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写影评

2.普通人可以在**行业中,除了看**之外还能做什么?

3.与**相关的工作有哪些?

4.影评主要学什么?献上所有分

5.制片人是做什么的(揭开制片人的神秘面纱)

影评人是做什么的工作过程_影评人是做什么的工作过程呢

一、前言

以前的我,对 职业规划 没什么概念,因为?永远赶不上变化?,与其花时间去规划今后的人生,还不如把时间花在现在正在奋斗的事情上。可是,在学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之后,才发现之前的认识都是错误的,必要的规划可以给人一个方向,一个目标,而不是站在原地迷茫,不知所措,提前有所规划能让自己的在今后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使自己更好地了解自身的优势及缺陷,使自己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有助于帮助自己确定职业发展目标。通过自我分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评估自己的能力、智慧以及性格;找出自己的特点,明确自己的优势,正确设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制定行动,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以实现职业发展目标,使我们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二、自我剖析

1.性格

乐观,开朗,自信,正直,善良。有责任心,踏实,肯吃苦。易接触,善交谈,喜欢结交朋友。

2.兴趣

喜欢绘画、摄影摄像、平面设计。此外,还喜欢运动、听音乐、看**。心中的偶像:梵高、宫崎骏。

3.优点

有自知之明。稳重,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适应力比较强,并能及时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

4.缺点

有时缺乏一定的自控力,太过于理想化,甚至有点好高骛远,有时比较固执。

5.综合解析

小时候,在邻里和老师眼里,我是一个懂事听话的孩子,做事总是那么认真、执着。高中时,不顾家人的反对,根据自己的爱好画画,我毅然选择了学习美术,选择了吉林动画学院。我活泼好动,喜欢挑战,对生活、学习和工作充满热情,有着强烈进取心和较强的自学习能力。我现在正在努力学习Photoshop、AE、Combution、网络技术等专业技能。还参加了课外兴趣小组后期制作、网页设计。在互联网有自己的博客。在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我积极参加学生会工作。担任网络部的工作,丰富了同学们的精神生活,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也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和工作能力。

6.我的职业性格(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量表仅做参考)

我的霍兰德职业代码 SEA ( 社会 企业 艺术)

7.我的职业兴趣

影像制作人员;平面设计人员。

三、行业分析

1.行业简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 必然带来文化全球化的推进,当前, 经济与文化的结合紧密的程度,已超过了历史任何一个时期,文化已成为经济竞争的最高形式。

从2006年10月到2007年4月,在短短不到6个月的时间里涌现出了300多家新兴数字制作公司。当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个经济领域的时候,**产业却迎来温暖的春天。当下诸多传统电视台、公司、大型网站都在向数字产业靠拢,大量招募专业人才,随着今年全国15个地区动漫产业基地陆续建设完成,产业人才缺口达60万,待遇可想而知。 数据调查显示:应届生在行业的平均薪资为4000-8000,远远高过其他行业。而在半年后平均薪资高达6000-10000。拿应届生刚入职的薪资来说,编导、策划的薪资一般在4000-6000左右,摄像灯光的薪资在5000-12000左右,后期制作的薪资在5500-15000左右。

2.社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

首先要具备专业基本能力:如掌握后期制作流程环节所需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后期制作的专业基础技能,熟练掌握后期制作中软件工具的操作与应用。其次要具备专业核心能力:如熟悉后期制作的各个生产环节,具备后期制作的核心能力。包括:特效与合成、数字视觉设计、镜头语言表现、剪辑、三维特效制作、包装设计与制作能力等。

3.学校环境分析

a.就读学校环境

吉林动画学院是全国第一所专业动画高校、目前全国惟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动画学院、也同时是我国目前动画高等教育领域内唯一的一所拥有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和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和吉林省动漫游戏产业园的特色鲜明的专业型高等院校,在我国动漫高等教育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她的前身吉林艺术学院动画学院,是2000年6月由吉林省教育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与吉林艺术学院合作创建的新制二级学院。不久前,学院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民办省属普通高等院校,属于省属普通高校系列(艺术类).成为全国320多家独立学院中首批被教育部批准转设的院校,也是全国1000多所本科普通高校中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动画学院。

b.所学专业后期

后期制作就是对拍摄完的影片或者软件做的动画,做后期的处理,使其形成完整的影片,加特效,加文字,并且为影片制作声音等等。后期软件具体可以分为平面软件、合成软件、非线性编辑软件、三维软件。后期软件有很多,就单纯的非线性编辑软件就有很多种。应用情况主要是取决于用的是什么集卡(必须是支持卡的非线性编辑软件)。合成软件:AE、Combution 、DFsion、Shake等,各有不同分别是层级与节点式的合成软件(前两个是层级后两个是节点式)。 三维软件:3D MAX、MAYA、和Softimage、Zbrush等。

后期技术应用领域:

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摄制组、全国各地各级电视台摄像后期编辑部;

传媒公司:为各地各级电视台服务的各大传媒制作公司;

配音机构:各话剧院、配音公司、配音网及其他配音社团;

公司:各后期剪辑制作公司;

广告婚庆:全国各大影楼,广告公司、婚庆公司、企业宣传活动等服务;

多媒体制作:多媒体软件开发企业、新媒体制作企业;

自主创业和独立影像制作:自由编剧、影评人、摄像师、导演开办制作、工作室、开展制作业务。

四、职业抉择

我的理想是以后能够成立一间属于自己的影像制作工作室,开展一些制作业务。

五、职业行动

1.大学本科(四年)

大一:打牢基础。观念上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脚踏实地学好基础课程,特别是英语和计算机,经常做一些平面设计作品、拍一些摄影作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是否修读双学位或辅修第二专业,并尽早做好资料准备。大一的学习任务相对轻松,可适当参加社团活动,担当一定的职务,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和交流技巧,为毕业求职面试练好兵。

大二:承前启后。这一年,手中应握有一两张有分量的英语和计算机认证书了,并适当选读其它专业的课程,使自己知识多元化。一定要考到专业资格证书。也可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如下乡、义工活动,也可尝试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单位兼职,多体验不同层次的生活,培养自己的吃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大三:奋起直追。大三是到了快要把自己抛向社会的时候,因而要多向大四的师兄师姐打听求职信息、面试技巧和职场需求情况,请教写求职信、个人 简历 的经验,并在期开始为自己心目中的职业进行实践。我基本上是打算 考研 的,我会多多关注 考试 资讯,尽可能多渠道地搜罗各种资料。

