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蓝》 《白》《红》简介几意义?

2.辛德勒的名单的影评,要从一个方面 来说的,不要从多方面 来的那种,最好不要网上找的,

3.急求法国**《邮差》影评

4.我与狗狗的十个约定的读后感,可以再追加40分

5.求一篇美国**<魔鬼代言人>影评~~~~发我邮箱iris1314886@126

6.蓝白红三部曲的影评啊

7.冒牌天神的剧情简介和影评

8.什么是"经典好莱坞时期**"?并举例说明.

_十诫 影评

 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四十八天前。

澳门司警马振成 (杜汶泽 饰) 因惹上官司遭上司停职,警察生涯即将终结。他郁郁不欢之际,却误打误撞遇上一名神秘少女张碧欣 (梁洛施 饰)。成以为曾与对方有过,岂料欣竟声称是成与初恋情人分手后诞下的女儿,令成错愕不已!

欣因欠租数月以致无家可归,其心爱的西施狗Isabella亦被无良业主赶走,下落不明。成突然发现自己身为父亲,希望能弥补以往的责任,因此这对重逢的父女展开了一段寻犬奇遇。欣其后坚决要与成同住,一向作风放任的成生活顿起变化。欣与成之女友琼 (焯匀 饰) 一碰面便水火不容,而成亦要应付暗恋欣的男同学 (曾国祥 饰),引发连番趣事,亦令两个互不相识的人重拾家庭温暖……

精彩看点

《伊莎贝拉》作为唯一入围第56届柏林**节竞赛单元的华语片,最终夺得了最佳**音乐银熊奖。路透社在评点香港导演彭浩翔的这部新片时认为:“《伊莎贝拉》是一部柔和而又悲伤的影片,两位男女主角憧憬着明天,却被自己的昨日紧紧束缚着,有一种无助的美。这样的影片值得褒奖。”

剧情源自闲聊 风格非常“不彭浩翔”

影片导演彭浩翔是极具个人风格的香港新生代导演,被誉为“新一代的开山怪”,曾导演过《买凶拍人》、《大丈夫》、《公主复仇记》、《AV》。彭浩翔透露,《伊莎贝拉》的灵感源于自己与杜汶泽的一次闲聊,他偶然问起杜汶泽,从前的女友会不会有一个和他有爱的结晶,一下子引发了杜汶泽的兴趣,他还为这个故事提供了很多细节。

原本不成熟的故事,在经过两个男人反复讨论之后,渐渐明朗化。拍完《AV》后,第一稿剧本正好完成。彭浩翔就跟杜汶泽商量,可以开拍了。

与之前充斥着黑色幽默的作品如相比,《伊莎贝拉》的风格更加朴实,用彭浩翔自己的话说,就是“非常不彭浩翔”。

彭浩翔曾自述:“我对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情感充满着无限的兴趣,之前大多关注的是男女感情,而这次表达的父女之情对我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影片的整体风格非常朴实,不像我之前的**那样充斥着黑色幽默,可以说这部**非常不彭浩翔。”

杜汶泽完成转型 梁洛施锋芒初露

《伊莎贝拉》是杜汶泽第一次担任男主角的**,也是他第一部任监制的**。彭浩翔对杜汶泽的表演赞不绝口,他表示,这次观众会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杜汶泽,以前他演的每一部片子都很‘杜汶泽’,几乎都是一出场就让观众想笑。

可是这次不是喜剧,是个很严肃的文艺片,讲的是亲情,他粘上胡子演梁洛施的爸爸,两人年龄差距并不大,这对他是个极大的挑战。不过,拍的时候一切都很顺利,他要告诉所有人,他是一个好的演员。

在彭浩翔的监督之下,杜汶泽这一次的表演完全呈现另一种风格。最后一场戏,杜汶泽和梁洛施扮演的父女一起吃饭。彭浩翔在监视器后面看着杜汶泽的表演,“很想哭。”

出身的梁洛施来自澳门,在片中扮演杜汶泽的女儿。芳龄17的梁洛施是英皇力捧的新人王,英皇有意把她培养成对抗张柏芝的新一代“少男杀手”。

彭浩翔对梁洛施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我觉得梁洛施作为一个刚刚踏入**圈的年轻演员,并没有让人感觉到演技的稚嫩,她把片中那个从小失去父爱的叛逆小女孩演活了。好像不是在演戏,而她就是那个女孩子,她的生活就是那个样子。

我真的非常感慨,她达到了我全部的要求,甚至还超出了我的预期,她真的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演员。”虽然在柏林**节上失落影后,梁洛施却拥有了意外的收获,获西班牙导演Gernan垂青,接拍西班牙一部夺宝动作**,是继影后张曼玉及舒淇之后,另一个香港女星打入欧洲**市场……

影评

精美包装的糖果——《伊莎贝拉》

如今在香港能将破败杂乱的生活环境拍得如此富有情调如此赏心悦目,除了王家卫,大概就只有彭浩翔了。可连片头的字幕设计、音乐风格都做得跟王家卫**如出一辙,“致敬”得未免也过于堂而皇之吧。

难怪有朋友要抱怨:香港出一个王家卫已经够受得了,现在又冒出一个彭浩翔,岂不是要让人郁闷死啦?香港**圈,王家卫的追随者甚多,但大多不成气候。

倒是太平洋彼岸的美女导演索菲娅·科波拉偷得拳头,在奥斯卡大叔手中骗得一座小金人,因此在得奖感言中对王家卫感激涕零。以彭浩翔的才华与抱负,无论亦步亦趋地跟在谁的身后都不会让他觉得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同样编剧出身,王家卫在台词提炼、情调营造上下足功夫,而彭浩翔另辟蹊径,在叙事上大玩障眼法。他擅长玩时空错乱的游戏,影片伊始,他便利用跳切将在不同时空发生并无因果联系的事连在一起,制造马振成睡了张碧欣的象。

当马振成得知她尚未成年,让她否认与自己发生关系时,张碧欣幽幽地说,你没跟我睡过,但你跟我妈睡过。其实**只是虚晃一枪,目的是为了让观众更加确信他们是父女。当然,张碧欣亮明身份的一刹那还是达到了令人震惊的效果。

影片全篇贯穿着已经过世的张丽华(伊莎贝拉)的画外音,她也在极力误导观众对剧情的预测。她一边描述母女相依为命的艰苦岁月,一边又叙述她与马振成的前尘往事,尤其是马振成抢劫得手后陪她去医院堕胎,而她只想着与他结婚,再辅之大量细节暗示,轻而易举地便让观众产生她为了爱情不顾一切将孩子生下来的判断。

随后,影片就顺理成章地进入父女情深的常规桥段,其中穿插了寻找也叫伊莎贝拉的西施狗,以及张碧欣与马振成女友们的斗智斗勇(有些黑色幽默的意味),同时也为最后的剧情转折埋入伏笔。

影片用历史大背景来衬托小人物的卑微命运,片中故事发生澳门回归前夕。马振成作为一个腐败警察本来准备铤而走险来逃脱法律的制裁。从马振成的自叙中可以看到小人物的辛酸历程,他说到在澳门做人很难的,腕上不能没有金表,因为“不是别人看不起你,而是看不见你”。

片尾,他在亲情的感化下幡然悔悟,终于决定脱胎换骨坦荡做人,从此可以“见得了人,拜得了神”。影评人常常在王家卫的**中读出香港人面临“九七回归”的复杂心态,本片直接以澳门回归作为故事背景,解读应该相对容易一些,对此不感兴趣的观众大可淡然处之。

倒是故事本身还有值得琢磨的地方,比如明显受到基斯洛夫斯基的《十诫4》的影响,基氏原作讲的是母亲去世后,女儿安卡与父亲米歇尔相处融洽,当她看到母亲留下的信,才知她并非米歇尔亲生,于是,她去引诱他,但他拒绝了,最后她向父亲忏悔,她并没有看过那信。

从这两个相似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年轻后辈与殿堂级大师的距离,大师已然驾鹤西去,而后辈小子正在奋起直追,也可算是**界的薪尽火传吧。

影片的配乐在柏林**节上荣获银熊奖,作曲金陪达为香港屈指可数的**原创音乐家。不过,看完影片稍稍觉得不满的是片中的音乐似乎有喧宾夺主的嫌疑,片中人物的话语只要一停顿,音乐便见缝插针地立即响起,几乎没有空白的地方。

音乐作为**表现元素之一,服务于整部**,根据需要有的地方做加法,有的地方做减法,可本片一味地做乘法,难免给人泛滥成灾的感觉。绘画尚讲究留白,有些地方“无声”可能比“有声”能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纵观本片,就像是一颗包装精美的糖果,打开一层一层五彩缤纷的糖纸,发现里面不过只是一根再平常不过的棒棒糖。这时你或许会恍然,原来观片的乐趣不在于棒棒糖的滋味,而在于一层一层打开糖纸的过程。

《蓝》 《白》《红》简介几意义?

当我在BT站点上看到这部**的时候,我正在构思自己宏大的科幻。我的构思的核心其实很简单,我想用一个《星际穿越》中类似的故事来试图对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宗教以及宗教中的神的产生做一个唯物主义的解释。

那就是神和神的使者无非是因为执行延续人类火种任务而来到地球的宇航员,他们仅仅是用了当时人类智慧暂时还无法企及(甚至现在也无法企及)的科学技术完成了不可思议的事情。宇航员们为了人类不重蹈覆辙便教导人们各种高尚的品格和道德操守,这些教导经过几千年的口口相传便成了如今的各种宗教。

这样一来,不同宗教经典中的那些不同的神迹,比如“耶稣基督死而复生”,“穆罕默德夜行登霄”,“摩西劈开红海带领希伯来人逃出埃及”,这些事情都有了一个天马行空,但是合情合理的解释。

说句题外话,你们看看古代那些教堂壁画上的耶稣基督头上的光圈,很像宇航员戴的头盔,有没有?

有点扯远了,让我们回归到对**本身的评价上来。

影片虽然有些小的细节和真实历史有一些出入,比如马镫的引入。但这些对于影片核心思想的表达并不无大碍。

影片大量的使用了电脑CG来戏剧化的展现各种自然灾害的残酷给人很大的震撼。我从观影一开始便期望着看到摩西在展现神力劈开红海拯救世界的壮观场面,但是让我失望的是,影片对这个呈现得十分模棱两可。

摩西带领希伯来人逃离埃及人的追赶来到红海边,无路可走。上帝的残忍以及现实的无奈让摩西十分痛苦。摩西将自己的剑扔进水中,倒下躺在地上自暴自弃。这时候并没有发生什么奇迹,红海也并没有如我期望的瞬间分开。

然而第二天早上,神奇但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情发生了。红海像退潮向一侧退去,露出了可以行走的海底。整个过程看上去自然而然,并没有不可思议的宏伟发生。

这时,我才明白,原来导演对于宗教的观点跟我出奇的相似,仅仅是思路不太相同而已。

影片中有多处摩西和作为上帝化身的小孩子交谈的镜头,其中有几处是从别人的视角看到交谈的过程,我们看到摩西只是在愤怒的自言自语而已。这些镜头其实都在暗示导演试图对这些神迹进行唯物主义解释。

摩西受到上帝的启示、与上帝对话其实可能仅仅是其精神分裂的结果。鉴于摩西坎坷的身世,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以及忍受过沙漠的煎熬、被好友背叛、被人刺杀等痛苦经历的历史,其精神受到创伤而产生精神疾病的可能性是很高的。当时的人类并没有对心理学、神经科学有任何了解,再配合本身就大多open to interpretation的各种预言,摩西的幻觉被当成是上帝显灵的证据也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然而影片对于这段历史的演绎本身也是open to interpretation的。有信仰的人也并不会被冒犯到,因为这些现象仍然可以用一个实际存在的上帝来解释。这便是导演斯科特的高明之处。

如果上帝的存在可以用摩西的精神分裂来解释,那有确切或者不确切的史料记载的如“埃及十灾”、“希伯来人穿越红海”这样的事情就很难自圆其说了。于是影片对于这些桥段的描绘尽管有些戏剧化,但却没有达到无法用自然现象解释的超自然领域。

