己于强敌环伺之境的举动),他们确实也做到了,珍珠港后,美国人受的打击之大,可能还超过了他们的预期(真没想到,小日本当时的实力竟一致如斯),美国本土弥漫着一股失败的情绪,而剧中当罗斯福决定要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时,军队将领几乎是全部反对的,可见当时日军实力之强,而之后罗斯福拼尽全力说服军队实施的偷袭东京之战,虽然在情感上振奋了美国必胜的信心,但是在战略上和谋划上,与偷袭珍珠港相比就逊色了不少。

 日本想通过珍珠港之战一举打垮美国,然而时代最终证明他们错了,正如剧中山本所说:"我怕的是这场战争恐怕会把这个巨人唤醒".像这种非正义的战争势将遭到挫折,剧中雷夫和丹利的英雄行为和爱国情结,不禁又唤起了少年的豪气,还有那雄浑大气的**旋律,随着你的感情波澜起伏,在看到动情之时,不禁让我们为之流泪。

 战争,这个人类历史上绕不开的话题,在史书上往往只是几句话就呆过,而其间的伤亡也往往只是几个干巴巴的数字。然而,当用**的艺术手法将战争场面还原出来时,我们不能不被震撼,《珍珠港》中,无论是平民还是军人,当处于那种绝望无助的情形时,那种撕心裂肺的吼叫,那种痛苦扭曲的表情,那种血肉横飞的场面,也许我们永远也忘不掉,而受战争之害的民众的感受,我想我们是体会不到的,我也希望以后我们再也不用体会,因为这是人性毫无慈悲丑恶的一面。在珍珠港之后,美国向日本本土投了两颗核弹,造成成千上万的伤亡,与相比,日本也许并不值得我们同情,但对于受战争之苦的人民,他们的感受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希望战争在我们的家园中绝迹,愿世界和平。

  《珍珠港》观后感(二)

 大概人们或多或少都会这样,认为拥有就是得到,以至让这种误会成了我们生活中难以自觉的常态。比如《珍珠港》这部**,早几年在它作为好莱坞大片的轰动效应过去不久,儿子便把这部影片下载到了家中的电脑里,可是直到今年我都没看它,不是不想看而是觉得应该抽出专门时间来仔细欣赏,就象买了本向往已久的好书一样,到手之后珍藏在书柜里就再也找不到读它的最佳时间。还是因为春节后实在无事可干,才一口气看完了这部影片。

 **以雷夫和丹尼与伊芙琳之间的爱情纠葛为主线而展开,只是不知出于什么动机,一些挑剔的影评者认为这样的设置太老套。既然爱情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就不应该指责这种好莱坞大片的老套数,反而应该承认这正是作为历史片的成功之处,否则谁也不会愿意又花钱又花时间坐在**院里,枯燥地回顾只有专业人士感兴趣的陈年历史。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珍珠港,只有从不同角度来了解它,才可以得到较全面和真实的理解。比如在这次震惊世界的偷袭前,日本方面的海军大将就忧心忡忡地对幕僚说:我怕这样会唤起在沉睡中的巨人;另外据说罗斯福鉴于当时无论欧洲还是亚洲,世界大战的战场都不在美国本土,要想让美国参战等于是帮别国卖命打仗,这在一个执政须靠选票的民主国家肯定很难如愿,于是便取后发制人的策略,故意在南太平洋挤压日本,致使日本偷袭美国以激起全民愤慨,从而水到渠成地鼓起美国参战的民意。且不论这种说法真相如何,罗斯福总统想让美国全面参战的愿望,确实是因珍珠港而轻易达到了目的。

 还是言归正传,本来只想从和平的角度来看《珍珠港》,但是结果却很失望,它并不是一部反对战争的影片,因为在影片中珍珠港被日本偷袭之后,美国也使用了置生命于不顾的敢死队员去报复日本。这些美国的敢死队员在驾轰炸机袭击日本时,身先士卒的杜利特尔中校说:"自愿者的意志无坚不摧,即使成功也微不足道,但我们就是要打击他们的心脏,我们要让美国人民相信胜利。"于是在明知燃油不够的情形下,雷夫和丹尼等一行飞行员义无反顾地驾机飞向了日本。

 对战争的反思和总结,深刻莫过于曾经身临其中的人们。记得有位日本二战作家在他的书里写道:"……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战争都是恶的体现,善只有在胜者一边,这是一种可怕的战争的论理。正因为了解了这种论理的可怕,残酷,我们必须竭力防止战争的爆发。"再就是元代词人张养浩"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感叹。当然,最让人佩服的还是爱因斯坦的一段话:"讲到这里,我想起了群众生活中最坏的一种表现,那就是使我厌恶的军事制度……任人支配的英雄主义、冷酷无情的暴行,以及在爱国主义名义下的一切可恶的胡闹,所有这些都使我深恶痛绝!……我相信,要是人民的健康感情没有遭到那些通过学校和报纸而起作用的商业利益和政治利益的蓄意败坏,那么战争这个妖魔早就该绝迹了。"

