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纪录片《最后的山神》影评

2.纪录片影评

3.棒少年纪录片影评

4.《地球之盐》影评

5.影评|《摇摇晃晃的人间》:一个率直、纯粹的余秀华

6.《美丽中国》的影评

7.香格里拉纪录片影评

纪录片影评优美句子_关于纪录片影评

短片《让我们一起翱翔》以精准脱贫为主题,以全国首个维吾尔族直升飞机航空员完成蓝天白云梦为切入点,用倒叙的方法详细介绍了两地“一起飞翔”的整个过程。

苏州市、西藏自治区两根案件线索并行处理,一方面记录了西藏自治区贫穷娃在苏州市学习生活的整个过程。另一面,为了更好地协助她们实现理想,苏州市的工作员远赴西藏建设飞机场。两条线也是有交错,例如两地大家对气候的不适合,对亲属的互相想念,碰到的不一样艰难这些。

结尾,学生加措返回故乡“试飞”,两条线最后合拼,两地大家完成了人生道路和内心上的共同成长。针对贫困山区和人民的协助,也从“输血式”的精准脱贫真真正正转化为“造血功能式”的精准脱贫,反映出以真心实意、真诚铸就跨区、跨时光的中华民族大爱无疆。

纪录片《最后的山神》影评

 **评论,简称影评,是对一部**的导演、演员、镜头、摄影、剧情、线索、环境、色彩、光线、视听语言、道具作用、转场、剪辑等进行分析和评论。下面是我整理的《我从汉朝来》影评(通用5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从汉朝来》影评 篇1

 “家,是一种文化的核心,而祠堂就是文化总的体现”。家承载着世世代代的记忆,在广袤的土地上生生不息不息。央视纪录片《我从汉朝来》的第一集,武梁祠的修复与余望安的寻租,起时,如同迷失方向的扁舟,承载着深沉的记忆,也只能四处漂泊,而古老的文化“祠堂”作为媒介如灯塔,为扁舟指引方向,让寻根之路得以前行,使家国文化源远流长。

 视听下的特写运用使原先冰冷的石雕,陈旧的牌匾以动态呈现在观众眼前,使观众得以体会古老文化的底蕴。特写下,余望安主观中全家福,使在外孩子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自身历史清楚的渴求。一块块牌匾,在特写下,细致的纹路,是时光的痕迹,但清晰的字迹是一种文化的凝固,昭示着文化持久的生命力,而中华文化底蕴也得以彰显;稚嫩的脸庞与苍老的面容,在特写镜头下,格外醒目,老一辈眼中的回忆,幼儿眼中的向往,都体现出传统文化的魅力,表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即是文化历史悠久的体现,纵观特写镜头,即使从画面中获取的内容很少,但在本片中小事物在镜头下也有重要的文化底蕴,使影片更富有张力,将家国文化,历史悠久,及文化传承的主题体现出来,为寻根忆祖这一中心反应出来,为武梁祠的修复以及余望安的寻根埋下伏笔。

 纪录片的解说词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语言的魅力之下,使影片中,寻根传承的主题更加突出,“家,是成长得堡垒,也是最后的归宿,是中国人永远的庇护之所,”这句解说词的配合之下,模拟还原出的三维立体图更加动人,为虚拟图增加活力,《伏羲女娲交尾图》是历史的呈现,倘若只是运用视觉上的呈现,或许只是单纯的理解为人丁兴旺的意思,但配合着解说词,我们得知伏羲乃万物之始祖,女娲是万物的创造者,在图中以夫妻的形式出现,象征着天地法则的规和矩,提醒后人顺应自然与法则,解说词下的图与词相结合,使得图画的含义更加的深刻。结尾的解说词,“离散聚合,”总结了影片的主旨,即使分别在,离开在远,依旧可以按图索骥,寻找根基,根基深厚就如一颗昌天大树枝繁叶茂发达的枝条,就如同祖辈下的儿孙,但总有根在那里。解说词犹如导航指引前方的路,让观众可以回想古文化,发扬中国情。

 悠久的文化历史,深刻的文化内涵,通过蒋英炬与余望安,两个人物的身体力行将其对文化的坚守,体现出来,多线叙事的角度蒋英炬与望安两个交插起来,蒋英炬对武梁祠的复原,不仅是关于文化的敬仰,更多的是对传承的坚守以心中强烈的爱过之感得以诠释,反映出传统文明对于世人的重要性。而余望安的寻租,历经几十年却未曾放弃,此人物在片中起到推进片子节奏的变化,即使身为异国人,但祖辈是中国人,流着中国血脉,血浓于水的感情,体现出了根本于基的意蕴。体现出中国血脉关于家的思念的鉴定,通过两个人物成功的将传承这一理念表现出来。

 分隔万里,隔不断寻根信念,历时再久,分不开重聚的本源,时光长河,源源不息,纵使时光冲刷,仍然埋不住,家国情怀。余望安寻根加强的意义,从而加强人们的对与家国文化的归属感。在观众看来,加强家国理念,这部影片也为增强民族信念,同时在向家国展示我国文化博大精深,与富强国力。引导记录片的发展方向,向此片学习。