这里为了简洁起见,我要引用一下豆瓣上的两篇精彩影评( 无神论者的《出埃及记》 、 出埃及记-关于宗教,科学,埃及艺术及我自己 )中提到的解释:

“灾难的出现,一环套一环。首先是血灾,推断之一是红潮,河中藻类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 这种现状,在有些地方每几年发生一次。藻类的有氧呼吸导致水中生物缺氧致死, 所以鱼类都浮在水面上了(**里解释的鳄鱼咬的...),接着水中生物出逃, 于是引来的蛙灾, 没有吃的,陆地蛙死带来虱灾,蝇灾。而这不是一般的蝇, 而是刺蝇。刺蝇咬人后会留下敞开伤口导致感染。第三灾虱灾导致牲畜的传染性疾病引发第五灾,畜疫灾。 而蝇给人类带来的传染性疾病导致疮灾。只是那年埃及比较惨, 又赶上了雹灾,不常见但是有史料记载。 酷热地带忽然降温为虫卵孵化带来了有利条件, 带来了蝗灾。由于蝗灾吃掉的庄稼和地标植被, 导致土地暴露,进而引发沙尘暴,就是所谓的黑暗之灾。那么接下来, 长子之灾又是怎么回事呢。 推断之一是之前的九灾导致食物短缺,而保存的食物表层由于昆虫排泄以及沙尘导致上层真菌繁殖。而在古代埃及的习惯是长子先吃并得到双份的食物。于是上层的食物被长子吃掉了,而家里其他的人吃的是未感染的食物。最后, 很有趣的是红海分开,推测之一是 “风降”。 如果风强海湾浅就会露出空地,风停后水就会再涌回来。 ”

除了鳄鱼成群袭击人类没有解释,还有红海分开的解释比较牵强,这些解释大多都合情合理。

鳄鱼成群袭击人类其实也可以看成是因为鱼类缺氧死亡,食物缺乏的结果。

红海平均深度约558米,最大深度达2514米,仅仅用风降来解释会有些牵强。但是这也并不是完全不能解释。首先,自人类文明开始一来,地球的海平面就一直在上升,几千年前的海平面比现在低若干米是有可能的。接着就是地质变化可能导致远古时期本来有的较浅的狭窄海峡发生变化,如果是在这样的水深较浅的狭窄海峡,配合潮汐、风的影响,水深达到人可以一天之内走过去的程度是完全可能的。

当然这些都只是细节,影片中故意安排了宫廷“科学家”向法老解释各种灾害现象实际上也是在对观众提示导演试图用唯物主义来解释圣经神迹。而影片对这些自然灾害略显夸张的表现手法也是在暗示其实这些圣经神迹可能只是真实历史因为人们口口相传而导致三人成虎的结果。

不过我并不太同意前面提到的第一篇豆瓣影评的作者的观点。我并不认为导演是要有意讽刺宗教、“揭圣经故事的老底”、“打着宗教旗号反宗教的**”。

旧约圣经中的神本来就是十分残酷无情的,到了新约圣经出现的时候,也就是基督教最早起源的时候,上帝才变成了一位慈爱的父亲。导演仅仅是忠于原著,并没有故意渲染以讽刺神的残酷。

我认为导演斯科特其实是在以一种客观理性的唯物主义精神在诠释和发扬宗教的精神。 他只是想让观众看到宗教的本质并不在于相信一个全知全能的神的存在,而在于给人类以希望和启迪,引导人类走向真理、美德以及和平。 这一点精神在十诫石碑上体现的尤为突出。

辛德勒的名单的影评,要从一个方面 来说的,不要从多方面 来的那种,最好不要网上找的,

《蓝》与《白》:欲爱与痛苦的深渊与法律的救赎

“生命的最后一口气”是《红》里的女主角,瓦伦婷拍的一个口香糖的大幅摄影广告的标题,她从照片中看上去是那样的悲哀,无力地喘息着,像一直濒死的羔羊。的确,生命从一开始就是为了结束,在结束之前只是在营造结束的气氛和筹备结束的仪式罢了。所以生命一直只是一口气,最后的一口气。就像海德格尔说的,只有在锤子折了时才会问什么是锤子。许多人并不察觉,他们不知道握在手心的可能只是一丝风,直到命运为报复他们的肤浅,而给予其重重一记铁锤,让他只剩下最后一口气时,他们才会突然变成另外一个人,蛰伏于其心底的另外一个形象。在《蓝》里,茱丽在丈夫和女儿丧生于后,可以不再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的妻子和一个担负责任的母亲,于是她开始寻找自由,一种冷漠、痛苦、虚无的自由,她寻了一个无人知道的地方住下,开始自己孤单的自由生命。她希望在自己的生命里余下的最后一口气里成为自由的人,自由地舔拭自己痛苦的伤口的人。幸福的变故乃是一种启示,就像《旧约》里的约伯,问题是我们是否可以像约伯一样,在苦难中依然信守着上帝,还是选择虚无或复仇?在《白》里,卡洛在与此生最爱的女人的婚姻中却变成性无能,这与其说如刘小枫所解释的,表明个体人身资本的不平等,不如说,是卡洛对妻子的爱使他变得自卑,害怕无法满足妻子的渴望,这样的男人爱的越深,就越会得到悲剧。《红》里的奥古斯都也是一直在担心自己是否可以满足他的爱人,最后他终于失恋。卡洛在欲爱被羞辱之后,生命被重重一击,他开始成为他心中蛰伏的形象,一个成功而自信的男人,但只有当他想起妻子时,他会突然软弱得泣不成声。卡洛之所以在波兰与前妻交会时不再有障碍,那只是因为他正在执行的是复仇的,而非爱的。

《蓝》中的茱丽所体验的痛苦并非常人可以体会,因为她的痛苦不是身体的限制和束缚,比如《》里的温斯顿,而是在内心的无限自由上发生的痛苦,同时她又是一个带有艺术神经质的女人,她将自己带至痛苦的极限,那极限便是拳头滑过石墙时的麻木,便是面对扔垃圾的佝偻老太时的冷漠。《白》里的卡洛乃是在倾其所有的欲爱中被淘空了自我,他将自己带至欲爱的极限,那极限便是不择手段的报复,便是面对那佝偻老太时的嘲笑。《蓝》和《白》对应着奇斯洛夫斯基的“十诫”系列里的《关于的短片》和《关于爱情的短片》,这两个短片里的主人公以更极端的性情展现了痛苦和欲爱的深渊,它们与《蓝》《白》相同的是,这种痛苦和欲爱在极限中只能带来毁灭,不同的是,《蓝》和《白》都在这种毁灭即将完成的一瞬间实现了救赎。

《蓝》里的茱丽知道了丈夫在生前有一个情人——一个女律师后,便去找她。她到法院里,看到那个女律师正在作《白》里的多明妮可的诉讼代理人,这表明女律师是一个婚姻法律方面的专家,也就是说她对待婚姻和爱情会是出于一种法律的眼光。这种法律的眼光,从她与茱丽的谈话中可以看出,并不是排斥婚外情追求家庭稳定的,而是追求爱的幸福,并甘愿承担责任的。她对茱丽的丈夫爱得如此之深,而又如此节制,甚至容忍情人拒绝离婚的决定。我想茱丽最后希望把家产留给这个女律师,也许就是被这种带着节制的所感染,并且看穿了这份现世的爱里深深的无奈和接受,那么就让活着的人过得好一点吧,哪怕只是好上一点点。茱丽终于开始过一种对痛苦的克制的生活,这种节制的痛感,被延伸到丈夫未完成的《欧洲进行曲》中,因为音乐乃是一种节制的,而这首乐曲更是在诉说对人类痛苦的记忆和容忍。附带说上一句,我觉得法律和音乐在某些方面是非常一致的。比如在理念上二者都贯穿着节制和善德,在形式上二者都要具有体系、呼应和旋律。

和《蓝》一样,在《白》的末尾,卡洛在看守所的楼下,遥望铁窗里仍希冀着欲爱的前妻,终于开始忏悔自己的报复行为。而这一次源于欲爱同时又报复欲爱的行动,因为在实施中触及了法律而被法律打断,尽管法律的参与乃是卡洛中的收场,但在法律的进入时,卡洛终于看到欲爱的极限处这种报复和仇恨的可怕。这两部影片的末尾都似乎象征着,法律(女律师和看守所)向他们启迪了生活的另外一种可能性,即在欲爱和痛苦的深渊中如何过一种节制的正当生活,从而使这种痛苦和欲爱成为“有纪律的”。

《红》:现代法律的困境和救赎的可能性

如果说在前两部影片里,法律拯救了欲爱和痛苦,那么在《红》里,则是法律被欲爱和痛苦所拯救。老法官在亘长的司法生涯中,逐渐迷失在法律打造的铁笼里,无法自拔。他曾对瓦伦婷讲述过两件由他审判的案件,其中一件的被告是一个水手,老法官在法庭上宣判他无罪,但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找到事实的真相,实际上那个水手的确犯下了罪行。所以老法官在退休之后竟然窃听和邻居的秘密,从而看到人事的真相。那个水手的故事还没有完结,这个罪犯被释放之后娶妻生子,再没有作奸犯科,过着幸福的家庭生活。如果他被判罪处刑,他的未来将完全换成另一种模样,他有可能在监狱里学会新的犯罪手法,有可能在心理上变得扭曲偏执。那么老法官提出的问题是:到底谁对谁错?法律的惩罚即使实现了正义,但它是否可以给我们幸福?瓦伦婷反感老法官窃听的勾当,警告老法官“每个人都有隐私权”,但她的警告太愚蠢了,因为她面对的曾经是一个优秀的法官,他不会不懂每个人享有隐私权,但问题是在我们借助法律去保护权利时,有时候我们并没有得到幸福,而是痛苦。如果瓦伦婷不是到邻居的家里欲言又止,而是告诉邻居他的电话被窃听,那么男主人的龙阳之爱的秘密就会被揭穿,一个幸福的家庭从此将变得苦不堪言。法律无微不至地追求正义往往在生活的具体情境中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正如刘小枫在评价《关于的短片》时说,“律师是相当尴尬的职业,好像站在一把巨大的剪刀中间,一边刀刃是法理的抽象性,另一边刀刃是个人性情的具体性。”

老法官给瓦伦婷讲述的第二个案件是关于他的女友的情人的,那个情人是个建筑师,他建筑的一幢楼房倒塌造成很多人丧命,这个案子被交由当年的老法官审理,老法官判其有罪,这个判决乃是完全依据法律。但老法官却在这个案件审理后提出了辞职。他辞职的原因一直是《红》里的一个迷,毕竟他并没有错判。答案可能在于,当年的老法官并没有在此案中申请回避,因为他的判断非常有可能被主观情绪所左右,因为他在热烈地追求自己的爱时,却亲眼目睹了心爱的女人同这个人缱绻床第。老法官的复仇心如此之强大,以至于恨不得将那个男人杀了。所以即使他并没有错判,但他的复仇心却一直弥漫着整个法庭。

老法官讲述的这两个案件揭示了建立在形式理性化和整全性监控基础上的现代法律的三个困境:1、法庭只是在事后重构过去的事实,而并没有同步地把握事实,那么根据这样的“虚构”如何可以保证实现正义?2、正义本身是否有意义,因为有时候严格地依法惩罚罪行时很可能忽视了行动者的罪行背后深深嵌入的个人性情,很可能法院在实现法律正义的同时,忽视了或许更有价值的东西,如被惩罚者可能的幸福生活,法律要呵护的价值太多太复杂了。3、这一切都将委托给一个远不如神的法官去处理衡量,而倚靠法官本人的主观判断是否可以实现客观的正义?在老法官提出的这三个困境里:第一个困境乃是法律面临的表面困境,或者说是法律系统外部——即卢曼所说的委托人——经常向法律系统内部提出的问题,第二个困境则是法律系统内部通过自我反省提出的现代性法律中最根本的困境:即法律的抽象性和个体性情的具体性之间的冲突,而第三个困境则是通过法律系统的困境提出一个最深层次的,宗教哲学意义上的问题:人能否代替上帝,成为新的神。