 战争即便是象政治家所说的那样,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却不能否认争斗双方的参与者绝大多数都是平民百姓,所以最后的输赢唯有极个别政治家们能有好或坏的结果,对于以生命为代价的交战国老百姓来说则是毫无益处可谈。就拿第二次世界大战来说,最终受害的都是生不由己的中国、日本、美国、欧洲各国和德国的人民群众。人都有着趋利避害的本性,所以对待战争的态度也是如此,除了能够从中获利的极少数政客之外,大多数人都不会愿意让战争发生。

 所以生存权成了的第一要义,高于一切的它不仅是和平主义者的口号,也是当今政治现代化的必然标志。

  《珍珠港》观后感(三)

 最近,又把《珍珠港》翻出来看了几遍,每看一次,都有着不同的感触。

 感情

 很多人都说,伊芙琳太薄情,雷夫才战死3个月,就和他最好的兄弟在一起了。其实不竟然,雷夫是丹尼最好的兄弟,雷夫是伊芙琳一生的最爱,可却传来了雷夫牺牲的消失,彼此世界上最亲密的人,离开的自己,丹尼和伊芙琳心中的痛苦,是可以想象的,在丹尼的身上,伊芙琳可以看到更多雷夫的影子,而在伊芙琳的身上,丹尼也可以看到更多雷夫的爱,他们彼此惺惺相惜,熬过了这艰难的日子。慢慢的,丹尼爱上了伊芙琳,面对丹尼温暖的肩膀,伊芙琳也渐渐产生了依恋。好友对她说:"伊芙琳,生活总得继续!",雷夫是她的初恋,是珍藏在她心中最美好的回忆,可就像她朋友说的,生活是得继续,更何况是在这硝烟滚滚的战争年代,谁都不知道明天将会面对什么,她害怕再一次的像失去雷夫那样失去丹尼,这个有着雷夫影子的男人,和雷夫同样优秀的男人,于是他们在一起了。这不是他们的错,不是有的人所说的朋友妻不客气,在那种特殊的年代,每个人的心底,都会是异常的脆弱,只有爱,才能温暖他们。他们是真心相爱,他们之间的爱,是成熟的,而伊芙琳和雷夫的爱,是纯真的。

 雷夫坠机了,靠着伊芙琳的爱,他奇迹般的活了下来,被法国渔民搭救,成功的返回了祖国,夜幕降临的时候,他来到了伊芙琳办公的窗外,静静的看着伊芙琳,这个他最爱的女人,想与她共渡一生的女人,一个挽救他生命的女人,而伊芙琳,似乎也感觉到了身后散发来的那熟悉的味道,她害怕是梦,她迟迟不敢回头,可她再也忍不住,起身来到了屋外,当她失魂落魄的抬起头,发现她的雷夫,竟然站在她的面前,那一刻,她呆住了,颤抖的抚摩着雷夫的脸,是真的,这一切都是真的,雷夫活着,雷夫回来了,依然那样柔情的看着自己。可伊芙琳已经有了丹尼的孩子,雷夫说:我回来了!伊芙琳说:雷夫你死了,我的心也死了!随后看着丹尼百感焦急的跑了过来,雷夫明白了一切,悲痛欲绝的离去。

 随后Japan大偷袭开始了,面对生死考验,他们都没有退却,伊芙琳带着姐妹们,冒着敌机的轰炸,拼命的跑到最需要她们的地方——基地医院,拼命的抢救着伤员。而雷夫和丹尼,这对最好的朋友,又开始了最默契的合作,反击鬼子。赶往机场途中,雷夫依然时时的保护着丹尼,当雷夫对着丹尼说:"我想,我是离不开你这架僚机了!",那一刻,丹尼会心的笑了,他们依然是深爱着的兄弟。他们共同奋战,为了自己的祖国,为了自己的最爱。