大四:上学期期末参加研究生考试。寒及下学期全力准备考研复试。联系所考院校负责人,多获取所报考院校信息,不打无准备仗。如果考研失败就迅速进军招聘活动,多到求职网站和论坛转一转,争取机会去用人单位应聘工作。

我在拟好了规划后,会不断提醒自己,在行动中具体实施目标时也会碰到困难。如很难预料的或难以控制的事情发生,像社会经济衰退、生病、环境突然发生变化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等待,或者寻求其他方法,或改变自己的设想来适应社会需求。希望我的大学能够是我梦想的跳板,助我的梦想奋力起航。

2.研究生(三年)

培养后期方面专业技能和知识,主要是实践、课题研究技能。向导师多学习,多接触本研究方向最新成果,适时多关注、联系研究机构。

3.毕业后1-3年

进入大型传媒公司工作,积累相关工作经验,为自己以后创业做准备。工作的同时也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自己。

4.毕业后3-10年

在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社会和社会关系网的前提下,开始筹备并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开展一些制作业务。利用各种有效途径,联系客户,招揽生意。

5.工作10、20年后

工作室不断发展壮大,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我会考虑成立一家传媒公司。

另外,我会根据现实因素,不断修改、完善、调整职业规划。

六、实践!别让职业规划变成一纸空文!

做任何事情都有其有用之处,写完这个职业规划之后,终于知道前期的自己是多么的愚昧和无知。其实幻想的东西在经过自己的努力之后还是会成为现实的,这样不仅给了自己有机会去挖掘自己的潜能,也让自己有机会去了解这个这个专业、这个行业乃至未来的职业走向。

怎样写影评

罗卡:资深**文化工作者。曾任十届香港国际**节专题策划。

罗维明:多媒介创作人。前任香港国际**节节目策划、电视台编导、《**双周刊》总编辑、香港**资料馆研究主任。著有影评集《**神话》、《**文章》等。

李焯桃:影评人,现任香港国际**节协会艺术总监。曾任《**双周刊》总编辑,香港国际**节节目策划及香港**评论学会会长。历任柏林影展、温哥华、鹿特丹及釜山**节,以至台北金马奖及香港**金像奖评审。著有《八十年代香港**笔记》、《观逆集》、《淋漓影像馆》等影评结集共八册。近年编有《香港**七九─八九》、《香港**王国─的艺术》及《小津安二郎百年纪念展》特刊等。

黎肖娴:纽约大学**研究系博士候选人。现任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助理教授。

黄爱玲:**文化人。曾编《诗人导演 ─ 费穆》及出版文集《戏缘》。现为香港**资料馆研究主任。 林锦波:曾任《PC home》副出版人及总编辑、《**双周刊》、《越界》、《东周刊》编辑,、S-team Production 出版总监及《星岛日报》访主任。从事**及科网评论工作。现任香港**评论学会董事及理事。

黄淑娴:曾任香港**资料馆编辑部主管,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博士,现为日本东京大学中文系访问研究员。著有《女性书写_**与文学》。

列孚:香港资深影评人。曾任《南国**》编辑;《中外影画》半月刊创办人兼总编辑;《影艺》半月刊总编辑。著有《指点十年》及《中国大陆**综评》。

舒明:在1965年开始发表影评,对欧洲**和亚洲**特别关注。著有《日本**风貌》(台北,联合文学,1995)、《平成年代的日本**》(2007)。

张建德:影评人及作家,著有英国**协会出版之《香港**─额外的层面》一书,曾为多届香港国际**节英文编辑。

朗天:曾任职报馆,现为评论及创作人,文化策划。著作有《基督教之贫乏》、《人喜欢被骗》、《后虚无年代》、《后九七与香港**》等。主编作品有2000年、2002年及2003年《香港**回顾》。现届香港**评论学会会长。 蒲锋:影评人,前香港**评论学会会长。曾在《星岛晚报》、《现代日报》、《星岛日报》、《经济日报》、《快报》、《明报》及《**双周刊》发表影评。现为《信报》撰写影评专栏。曾主编《19香港**回顾》及《经典200─最佳华语**二百部》及为《世纪回眸 ─ 中华**经典展》中文编辑。

庞奴:原名李照兴,曾任报章编辑、记者、香港国际**节编辑。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传播艺术系毕业。擅写**评论、城市现象及流行文化等各种文化观察。主编作品包括《香港101》、《裙情汹涌》、《经典200--最佳华语**二百部》及《上海101》。个人作品有《男人那东西》、《香港酷酷》及《香港后摩登》。

张伟雄:香港**评论学会现届副会长,自称**作者,由评论至剧本,著有《低空飞行》。19年开始独立**创作,导演作品包括《月未老》(19)、《惑星轨迹》(2000)及《太阳无知》﹙2003﹚。

小敏:曾任香港国际**节中、英文编辑。于《明报》、《信报》、《星岛日报》、《联合报》、《Cosmopolitan》等媒介撰写和**有关的文章,并于《黄巴士》发表短篇故事。编剧作品包括香港电台的《寻人记》(1995)、《纳清风》(1996)、《我家猫儿 — 龙猫是不是猫?》(1996) 、《身壮力健》(19)、《肥May 正传》(1998)及《波记开锁》(2000)。文字作品有《我的猫故事》(2003)。于2003年创办书节及传讯活动公司蓝蓝的天。 赵嘉薇:曾任百老汇**中心助理总监、香港国际**节出版统筹及香港**评论学会经理兼理事。现于香港**数据馆担任编辑。

何思颖:往返于香港及德州侯斯顿的作家。曾任多届香港国际**节英文编辑。现任香港**资料馆节目策划及香港**评论学会副会长。

林超荣:现任自由撰稿人、香港电台《头条新闻》节目主持及**编剧。曾任无线电视高级编剧,后来加入亚洲电视担任编剧审阅,其后晋升为电视监制。著作包括《男人的做和女人的爱》、《笑里情怀总是痴》、《头条新闻小》及《人细鬼大》。