在老法官的眼里,法律被完全解构了,亦即失去了话语的权威性。从而他对一切法律授予的权利表示不屑,对社会和历史赋予法官的权威表示嘲讽。在他眼中,只有人类以及自己的痛苦才是无比真实的,而法律对这一切无能为力。我们简直就要被老法官说服,就像我们面对陀斯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里塑造的“宗教大法官”,即使我们认为他说的不对,但我们在心底已经被说服,反驳只是感情在作祟罢了。在我看来,老法官就像是那个宗教大法官,向上帝提出他一生中最大的疑问。他是痛苦的,就像宗教大法官一样,知道自己所行非是,但仍不得不作,这种痛苦乃是深于直接的受苦的。

上面谈到的第二个困境在《白》里出现的诉讼同样存在,法官在审理多明妮诉卡洛请求离婚案时,一直就在询问卡洛:你婚后是否与妻子行过夫妻之实?根据法国民法,无夫妻之实当可解除婚姻,法官不再去考虑当事人诸般的个体性情,而是一律毫不犹豫地付诸抽象的规则。而形式理性化的法律就其内部似乎已经无力承担这样的异化,就像《关于的短片》,法庭最终还是宣判了这个怀揣着悔恨的凶手雅泽克。退庭后,他的辩护律师出于负疚找到法官问道:“如果换一个更有经验的律师会不会使结果好一点?”法官深沉说道:“一点也不会,你的辩护是我听过的最好的。”法官接着说“此案本该由一个更好的法官来审理。”在面对无比复杂和迥异的个体性情时,法律因为抽象而显得单薄,以至于有时显得无情。所以在法庭面对雅泽克时,整个法律职业在忏悔,替法律忏悔,因为他们一直被教育依从法律,但他们作为法律家看到的,与他们作为一个同样拥有个性的人所看到的,竟是如此地分裂。所以在《关于的短片》里,法官对律师说:“你这人太敏感,不适合作律师。”理性化对现代法律的“除魔”,使法律无法再感受到原本脆弱而孤单的具体人性,它脱离了个人和性情的理性化和复杂化,从而脱离了作为法律源初经验的生活世界,成为个体生命的铁笼。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法律的救赎者正是法律久违的那种“敏感”,那是老法官被深深触动的瓦伦婷的眼泪,那是老法官自己说的“不忍”。“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在一个“诸神之争”的世界,现代法律的抽象性象一张风中缥缈的蛛网,接不住上帝退位时留给万民的智慧树上的果子,法律将如何进入这种个体性情的深渊,个体欲爱和痛苦的深渊,诸神之争的深渊,来打造一艘没有挂错旗帜的回航船呢?

老太婆和法院:《蓝》《白》《红》的交叉点

《蓝》、《白》、《红》三部**就像一幅“三联画”,虽是不同的故事,却彼此交叉,而这种交叉又体现了三个故事的统一脉络,而如果奇斯洛夫斯基想用三色系列影射整个人类的问题,那么三色的交叉点则表明了其在这一重大问题里的重要地位或普遍存在性。无疑,三色的交汇点有两个:一个是向垃圾桶里扔瓶子的佝偻老太婆,另一个是法院。

上帝是否还在?这是一个充满现代性的道德焦虑的问题。奇斯洛夫斯基在一部访谈片里提到,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着危机,但尚非世界末日。看来他对人类仍存希望,我想这是因为他的上帝还在。但在三色里,上帝是如何到场的呢?李猛在《爱与正义》中提及三色时,认为《红》里的老法官就是上帝。但我觉得不是,因为上帝是寡言的,上帝不会轻易说话,而且上帝不会望你,不会停下,一旦望了停了,那一定是你的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候。在我看来,三色里的上帝不是老法官,而是在每部片里都出现了一次的那个老太婆——一个费力地向垃圾桶里仍瓶子的佝偻老太婆。她无言地行走,劳作,完成,离开,但不会走远。她的衰弱象征着世界的深渊、欲爱与痛苦的深渊,因为她也曾经是丰满的美丽的,但在爱与公义之间慈悲而又暴怒的工作,让她掉光了青丝褶皱了肌肤弯折了胴体。在《薇俄尼卡的双重生命》中,薇俄尼卡在玻璃窗内看见“三色”里的这个老太婆时,她呼喊她希望给她帮助,但老太婆只是停了一下,并没有答应她,而是继续蹒跚地行走。似乎老太婆知道薇俄尼卡将死的命运,不答应她是要告诉她照看好自己已经足够。上帝即使在场,也不再能对人有所帮助,因为上帝的事业已经“成了”,他为此消耗了亿万年的威严,失去威严的他在此世已成为遭弃绝的,而不再握有审判的权柄,在世俗化的现代来临之后,上帝永恒的审判权已经被尘世的法官夺取,而上帝只站在证人席上。

我曾经看过一个短篇,讲的是一个恶徒的灵魂在死后受审,七个大法官坐在高大的椅子上,让恶徒认罪,恶徒没有心软拒不认罪,大法官说找证人来,这时一个身披蓝色星光的老头走到证人席上,大法官纷纷起立致敬。老头边哭边历数着恶徒的罪孽,、、勒索父母。恶徒终于承认了自己的罪行,但当法官们正要宣判时,老头又说,这个恶徒有一次曾在父母睡梦中吻了他们。法官让哭着的证人退席,然后宣布恶徒下地狱。恶徒承认自己罪有应得,但他希望法官告诉他那个老头是谁,因为他仍感激他。法官们说:“他就是上帝。”

上帝已经被剥夺了审判的权柄,失去了终极裁判的权力,这是现代社会的重大问题。这个短篇不仅告诉了我们上帝退位的事实,而且告诉我们上帝是因为过于慈爱和羸弱,而根本无法担当审判的重任。他只是一个受苦的人,在证人席上见证人的苦与罪。正如朋霍费尔所云,在人类社会的理性化与世俗化的历程中,世界已经成龄(world come of age),而上帝在这个世界上是苦弱无力的,没有荣耀,没有报偿。但当法官们(宗教大法官、《红》和《关于的短片》里的老法官)从上帝手里接过审判的权力,成为新的神明,人民不再将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诉诸教堂,而是法院。同时,在得到自由之后的个体性情不断撞击着现代法律的抽象的界碑,法律被迫着步步后退。于是法官们变得踌躇和自卑,心底充满了负疚。他们只是人,真的不适合做神的事情。那么,当法律成为新的约柜,法官成为终极的审判者,理性化使得人类的密度增加,世俗化使得人类重力增加,即使法官作为人间最接近神的人,他的道也无法象上帝的道一样行于水上。

《红》里的老法官讲述的法律的三重困境,归根结底是法官无法象神一样工作:他看不清真实,看不透人心,看不懂自己。那么,在一个神被逼宫,法官无力的世界中,如何寻得终极的公义和善好?这是奇氏面临的重大问题。在那部奇氏自拍的纪录片里,一个教士评价他说,“他触及了人类亘古就有的一个疑问:谁是神?上帝还是我?”奇氏是个悲观的人,但他还没有绝望,在他眼中,上帝失位,但仍在人间,上帝并没有死,真的,她还活着!奇氏在用他的**语言传达着这个令人振奋的福音。上帝在主动的受难,与世人一起受难,道成难身,跃入欲爱与痛苦、罪愆与启示的深渊。上帝就在身边,每个苦难的人都有可能是上帝的化身,这是我在重看“三色”时的感受,那么我们在面对这样的苦人时,不该只是冷漠和嘲笑,而是爱与扶助,因为上帝的受难正是因为这种挚爱,人要参与上帝在此世的苦工,就要积极分担上帝的苦与忧。正是这种爱证明了此世的苦难并非永恒,人并非无救,正是这种爱使瓦伦婷帮助老太婆把瓶子投到了垃圾桶里。老太婆并没有说谢谢,因为上帝本来不须感谢人的帮助。但是在那一瞬间,上帝已重新归位,在人的爱中上帝重新获得了永恒的权柄,那便是爱的审判与救赎,那便是《红》的末尾处那场被诅咒和祝福的航行,那场天上的大水。

爱不仅意味着爱他人,成为“为他人的存在”,同时爱意味着爱自己,珍惜自己的生命,在短促的生命里寻找自己卓越的生活风格。这种对自己的美好生活的追求乃是在自然的欲爱和痛苦上,经由理性和审慎,向更高的爱和悲的实践。而只有在上帝的爱获得永恒权柄之下,法律,补足了对具体人性的爱与同情的法律才可以担当欲爱和痛苦的重荷。在我看来,《蓝》《白》《红》渗透着法律与个人的紧张关系。在“三色”里,每当主人公进入法院,他或她的生命便开始了一个重大的转变。在《蓝》里,茱丽到法院去寻找与她的生命相连而她却并不知道的秘密,在《白》里卡洛到法院希望证明自己的不为现实(性无能)所拘的爱,在《红》里,老法官到法院接受因自己的密告而带来的惩罚。据好掌故者考证,这幢影片里的法院在现实中是位于塞纳河中城市岛(ile de la cité)的西侧,离新桥非常近。这让我深深体会到这幢耸立在许多人生命里的法院的在世性,它不在白云端,不在重门里,尽管它或者给予或者毁灭,但它依然象征着此世的反思、证实与寻找。主人公们都像那个佝偻老太一样,握着一只废旧的瓶子,希望到法院里丢掉,然后开始新的生活。中文里的“断”有“裁断”和“折断”两个意思,法院便是具备了这两种意涵的。所以这幢阴天里灰色的庄严建筑乃是启示我们在命运的深渊中开始寻找审慎的正当生活。主人公们在法院经历了变故之后,终于开始学习到此世的爱的沉重和艰苦。法律只是一种手段,敲击生命的手段,就象一枚催促上课的闹钟,它不会告诉你是否真的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卓越生活,只是告诉你是做的时候了。就象前面说的,只有当法律不再成为人类终极精神的牧领者,法律不再向精神价值的高下被迫作出判断,不再以抽象性的铁门拦阻自由个体的进出,那么法律可以重新关注人的实践行为,关注个体以及公众如何找到他或他们的正当生活。这样的法律才有可能消解自身与个人以及上帝的紧张关系,才有可能成为连接个人和上帝之间的道路。

“三色”里的生命充满了艰难和悖谬,每一个人都仿佛活在生命的边缘,就像只剩下最后的一口气息,来达成最后一个愿望。奇氏是一个悲观的人,象陀斯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伊凡一样,不愿在万民苦难里独自释怀,他厌恶美国人说“extremely well”的习惯,他说他只能说“I ’am so so”,这就像朋霍费尔说的——对世界负责。奇氏一直没有忘记他的人民,他眼里的人民就像海子的一首诗里讲的,坐在水边,只剩下悲苦和怨恨。

《蓝、白、红》三部曲是基斯洛夫斯基的天鹅之歌。制作三部曲时,基斯洛夫斯基回忆了自己的生活和创作经历。这部读来不时让人感动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经历的回忆,谈到好多生活问题。

七十年代,波兰**艺术大师K.Zanussi开创了“道德焦虑**”,基斯洛夫斯基的作品把“道德焦虑”推进到一个更深的层面。基斯洛夫斯基认为,在自由主义社会中,人的道德处境更为孤绝。因为,自由主义社会没有国家道德、民族性道德、阶级道德一类的或虚构、或强制的全民道德。个人的道德承负及其软弱无力在自由主义社会中更充分地显露出来,所谓自由主义,首先是对个人的道德承负力的脆弱的体认。在自由主义社会,个人的道德壮况是怎样的呢?基斯洛夫斯基仍然通过个体性的道德困境来探讨自由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负担。自由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是自由、平等、博爱,《蓝、白、红》三部曲要探讨这些价值理念的私人含义。任何价值理念都不是抽象的,社会制度中的大理念也体现为具体的个体私生活。要想知道生活制度的大理念的味道,最恰当的办法是体味在这个生活制度中生活的个人眼里噙着的泪水。

《红》提出的是一个康德式的问题:爱怎么可能?