 丹尼和雷夫要离开了,两个都是伊芙琳深爱的人,临走前,伊芙琳找到了雷夫,她告诉他,他是她一生的最爱,可她有了丹尼的孩子,她以后只能爱丹尼,和丹尼在一起。看着最爱的女人远去的身影,相信雷夫会懂,那一刻,雷夫释怀了,丹尼和伊芙琳,也都是他的最爱。拥别前,丹尼对伊芙琳说:我最害怕的是你爱他甚过于我。看着眼前这个同样爱她的男人,伊芙琳坚定的告诉他她爱他!她会等他回来。在轰炸Japan,迫降中国时,遇上了Japan巡逻兵,丹尼为了救雷夫,替他挡了,当看着丹尼的身体缓缓的倒下,雷夫心中所剩无几的怨恨,在一刻化为乌有,他扑到丹尼身边,紧紧的把他搂在怀了,这是他最好的兄弟,他一直保护的兄弟,这一刻为了他,躺在了血泊中,丹尼吃力的叫着冷,生命在慢慢的消逝,雷夫流着泪告诉他:丹尼,你要做爸爸了,你要做爸爸了!幸福在丹尼的眼中闪烁着,我要当爸爸了!可他知道自己也不行了,吃力的对着雷夫说:no,you’re!

 丹尼终于可以保护雷夫了,丹尼要做爸爸了。

 伊芙琳在机场焦急的等待着,雷夫终于出现在了机舱口,她会心的笑了,因为雷夫活着,雷夫一直保护着丹尼,丹尼也一定活着,她的爱,都回来了。可雷夫并没有笑,而是转身和队友托出了一具棺木,伊芙琳的笑,一刹那的僵住了,丹尼!她的丹尼!孩子的丹尼!抚摩着棺木上丹尼的军装,那熟悉的味道,那曾经的温暖,在这一刻,都变得那么的冰冷,她,再一次的失去了至爱!她的孩子,永远的失去了爸爸!

 最后,她和雷夫在了一起,失去丹尼,让雷夫和伊芙琳都再一次的明白了生命的可贵,丹尼在最后一刻把他的最爱——伊芙琳和他们的孩子托付给了雷夫,雷夫要好好的照顾他们。孩子出生了,孩子很像丹尼,也很爱飞,孩子也叫丹尼。"丹尼,你想飞吗?"雷夫载着小丹尼穿行在云彩间,寻找着他们曾经的一切,相信丹尼此刻也正在天堂看着他们,看着他最好的兄弟——雷夫,看着他最爱的女人——伊芙琳,和他的孩子——小丹尼。

 战争

 战争是残酷,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理解不到这其中的厉害程度,可它的确是很残酷。

 水手们恐惧的挣扎在深海里,敌人的鱼雷在身下穿梭,爆炸,敌机在头上呼啸盘旋,机枪肆意的扫射着;战舰下沉着,困在舱里的人难以逃脱,绝望的拍打着船舱,呼救声此起彼伏,可一个个年轻生命,依然被无情的夺走;昔日情同手足的战友,此刻却冰冷的飘在那片熟悉的海面上;紧握着舱里战友的手,却无法施救,战友的手,渐渐失去了力度,最后,滑脱,沉入海底,那一刻,活着的人,比死去的人,更痛苦……

 珍珠港被偷袭,USA人将其视为国耻,《珍珠港》在描写这段历史时,居然能这样客观的反映当时的现实,我不得不敬佩USA人的大度。他们塑造了一个强大的敌人——Japan.

 "尊敬的父亲: 我要去执行任务,完成使命。我希望能为全家带来荣誉。若须因之舍身成仁,我将在所不辞,精忠报国!"这是一位Japan飞行员临行前写给他父亲的信,这就是军人,相信每个国家的军人都是如此,为了祖国的利益,奋力的保护着,不惜一切代价。战争不是军人的错,但是战争的残酷性,却是首先由军人来承担,或对或错,他们都坚持以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

 当Japan战机飞临珍珠港上空的时候,有一群小孩子在下面玩,而Japan战机上的飞行员挥手示意让小孩子们趴倒。那一刻,有点小感动,这与我们所见的某些国产片是不同的。USA为什么会强大,那就是他们会正视历史,会正视敌人,正视一切成败,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来强大自己的祖国。而我们,却是一味的仇视Japan,敌视Japan.Japan的经济,在二战后的几十年,迅速复苏并强大起来,成为超级大国,而我们的仇视,又换来了什么?换来的是更多的自我伤害,思想一直停留在仇恨中,阻碍了自身的发展与进步。同样是面对给自己祖国耻辱的敌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

 战争、军人、人民……

 和平

 很幸福,因为生活在和平年代,虽然这个世界的某些地方正发生着战争。我应该更加的珍惜生命,我们现在的这一切,都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必须以发展的心态,来面对一切。仇恨,只会带给彼此更大的伤害,从而阻碍了发展,当然,国耻是永远不能忘记的,在心中!

 感谢剧组人员!

 甲午中日战争观后感战争与和平读后感**战争子午线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