《我从汉朝来》影评 篇2

 云闲望出轴,叶落喜归根。

 人老返土,叶落归根。岁月洗礼,历史乾坤,溯源而上,还剩多少子孙知晓家族最初的历史,又有多少离散的血肉最终找到了归宿。沧海桑田,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多数人都不曾了解自己的家族。

 家是成长的堡垒,也是最后的归宿,是中国人永恒的庇护之所。即便是相隔千里也无法斩断乡思锁,迁徙与融合,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不变的是家的温情和归属。形影而立,四处碰壁时,几乎所有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家——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光宗耀祖”一词出自元朝《曲江池》,意在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而建功立业,告慰父母,光大门楣,需做到“三不朽”的业绩。古代又有,先秦时期的家天下制度,宗法制的传承方式,春秋战国又有小家庭的经济制度。自汉代建立,休养生息,大家族形成,家族承担着传宗接代,祭祀祖先职能。

 由此可见,家族观念早在古代就已扎根。然而,现如今,家族观念的淡漠,越来越多的家族老人逝去,越来越多未保护的.祠堂受损。这些家族发展见证的消失,加大了寻根觅族的难度,甚至于,许多小家族早已不知存在了。

 相信,当下也还存在着如影片中海外年轻人那样寻根的青年。或是受到了长辈们的影响,产生了“我从哪里来?”的好奇心,从而踏上了寻根的道路。

 寻根之路固然艰辛,真正能寻到根源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然而,在我看来。寻根之旅若无法得知结果,固然可惜,但最重要的是那颗在意家族,渴望了解家族历史的心。人不能忘本,不可否定和舍弃过往。正如当今社会,太多青年人沉迷于国外的舶来品,也许有很多年轻人了解耶稣,知晓上帝,或是圣经中的祖先以及其中人类的发展史,可却很少有人会留意,会想去了解自己的祖先(抛开没有线索这一点)

 人老返土,落叶归根。寻根之路,由心开启。

《我从汉朝来》影评 篇3

 这部片子情怀大于材料,以至于很多判断直接把古今等同起来不得不说是削弱了它的客观性与学术性。不过“情怀”的浓厚恰巧成了它的特质。情怀的基础是记忆,记忆便不可避免地带着追寻认同的相似判断,从这种角度说,它的任务仍是“寻根”,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从古文物(主要是汉画像石)入手,用折射的视角几乎百科全书般地反映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不再局限于某种乡土情怀,而是把后者作为记忆的一部分纳入关于文明与民族源流的整体想象之中。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片子的古今对比叙事,直面了很多现实问题,而态度是冷静的,冷静的甚至让人自觉出一种嘲讽和汗颜。不像《舌尖》,有太多地方摆拍和刻意和谐。同时,片子的史观透露出这样的问题意识:华夏文明是否已经衰老?现在的文明时候还有资格算入华夏的谱系?文明的路径,如同片子渲染的汉文化基因,是否不可有大的改变?是否仅仅复兴某种记忆就可以让现时代走上“正轨”?还是说,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博物馆收藏式的自娱自乐与仅仅个我性情的表达?这些问题可以得到更深入的探讨。

 片子完全可以拍得更好,因为思路找对了,汉画像石可以挖掘出的内涵不可限量,当然这和文史编剧水平和工作重心有直接关联,相信以后这类片子可以做得更好。

《我从汉朝来》影评 篇4

 汉画像石+联系现实中民间自发的传承案例 切入点和选材挺丰富有趣,不乏精彩之处,但选材只是略作背景介绍后,就匆匆转为迎合文案变成摄影幻灯片,人物没介绍清楚故事没看过瘾就开始讲价值观,打乱叙事不说,来回穿插转场奇多繁冗无聊让人看不下去,虽然立意有,情怀有,但抱歉我即使信服也不感动。

 如果讲情怀和传承,最好还是(也许 我猜)河西走廊历史大气那一路,或者古代现代安排的更有条理论证更完整一些,或者就专门讲现代人的这些传承岂不是更有趣更好玩?!

 感觉亮点在汉石画像,遗憾之处也是由于过于被它局限。

 如果围绕汉石画像,编排再紧凑一点,废话尤其是没有信息含量的镜头少一点,也不至于这样。

 摄影大于编剧这样不好,不好。

 而且第一集实在是个太冗长无聊的序,不多评论因为我看不下去跳了(不造会不会错过什么但实在看不下去)。

 另外一个启发(或者说回忆起来)是,汉石画像 铸剑 衣服,这些都是媒介。历史不仅仅靠语言文字传承,也靠实物。文明的传播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

《我从汉朝来》影评 篇5

 央视新闻的微博一直在推送,在纪录频道黄金时段播出的。首先从技术角度来讲无可挑剔,确实是顶尖水平。内容上古今穿插,跳出跳入比较考验观众,可能是对历史题材纪录片的一种探索。