时装儿瓦伦婷生得光彩照人,无论她穿什么时装,都令人沉浸在温暖的红晖中,像这个令人心寒而又诱人的世界上一切受害者的庇护人。一天傍晚,她开车回住处意外撞伤一只狗,怜惜感驱使她带着狗寻找主人。

狗的主人是位独居的退休法官,性情古怪,整天在家监听邻居的婚外情电话。瓦伦婷劝说退休法官不要干这种不法行为,不要对别人的隐私那么好奇,退休法官却问她体味过爱的晕眩和恶心没有。

四十年前,老法官还是一个法律系学生,有一位漂亮的女朋友。一天,他偶然看到自己的女朋友“双腿张开,其间夹着一个男人”。他离开了她,一直把爱锁在心底,让它噬嚼自己的身体。

瓦伦婷住处对街,碰巧也住着一位法律系学生,名叫奥古斯特。瓦伦婷不认识他,只是经常从窗户看见他匆匆忙忙进出大门。奥古斯特像在重复老法官的命运,一天,他看到自己的未婚妻“双腿张开,其间夹着一个男人”。

瓦伦婷如茵的气质显得天使般的纯粹,把喧嚣、阴森的周遭世界照得有如神话中的绿色深渊。“这份美是纯的吗?抑或永远都有些缺陷?”基斯洛夫斯基问。老法官和奥古斯特的未婚妻是纯美破损的象征,纯美破损不意味着邪恶和不道德,而只意味着生命的过程:由想像的、可能的爱转变为现实的爱。在老法官的引示下,瓦伦婷困惑不解地看到,爱情的开端和终结就在未婚妻向并非未婚夫的男人张开的双腿和丈夫躺在另一个女人的双腿之间。人世间有纯粹的爱吗?或者,生活中有能够保全精神的情爱吗?

基斯洛夫斯基的问题是,生活中是否有圆满的两情相悦?“纯粹的情爱想像的破损,很多时候是因为人们固执地要寻求两个完全相契的个体在爱欲中相合。完全相契的个体在爱欲中相合几乎是没有可能的,这只是一种情爱的美好想像。纯粹的爱情只能是同一个苹果的两半重新再合,可是,一苹果被切成两半后,分别被生命的无常抛到无何他乡,一半遇到另一半的机会已近于零。

基斯洛夫斯基有意让瓦伦婷与退休法官的相遇显得像被切成两半的同一个苹果,又让他们相逢在错过的时间夹缝中。四十年的时间距离没有消磨掉精神,身体却已远去。基斯洛夫斯基说,《红》的真正主题是:“人们有时候会不会生错时代?”““我们可能修正老天爷犯下的错误吗?”被切成两半的苹果的命运是老天爷犯下的错误吗?会不会是人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想像犯下的错误?老天爷从来没有许诺被切成两半的苹果应该重合,甚至根本就没有一个苹果被切成两半这回事,它只是个人的精神望的想像而已。情爱这个词容易激发人的美丽想像,其含义要么是残破的,要么是错误的。

尽管如此,虽然一再强调命运的无常,基斯洛夫斯基没有变成一个佛教徒或道教徒,他固执地要祝福瓦伦婷。瓦伦婷和奥古斯特相互住在对街,也许,他们就是一个苹果的两半。他们每天都迎面而过,而每天的相逢就是错过。基斯洛夫斯基最后安排了一场偶然的海难:船上大多数人都死了,瓦伦婷和被爱灼伤后逃离的奥古斯特是极少数幸存者。缘分是在灾难中出现的。老法官喘息的目光从电视新闻中看到海难现场,把弥留的祈愿留在了瓦伦婷和奥古斯特偶然间相依的脸上。

白色在法国三色旗中象征平等。自法国大革命以来,平等大概是最具诱惑力的乌托邦观念,像一把在人类的头颅上和躯体间挥舞着的深锯齿的镰刀。《白》要问的不是平等的政治含意或经济含意,而是上的性情含意。的婚姻瓜葛这一最私人的层面显然是体察平等的性情含意恰当的场所。

卡洛和他的妻子好不容易从波兰移民到法国,突然变得性无能。到了法国后,语言不通使卡洛丧失了一切生存能力,而他的妻子不仅有姿色,还会说上几句刚够情场沟通的法语。这已经足以说明卡洛突然变得性无能的原因了。

卡洛的妻子以法兰西风格提出,自己渴饮爱河而不得,痛苦不堪以致患上忧郁症,以丈夫性无能为理由上法院诉讼离婚。卡洛一再声言很爱她,她只提出一个简单的要求:请出示性能。情爱是建立在性能力的平等之上的,一旦这种能力的平等不在了,两情之爱就成了撒在水泥地上的碎石子,卡洛就跪在这散乱尖硬的碎石上:卡洛给妻子打电话,妻子在电话里用与另一个男人的沉欢呻吟来回答。

性能力是随机而生的个体生理个心理基质造化的偶然结果。至今还没有一种平等理论主张个体身体论的平等。然而,政治和经济平等的意识形态影响到个人的性情,改变了个体的身体交往的感觉。卡洛要重新得到妻子的爱,必须明自己的性能力。情爱成了争取平等的私人性斗争,被还原为个体之间偶然的相对平等。

卡洛在法国死皮赖脸地缠着已经诉讼离婚成功的妻子,受尽种种羞辱,只有返回波兰。回到本土,卡洛不仅发了一笔横财,性能力也意外地恢复了。他还爱着妻子,装死请人发告,唤妻子回来接收财产。她回来发现卡洛不仅没有死,还恢复了性能力,而且这能力的表达不带责备。基斯洛夫斯基提醒人们一个司空见惯的事实:情爱中的平等是由财富和生理条件构成的,而且这两项条件相互勾连。爱情是个体差异(这可能变成不平等)因素偶然达成的平衡。基斯洛夫斯基在问爱恋中的人们,难道真有纯爱?没有利害权衡?生理的资质、智力和情趣,乃至心理素质和脾性,都是个体的人身资本,更不用说如今的国籍身份、财富能力和职业位置。然而,个体之间真的会有平等?基斯洛夫斯基置疑质疑的不是经济平等或政治平等,而是个体性情上的平等。纯粹的情爱不是与人身资本不相干,而是两情(性)相悦,无论相悦是由人身资本的什么要素构成的,与平等与否不相干。寻求平等的情爱,不是纯粹的情爱。

基斯洛夫斯基的作品大多由自己编剧,编构故事是他思考生活的方式。通过叙述某个偶然,基斯洛夫斯基或构造或置疑某个观念的含意。基斯洛夫斯基编构的这个探究平等的故事带有喜剧成分:通过性能力的不平等挑明平等诉求的虚幻性,嘲笑现代意识形态中过于夸张的平等。人类最好不要去充当平等的代数师,为了算出永远算不精确的平等数,用相互伤害在相互的肉体上画计算公式。

个人自由不仅是政治理想,也是理想———个人对美好生活的欲望自由,然而,由于个体生命的在体性欠缺,这种理想是难以实现的。自由主义碰到了一个自相矛盾的困难:既然承认人身的在体性欠缺与对美好的欲望之间的不平衡是恒在的,个人

急求法国**《邮差》影评

把犹太人的历史结合起来看这部片子,你会觉的得到的不仅仅是震撼。  在片子最后,当1个苏联骑兵告诉辛德勒工厂里的犹太人他们被解放的时候。犹太人问,我们该去哪里?苏联人的回答令人深思:不建议你们去东边,那边的人非常仇恨犹太人。你们去西边也不合适……(是啊,他们就是被那里的人赶出自己家园的)

也许很多人至今还不明白为什么德国人那么恨犹太人,当他们在德国遭到迫害被迫逃亡世界各地的时候很多国家为什么都拒绝他们入境?(当然这和当时德国外交的高压政策也有关系)

那我们就从犹太人的起源说起吧。公元前2000年左右,一支弱小的闪米特游牧部落开始迁徙。他们离开幼法拉底河口想在巴比伦国王的领土上找一块新的牧场。但巴比伦不欢迎他们,他们只好继续向西走。最后终于在埃及找到一个栖身之地。这个部落被称为希伯来人,也被叫做犹太人。他们在埃及和当地人和睦相处了500多年。后来在接纳他们的国家被希克索斯人征服时,他们发生了转变。他们开始为外国侵略者竭力效劳,最后总算是如愿的保全了自己的牧场。又过了许多年,埃及人终于打跑了侵略者,这个时候轮到犹太人倒霉了。他们被贬为奴隶去做苦力修路,修金字塔。又过了许多年,有1位叫摩西的人带领他们走出了沙漠逃出了埃及。逃出来后的某天,摩西从西奈山上带回了块石板,石板上刻有耶和华给人类的律法,这就是至今还被犹太人尊崇膜拜的‘十诫’。(在片中那位司令不是笑称辛德勒想当‘摩西’么,典故就出在这里)

摩西继续带领大家走,又过了多年他们终于被摩西带到了一块富饶的土地上。这个地方名叫‘巴勒斯坦’。但是这个时候这里已被和犹太人同属一支闪米特部落的嘉喃人占据。犹太人奋力冲开道路进入山谷,建立起许多城市。他们修建了一座专门敬奉耶和华的庙宇。并将庙宇所在的城市命名为‘耶路撒冷’。到了公元62年,在这个城市处死了一位木匠的儿子,他名字叫约书亚,人们都叫他耶稣。

到了公元7世纪,在麦加附近又有支闪米特部落崛起,接下来的1个世纪中他们的军队统一了西亚,席卷了欧洲。他们被人称为‘阿拉伯人’。(历史这东西真是非常奇妙,不是么?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其实很多年前竟都同属一个种族。)中世纪还有很多故事,这里就不一一说了,最后我们回到正题上来:为什么德国人非常仇恨犹太人?

1战的时候,德国当时还属于奥匈帝国。当时的奥匈帝国包括了奥地利,德国,匈牙利等国家或一部分。当时很年轻,跟许多热血德国青年一样主动给皇帝写信参加了1战。因为作战英勇而先后得到过2枚铁十字勋章。后来他因毒气而负伤被送到后方治疗。在他接受治疗的时候,德国战败了。1战德国输的很奇怪,至少在很多人眼中是奇怪的。德国在投降的时候还有几百万的部队,德国士兵甚至还在敌国的土地上!但是他们竟然战败了!最后和当时绝大多数的德国人一样认定:德国被犹太人出卖了。(现在已经不好评论是否属实了)当时犹太人中的很多人都属于中产阶级,他们大都有文化,有教养,出了很多科学家(最出名的是爱因斯坦)文学家音乐家。可以说犹太人就代表了上层社会。奥匈帝国在1战后分裂成几个国家,被迫割让土地,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所以犹太人被绝大多数的德国人,匈牙利人,奥地利人所痛恨。(在片子中有个镜头是德国小孩向犹太人扔石头,就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

由于犹太人始终是外来文明,而且他们信奉自己独立的宗教(犹太教)这就导致了他们不能掌握最主要的军事权利。加上他们大都身家富裕,所从事的工作也大都是令人尊敬羡慕的工作。所以,他们在大多数欧洲人眼中是被排斥没有好感的。所以,几百年来他们颠簸流离,都是如此。(片子当中有段司令讲话,说犹太人在600年前被赶到波兰当时人数还很少,而现在却繁衍出了很多。也就是在说这段历史。)

我在这里并没有丝毫诋毁犹太人的意思,我只是在说历史。

我与狗狗的十个约定的读后感,可以再追加40分

《邮差》故事的背景是50年代席卷全球的共产主义浪潮,聂鲁达1945年当选为智利国会议员,同年加入智利***,1946年后被迫流亡,直至1952年回国。在聂鲁达的影响下,马里奥参加了当地的一个政治集会,正当他被主持人邀请上台朗诵献给聂鲁达的诗歌时,会场产生了骚乱,并遭到警察镇压,他不幸身亡。因而,在剧末,聂鲁达数年后再次回到当年流亡时居住的小岛时,只见到了贝特丽丝以及她和马里奥所生的儿子,一个根据聂鲁达命名的男孩——帕波里托。

这部影片的某些段落令我不可避免地联想到帕乌斯托夫斯基的名著——《金玫瑰》,特别是马里奥向聂鲁达学习如何写诗——更确切地说,是如何创作暗喻——那些段落,完全就是《金玫瑰》的风格。比如:马里奥说,我想做一个诗人,聂鲁达告诉他,你试着一个人沿着沙滩散步,走得越远越好;聂鲁达让马里奥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渔网,他脱口而出:悲伤——这是一个让我无比意外的形容词,但是看到影片里那些年老而干瘦的渔夫们的生活,又会觉得用这个词来形容渔网是那么的贴切;马里奥在屋子里冥思苦想着暗喻和诗句,镜头的另一边,他的父亲在很仔细地舔一口锅...