凤毛:原名张凤麟,毕业于中文大学及研究院课程,后远赴法国索邦大学完成博士预备课程。为香港大学比较 文学系 博士。现任教于香港理工大学通识教育中心,课程包括:中国艺术及设计、**等。为香港**评论学会及香港影评人协会会员,影评散见于香港**评论学会的网页,及大专院校出版的**论文集。

宾尼:原名李耀荣,毕业于岭南大学中文系,后负笈英国史坦福郡大学进修,为传媒及文化研究硕士。曾出任TVB「 + 生活文化」副总编辑,现为杂志编辑、自由写作人,文章散见于学会网页及报章杂志,并参与香港**评论学会多部**书籍的文章撰写,个人著作有《The Y2K Hero – Bruce Lee》(2001)。

皮亚:独立**人,明报**版策划。香港中文大学硕士,曾赴纽约大学进修**制作,导演作品有《人造色素》(2002)及《我是猫》(2004)。编剧作品有《17岁的夏天》(2005),《人在江湖》(2006),《阿飞》(2006)。 潘国灵:文学作家、文化评论人,大学兼任讲师。文章发表于中港台媒体如广州《城市画报》、《深圳商报》、台北《诚品好读》、《明报》、《经济日报》、《号外》等报章杂志。主编《映像,难以想象》、《王家卫的映画世界》,个人作品有集《失落园》、《病忘书》、《伤城记》、城市论集《城市学》等。曾获第七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组推荐奖、中文文学创作奖季军及优异奖、青年文学奖高级组冠军等奖项。曾担任青年文学奖评判、香港**金像奖专业评审、国际影评人联盟奖(FIPRESCI)评审等。香港**评论学会理事、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会员。

登徒:原名单志民。影评散见于《越界》、《信报》、《**双周刊》、《经济日报》、《明报周刊》。现为《经济日报》副刊**版编辑,并为香港电台主持影评节目。曾主编《1996香港**回顾》,又代表香港**评论学会负责「CIA 三面睇」放映研讨节目。

汤祯兆:香港影评人及作家,专注于**及日本研究。近著有日本**研究《讲演日本映画》(2003)、香港文化论集《杂踏香港》(2004)及日本AV研究《AV现场》(2005)。香港**研究《香港**血与骨》(2006)。 冯若芷:多伦多大学毕业,主修**研究。曾任多届香港国际**节助理编辑,以及商业电台《好声好戏》**节目主持人。现为专业翻译及影评人。

徐宽:美国哈佛大学硕士。曾任职亚洲电视国际台,香港电讯互动电视及电讯盈科内容策划。现任职寰亚**制作部。

黄志辉: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毕业,独立录像艺术及视觉艺术创作人,录像太奇创会成员。曾任《越界》杂志美术总监;设计及制作《低空飞行》、《从新浪潮至后现代》及《经典200─最佳华语**二百部》等书。

黄国兆:资深影评人,曾任香港国际**节策划及香港**评论学会会长。

王勋:现职编剧及影评人。生于香港,于九十年代开始撰写影评。曾任职记者以及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科助教,现为自由撰稿人。

刘兰:当过**编剧,超过十年的周刊记者及编辑。影评主要见于《东周刊》,《东方新地》,及**评论学会的年度文集。除了影评之外,还以不同笔名发表杂文,及儿童文学等。

叶月瑜:香港浸会大学**电视系助理教授,著有《歌声魅影─歌曲叙事与中文**》。

刘曼久:曾任报章记者及**网站主编,现从事影评、文字及影像创作。

游静:香港大学英文及比较文学学士、纽约社会研究新校大学媒体系硕士、伦敦大学可罗威学院媒体艺术系博士。曾于加州圣地亚哥校址、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密西根大学、伦敦大学等任教,现为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助理教授,为「设计、文化与理论」课程统筹。同时身兼**及录像导演、多媒体装置艺术家、散文作家及诗人,曾为纽约电视台编导及为香港电台电视部特约导演,执导剧情长片《好郁》于国际影展多次获得肯定。著有文化评论集《另起炉灶》,散文集《裙拉裤甩》,诗集《不可能的家》及**剧本《好郁》。研究范围包括**理论及创作、纪录片、小众传媒、酷儿理论、录像艺术及饮食文化等。2004年获洛克菲勒博士后人文学科奖金赴美进行研究。 陈嘉铭:做过廉价兼职讲师,教过**、流行文化等学科。亦曾做过牛棚书院《E+E》杂志编务工作。作、栋笃笑、写影评、搞文化多年。作品包括《野心》(1998)、《去一个没有人的地方》(1998)、《积木小屋》(2001)及《无故远游》(2004)。个人栋笃笑作品有《失业人士请注意Dating the Unemployed》(2002)、《盲侠谈恋爱Loving Hong Kong, Being Blind》(2004)及《文化圈血泪史Ka Ming! Stand up! - Perhaps Culture》(2006)。文章多见于明报及香港**评论学会网页。现为澳洲墨尔本大学博士生,研究香港**工业及夸国合拍**;亦曾以《Getting lost, culture shock》为题,参加「零五年墨尔本国际喜剧节」栋笃笑比赛,从中观摩。

清心:影评人、自由写作人,从事广告及市务推广之文字创作。 影评及散文作品见于《都市日报》及香港**评论学会出版刊物。

洛枫:原名陈少红,香港出生;一九八七年取得香港大学文学院学士,并于香港大学修读哲学硕士。一九九二年赴美国深造,先后取得美国南加州大学东方语言及文化学系文学硕士,及后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得比较文学博士。曾任《新穗》诗刊、《九分壹》诗刊编委、曾任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兼任助理讲师,现任中文大学中国语文及文学系高级导师。是香港著名诗人、**评论员,作品以诗、及评论为主,作品散见于香港的《香港文学》、《素叶文学》、《诗双月刊》、《星岛日报》、《星岛晚报》、《快报》、《越界》、《突破》;台湾的《蓝星诗刊》、《创世纪诗刊》、《中华日报》、《当代》、《华人文学杂志》,以及美国加州洛杉矶《世界日报》等。著作有《世纪末城市:香港的流行文化》﹙文化评论﹚、《盛世边缘》、《末代童话》(短篇)、《距离》(诗集)、《错失》(诗集)。评论文章收入于《香港文学探赏》、《香港现当代文学探研》、《文学与表演艺术》。学术的研究范围主要是香港的文化,包括诗、、**、流行音乐等。