 实际上,我们国家的纪录片才刚开始起步,央视纪录频道也没几年,可以看出技术和设备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准,但是像bbc这样的纪录片行业老手,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套路,国内的纪录片要赶超尚需时日。

 这部片子严格来说不能算纪实类型的,还是属于历史题材的范畴,解说比较多,讲的是价值观的东西,男人应该是什么样,女人应该如何,孩子怎么培养,有一种用古代来拷问现实的姿态在里面。情感有,用的很克制,没有洒狗血,也没有说教的意味,对于央视纪录片一贯的主题先行来说,这点是难能可贵的。

 豆瓣上的评论不算多,微博关注度还可以,总体上是一部叫好不叫座的片子。不过在这个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各种节目都以三俗博眼球,靠煽情赚取代言费,能有这么一部看起来又傻又拙的片子,宛如一阵清风拂面,足以荡涤心灵。

纪录片影评

——评《最后的山神》

定居像一道线,划开了鄂伦春人的过和现在。

《最后的山神》这部纪录片讲述的是孟金福夫妇山林生活的故事,这看上是一个很平淡的故事,而且从中没有很是强调他的生活是怎样,但是却让观众走进山民的内心世界。影片中从画面上的使用,人物的细节刻画以及音乐的转场上都使其笼罩着一层静穆的悲哀,一股遗老的味道。

该片在画面上传递着一种意念。影片中,进山拜神时,孟金福双手合一,头微微抬起,然后打开双手,头朝地上磕.一个全景,固定的长镜头,把一个这位最后的萨满刻画得栩栩如生.此时的山林中只有偶尔的几声鸟鸣.寂静的环境渲染着庄严、肃穆的氛围.正反衬着孟金福的信仰,他的信仰是庄严的、肃穆的,容不得半点马虎的.而在人们砍掉了画了山神的那棵树时,一个中景看到孟金福跪在只剩下树根的树前将头埋下,画面中前景是半截的树根,而背景才是孟金福蜷缩的身影,两者相互映衬,“山神”与他感同身受,孟金福流露出淡淡的悲伤。还有的是跳神的时候,全景镜头充分占山人物的形体动作以及人和环境的关系,黄昏时,夕阳落下,金黄的色调,巨大的太阳,舞动的剪影,让逆光的充分运用,使画面弥漫着一股遗老的味道,这究竟是倒数第几次跳神了。

该片在人物上的细节刻画尤为突出。孟金福作为鄂伦春最后一位萨满,他的行为中必然带着很多鄂伦春人特有的气息,时间万物皆为神灵。每次进山都会拜山神气球得到猎物,并且认为这是山神的施舍,打猎失败时也会给跟烟山神,这些都折射出鄂伦春人的内心世界。他善良,不用夹子和套索打猎,因为他知道分老幼的猎杀;他自信,不用先进点的枪,因为这不能展示他的技术;他质朴,看见画有山神的树被砍掉时没有过多的言语,因为觉得就像自己被砍伐了。如果仅仅描写孟金福或许还没有一种遗老的味道。那么从描写郭宝林时,可以看出年轻一代只能看到山林就是山林,而老一辈则是看到山林是有灵魂的,可是孟金福母亲也说过一句话"神走了,不会来了。"那么究竟是两代人的思想差异呢?还是什么?

所有人都不再相信神灵的庇护,也没有人能理解孟金福这个最后的萨满的悲哀。谁也不能,就连同为鄂伦春人的他们也不能。

该片在音乐上的巧妙独特。一段段似悠扬似忧愁的音乐与画面形成声画同步,山林中的景色,白白的雪地,湛蓝的天空,渐隐渐入,这些看上微不足道的情景,正是山神所代表的的食物,而画面与音乐相互配合使情绪的拉长。山神究竟还在不在?时代的必然变迁,即使孤独,也无力反抗。

棒少年纪录片影评

分析纪录片可以从五个角度入手,分别是:主题、人物、声音、细节、呈现方式。

主题是一部纪录片的中心思想,反映的是导演对生活、历史、以及社会现实的认识。分析主题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入手:

结合三个背景:时代、社会、家庭。例如《第三极》以自然为背景和人类活动为中心,讲述了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趋于融合的主题内涵。

结合情节内容:开头结尾、矛盾冲突、人物关系。例如《俺爹俺娘》以父子、母子、以及父母之间的人物关系为主体,通过小人物个体的命运,表达出亲情所展现的人性之美。

比如纪录片《最后的山神》。序幕从春节过后的第一个早晨拉开。在中国东北部大兴安岭的鄂伦春族孟金福仍然过着游牧生活,靠生存。但是大多数人已经永远地结束了生活,居住在了山下的定居点。

该片最突出的就是对动作细节的运用,着重塑造了主人公孟金福,以位的一言一行形象的刻画了这位鄂伦春族游猎者,突出了他的纯朴、善良、真诚,营造了他的原始气息。

影片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层层展开描绘,结构严谨、叙事清晰、情节真实感人,无不表现了孟金福纯朴、善良真诚的一面。