**青年们对聂鲁达的扮演者Philippe Noiret必定不会陌生,他就是天堂**院里那个放**的老头,那个目盲却又洞悉一切的先知。在那部影片的结尾,他为多多拼接起来的接吻镜头深深地感动过我这样的**青年;而这部片子的结尾,却是诗歌爱好者马里奥为他录制了小岛上最美丽的一些东西:第一,卡拉第索托的海浪声,小的;第二,海浪,大的;第三,悬崖上的风;第四,吹过丛林的风;第五,我爸爸伤心的渔网;第六,教堂的钟声,女士的忧伤,还有牧师;第七,岛上布满星星的夜空;第八,帕波里托的心跳...这一切,只是因为聂鲁达曾经让他说一些岛上漂亮的东西,而那时的马里奥是这样回答的:贝特丽丝.卢梭。

不可否认,马里奥已经成了一个诗人。

当然,在这部影片中不得不提一下贝特丽丝.卢梭美丽的胸部,个人感觉,要比莫妮卡.贝鲁奇更加的迷人(影片放到38分钟左右第一次出现的胸部绝对地令人倾倒)。我以为,贝特丽丝的胸部是影片的一个关键,是马里奥产生诗歌灵感的源泉,因此,女演员的选择就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众多中国导演所没有意识到的一个关键的问题。试想,对着章子怡那张冷冰冰的face和扁平的咪咪,你怎么可能让一个憨厚的渔民之子、一个此前从未接触过诗歌的人,从嘴中喃喃道出这样美丽的诗句:

你的微笑像蝴蝶一样飞过你的脸庞;

你的笑像一朵玫瑰花,

未出鞘的矛,清澈的水

你的笑像银色的波浪...

贝特丽丝的姨妈也是片中一个重要的配角。她几乎完全是一个王尔德式的人物:粗壮的身材、恶劣的面容、庸俗的心灵,吐出的却是隽永的妙语(至少我听上去很隽永)。比如说,当贝特丽丝被马里奥的暗喻打动心灵的时候,她说,当一个男人的话感动你的时候,他很快就会动手的了;她还说,话语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东西,我宁愿酒吧里的一个醉汉摸你的屁股,而不是一个家伙说什么你的微笑就像一只蝴蝶;贝特丽丝纠正她,是我的微笑像蝴蝶一样飞过我的脸;她说,苍蝇也飞,道理是一样的,到了床上,什么人都一个样,无论是诗人、牧师、还是共产主义者!简直令人笑翻肚皮。当聂鲁达离开意大利后,数年没有音讯,她总是说,鸟儿吃完了就走了,不再回头。

此片是一部翻拍之作,导演把聂鲁达和邮差之间的故事移到了50年代和意大利,不知道是否是为了政治背景的需要。影片、或者说剧本令人不满的地方在于,把马里奥对聂鲁达的崇敬之情上升到了一种几乎是个人崇拜的地步。聂鲁达是较早地介绍到中国来的国外诗人之一,我猜想除了他的诗艺之外,其间不免有他的亚非拉背景以及***员身份的因素,甚至,我猜想,他能够获得诺贝尔奖,其政治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力也不能低估,毕竟,在拉美作家群中,他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比起马尔克斯和博尔赫斯来,要微弱许多了。聂鲁达的诗我读的不多,印象中以情诗为主,早年没有投入,现在就更加不符合我的趣味了。

求一篇美国**<魔鬼代言人>影评~~~~发我邮箱iris1314886@126

影评

“养了狗的人、想养狗的人、虽然喜欢狗但是不能养的人都应该看一看的**。”

——— Mikan(《MovieWalker》杂志编辑)

以“**作品”的标准来看,并不是能够让人满意的作品。但凭借其“平均水平以上”的表现,还是能吸引一些普通观众。

——— 前田有一(“**批评”网站影评人)

如果一部**的主角有狗的话,很可能就是一枚“超级重磅催泪弹”,例如先前感人无数的《导盲犬小Q》,又或者近期香港导演陈安琪的《爱与狗同行》。自然,今年的日本**《狗狗与我的十个约定》(即本报之前曾经介绍过的,本文使用它在内地更常见的名字而非其香港译名,便于读者按图索骥)也不例外。尽管这些**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但最核心的主题无非都是: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本片在香港上映时,有观众离场时相互问“哭了几多次?”又或是“在哪一幕哭了?”然而,《狗狗与我的十个约定》令人哭泣的原因,除了狗主角“袜仔”对主人毕生的忠诚叫人感动,还有一种让人感到绝望的悲伤力量———那便是这些人物永远也躲避不了的寂寞感。它就像死亡一样如影随形,人之怕死,或许就是害怕去到一个永世孤独的世界。

片中,亚嘉莉因父亲忙于工作而感到冷落,年少母亲离世,小狗袜仔的出现填补了母亲的空缺。但十年后袜仔年老逝去,他们在一起的时光注定短暂。女儿成人终将出嫁,父女俩洒泪互道感谢,是感谢有生之年总算有一段不长却欢乐的光阴彼此分享。每个人都寂寞,或者终将寂寞,因此才有了结合的快乐,才懂得珍惜相处的时光。影片结尾,亚嘉莉走进婚姻的殿堂,寂寞将此刻衬托得更加珍贵。片头字幕写道:最初上帝创造了人类,却发现了人类的弱小,于是把狗赐予人类。看来,上帝也深知人类害怕孤独的弱点。

影片片名源自一首在网络中流传的短篇诗《爱犬十诫》。2004年,当《导盲犬小Q》大赚眼泪的时候,以《爱犬十诫》为主题的一系列书在日本争相出版,嗅觉灵敏的**制作人福岛大辅便开始着手将之搬上银幕。在接下来的一年多里,福岛等人设想过动物版《人鬼情未了》,亦设想过惊险刺激的大冒险情节,但最终还是决定回归本真,讲述一只平凡的狗狗和普通少女之间的故事,以人的成长作为主线来刻画人与动物间的感情。

于是,才有了这个具有浓郁日式气息的《狗狗与我的十个约定》。影片的前半段情节舒缓,好在有漂亮的面孔,秀美的风景,明快的色调。随着时间的进展,之前那些略显琐碎的细节也渐渐浸润到心间了。

感触

十年后……

会是什么样子?

十年后,明莉和星进已经结婚了。

十年后,爸爸的蛋包饭还是那么完美。

十年后,水壶洒下的奇妙色彩,依旧如彩虹斑驳。

十年后,你……过得还好么……

曾经的每个日子里都有你的平凡足迹,卧在庭院被太阳晒得睁不开眼睛,守候在每个寂寞的人身边,即使他们为了各自的成长一个个和你背道而驰,总是没办法阻挡你去追随认定的唯一。有了你,所有的美好期望都握在了手里,也是你,改变了他们。

一起生活的时光肯定会念念不忘吧,虽然你伤心她的疏离,与你的十个约定她没有遵守,要怎样才能告诉她你的心事?

空空的狗食盒,幸福的合照,你倒在毯子上面真是个很懒的家伙。她遵守了第十则约定,最后的时光守候在了你的身边。

忏悔。感谢。

你抬起前爪的那一刻,是一种宽恕和释怀,对吧。

终将告别的这天,你也已经幻化成风。

再见,只是暂时的不能相见。

从此,回忆里再见,再遇见。

蓝白红三部曲的影评啊

这部**还是不错的,就是不够含蓄。不过,对于罪孽深重的你我而言,也只有大段的独白和赤裸裸的控诉或许还有点用。恰如托尔斯泰里的说教,有些人厌倦,有些人赞赏。对于**这种光影加台词的“拼贴式”艺术而言,通过关键词来解读总是比较妥当的。

虚荣

这是撒旦对人类批判的中心词语,说是批判,毋宁说是训诫。凯文从佛罗里达的一个小律师,经过西方不败般的诉讼纪录,变成了纽约亦即美国数一数二的大律师,从此居豪宅阅美女,名满天下,其动力是什么呢?

律师,按照人类的美好理想,其动力当然是正义。在西方社会,尤其还要加上信仰,即对上帝的忠诚。不过,凯文打赢的这几场官司,却都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他陶醉于在法庭上以优雅的言辞、得体的举止,雷霆般震撼的打败对方律师的成就感,并傲视那些虽威严却老朽的法官。他的动力是成功。凯文并不爱财,但他的妻子却喜欢。所谓事业,既有成功,亦有金钱,这便是凯文的动力,这就是虚荣。

因此,本片既花了大力气来说教,又竭尽全力的营造恐怖气氛,就是要对人类的行为进行劝说加恐吓,从而让人类反省:虚荣二字,就是最重要的原罪。

在中国,有中国特色的虚荣也很多,最典型的就是电视广告中制造出的成功人士的幻想:尽管神州大地污染遍地,成功人士们总是住在装了环保空调的大房子里,总是开着2.8的商务用车,总是身着用加酶洗衣粉洗过的商务衬衫,对着使用三合一洗发水和雪肤活力霜的妻子微笑,旁边爬着一个用超级尿片裹着的婴儿。中国的劳苦大众们,看了这些广告,怎么能不虚荣?怎么能不暗下决心努力奋斗?怎们能识破这种大众文化的阴谋?

虚荣虽然是原罪,好在人类知道这一点。导演用撒旦的话说出了“Free will”——自由意志,是导致一切悲剧的原因。换句话说,人类的罪恶都是自己选择的,撒旦会时常诱惑人类,但做出选择的是人类自己。苏格拉底从未相信人类会自己走向罪恶,他认为人只有因为缺少美德的知识才可能在懵懂中作恶,但苏格拉底的时代还算人类的童年,儿童的善恶分辨是最清楚的,也是能够让成年人惭愧的。所以,苏格拉底不能解决成年之后人类的美德问题,换句话说,人类有可能通过自由意志走向罪恶。撒旦没有错。

好在free will意味着,人可以自由选择恶,也可以自由选择善。凯文自由选择了朝自己头颅扣动扳机,血光四溅,霎那间撒旦的地狱崩溃了,撒旦的大小恶魔们枯萎了、焚毁了。撒旦本人则又从恶魔变回天使,从地狱的王者变成上帝的奴仆。这是弥尔顿寓言的终结,也是上帝寓言的回归。而凯文则成功逃离,以上帝忠实信徒的身份救赎了自己的罪恶。

记住,free will,我们不怕诱惑,就要面对虚荣做出正义的选择。

法律

对西方世界而言,有上帝之法与人间之法,或者说有自然法和人间法。摩西十诫的律令,都是上帝之法,规定的是普遍的道德原则,譬如不能偷盗之类。我曾经设想,如果只有上帝之法,或者对于东方而言,只有儒家信条,人类社会能够实现正义吗?