家明:原名冯家明,1995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大学时开始写影评,作品散见于《**双周刊》、《信报》、《Amoeba》、《Homenet》、《Magpaper》、台湾的《光点电子报》及《开眼**E周报》等,1993年至19年在《年青人周报》撰写**专栏。2001年起在青少年中心、百老汇**中心、艺穗会、大专学院及香港演艺学院等主持**讲座及短期**课程,题材由**历史、**欣赏、类型**及新媒体分析等。现为香港**评论学会理事。

罗展凤:香港**评论学会会员。专研**音乐。**音乐及**专栏见于《看**》(上海)、《深圳商报》(深圳),另散见于《**欣赏》(台湾)、《中华读书报》(北京)及《香港经济日报》。著作有《映画X音乐》,香港三联书店出版(另附简体版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现分别任教于香港演艺学院及香港艺术学院。

吕永佳: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哲学硕士研究生、香港**评论学会会员、独立文学创作杂志《月台》编委。曾获中文文学创作奖、青年文学奖、大学文学奖、城市文学创作奖、浸会大学本科最佳成绩奖。

陈志华:自由写作人、出版团体「廿九几」成员、香港**评论学会会员。曾获中文文学创作奖及青年文学奖。

萧恒:早年毕业于商业电台DJ训练班,其后获香港大学文学士(比较文学及翻译)及文学硕士(文学及文化研究)。曾任职港大,负责多个**及文化活动的统筹与传讯工作; 2002-04年间于及事务管理处出任**组行政主任。现职网上影碟及唱片零售商高级编辑,编撰关于**及音乐的文字,另偶有文章见于报章杂志。曾与人合着《沙巴翁的城市漫游》一书及主编《**花火》文集。

翁子光:影评人,喜文字创作。文章偶见于《AM730》,及雅虎部落格「光明磊落」,现任东亚卫视**评论节目「光影三人行」主持;编写及执导舞台剧,今年将推出剧作《三分颜色上大红》;参与制作,刚完成独立制作《爱欲之港》之故事本。

普通人可以在**行业中,除了看**之外还能做什么?

://.usstren/blog/user1/31/archives/2005/5039.shtml

怎样写影评》——周黎明看**

《看**》杂志2004第十期中刊登了周黎明的《怎样写影评》,特贴上来,比较长,您可以挑选你喜欢看的段落读,希望可以供大家参考,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写写影评。有打错字的地方请原谅,没有太多的时间校对。。。。。。。。。

曾经有读者问我这个问题,我觉得很容易回答,也很难回答。说容易,爱怎么写就怎么写,我从来不认为写影评有什么N字方针:说难,写影评跟看**一样,是一件非常个人化的事情,很多东西只可意会。本文要说的,与其说是“怎么写影评”,不如说“我是怎么写影评的”。

写影评,归根结底就是把看完**后的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只要你看片时没有睡着,你对所看影片都会有所感觉:即便是睡着,那也是一种反应,也许能证明这部影片不是一般的闷。影评没有长度的限制(媒体会有),长的洋洋万言,短的可以两三句。有个英文**论坛举办一句话影评比赛,结果有些获胜者居然将评论浓缩成一个字。我最近编写《西片碟中碟》这本欧美**指南时深有感触,写短评绝对不比完整的评论轻松。

在成千上万茶余饭后发表观后感的观众中,坐下来把想法变成文章的是少数,而媒体能用的更少些。如果几家有影响的媒体不约而同休用同一种文体,给人的感觉就是影评就该这么写。比如在美国,主流媒体的**评论一般在一千字左右(译成中文)。大约三分之二篇幅是描述剧情,剩余的属于评价,但评价的方式没有固定程式。我最初写影评时受到这方面的影响,落笔自然留下这种痕迹,我觉得无所谓好坏,只是一种风格而已。

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文艺评论传统长期受压制的缘故,我们对一些概念界定没有西方那么明晰,可是我们又非常喜欢条条框框。就说“影评”,什么叫“影评”?狭义地看就是英文中的Film review”。这类文章是写给看**的人看的,不是给拍**或研究**的人看的,一般发表在主流媒体或影迷刊物。罗杰。艾伯特是惟一得过普利策奖的影评家,但他的文章非常浅显,直白到像是拉家常。他很高产,每周可以有五篇评论,但都比较短,翻译成中文大概就是700字。他的大众路线使得他成为读者最多的影评家,全美国有两百多家报纸授权转载,而且他每周还有一个电视栏目,每期半小时。跟他相反的如《纽约时报》的艾维斯。米切尔,喜欢卖弄辞藻,非把读者搞得云里雾里不罢休,不信大家可以看我翻他的《骇客帝国国2》评论。宝琳。凯尔可能是最有影响的美国影评家,她反**评论提高到艺术的高度,从60年代到80年代未,她的评论是美国文化的一面旗帜。她的文笔有点像子君,有一种女性的优美,但观点非常尖锐,有时很刻薄。

我们的影评范畴似乎要更广一些,有些很感性的随笔、借助**的抒情文字,英文中应属于essay;有一些是理论研究,属于论文性质,英文应该是film criticism或Film theory。习惯于其中某一类的读者,往往会对其他类型看不惯——看惯随笔的会嫌其他的没有个性;看惯论文的自然会觉得没有大量专业术语和脚注就等于没有深度。在我所写的长篇评论中,《人工智能》和《公民凯恩》都超过一万字,但前者其实很感性,而后者本来就是一篇论文,只不过我竭力回避论文的风格。设我把该用的术语全用上,并附上每句话的出处,估计某些学院派会心悦诚服,而该文则会丧失99%的读者。这是我的局限,媒体多半认为是长处,而大学和研究院则视为“你还嫩点,需要改进”之处。