《地球之盐》影评

《棒!少年》是一部不错的纪录片,**讲述了退役棒球运动员孙岭峰打造了一个爱心棒球基地,并从全国贫困留守家庭选拔少年进行棒球培训,以期给他们不一样的未来。

体育竞赛总是燃血的,我们印象里是《灌篮高手》里的王者必须拥有渴望胜利的野心,是《夺冠》里扭转乾坤的逆袭。但是《棒!少年》给我们展现了,背负命运包袱的少年如何在黑暗中摸索、隐忍、失望、甚至绝望。

虽然他们比赛失败了,但是这些少年在球场上习得规矩、磨炼意志,拼命努力,团结协作,尽情挥洒力量,不断进行着生命的绽放和蜕变,是无数青少年的学习榜样,在如今物质横流的时代,这种精神最为宝贵。

体育精神里的“燃”不只是赛场上面对对手的愈战愈勇,更是命运虽不曾垂青于我,但我仍有热爱生活的勇气。

影评|《摇摇晃晃的人间》:一个率直、纯粹的余秀华

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图像,但碎片化的印象晃眼而过,摄影对永恒瞬间的保存似乎日益丧失其许诺。或者说,当下人们对摄影的狂热爱好来自于对时间和周遭经历的一切的快速逝带来的恐惧。人越是想要留下生命中事无巨细的瞬间,越是只能以此种形式占有它。然而,对于摄影师塞巴斯蒂安.萨尔加多而言,正是由于经历,才有情感的生发,才有了他镜头的那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我们共同生存的自然环境。

 《地球之盐》这部纪录片所回顾的就是萨尔加多在摄影之路上的故事。出生和成长于巴西的他因政治而前往法国。在法国从事经济研究之际,因一次偶然的工作机会前往非洲的经历,使他放弃了曾经稳定的工作,并将自己的精力都倾注于摄影中。

 第一次回到美洲拍摄,古老的民族有着与现代社会完全不同的生活节奏,时间的缓慢,生活安逸,人们有着不同的习俗。有些部落的人将酗酒作为爱好,有些对乐器情有独钟,有些则酷爱跑步。这些肖像照使人了解照片中人的生活,表现了他们的情感与思想。而真正再次返回巴西,是他关注焦点开始真正转变的时期。童年时期家乡的面貌已不复存在,当年父亲经营的供他和六个姐姐念书的农场也因侵蚀和风化而荒芜贫瘠,周围因疾病而死的孩子每天都有。

 随后的一些拍摄项目中所目睹的苦难,使他对摄影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埃塞俄比亚的饥荒、传染病,就连夜晚对难民也是一种折磨,因为很多人挨不过长夜的寒冷。瘦骨如柴的孩子、面容苍老倦怠的年轻人,他们对于命运似乎不存在任何反抗的可能,只剩下信仰才得以给人安慰。而与其说这种苦难的制造者是自然,不如说他们是政治相争的牺牲者。他拍摄在科威特石油大火中的场景,在因大火而一直处于黑暗中的天空下,只剩下世界各地过来的消防队员的战斗,逃不掉的家畜和无法飞动的鸟。在《出埃及记》摄影集中,1994年的卢旺达,曾经美丽的热带草原,如今却在发生惨不忍睹的和逃难。萨尔加多说:“从卢旺达回来,我的灵魂生病了”。创造了文明历史和奇迹的人类,变成了世界上真正的野兽。

 萨尔加多和妻子蒂莉安回到巴西,开始了一项——使荒芜的山丘再次恢复生机。种植的过程并非顺利,但最终起了成效。大地治愈了塞巴斯蒂安一度绝望的心。四五百年之后,也许植树之人已经不在,种下的小树苗将成为参天大树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部分。无论是在战争和灾害中消失的种族,资本控制下的人和权力斗争的集团,都是脆弱的易逝者,而承载了人类真正所有历史的自然,才是永恒的。

 因而,他开启了另一个摄影——《创世纪》。这些作品不久前曾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展出。他用八年的时间,探寻了许多世界上仍处于原初状态之地,他以一个单纯观察者的身份记录下南极冰山、非洲草原、撒哈拉沙漠、亚马逊流域,海狮、鲸鱼、企鹅、海鸥、大象,西伯利牧民族、穆尔斯人和苏尔玛人部族……这些作品非仅是风光摄影,而是萨尔加多在半生经历后,回望这个星球在创世纪之初的状态。他观察它们,也身处它们之中,因为他本也是自然中的一者。与曾经的纪实摄影相比,创世纪之所以成为萨尔加多最受瞩目的作品,因为这些“照片要展现淳朴的自然,展现我们必须保留和守护的自然,而非那些已经遭受破坏的。”这里的自然非仅是动植物,也包括了平衡的小生态系统中生存的族群。大地之盐即意味着高尚的人,现代意义的文明概念也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为摄影师的萨尔加多,是用他的镜头来实现他的一种救赎与自我救赎。影片像是一个流动的照片集,黑白照片虽然褪了色彩,却因光影的捕捉和分明的层次感,更具视觉的.冲击性。因为每一张照片所拍摄过程都是等待捕捉最具表现性的时刻,所以瞬间性的画面中蕴含着生命的充沛的流动性。有人批评萨尔加多对处于痛苦中的自然和人的捕捉过于“唯美”。然而正如影片导演文德斯所言:“需要给被拍摄者一种尊严……对他们的处境感同身受,他拍照片是为了帮他们发声。”他展现它们而不是为了占有它们,描述它们而不是破坏它们,以此表达对我们所生活的星球的致敬,和对人类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生存状态的反思。