理想的社会是不需要人间法的。然而理想的社会并不存在,所以还是需要人间法。人间法规定的是具体的条例以及和道德判断无关的行为。在当代社会,人间法始终在前台,上帝之法是隐退的,然而一切的法律都应该有上帝之法作基础。所以,现代的法律诉讼,应该在保证按照法律条文进行的同时,不能违反上帝之法。而凯文作的,恰恰不是这样。他严格按照了人间法律来进行诉讼,但在明知当事人犯罪的情况下,仍然摒弃道德为其辩护,甚至不惜伪造证据。这种行为,只有上帝知道,也只有上帝才能干涉。然而上帝是隐退的,它不会主动干涉,只有人的内心才能做出选择。

所以,这部**很好的暴露了法制社会的一个弊端。就是一旦法律规定了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的事情,就为人类从条文中寻找漏洞提供了机会。人类的思想是无穷无尽的,是所有条文条例不能禁锢的。中国古代没有律师,但是几乎每个衙门附近都有利用自己对法律条文的熟悉来包揽诉讼、强词夺理的人,历代王朝都对这样的人极端鄙视,法律也不允许包揽诉讼。好在中国的政治体制比较特殊,审案的法官,一般是熟读圣贤书却未必熟谙法律的,他可以通过圣人的言论来判断是非,而圣人的言论往往代表天理。或者说,中国古代的审案用天理来补充了国法,从而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利用法律的漏洞谋取利益、混淆是非的现象。要知道,“天理国法人情”是铭刻在每个衙门里的标语。中国没有上帝的注视,但是有圣人的天理,这是东西方可以互通的余地。当然,中国古代审判中的负面现象,在这里不详谈。

在这部**中,凯文就是一个钻法律空子的法律高手。而这样的人,“全世界法学院的学生比所有的法官都多”。本片试图通过上帝不无残酷的召唤,唤起律师的良心。联想美国的辛普森案,有很多人不满,但又有多少人在暗地里喝彩呢。

失乐园

这部**是向英国作家约翰弥尔顿的著作《失乐园》唱反调的。在长诗《失乐园》中,一个天使因不满上帝的对世人的“watch”(可以理解为冷漠,有点像佛祖总是微笑着俯视众生,亲民但是冷酷的造型),率领一群天使到人间造反,自命为地狱之王,是为撒旦。作家弥尔顿是克伦威尔的忠实信徒,他写这首诗,自有其反叛的精神在其中。但本片则给了《失乐园》一个现代答案:撒旦失败了。影片露骨的把Al饰演的撒旦取名为约翰弥尔顿,意图明显。但本片所要抨击的,是二十一世纪而不是十七世纪,可以说导演和弥尔顿开了一个玩笑。

失乐园是人类的子宫。从此人类被放逐,上帝再也没有出现过。上帝始终没有出现,反而说明他在人的心里。**的最后,凯文从是耶非耶的幻想中醒来,毅然放弃了对儿童的老师的辩护,成功的使用了自由意志,开心的领着妻子离开。富有寓意的是那名热衷挖花边新闻内幕消息的小报记者,原来就是撒旦本人。我宁愿相信,这是已经回归天堂的撒旦,或者说,他已经不是撒旦,而是天使了。

戏中戏

本片用的是戏中戏的模式,但也不是严格的戏中戏。不像《法国中尉的女人》那么典型。不如把它看作双线结局的模式比较好。刚才已经说了,这部片子对观众的态度,像极了宗教传播的典型模式:说教加恐吓。这分别是这部**叙事和技术的特点。

从叙事上看,叙事清晰流畅,但Al的几次演讲,尽管比较震撼,更多的是乏味。因为**的镜像已经很好的传达了寓意,不需要主角一次又一次的大声说教了。这颇令我想起一个词:席勒式。这虽然是个老概念,但通俗好用。

从技术上看,本片的配乐比较到位,时时营造一种地狱的恐怖气氛。玛丽走向疯癫的过程,就是配乐一次比一次更加令人恐惧的过程。当然,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凯文在离开母亲后,走进空空荡荡的纽约城,此时整个城市如同一幢死城,所有的建筑依旧雄伟,夕阳依旧灿烂,但只有一个人,凯文。此时圣咏的歌唱响起,合唱团的歌咏伴随着镜头的向上拉而逐渐升高。这是天堂的?地狱的?是撒旦阴谋得逞的前奏?还是凯文内心上帝的呼唤?不知道,但这段音乐的效果好极了。

本片的色彩也比较有特点。两个多小时的剧情,色调从开始的明朗、清新,逐渐变成阴郁、恐怖,纽约的繁华活像一座地狱。

而本片最富有艺术效果的,是镜头的使用。比如,大量使用360度环绕镜头造成眩晕感,典型的是安迪在慢跑的时候,镜头从凯文的视线跟过去,随即围绕着安迪作了一个圆周运动,令观众眩晕后感到紧张;再如快速拉升和快速聚焦的镜头,撒旦在教堂里透过水看见了凯文的行踪,就是一个镜头从撒旦的手快速变成凯文所在的街区,等等。很多镜头都是这样快速的变换近景远景,从而造成一种不稳定感,很好的模拟出了上帝抑或撒旦的全知视角,也令观众沉浸在一种前途未卜的紧张感中。

最后,尽管我不认为这是我看过的很好的**,但绝对值得一看。哪怕像我这样的老男人看看阿尔帕西诺,喜欢帅哥的女生看看基努里维斯,都是不错的事情。

冒牌天神的剧情简介和影评

1.《蓝》

《蓝色》是波兰籍世界级导演可尔斯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继其探讨当代人道德困惑的鸿篇巨制《十诫》后的又一力作——《蓝·白·红》三部曲的第一部。《蓝·白·红》三部曲的创意来自于法国国旗的颜色,它们分别象征着自由、平等和博爱。本片导演以其独特的叙述手法,把视角探入了“自由”的深层涵义中。该片获得第50届**节最佳影片金狮奖、最佳女主角奖、摄影特别奖等诸多殊荣。

《蓝》是一部法国影片,获十项国际大奖。在我们的心目中,法国影片都是非常浪漫的,有众多出身平微灰姑娘的美梦成真,有频繁的约会热爱场面。但是,蓝绝对没有这些,蓝自始至终都基调低沉,沉得令人发闷。但在这极度的沉闷之中,却有一条有关生命的主线,非常模糊,时隐时现。

这部片子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如此细腻传神的人物心理刻画。我们看到在如此非常环境中一个人如此真实坦露的心理过程。

这部片子的最大特色、也是最大成功之处在于:语言很少、气氛低沉情况下的人物心理刻画。通过很多无声的动作和细微的表情,将心理活动展示出来。整片没有一句诉说心理的语言,譬如“您不要太难过”等。

另外在制作上,本片有许多优秀的细节。我们看到,当一部片子主题、形象、风格都定位之后,优秀导演可在这个框架之下可做很多有意义的手法创新,这些能加强片子的表现力。

2.《白》

与宿命感伤,温情弥漫的《蓝色》相比,作为《蓝.白.红》三部曲中的第二篇,《白色》显得幽默诙谐得多了,但是主题内涵的相似性,同样使该片承载着一种“黑色幽默”的意味。

波兰理法师卡罗尔被法国妻子抛弃,他回国后发迹又骗回了妻子的芳心。影片情节表面上看似演泽着一对异国男女的爱情悲欢,但其实质却满含着男主人公对人的尊严和平等权利的追求,这也正符合了白色象征平等的内涵。

男主人公被妻子抛弃,出于人的自尊,他奋发图强。这种追求平等权利的愿望本无可厚非,但是,影片创作者的目的并非如此单纯,他们站在哲学的阶梯上,用带刺的针头探入了人性的深处。

应该说,卡罗尔追求平等权利的初衷是令人奋进的,但是他一旦事业有成,却用其作为手段,打着平等的幌子来进行预谋已久的报复,这是十分可怕的。他的复仇心理使他骗回前妻,在骗取了她的真心后又谋害她入狱。这种常人的复仇心理本来也是正常合情的,但是,复仇的心理演变成了疯狂的毁灭,那无疑令人惊惧的,象征着平等的白色已被现实的龌龊玷污,新的所谓的“平等”却是在冷酷的情境中达成。这对并非无爱的男女之间的复杂冲突,鲜明地表现了创作者的主体意识。在“黑色”味颇浓的戏剧性情节中,我们可以隐隐地感受到导演对人性,对平等的独到理解和深入探究。其实,从更广的意义上来讲,卡罗尔与多明妮戈这对异国男女之间的情感冲突,在“平等”的命题中也蕴涵了东、西方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巨大反差与碰撞。影片女主角多明妮戈由法国女星朱莉·德尔比扮演,她与以往塑造的人物十分贴近——外表傲慢, 内心却狂热似火。 此外,朱莉的面色足够苍白,这也正符合了影片《白色》 的不加滤色镜的写实风格。

3.《红》

作为《蓝.白.红》三部曲的压轴戏,“红色”象征着博爱。

影片《红色》描绘了众多人物间的复杂纠葛:热恋中的学生瓦伦丁总被对方猜疑;追求卡琳的法律学毕业生奥古斯特发现了他的恋人在与其他男子缠绵;命运中的偶然又将窥听他人隐私的退休老法官卷入复杂矛盾中……

该三部曲的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尝言“最接近人道精神的是博爱,而我们是可以博爱的,因为我们总是在目光中显露出慷慨。”他的这番话是可以引导我们去窥探《红色》的底蕴的。

女学生瓦伦丁和法律学毕业生奥古斯特都是真爱的化身,他们忠诚,热烈地深爱着自己的恋人,但是,各种矛盾和丑恶现实不断打击着他们,使他们或压抑或痛苦。其间,又有那爱听他人隐私的老法官也在为往昔的感情创伤而苦苦哀叹。经历了一连串事故变迁,瓦伦丁终于和奥古斯特逐渐建立了感情……

影片中的、窃听、背叛、报复等人物行动十分接近于基氏的前作《十诫》,在道德内涵上,该片综合了《十诫》乃至《蓝色》与《白色》的全部含义,这些看似离奇的故事情节实际上已成了导演流露极富哲理意味的主体意识,表现当代人生存状态的信号了,它们的底蕴也因此是很值得观众去挖掘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看来,作为高科技产物的电话不仅不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工具,相反却常常令人陷于猜忌和困顿之中。密如蛛网般的电线的两端的人们,常常会借助话筒来伤害对方,彼此遭受创痛。这也正是这一世界级导演的又一个深遂的见解了。

附《蓝·白·红三部曲》剧情介绍:

1.《蓝挑/蓝·白·红三色之蓝色/三色:蓝》

朱莉的丈夫是位有名的作曲家,她深爱着他并一直心甘情愿地默默协助丈夫完成他的工作。一次,朱莉一家三口驱车外出,但祸从天降,意外的事故意瞬间夺去了她丈夫与爱子的生命。残酷的现实使幸免于难的朱莉痛不欲生,她在生与死的世界上徘徊不定,不知道命运为何对她做出如此的安排。

在家庭被毁灭的同时,她又无可奈何地面临一次新的选择,但是命运之神又会给她怎样的选择呢?听着丈夫作的曲子,往昔的他时时浮现在眼前,痛苦总是缠绕在她心头,使她无法超脱。但是,她又必须摆脱痛苦,于是,她扔掉丈夫的全部乐稿,以期抹去种种回忆,其中也包括着一份她一直心存着的疑问。

偶然的机会中,一份乐谱落入丈夫生前好友奥利弗的手中。他出于好意将此乐谱在媒体中广为传播,并无意中将这乐谱创作的原由告诉了朱莉。朱莉得知了这份乐谱确与一名女子相关,自己多年的怀疑终于得到了证实。知晓逝去的丈夫生前对她有不忠行为,朱莉痛创的心头更是雪上加霜。

那么,今后的信念又在哪里呢?奥利弗并未料到自己的好心会给朱莉带来这样的恶果,心中百分歉疚,他也因此而更想帮助朱莉重新面对人生。但是对于朱莉来讲,奥利弗更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于是,两个人的关系在猜测中小心翼翼地探索着展开了……