以前老一辈的评论很像我们中小学里上语文课,先来一段时代背影 ,接着是故事大纲,中心思想,最后是具体分析等等。作为一种写法,这未尝不可,但它不是金科玉律。我尽量回避这种作茧自缚的写法,害怕用一种形式把自己框死。通常看完一部影片后,我会想一下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也许是故事(如钢琴家),也许是讲故事的方式(如穆赫兰道),也许是表演(如煞女),也许是摄影或置影(如吸血惊情四百年),也许根本没有故事,表演等,只是纯感受(如雷吉奥的生活三部曲)。一部影片可以谈论的东西很多,但应该谈论的是那感动自己的部分。填充式的面面俱到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不会成为好影评。

影评人要不要文艺理论知识?以此为生者有理论基础当然是好事,但是,在懂一点点理论和不懂理论之间,我宁愿选择不懂。当刚涉足文艺理论(以及相光的美学和哲学)时,很容易产生豁然开朗的大彻大悟,以为什么事情全了如指掌,殊不知自己学的只是很多理论流派中的一种。每一种理论都有独到之处,但推到极致都会变得荒廖。

对我来说,怎么写不重要,有本事写成诗歌也无妨。重要的是写的内容是否言之有物。说到这个“物”,里面有太多奥秘。由于我们生长在一个“统一思想,统一口径”的大环境中,很多读者不由自主地寻找跟自己相同的观点。一旦意见相左,便会做出激烈反响。顾小白很少写review型的影评,但一旦出手一定很精彩,他对《双雄》的评论也是如此。有网友不同意他的观点,这也很正常,但这位网友显然感情受到伤害,因为顾小白说了他偶像的坏话。真是不必,你有不同意见尽可以发表,在网络时代,已经没有人能垄断话语权;但只要没有“高度统一”的政策,这个世界上就会有形形的不同意见,对一部**的评论更是如此。如果一个人不能适应言论自由的环境,那他最好躲开这个环境或者自己创造一个言论统一的小环境。

《手机》引发的争议表明,有这种心态的影迷在我国为数不少,首先是崔永元。作为一名该片的评论者,他犯下了两个大忌:一是你必须看过影片后才有资格评论,否则你的观点是空中楼阁;二是你可以用任何强烈的语言驳斥该片,如果觉得有诽谤之嫌,可以诉诸法律保护,但他暗示**局应该禁映(原话是:我甚至不理解**局为什么能让他通过还在全国放映)则是一种对**业极为有害的思维。更可悲的是,在新浪网的调查中,高达40%的人同意他的观点(也许只是同意他言论中的某一部分。)

让我们来推理一下:如果崔永元是**局审片官员,他必定会枪毙该片。如果这40%的网友中有人有权枪毙该片,那么该片就不会问世。这么多人这么乐意剥夺公众看某部影片的权力,同时又很多人叫嚷着没好片看。你说这中间有没有因果关系?能怪谁呢?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调查结果时,真是非常痛心:中国观众,我们只配没**看,因为我们动不动就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作品给禁了。可以想象,如果这40%的人可以一票否决的话,中国将从此没有一部**可以上映,也不会再有一部、一张报纸、一篇文章可以问世。要知道,世界上是没有哪部**是可以得到百分之百的认同和赞许的,如一个政客得到60%的民意认可,就算很受欢迎的了。如果一个人可以剥夺所有人的选择权力,那么任何形式的创造都可以休矣。

当然崔永元只是暗示了一下,而且他也不是审片官员,而且他也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所以我们的反应可能过火了。不过这种国民心态对于拍**或写影评都是一大障碍。十多年前的所谓影评,被沦为圈内说好话的宣传;现在有些人为了骇世惊俗,故意跟大家唱反调,其实心态是一样的,都是一种迎合。真正的影评,最重要的是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感觉没有对错,感受一定有反对者,但感受有讲道理和讲歪理之分,有常态和奇特之分。宝琳。凯尔的观点80%我都无法认同,她对于斯特里普脖子以下不会演戏的说法,相信大多数**业人士都不会苟同,但她自有她的逻辑。我不必同意她的结论,但我欣赏她独特的视角。

一个影评人的真本事不在于人云亦云,而在于发现别人疏忽的佳作,当《雌雄大盗》无人问津时,凯尔为它摇旗呐喊,说《指环王III》是优秀作品,没有人会因此把你看成天才。(我没有鼓励大家故意唱反调)我觉得一个好的影评人,应该勇于推荐遗珠。介绍《指环王》是工作,但当你发现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导演带领一班不会到处引起少女尖叫的演员拍出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那种快感是无与伦比的,而向大家介绍这样的作品,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

**基础知识

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影评写作的角度

四、影评写作要求

一、**基础知识

一、**:由活动照相术结合幻灯放映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现代艺术。发明于19世纪末。1895年12月28日法国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首次对观众放映,故将这一天定为世界**诞生日。

二、**的本性:

1.作为大众文艺样式的艺术观赏性;

2.作为实现利润、扩大再生产手段的商品性;

3.作为意识形态载体的工具性。

三、对**事业的要求:1.体现个性力量的艺术创造性 2.适应时代与社会需要的思想性;3.实现经济价值的功利性。

四、**的两大风格类型:

1.纪实风格:源于路易·卢米埃尔兄弟放映的《工厂大门》《婴儿喝汤》《水浇园丁》等影片对生活的纪实。强调真实客观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

2.戏剧风格:源于美国用**对舞台演出的纪录,注重场面繁华、情节曲折、明星效应,形成好莱坞式**风格,对故事片创作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市场中主要的影片样式。(***98年3月9日对《泰坦尼克号》和美国**的看法)。

五、**主要表现手段:

蒙太奇:将片断镜头加以组合,并与声音配合,创造出特殊**时空的结构方式。

英国梅里爱的发现与探索。美国格里菲斯在《一个国家的诞生》中成功的运用。苏联**家森斯坦、普多夫金等将蒙太奇上升为理论。“库里肖夫实验”,一个毫无表情的脸与喝汤、棺村、小孩的画面连接,产生不同的效果。

蒙太奇强调剪辑的作用。有多种表现手法,如镜头~、音响~、对比~、平行~、声画分立、声画对位等。蒙太奇极大地增强了**的表现力。

长镜头:指对一个运动志面较长时间的连续不间断地表现,保持运动着画面的整体性。这是法国**理论家巴赞反对蒙太奇造成的虚而提出的一种**闰美学理论。强调**的照相本体属性,强调生活的真实性。