 他曾拍摄一组巴西金矿的矿工的,黑压压的人群聚集在矿脉淘金。他们并非是诺瓦利斯笔下发现自然感受自然的矿工,而是一些“奴隶”。他们都对这项工作充满执着的热情,他们的奴役来自对财富的渴望本身。每个工作的人都能拿一袋沙土回家,如果其中有幸蕴藏着黄金,他们将吃穿不愁。这是在一个偏远之地的现代社会的缩影。人们备受奴役,只因怀着未来将有一天获得自由的希冀。人们遗忘了,自然本身才是人真正的归处。没有了自然,或者当剩下被破坏了的自然,人类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对萨尔加多而言,生命的含义在于,那片重新栽种的土地上的森林,在他死后将恢复出生时的旺盛样貌。

《美丽中国》的影评

文/王栩

(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导演:范俭,主演:余秀华,中国大陆,2017年)

余秀华成名后,在北京大学面对学生们的提问,对附加在自己身上“脑瘫诗人”的这一称谓表示出明显的不屑。标签是一种歧视,反映出藉由写诗出名的余秀华渴望被平等对待的奋争心态。在这一心态的推动下,先天残疾的余秀华用自己的努力首先证明了残疾人也有创造精神财富的能力和价值,用不着正常人来施以怜悯与同情。其次,才是余秀华作为一名女性以自己的成功扭转了命运的颓势,并非依靠农村妇女写诗走红为噱头来为自己赚取流量和关注。

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实现了为余秀华正名的意义。每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努力去赢得命运的改变。就像余秀华,先天性脑瘫可以将其归结为上天的不公,但哪能由一个弱女子来背负这一生命运的错误呢。所以,纪录片里,金黄的麦地,雨中的荷叶,这些清新的乡村景致,无一不在余秀华的诗里化作明媚、可人的意象渲染出一个女人内心的缤纷和绚烂。只是,女性内心世界的多彩与亮丽深植于一个身有残疾的农村妇女心中,再凝结成深情的诗句必定会招来无端的指责。这是这部影片的张力所在,其深刻的旨意在于镜头外未曾摄下的那些难以尽诉的压力和非议。

成名后的余秀华,无论受邀演讲,还是参与节目的录制,其在镜头前言辞之慷慨莫不倾注了感情的丰沛。她就像一个受到太多压制的人,要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一古脑儿地瞬时倾泻。这可能让她觉得自在,可以暂时忘却她从生活中感受到的强烈的抑压。

生活的抑压在影片里以余秀华不幸的婚姻作为指代,可从中出一名残疾女性向命运抗争的艰辛历程。余秀华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挣脱一个没有爱情的婚姻,实则是女性挣脱强加在自己身上不公的命运枷锁的真切记录。影片里,余秀华和丈夫尹世平的口角争吵,有着自然化的生活形态,两人毫不介意摄影机作为第三者的窥入和在场。这种不加掩饰的纷争同夫妻二人毫不惧畏被他人观看的散漫心态综合出这段婚姻已属事实上的名存实亡。余秀华对丈夫的斥责,尹世平对妻子的无赖皆在镜头前表现的极其淡然。两人都真实地呈现出一段家庭生活的原貌,它是余秀华成名前压力的来源,一个有创造力的农村女性在创作和家庭这一选择的困境里挣扎前行的生存状态。

顺着那些日常情节的脉络一一 梳理创作和家庭这两者对余秀华的主导不难得出极具现实意义的结论,创作是经济自主的表征,而挣脱不幸的婚姻,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则是女性人格独立的宣示。故而,余秀华得到公众关注后其人在言辞上的慷慨和激昂倒不是她特立独行的个人风格使然,那就是她自己。

“就是她自己”是余秀华的率直和纯粹。率直、纯粹是余秀华应邀赴港,在一期访谈节目里所获得的主持人对她的赠词。这两个赠词相比学者们对余秀华的称颂和褒赞更为凝炼而精确。它们是对余秀华人格的激赏,而非评论界对这名诗歌新秀充满学究气的热捧。余秀华不愿自己被学者们热捧成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原本就和狄金森没有共通之处的余秀华被学者们视作对他人的模仿不过是评论界面对余秀华这个现象级作者时无所适从的遁词而已。余秀华十分明白这一点,这个脑瘫诗人并不脑残。在自己的诗歌研讨会上,余秀华直面学者们对自己作品的热议,并没有沉浸在那些足以令人飘飘然的交口称赞里,而是冷静地表达出余秀华就是余秀华的这一强调个人意义的创作态度。