2.《三色之白/白迷/蓝白红三部曲之白色》

卡罗尔是一位生活在巴黎的波兰籍理发师,工作上的压力和生活在异国他乡的陌生感使他变得萎靡不振,无意间时常得罪他那已婚不久的年轻任性的法国妻子多明妮戈。她对丈夫的冷漠感到愤怒,于是以婚姻有名无实为理由到法院请求离婚。离婚目的没有达成的多明妮戈烧毁了卡罗尔的发廊使他沦落街头。此时,只有一只皮包和一张美发师证书的卡罗尔唯一的目标便是回到波兰重整旗鼓,让多明妮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

在热心的波兰人米科拉伊的帮助下,卡罗尔回到了华沙。他来到其兄尤雷科开办的单位工作,同时又兼了一份保卫员的差事。为了多嫌钱,偶然的机会,卡罗尔义无反顾地将所有的财产都投入了房地产买卖中,他还拉了有些不情愿的米科拉伊入了伙。此后,卡罗尔因炒地皮而在一夜之间成了富翁。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不久又当上了一家国际贸易公司的总裁。

发迹后的卡罗尔千方百计同多明妮戈取得联系,虽然她拒绝同他会面,但卡罗尔并不放弃,发誓要征服多明妮戈。于是,卡罗尔精心策划了一个,在米科拉伊的帮助下,他对外谎称自己已死,买了具死尸冒充自己埋在墓中,遗产留给了多明妮戈。多明妮戈从巴黎赶来华沙参加葬礼,并继承了卡罗尔的遗产。但出人意料的是,已死的卡罗尔活生生地出现在了她的房内。多明妮戈欣喜若狂,终于投入了卡罗尔的怀抱。在一夜狂欢过后,第二次清晨,多明妮戈一觉醒来,发现卡罗尔失踪了,随即警察赶来,把多明妮戈作为谋害前夫的嫌疑犯逮捕了起来……

牢中的多明妮戈隔着监狱的窗子,向注视着她的那位曾被她抛弃过的前夫平静地挥了挥手。而此刻,遭到了报复的她又到底想要对他诉说些什么呢?……

3.《红深/蓝·白·红三色之红色/三色:红》

在瑞士日内瓦,年轻的女学生瓦伦丁在求学的同时又到一广告公司兼职作了,其住处附近住着一位学法律的大学生叫奥古斯特,他正热恋着一个叫卡琳的女孩。

瓦伦丁十分想念在英国出差的男友米歇尔,但米歇尔却总在电话那头传来不信任的猜疑语气,这使瓦伦丁很压抑,与此同时,奥古斯特也在不远处用电话倾吐着他对卡琳的爱情。

一天夜里,拍完了一系列以红绸为衬景的广告的瓦伦丁开车回家时不小心撞伤了一只狗。狗的主人——一个老头对此十分恼火,瓦伦丁一气之下把狗带回了自己的家。一天,康复的小狗竟跑掉了,瓦伦丁来到狗的主人家,意外地发现了这一个自称是老法官的老头正在窃听别人的电话……广告摄影师主动追求着瓦伦丁,而瓦伦丁却在深情思念着米歇尔,但是他的电话越来越少,甚至充满了火药味。那边,奥古斯特给卡琳打的电话也始终没人来接。瓦伦丁和老法官之间产生了一种很奇妙的感情,他们互相顶撞,讥讽,挑动。为了看到瓦伦丁的反应,老法官竟跑到法院去自首,而奥古斯特这时正巧在法庭上。

老法官告诉瓦伦丁,他年轻时曾深爱过一个女人,谁知道竟在大学门口撞上了她正在另一个有钱男人的怀抱里……不甘寂寞的奥古斯特爬到了卡琳窗户前,见到的居然是女友和另一个男人在……

奥古斯特决定去英国看朋友以暂时忘却这块令他痛苦的土地;瓦伦丁也终于下决心乘船去伦敦找米歇尔了。一阵狂风暴雨过后,老法官在电视上看到了英法海峡传来的噩耗:由法国开往英国的客轮因气候问题不幸翻船,130多人中仅6人幸存,电视镜头前出现了幸存者的面容。解说员在其后又介绍到:……其中有两位瑞士人,23岁的学生瓦伦丁,法律学院毕业生奥古斯特……此刻,红面衬托着他们那可爱又可悲的脸庞,他们好像认识,却又非常陌生……

什么是"经典好莱坞时期**"?并举例说明.

《冒牌天神1》Bruce Almighty

环球公司(Universal, USA)2003年出品

主演:

吉姆-凯瑞(Jim Carrey)

詹妮弗-安妮斯顿(Jennifer Aniston)

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

诺拉-杜恩(Nora Dunn)

导演:汤姆-沙迪亚克(Tom Shadyac)

类型:喜剧片

分级:PG-13

剧情简介

在《冒牌天神》中,著名喜剧明星吉姆-凯瑞(Jim Carrey)饰演纽约布法罗城(Buffalo)电视台“人性聚焦”栏目的记者布鲁斯-诺兰(Bruce Nolan)。虽然布鲁斯-诺兰很有些名气,而且女友格雷斯(Grace,詹妮弗-安妮斯顿饰,Jennifer Aniston)也相当爱他,但生活中的一切似乎总是那么不尽如人意。他终日怨天尤人、愤世嫉俗。

在生活中最倒霉的一天,布鲁斯-诺兰终于忍无可忍,愤而诅咒上帝(摩根-弗里曼饰,

Morgan Freeman),没曾想上帝竟也做出了回应。上帝以人类的模样出现在布鲁斯-诺兰的面前,给予了布鲁斯所有上帝的超自然能力,让布鲁斯当了一回“上帝”,看他能否把世界管理得更好。这部构思巧妙的影片,不知是否给吉姆-凯瑞带来好运

影评

上帝没烦恼吗?当然有!如果他真的存在,那一定也有自己心烦的事,只不过凡人很难有机会看到。如今,金-凯瑞却在银幕上请上帝下凡、并且附上他的凡身肉体,上演了一出人间喜剧。难怪该片上映至今已在北美地区卖了近两亿美元,如今在香港也大受欢迎,只因凡人凡事多见,神人凡事总是难得一见。

上帝和凡人的分别在于:一个是创造者,一个是被创造者;一个是有无限超能力,另

一个只是有限能力,而且能力往往被环境控制;上帝要时时刻刻照顾众生,众生总希望随时备受照顾。

《冒牌天神》中的布鲁斯在现实中的种种倒霉,其实是众生烦恼相的代表。他对上帝的发牢骚行径,圣经中的亚伯拉罕也出现过。**设计布鲁斯(凡人)见上帝那幕很有心思。地点不像旧约圣经中摩西见威严的上帝般,把上帝描绘成光焰在丛林中出现。而是在一栋空置大厦的七楼(七重天?),上帝的尊容淡化为一位平庸的打扫工人。用黑人演员摩根.弗里曼来扮演上帝,可说是这部好莱坞**的匠心之一。美国差不多超过一半人口是黑人,用黑人演上帝,更能刻意表达出黑白平等及多种族结盟的大美国精神。

布鲁斯做一星期上帝所行的神迹,其实很多是好莱坞**文化的模仿。例如:再现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辣手神探》的枪战世界、《十诫》中的分开红海、玛丽莲-梦露在《七年之痒》中美女被风吹起裙形象、《盗墓迷城》中的口喷毒蜂等,都是对好莱坞大片的连串模仿。

**更提及上帝并不是没有烦恼,他要处理无数世间的埋怨和祷告。布鲁斯虽有上帝无边的法力,也难满足各人的意愿。所谓顺得哥情失嫂意,什么才算是最能令每个人愿望成真呢?

本来以上的种种人神沟通,或者神的天职及烦恼,可以是很哲学化,正如很多欧洲**的处理手法,表现得相当深沉。然而,**却将以上复杂的问题通俗化,通过虚拟计算机化,利用万能管理系统处理信件。这种将人类各种愿望的问题,变成一种档案化的程序处理,正好是现代科技的迷信。这种失效处理在片中只是略略带过,却未有触及更深的“科技能否解决人生问题”等形而上层面的探究。这部以人扮神来体会大能者种种为难的好莱坞式搞笑喜剧,实有点对种种欧陆**作出种种反智颠覆。

编剧特意将自由意志和神力滥用的复杂问题,大力加以滑稽化。布鲁斯的红颜知己姬丝不肯回到布鲁斯身边,更说明上帝的万能并不能应用到每个范畴上。爱情变成是自由意志的最率真体现,于是**中的自由变成了要不要,而不是艰难抉择。

然而,尽管**将严肃的宗教及人神问题搞笑化,但仍然不脱教化的陈词滥调。后半段通过上帝之口大讲做人要脚踏实地发挥个人才能,比求神降奇迹好,实在拖得太长。金-凯瑞的演技,仍然是走回那种夸张鬼脸做作。

上帝用那招死过翻生,使布鲁斯顿悟出同情心和信心自救,似乎用得过于突兀。**提出要世人反省的问题多多,却全以一招“重拾自我”收拾残局。

搞笑的是**的优先场票面和海报设计一样,金-凯瑞的赤裸半卧姿态,是偷用了米开朗基罗的著名壁画《亚当的创造》的造型而加以搞笑化。正如很多欧洲艺术作品英美化一样,**将几千年人神对峙和相似关系变成好莱坞式,再变成金-凯瑞的个人表演。它打中了观众喜欢开上帝开玩笑的心理,却避开了出世入世的神和人烦恼的症结。

无声**变成有声**,1930--1960算是好莱坞的黄金时代,1967--16是新好莱坞时期。

以下转自 百度知道:

好莱坞**自诞生后不久就在国际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时至今日已成为世界**工业的霸主,活跃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纵观好莱坞发展史,好莱坞**美学风格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有一次较大的变化,在此之前可以称为经典好莱坞时期,而之后则可成为新好莱坞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十年中间,对于美国**而言,乃是一个征服全世界的兴盛时期。外国影片在美国两万家**院的上映节目中已经完全消灭。在世界各国,美国影片占着上映节目60~90%的优势,每年约有两亿美元被用来生产800多部影片。**方面的投资超过15亿美元,这样大的资金使**事业在美国成了一种大规模的工业,在资本上可以与制造汽车、罐头、钢铁、石油、纸烟这些美国最大的工业相比拟。派拉蒙、劳乌、福斯、米高梅、环球这些大制片公司,支配着影片的生产以及全世界影片的上映和发行。它们和华尔街的金融巨头如柯恩·洛埃伯银行、通用汽车公司、杜邦·德·奈莫尔、摩根、洛克菲勒等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自从格里菲斯失势之后,金融资本家所重视的已不是导演,而是**明星。后者成了制片公司的一种工具或者商标。从这时起,影片的真正主人是制片人,也就是那些被华尔街的银行家所赏识与选定的企业家。**导演和照明技师、摄影师、布景设计师一样,只不过是每周领取一定报酬的受雇者而已。制片人利用解除合同这种暗中威胁的办法,把导演过去所掌握的大部分实权,如对主题、明星和技师的选择、剧本和蒙太奇的仔细推敲、布景和服装的监督等等,全部夺取过去。

这样一来,制片人便成了决定艺术成败的一切因素的主人。他最关切的乃是怎样多赚钱,他的董事会也只根据影片的利润率来估量他的价值。因此摄制影片完全以票房收入为指导原则。他们对独立的影评家的评论,满不放在眼中,而事实上,这种影评在美国当时可说几乎全未存在。

但制片人自己只在幕后指挥一切。在好莱坞露面的乃是**明星,而“明星制度”也成为好莱坞征服世界的基础。观众对**明星的崇拜是用几百万张签名的照片来维持的,广告和宣传在这些偶像周围创造一种的气氛。明星的恋爱、离婚以及他们所使用的化妆品、住宅、他们喜爱的动物,在某些国家成了一般人关心和津津乐道的题材。“明星制度”甚至使鲁道夫·范伦铁诺、玛丽·璧克馥、道格拉斯·范朋克、格洛丽亚·史璜逊、华莱士·雷德、约翰·基尔伯特、梅·茂莱、瑙尔玛·塔尔麦琦等人变成了真正被崇拜的偶像。