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一、**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1、从产生以来逐渐成为最普及、最重要的艺术样式(电视只是传输方式的改进,其以声画为手段的表现特,质与**一致),列宁说:“对于我们来说,在一切艺术样式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人的行为、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美国现在人均每年看6次**。

2、对人类文化信息传输方式的巨大变革,使人类进入文化(信息文化)的发展阶段。西方学者认为人类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以语音为载体的口头语言文化,以文字为载体的书面语文文化,以音像为载体的文化。

二、**评论的作用:

1、影评是一种科学的活动,是**艺术与观众的桥梁,是实现**三重价值(艺术的、社会的、经济的)的重要手段。国外影评主要作用于票房价值,中国影评侧重于社会性,形成中国特有的、最广泛的群众影评浪潮,形成中国文艺评论独特景观。

2、影评本身是一门艺术,有利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思辩能力、写作能力。从写作学的要求看,影评写作需要信息处理能力,也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能力的综合运用。许多人从影评起家,走上专业文化工作道路。上海市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年高考语文中有一道小作文题,要求学生写影评,题目是《推荐一部剧》,15分,这一举措使学校掀起起**热,年的《文汇**时报》和98年2月11日《新民晚报》对此作了报道。国外文科大学一般都有**课程。今年,东南大学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求大学生观看百部优秀片。最近,北师大为大学生设立**院,结合放映的影片请专家给学生讲评。

三、影评写作的角度 一、思想评论:

1.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的形象,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而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见《银海珠光》)。

2.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3.写观后感。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影片的评论。如评《甲午风云》的《透过甲午的硝烟》不是泛泛而谈“落后挨打”,而是扣紧影片中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联系历史事实,结合世界著名海战,对比联想,针对当前社会不良风气发出呼吁。评《》的评论《城的断想》围绕“城”字做文章,从“屠城”、“纸城”、“不设防的城”、“钢铁长城”和“国防之城”,扣得紧、放得开、收得拢。

二、人物评论。

这是较为普遍的评论样式,可分为单一人物评论、同一类人物评论、不同人物的对比评论。收录在《银海珠光》中的评《背起爸爸上学》的4篇人物评论各有特色。《细节描写与宏伟意象》展开了与蒋介石的对比评论。《在炮火中升腾的雪莲》对《红河谷》中丹珠的形象把握个性特点,作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化的评析。在人物评论写作中,最好力求不仅评析人物形象的意义,而且要结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独有的个性,如人物特有的行为、动作、理想、志趣、才干,从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象意义,如评《炮兵少校》的《一团寂寞的火》改变了单纯着眼于对英雄人物的热情赞颂,而更多地溶进了新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三、美学评论(样式、风格、审美特性等)

1.艺术样式评论。如《不庄不谐 笑从何来》结合喜剧样式对影片《甲方乙方》展开评论;《屏幕涌动纪实潮》从纪录片美学特色分析纪了优秀录片取得成功的原因;《红河谷:动人心魄的视觉交响乐》就该片所具有的交响诗式的结构样式进行评论。

2.艺术风格评论。如《充满诗情的战场写意》通过影片《大转折》中几个主要战斗场面的不同诗意内涵的分析,对该片以泼墨的方式抒发的浓郁的诗情,给人以震颤心弦的视听感受。对于引起较大争议的《红色恋人》,《诗**的意象美》从**风格和创新的角度给予肯定。

3.审美特性评论。《对亲情与人伦的呼唤》从当代悲剧审美特性入手,指出当代悲剧重在探索人类精神生活的复杂性,唤起人们对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枣亲情与人伦的珍视。评《小鬼当家》的文章《“小鬼”为什么逗人喜爱》结合儿童审美心理的分析。

四、**特性的评论。

这类评论写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对**的语言、结构、修辞、悬念、音响、色彩、音乐、摄影、特技、表演、导演等方面的评论。试举例如下:

1. **语言评论。《<红高梁>――中国**走向世界的起点和成功之路》。

2. **结构评论。《复合交融 巧织经纬枣<平津战役>的结构艺术》。

3. **修辞评论。**修辞包括多种手法,如对比、夸张、象征、拟人等,如《<开天辟地>中的象征手法赏析》。

4. **节奏评论。《满怀深情的韵律美枣谈**<>的节奏艺术》

5. **悬念评论。《悬念迭设扣人心弦枣谈美国片<碟中碟>的悬念技巧》

6、**音响评论。《摹声会音皆有情枣<大高高挂>中的音响》

7. **色彩评论。《张艺谋为何偏爱红色》《在“形式”中强化“意味”》。

8. **细节评论。《耐人寻味的“纳银密账”》、《一串闪光的项链》。

9. **表演评论。《眼之魅》

10.**音乐评论。

以上评论角度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渗透、交*、兼容的。评论的视角可以是复合的,如评论人物,除了上述的评一个人,评一类人,或对立人物的对照分析,也可以就几部影片或某一类影片中同类人物进行综合分析,或对某种创作倾向进行评论。如《忧患意识与英雄主义》对美国影片普遍性的主题的分析;“新时期军人银幕形象剖析”、“青年女演员为什么不能长青”、“何必都往浴缸里跳”、“丑星为什么走红”等论题是综合某类影片创作倾向选的。

**评论的文体样式可以多种多样,一般以论文体为主,也可以用书信体、对活体、问答体、随感录。近年也有散文体,散文体多以抒发情感为主,轻灵活泼、文笔优美,但一般缺少严密的论证,较少逻辑力量,理论色彩较单薄,在影评百花园中应当允许各种文体样式存在。

四、影评写作要求

一、紧扣“**”与“评论”。

所评论的内容必须是影片提供的,而不能从说明书和报刊故事中寻找。

要抓住**艺术的特质,评论的对象有画面感、运动感。让没有看过**的人也能获得对影片的大致了解,认同你的观点。

要展开评论,明确中心,严密地进行说理与论证,切忌“故事加感想”或有观点而无论证。

二、总体把握,细部突破。

首先对一部影片有正确的总体评价,在此基础选择一个较小的视角深入挖掘,做到高屋建瓴,品鉴入微。避免面面俱到,人云亦云。

另一方面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树林。力求写出鞭辟入里的专论,不要写泛论、散论。目前各类报刊包括专业**报刊为了抢时效,搞“炒作”,发表的大多是新闻记者根据编导散发的资料摘编的综合评介,陷入“故事情节+主题思想+艺术特色+演员介绍+拍摄花絮”公式。