个人意义在余秀华对待生活的态度里是她对爱情的憧憬。有了爱的憧憬,也就有了对美好事物的发现和捕捉。写诗是将美好事物用文字留存的表达,虽然这样的表达是个人心性的认知和体认,可它在没有文化、性格偏激的尹世平的无视和指责下,成为夫妻二人不可调和的冲突渊源。这种日常冲突同理解的缺位不无关系。可从现实层面来讲,没有文化的尹世平永远也不可能会理解写诗对余秀华的重要性。同样的,尹世平所在的那个视女人如牲畜的朋友圈对其人的影响也不会让这个男人对女性生发出真正的尊重。它们在影片里毫无顾忌的呈现出一类人群难以改观的颓气,这种颓气被尹世平带入同余秀华的日常生活中,不可否认的成为后者拼尽全力都要将其挣脱,重获新生的动力。

余秀华的重获新生在其拿到红色的离婚证时于喜悦中的念叨下具有了别样的意义。离婚证有着寓意喜庆的颜色,却见证了两个人的分离和一段婚姻的结束。或许,这时的红色,代表了对从一段婚姻中解脱出来的两个人如释重负后的祝福。所以,红色的离婚证被余秀华轻松地握在手里,作为其战胜命运的象征,在她对生活的重新审视下凝聚了太多的悲苦和辛酸。

生活中的悲苦、辛酸在一切复归平静之际成为余秀华凄凉心绪的观照。影片难以有效的表现余秀华内心的一抹凄凉,只能摄下尹世平收拾好自己的私人物品默默离去的背影。这么一个镜头没有太多的寓意,它所体现的就是余秀华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平静。平静是奋争的结果,它在余秀华对自己二十年奋争历程的回顾里是其不无凄凉的人世体验。它又是一首生命之诗,重塑女性自尊、自强的时代的重音。

(全文完。作于 2022年4月27日)

作者简介:王栩。所用笔名有王沐雨、许沐雨、许沐雨的藏书柜、王栩326,定居重庆。

香格里拉纪录片影评

从雅克·贝汉《鸟的迁徙》开始,现代纪录片对看惯央视大江大河的我们产生了一次心灵上的颠覆,记得当时看完DVD,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跳出来。后来经过一系列诸如《帝企鹅日记》的灌输,又看到的《行星地球》时,依然让我升级的目瞪口呆。

如果说BBC的《行星地球》产生了一次视觉上的震慑的话,那么,《美丽中国》就是一次心灵上的清洗。

很多人觉得《美丽中国》确实养眼,但充其是,内容空虚、或者又狭隘的扯到政治上说外国人埋怨中国环境,这么说你真是被CCTV教育的很好。要不形容此纪录片对白含糊不清,不足以表现中国博大芸芸,而且全篇都在描述动物……

一.国内外纪录片的角度

对于这次记录首先说一下拍记录片的角度,纪录片贯彻的宗旨就是客观,客观是纪录片本质,我国很多纪录片,尤其央视的格调与世界上其它国家迥然不同,其原因在于我们常常把纪录片拍成宣传片,当一个记录轻飘飘的煽情与美化时它也变的不足为信甚至让人反感,失去了呈现真实,揭露真相,记录片也就变的没有力量。

记录片难拍重点不是技术,而是创作者的勇敢与关怀,理性的追求真相与探索心灵并且能够打动世人内心的工程是艰巨的。

有人说《美丽中国》肤浅时,我们想一下《迁徙的鸟》,全片几乎没有什么对白,但是震撼了全世界人的心,因为有太多看似简单的事物却被我们忽视了,纪录片的工作就是用心来观察周围任何看的到的事物。就好像在中国,我们周围有很多的穷人、沿街乞讨乞丐,当他屈膝于你时,你可能和你女朋友厌恶的躲开了。但是各个论坛都在发什么最震撼国人照片,这个时候你又被莫名其妙的感动了。这不是在说现代人的虚伪和被蒙蔽,而是在说一个好纪录片不在于把一个事物诠释的多么全面与挖掘的多深,比方泱泱中国怎么可能用6集就展示它的美?六万集都不够,而是如何把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深入浅出的表现出来。就好比中国纪录片拍长江,会用大量生硬考究的解说,乐此不疲的详述着它的历史与宏伟,这个如果给BBC,一个壮丽游走的航拍就达到目的了。这里也有个技术问题,我们一拍就把直升机拍进去了。

所以说国内外记录片的区别在于,成熟的记录片应该是用镜头说话,而我们是了为解说词的顺理成章去拍那几个镜头,更像是电视散文,失去了纪录片发觉与探索的乐趣。

中国真正好的纪录片其实诞生在民间的DV记录。

二.定位

《美丽中国》远离的现代城市的浮华,把镜头瞄准了自然中的生物,与沿袭了几千年生活的在其间的人,从它们身上表现出中国几千年根深蒂固的淳朴与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生活的理念。这个定位是异常准确的,因为现代都市的人与生活中,中国的特质已经被湮灭了。