一些有名的宗教团体对这种竞争深感不安。清教徒对好莱坞展开了一起起攻击,这些攻击又因一些明星丑事的传播(如:华莱士·雷德因和酗酒而身死,某一舞女在有胖明星亚布克尔参加的一次宴会上遭到了谋杀,以及某些明星曾犯谋杀或因恋爱犯罪等等),而变得更加猛烈。

此时资本家成立了一个名叫“美国制片人与发行人协会”的机构,这个机构是由一个虔诚的清教徒、共和党领袖威廉·海斯负责组织起来的。按照海斯的说法,**变成了旅行商人,“商品跟在影片后面,凡是美国影片深入的地方,我们一定能够销售更多的美国货物”。

当好莱坞了解到这种国际使命时,美国某些明星扮演的人物也发生了变化。道格拉斯·范朋克在“三角影片公司”时曾幽默地扮演一个强壮、天真、乐观、为女人所喜爱的美国英雄,但到后来却在墨西哥的《佐罗的标记》、法国的《三个火》、英国的《罗宾汉》、东方的《巴格达窃贼》及《黑海盗》中变成一个不可战胜的大力士,一个无所畏惧和无可指责的骑士和保卫正义而且总是获得胜利的人。随着年岁的增长,范朋克日益喜好巨大的布景、极端的豪华和神秘的力量。

拒绝把自己附属于明星的导演为数可说极少。随着好莱坞的建立,**先驱人物不是日趋没落就是销声匿迹。托马斯·英斯已经故世;麦克·塞纳特虽然还在继续摄制一些优良的作品,但他的声誉却并未因此增长;至于格里菲斯此时则正在逐渐走下坡路。标志格里菲斯登峰造极的作品,在美国乃是他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在欧洲乃是他的《被摧残的花朵》,在**艺术方面则是《党同伐异》。但是,商业上的失败终于注定了格里菲斯的悲惨命运。这位被列入制片厂黑名单的伟大艺术家,在他以后残余的二十几年生命中,再也没有机会导演一部影片了。好莱坞的拜金主义把它的创始人都毁灭了。

格里菲斯的没落,正好和西席·地密尔的兴隆形成鲜明的对照。后者的庸俗的商人气息和浮夸的作风,成了好莱坞影片四十年以来的特征。他拍了各种样式的影片,从浮华喜剧《男性和女性》和其他由格洛丽亚·史璜逊主演的影片,一直到场面豪华的反苏宣传片《伏尔加的船夫》和反对无神论的闹剧片《不信上帝的少女》(片中有对儿童监狱的杰出描写),凡是能够赚钱的影片,他都加以摄制。地密尔最成功的作品是一些带有浓厚游艺场气氛的大型片,在这些大型片中,地密尔除了取材于圣经上的故事以外,还加进了一些的描写。好莱坞给他一笔格里菲斯所得不到的资金来摄制场面浩大的影片《十诫》和《万王之王》。地密尔由于承袭了意大利**的老传统,结果成了最能卖座的商业性影片的导演之一。弗莱德·尼勃罗模仿他的例子,替高德温和梅育拍了一部叫做《宾虚传》的巨片,这部影片花去了600万美元的摄制费,虽然风行一时,可是收入却不过400万美元。

好莱坞这个骤然之间交了红运的城市,具有暴发户们的那种低级趣味,他们建造的豪华的别墅,硬把罗马的露天剧场和洛可可式的堡垒,天主教的大教堂和摩天大楼结合在一起。这种建筑上东拼西凑的夸张趣味连同那种说教式的象征趣味,在根据勃拉斯哥·伊巴涅兹的原作改编的影片《启示录四骑士》里表现得最为突出。这部由雷克斯·英格兰姆导演、使范伦铁诺因此成为明星的超级影片在上映收入上打破了纪录。英格兰姆在其他影片中——例如在无声**末期他将结束**生涯时在尼斯摄制的那些影片中——也显示出这种讲究形式的作法。

好莱坞在成为国际上的强大势力以后,它摄制的题材也变成国际化了。在它最卖座的无声片中,以美国为背景的为数很少。在这些影片中,只有詹姆斯·克鲁兹导演的那部极著名的《篷车》直接取材于美国历史,是一部歌颂开拓西部地区者的史诗。 西部片由于托马斯·英斯和W.S.哈特的功劳,曾提高到艺术的水平,但此时的西部片,除了象约翰·福特的《铁骑》这样极例外的影片以外,又变成了一种廉价影片的同义语,由一些专门迎合平民观众的导演和无名的演员粗制滥造地摄制出来。美国**这种“失去本国特性”的倾向成了极其普遍的趋势。亨利·金虽然还能按照托马斯·英斯和格里菲斯的传统,导演了一部完美的、描写美国地方生活的影片《孝子大卫》,可是人们不但不鼓励他沿着这一方向前进,反而导使他去摄制一些流行的言情(如《史泰拉恨史》),或者象他以后在罗马摄制的那些影片那样,向着意大利那种场面巨大的影片方向去发展(如《罗莫拉》、《白修女》等)。

由于金融资本的国际联合、审查制度的严格、流行被有系统地搬上银幕、明星制度、专为卖座的打算和制片人的拜金主义这些原因,使得美国**艺术日趋贫乏,这种贫乏和物质的丰富相形之下,显得更为突出。但美国**中至少还存在着一个作品丰富的喜剧学派和几部例外的作品,这些影片几乎都是由外国籍的导演摄制出来的。莱昂斯·彼雷给美国人培植了对浮华喜剧的爱好,加斯尼埃则是系列影片的创造者之一。除这两人以外,还可以举出肖塔尔、阿尔倍·卡普拉尼,以及协助卓别林导演《巴黎一妇人》的阿巴迪·达拉斯特。

1920年以后,好莱坞为了打倒它的竞争者,大量吸收外国籍的优秀导演和演员前往美国。 莫里茨·斯蒂勒带着葛丽泰·嘉宝来到美国。但他专门为从德国来的演员波拉·尼格丽和强宁斯导演影片。他导演的《帝国旅馆》和《罪恶之街》这两部影片,无论在艺术上或商业上来说,都不是很成功的作品。与斯蒂勒相反,嘉宝在美国却大走红运。这位著名的女悲剧演员,确实是好莱坞一棵摇钱树,同时也给好莱坞的摄影棚带来了艺术。广告宣传使嘉宝成了式的人物。她所主演的影片片名本身就具有一种宣传性质,如:《诱惑的女人》、《肉与魔》、《仙女下凡》、《神秘夫人》、《野兰花》、《接吻》等等。她在式的故事中表现了历史上最著名的多情女子。

除了嘉宝以外,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移民,对好莱坞几乎没有带来什么贡献。但从德国来的移民,特别是斯特劳亨、刘别谦、冯·斯登堡,却对美国**有很大的贡献。欧洲**的示范作用,使几个美国导演倾向于摄制一些艺术性超过商业性的影片。他们之中有几个确实达到了艺术的水平。有声**兴起的前夕,美国出现了一批有才能的新**导演,这些导演在某种程度上开始接替了先驱者的地位。

好莱坞在它历史上最繁荣时期,它的**先驱者和欧洲最伟大的**艺术家,与其说是加以利用,毋宁说是加以排斥。随着好莱坞的世界霸权的建立,它大部分生产就陷于毫无意义和追求豪华场面的停滞局面。

1927年10月23日,阿兰·克劳斯兰德摄制的有声响、对白和歌唱的《爵士歌王》的第一次上映,标志着**已进入了它的历史的一个新时代。有声技术的运用使**中复杂的叙事与流畅的对话成为可能,这一切促成了经典好莱坞**浓重的戏剧化风格。同时这种风格也符合当时的制片厂制度。由好莱坞巨鳄麦克?塞纳特创造的制片厂制度客观上要求**必须以迎合最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为目标,而传统的被大众所熟悉的戏剧化美学观显然是最好的选择。类型**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这些被克拉考尔称为迎合观众“深层集体心理”的影片,通过程式化的情节、类型化的人物,迅速占据了观众的视野,科幻、歌舞、犯罪等形式的类型片得以在世界中大行其道。

西部片作为最“美国化”的类型片在经典好莱坞时期占有重要的地位。西部片颂扬、推崇那种粗犷的个人主义和适者生存的精神,体现着善必胜恶的道德理想,因而在美国影坛上长盛不衰。弗雷德?金尼曼拍摄于1952年的《正午》就在很多方面体现了西部片的特征,或者说是体现了经典好莱坞时期影片的特征。 然而,《正午》虽然在很多方面有着经典好莱坞的影子,但它决不算是一部地道的经典好莱坞**。事实上这部拍摄于1952年的影片在好莱坞发展史中扮演着新旧两时期转折点的角色。《正午》中最明显异于传统好莱坞影片的莫过于对凯恩这个形象的塑造。传统西部片中的英雄形象往往代表着绝对的正义与公理,而凯恩在影片中却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由于小镇居民不肯帮助这个曾经保卫他们的警长,使得凯恩的对立方不仅是恶棍,甚至还包括了小镇居民。影片对凯恩作了大量的心理描写,他开始思考自己的立场与行为,思考自己的何去何从。《正午》中塑造人物避免了过于类型化,对以往的警长形象也有了一定地颠覆,影片还放弃了西部片一贯的大团圆结局,选择了凯恩扔掉警徽离开小镇作为结束,增强了故事的客观性。

《正午》拍摄于1952年,而这恰是好莱坞黄金时期刚刚结束的时间,好莱坞随之进入了一段困顿的低潮期。直至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随着西方社会后工业化、后社会化的愈演愈烈,新的社会艺术思潮泛滥。这些新思潮激荡着人们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于艺术的欣赏取向和接受程度。**的观众群体也发生了变化,经典好莱坞时期**的风格已不能满足他们的观影需要了。四十年代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和五十年代的法国**新浪潮冲击和影响了当时的美国影坛,加速了好莱坞**的变化。于是以亚瑟?佩恩的《邦尼与克莱德》为代表的一批“新式”的影片应运而生,也拉开了新好莱坞时期的序幕。

新好莱坞时期描写人物的典型手法是,影片中的主人公不再是善恶分明的类型化人物,而是具有更加复杂的内心世界。新好莱坞注重人物的立体化与心理化,增加了影片的层次与深度。新好莱坞**的叙事特点,即在继承好莱坞善于讲故事传统的基础上,将影片的故事纳入到广阔的社会背景中,为影片融入真实性与社会性,使好莱坞**较之以前更加具有社会意义与深度。

新好莱坞**还受到欧洲**的深刻影响。商业**艺术化、艺术**商业化成为这一时期**发展的一个趋势,许多欧洲艺术**的处理方法被用于好莱坞**中。

从经典时期到新时期,**在好莱坞这块土地上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演变,无论是故事结构还是人物形象或是观念意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典好莱坞时期的一套手法在当代已不能满足观众的需要,而更善于适应社会时代需要的新好莱坞**却悄然占据了观众的视线。

从70年代到80年代的过渡时期,新好莱坞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近10年的时间,美国每年生产200部左右的影片,**与电视争夺观众的竞争已达到平衡。**保持着10到12亿的观众,并且有了自己的越来越广阔的海外市场。据1993年的统计证实,美国**国内票房收入达52亿,发行收入26亿。视听产品的贸易顺差仅次于飞机制造出口业,为美国第二大行业。在全年世界银幕上上座率最高的10O部影片中美国影片占88部。

好莱坞**通过自身的调整完成了向后工业时代的过渡,至今仍雄踞世界**工业金字塔的顶端,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通过对好莱坞的全面考察,有助于我们对日常生活中**的思考,有助于我们对自己的民族**的判断。对一般观众来说,可以作为方式看待好莱坞**;对**创作者来说,可以学习好莱坞式商业**独特的艺术形式的规则;对于制片人来说,可以从好莱坞式的商业规则中,学习好莱坞的**理念和运作方式;而对理论家来说,可以通过对好莱坞特性的认识反思的历史和问题。考察好莱坞的**史对于中国**产业的发展,不可不说是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