三、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侧重于社会意义的评论要注意兼顾影片的艺术性,要用影片提供的银幕形象进行说明与论证。有一学生写《火烧圆明园》的影评,只是对这一历史抒发感慨,全文与影片毫无关系,严格讲这样的文章不是影评。

侧重于艺术价值的评论要把握艺术表现中体现的思想内涵。

要讲究评论文章自身的艺术性。

四、注重思辩、讲究文。

力求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力求新颖、深刻,宁可是“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不要趋同,说一些都明白的“正确观点”。构思立意如同兵家谋略,“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耳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奇制胜。

注意评论语言的生动活泼、形象鲜明,注意句式长短得当、音韵和谐,既要有理论色彩,又要明白晓畅,让理论文章给人语言美感与动情力量。

《黄河绝恋》主要情节与场景

1.海空大战。先声夺人,以快节奏的战斗场面调动观众情绪。

迫降遇险。继续以惊险场面吸引观众,小孩救人;悬崖坠机;小孩被炸。

7.黑子家中。三炮唱歌,见花花捉蝎治伤;欧文见花花红肚兜,引出闪回镜头:日寇毒气,哥哥出窗被枪杀。

8.山寨受困。过河被民团俘;狱中欧文“光荣的投降”与黑子“只要有一口气绝不停止抵抗”的争论;三炮对寨主谈“外人、亲人、仇人”的关系。三炮看黑子,“赵家害得我丧了男儿身”;闪回:械斗。

9.刑场脱险。刑场行刑在即,安洁救人,鬼子枪杀安洁――寨主梦醒(内心斗争);安洁出窗奔刑场,拉手榴弹威胁父亲,救人。

10.古庙栖身。花花放蝎子咬日本军官;古庙,东方文化神秘气氛,营造相爱氛围;欧文学汉语“我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我是ANGIEL的最好最好的朋友”,“YES”。群山夕照,古烽火台上“你们……都有许多爱”,初步理解,相爱的开始。

11.屈辱回忆。黑子夜访寨主,晓以大义(讲述安洁的不幸,促使寨主转变);芦苇丛中,安洁痛苦回忆;波尔明白“一个弱女子宁可放弃生命,不能放弃人的尊严”。

16.祭奠忠魂。一张张照片――小孩、花花、父亲、黑子、安洁的照片放入激流中,“让生命还归黄河”,信天游的叶哨响起,闪回:匕首、手榴弹、黄河留影……

评论角度

一、评主题:1、抗日斗争,揭露日寇罪行,歌颂人民不屈精神、博大胸怀、崇高人性;2、生命价值与民族命运;3、对和平和期呼唤与社会的发展的期望;4、在人类之爱基础上不同文化观念的撞击与交融。

二、人物评论:1、单一人物;2、某类人物;3、对比性人物;4、从人物关系评析,如中外、父女、民族与宗族等关系入手。

三、场景细节:几次争论;手榴弹的出现;小刀的运用;几个人物对死的选择;照片的作用。

四、悬念设置:人物命运为主线,将人物经常处于生死关头,环环紧扣。

五、矛盾冲突:1、进步与、民族解放与法西斯专制;2、东西方观念;3、宗族。

六、叙事线索:三种时态,现在时着眼于战争与和平的对比,调节情绪、深化主题,给作者一个自由的叙述时空;过去时表现矛盾冲突与情节发展的主线;过去完成时重点在揭露日寇罪恶。

七、情节与节奏:战斗高潮与抒情段落的设置;紧张与舒缓情绪的起伏;镜头节奏快与慢的转换。

八、中外影片比较:与《拯救大兵雷恩》相比,同是以回忆形式讲述拯救生命与回归家园,但《黄河绝恋》避开为什么救人的争论,避免说教,容纳更多内涵;多种矛盾冲突;群像式人物各有鲜明个性;战争与爱情两条线索推进,更富有抒彩。

九、与《红河谷》比较:文明冲突的合理性;叙事特色强化故事性;人物塑造在对比中展现性格的发展,注意人物性格的丰富性。

有很多人认为看**就看**呗,评什麼?论什麼?但事实上,在你写影评的同时,也是让自己回溯在这一个半小时中,你到底看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再烂的片,也是有辛苦培育的工作人员,他们又是用什麼眼光来看?没人愿意制造一部唾弃的大烂片,那麼大家口中的烂片是否有可取之处,是否制片.导演.演员们用著不同的想法来拍摄?

这些,当你开始用心写影评时,你的思路会愈来愈清明,想的范围愈来愈广大

不但可以有比他人更多的体会,也能将你的体会带给大家

在一篇又一篇的影评中,你将会发现自己的文笔进步了,看**时能看到更多的细微末节,能感动到心灵的深处,那麼,你成功了

当然,没人是一蹴可矶的(除了你本身是文学创作者外),当我自己回顾一开始写的文章,也觉得自己的文笔生涩,眼光不够深入,但在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中,发现自己很自然的就长篇大论了起来,当然,现在依然不够好

最好的一句话是----

“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

不是一定要中规中矩的写影评,正面.反面.侧面的见解都是很独到

化简为繁,化繁为简,字字都是精

与**相关的工作有哪些?

无论是白领、工人、学生、老师还是各行各业的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而有些人的武侠梦通过拍**展现出来,有些人的武侠梦则在生活中的见义勇为展现出来。不管怎么每个人对于**行业都有着一些憧憬,**可以演绎各种不同的人生,**行业也是个高薪行业。但茫茫人海中那么多人不是每个人都能选择**行业的,那我们普通人在**行业中除了看**还能做什么呢?