此次拍摄,很多事物是被第一次展现在镜头上的,诸如云南洞穴中蝙蝠捉鱼的场面、熊猫的求爱交配,有时候真的内心在质问,这真的是中国嘛?居然有太多的惊奇与陌生,我怎么完全不知道不了解?也许是我无知,但是我敢肯定很多人看过剧集都要有此感。

最让我感动的是生活在北方森林中的鄂温克妇女,她们在世代游牧中悉心照顾森林中的驯鹿

这些生灵也都有了它们自己的名字,然而过这种生活的鄂温克人只有30个了,几乎所有的族人都放弃了森林生活,搬进了现代省事的钢筋水泥房子里。

看到在巨大的洞穴中的小学校,说不出是同情还是羡慕。西藏几千年的对自然的敬畏,保护了大量野生动物和原始的自然生态,那里的人们贴靠着大地,向着伽拉萨山朝圣,他们一心向善,信仰今生保护关爱这片圣灵之土与万物生灵,定会有美好的来生。而如今我们大部分人类生活在物欲横流、人心冷漠的城市,没有想到中国很多地方,人与自然那么融洽,他们可能在你眼中是穷苦贫乏的,但事实是这些人的心灵才更为清透,比你更了解脚下的土地。说白了人那才活的像个人本来该有的生活,城市人活的都像个奴隶,而且还津津乐道。

镜头展现了奇趣的动物与绝伦的景色后总会加上诸如此类的解说:此物种已经濒临灭绝,全世界只有若干只,此环境带已经严重缩减。基本片中向世人展现的物种除了虾米小鱼都感觉都已经所剩无几了,然而这也是事实,当然BBC总也不忘讨巧的加一句,已经取措施……对问题担忧的同时也赋予了希望。

片子阐述了一个空前发展和人炸社会下,环境的面临的重大危机与压力的根本问题,这个问题是全人类当今最大的问题,放在世界任何国家都成立。

纪录片目的是记录,思考留给大众,我国号称大型纪录片常常把观念框死,灌输其形式而非客观展现。西方传媒几十年依旧包罗万象,我们感觉刚一上就黔驴技穷。

三.失落的世界

中国面临的不止是环境危机、还有文化危机,我很难想出代表现代中国的符号是什么?我们还在拿着四明找着大国的优越,其实这种心态就像个虚空的外壳脆弱不堪,文化内核早已塌陷,禁不起半点指点,当安东尼奥尼等一系列**人把镜头对准中国时,惊起层峦叠嶂的罪名,尤其改革开放后,原因外国人他们没有把镜头对准拔地而起的高楼,现在看来我们真应该感谢这些人给我们记录了宝贵的影像,当央视把镜头对准日新月异的时候,国际影人才找到了真正的中国!不在深圳、不在上海,在小巷胡同、竹林深处,在香格里拉的密林,在风干的楼兰,一些我国的影像纪录者听起来就生畏的地方。当我们民族信仰出现危机的时候,要感谢BBC这样的摄制组让现代人看到信仰在何处,就是那些与自然生活了上千年依依不舍的村民,当国家危难时,开奔驰宝马的都跑了,这些人会坚守到最后一刻。我们身后是冰冷的高楼,他们身后是圣洁的雪山。

我们跑的太快,遗失了很多东西,物质让我们作茧自缚,躯体被附着的不透气后,魂灵腐蚀的很快。

四.如何说教

中国人很含蓄,但是到说教别人时就变的很直白,西方人很直白,但是到了说教的时候就变的很含蓄。

谆谆教导可以用在中国古代,那时候人的诱惑少,可以平静下来,但是放在当今浮躁的社会,这种不痛不痒细水长流的唠叨,很轻易的被人以为苍蝇蚊子煽打开来。所以当今倘若想让人反思就需要刺激他。

你能说《难以忽视的真相》不说教嘛?但是它把说教留在了最后,首先向你抛出各种惊人数据,对你狂轰滥炸,深深把你刺激了,当你担忧与思索的同时,之前的客观记录对说教部分起到了推波助澜也水到渠成,煞费苦心的一方面让你了解真相,另一方面就为了结尾那几句教你如何做起。《医疗内幕》通过美国与其它西方国家医疗体系的对比,让人产生巨大的落差之余会质疑与探讨与自密切相关问题。

环保纪录片说教是必须的,只要把信息从灌入转变为引导的时候它就会成功。所以这个模式大概是打你个巴掌再给你个红枣。《美丽中国》是先给你一箩筐红枣然后在给你记嘴巴。喜马拉雅的巍峨山峦孕育了世界上一半人口,是众多文明的源头,几千年繁衍不息。然而再过30年,80%的冰川将不复存在,领略了神圣的恢宏之余更多是对人类自我作践,导致古老文明、现代文明危在旦夕带来的震撼。

大体是,好看嘛?我们说好看,美嘛?美!马上灭绝了,见不到了!由此我们心里一沉,引发出反省,最后他也要给出你希望。

比如讲到金先生捕鸟给上海有钱人吃,然后展现了他娴熟的捕鸟技艺,当我们心里低估怎么炫耀起捕鸟的时候,原来金先生早已成了自然保护着,捕鸟是为了给鸟体检,然后放生。

其实这种转变我在生活中也看到,之前麻雀被捕杀过度,如今成群飞舞,而且在我家院子里的麻雀都不怕人,人对动物的观点多少在进步。节目完结的时候有这样一段话:一味发展虽然导致中国自然环境的毁灭,而有的生态旅游将为野生动物带来无限裨益,中国高速发展的后果造成对、生存空间以及环境质量的巨大压力,然而这些问题也同样考验着我们,如果说世界上有哪个国家有能力解决如此大范围的环境问题,那个这个国家必非中国莫属。

说明了,这不单是中国问题,也是个世界问题与我们人类文化的问题。

五.技术

当镜头从高空俯视中国大陆时,隆隆作响,这样的镜头实属厚重磅礴,当今的影像制作,除了要立场新颖,技术也尤为重要,尤其自身格局大的纪录片,格局大就是不同于拍个体人的日常生活,或者简单的访谈,倘若拍自然、拍太空或者拍故宫之类,没有昂硬的技术支持、精致的画面,要想吸引现代人去看个纪录片,真的很难。这个不止需要资金人力物理,更需要创作者的勇气和艰辛,深入腹地,寻寻觅觅,纪录片的拍摄也是一场探险。

有时候常常面对匪夷所思的镜头就想人家是怎么拍的,为什么可以在雪山白峰之间平稳的穿梭,拍一年四季的变化得是如何漫长的等待。《迁徙的鸟》胶片就长达460公里,最后剪出来也就一个多小时,所以在技术的保障下人家真实呕心沥血啊,比技术更为重要的是纪录片创作的精神,团队意识,冒险、豁的出去同时也耐得住性子。

cctv联合摄制,央视真会给自己粉金。可能那几个很模糊的镜头由于未能实地拍摄是央视提供的。

整个西亚、中华文明的神圣源头喜马拉雅,再过30年,山峦的冰雪将消融

六.自然纪录片-本质的复兴

从弗拉哈迪开始,纪录片就带有关注自然与人生存的大命题,如今我们看到几十年前爱斯基摩人的生活仿佛凝视远古,观摩化石。弗拉哈迪从那时起就尊重人类各异的文化传统,表现他们的智慧与尊严,关注人们的情感和命运。如今自然纪录片再一次兴起,是否是一种本质的复兴?《美丽中国》与《行星地球》同样让人对波澜壮阔的自然产生震撼与敬畏,但《美丽中国》更多了种人文关怀,对古老的丧志殆尽的风土人情进行了深入的了解,而可能用不了多久这些人们的生活也只能在这珍贵的影像中找到,人与自然的不断疏离违背了宇宙的规律,纪录片重新唤起了人们对自身环境审视,就像《第十一个小时》里讲,自然不会毁灭,即便人类灭绝,消失的几百万年会重生,太阳依旧、天也照蓝,归根结底,人类毁灭的只是自己。把自然与人分开来讲是不负责任的,当五花八门的记录片夺人眼球时,西藏雪山上的人与牦牛往往脱颖而出的吸引着人,这说明人类本来的洁净的精神在对现代文明、现代文化进行的最后一次召唤。我们乐意听到看到,证明着我们也依存向往。

七.原味的中国

从香格里拉到丝绸之路,从蒙古草原到喜马拉雅,从大兴安岭到热带海洋,整个系列看下来你会更加了解你居住的土地,以及生活几千年的人和生物,虽然他们的习俗、信仰越来越鲜为人知,好在今天被记录了下来,用节目里的话说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中国,一个原味的中国,一个数个世纪以来传送着的土地。

《美丽中国2-香格里拉》以晰度方式拍摄,可以呈现丰富多彩细致的影象,全景图叙述云南香格里拉。

此处的飞禽的生活被摄入镜头——太阳鸟科已经著生绿色植物中寻食,红腹角稚已经求爱,水果树也吸引住短尾巴弥猴和大黑松鼠。

这儿无可比拟的饮食搭配标准足够匹敌温态雨林,神秘的云南南边亚热带的小型低地丛林里定居着中国最诡秘的野生动植物之一一野生植物亚洲象。

蝙颅蝠的栖息的地方一颗竹子 的内壁也被监控摄像头记下来。滇南磨芋的极大卡罗拉释放的气味吸引住来腐尸虫为它教给蜂花粉。

偏僻的无量山中定居着中国的珍稀动物一黑挖机加长臂 猴。而花草树木出芽、树技发展的画面,用的是专业]的延时拍摄技术性,可以迅速地呈现一片山林的生长发育和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