如果你是自身的**迷,对**有独到的见解,那么可以考虑做影评人,点评和解说**;点评可以是夸奖也可以是吐槽,针对**的剧情、人物设定、道具、服装设计与搭配、配色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度解析,表达你的独特观点。

另外就是参与投资了。现在普通人参与**也已经不再是新鲜事,早年间已经有不少的成功案例,选择好的**项目来做投资,不仅是对**的支持而且自己也能从中获利。如果你看过《西虹市首富》和《大圣归来》或许对影片最后一篇密密麻麻的人名有印象,这些就是参与**投资的大众出品人。

最后你也可以选择做群演、做配音、做幕后工作人员等。如果对**行业有着比较深的执念,那么每个人都有能靠自己的努力参与到**行业中,即使我们很普通。其实每个人生来都市普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你可以把自己的普通变成不普通,把自己生活中的平凡变成不平凡。生活也是这样。

影评主要学什么?献上所有分

道具,灯光,演员,,制片,后期,特效,烟火……等等等等,你找个**看看里面的演职员表就知道有多少相关的职业了。不过只是因为喜欢看**就选择这个职业还是有点鲁莽了,要知道兴趣和职业真的是两码事:喜欢美食的,不一定是好厨子。

制片人是做什么的(揭开制片人的神秘面纱)

我觉得这个首先要有思想和文,要对**有很深的见地,不能乱评乱说。这样的大学和其他大学没什么区别,学费也是一样的,有这个专业的大学很多,你可以了解这个专业在学校的地位如何,然后选择大学。

1.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的形象,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而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见《银海珠光》)。

2.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3.写观后感。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影片的评论。如评《甲午风云》的《透过甲午的硝烟》不是泛泛而谈“落后挨打”,而是扣紧影片中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联系历史事实,结合世界著名海战,对比联想,针对当前社会不良风气发出呼吁。评《》的评论《城的断想》围绕“城”字做文章,从“屠城”、“纸城”、“不设防的城”、“钢铁长城”和“国防之城”,扣得紧、放得开、收得拢。

(二)人物评论。

这是较为普遍的评论样式,可分为单一人物评论、同一类人物评论、不同人物的对比评论。收录在《银海珠光》中的评《背起爸爸上学》的4篇人物评论各有特色。《细节描写与宏伟意象》展开了与蒋介石的对比评论。《在炮火中升腾的雪莲》对《红河谷》中丹珠的形象把握个性特点,作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化的评析。在人物评论写作中,最好力求不仅评析人物形象的意义,而且要结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独有的个性,如人物特有的行为、动作、理想、志趣、才干,从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象意义,如评《炮兵少校》的《一团寂寞的火》改变了单纯着眼于对英雄人物的热情赞颂,而更多地溶进了新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三)美学评论(样式、风格、审美特性等)

1.艺术样式评论。如《不庄不谐 笑从何来》结合喜剧样式对影片《甲方乙方》展开评论;《屏幕涌动纪实潮》从纪录片美学特色分析纪了优秀录片取得成功的原因;《红河谷:动人心魄的视觉交响乐》就该片所具有的交响诗式的结构样式进行评论。

2.艺术风格评论。如《充满诗情的战场写意》通过影片《大转折》中几个主要战斗场面的不同诗意内涵的分析,对该片以泼墨的方式抒发的浓郁的诗情,给人以震颤心弦的视听感受。对于引起较大争议的《红色恋人》,《诗**的意象美》从**风格和创新的角度给予肯定。

3.审美特性评论。《对亲情与人伦的呼唤》从当代悲剧审美特性入手,指出当代悲剧重在探索人类精神生活的复杂性,唤起人们对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枣亲情与人伦的珍视。评《小鬼当家》的文章《“小鬼”为什么逗人喜爱》结合儿童审美心理的分析。

(四)**特性的评论。

这类评论写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对**的语言、结构、修辞、悬念、音响、色彩、音乐、摄影、特技、表演、导演等方面的评论。试举例如下:

1. **语言评论。《<红高梁>――中国**走向世界的起点和成功之路》。

2. **结构评论。《复合交融 巧织经纬枣<平津战役>的结构艺术》。

3. **修辞评论。**修辞包括多种手法,如对比、夸张、象征、拟人等,如《<开天辟地>中的象征手法赏析》。

4. **节奏评论。《满怀深情的韵律美枣谈**<>的节奏艺术》

5. **悬念评论。《悬念迭设扣人心弦枣谈美国片<碟中碟>的悬念技巧》

6、**音响评论。《摹声会音皆有情枣<大高高挂>中的音响》

7. **色彩评论。《张艺谋为何偏爱红色》《在“形式”中强化“意味”》。

8. **细节评论。《耐人寻味的“纳银密账”》、《一串闪光的项链》。

9. **表演评论。《眼之魅》

10.**音乐评论。

以上评论角度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渗透、兼容的。评论的视角可以是复合的,如评论人物,除了上述的评一个人,评一类人,或对立人物的对照分析,也可以就几部影片或某一类影片中同类人物进行综合分析,或对某种创作倾向进行评论。如《忧患意识与英雄主义》对美国影片普遍性的主题的分析;“新时期军人银幕形象剖析”、“青年女演员为什么不能长青”、“何必都往浴缸里跳”、“丑星为什么走红”等论题是综合某类影片创作倾向选的。

**评论的文体样式可以多种多样,一般以论文体为主,也可以用书信体、对活体、问答体、随感录。近年也有散文体,散文体多以抒发情感为主,轻灵活泼、文笔优美,但一般缺少严密的论证,较少逻辑力量,理论色彩较单薄,在影评百花园中应当允许各种文体样式存在。

四、影评写作要求

(一)紧扣“**”与“评论”。

所评论的内容必须是影片提供的,而不能从说明书和报刊故事中寻找。

要抓住**艺术的特质,评论的对象有画面感、运动感。让没有看过**的人也能获得对影片的大致了解,认同你的观点。

要展开评论,明确中心,严密地进行说理与论证,切忌“故事加感想”或有观点而无论证。

(二)总体把握,细部突破。

首先对一部影片有正确的总体评价,在此基础选择一个较小的视角深入挖掘,做到高屋建瓴,品鉴入微。避免面面俱到,人云亦云。

另一方面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树林。力求写出鞭辟入里的专论,不要写泛论、散论。目前各类报刊包括专业**报刊为了抢时效,搞“炒作”,发表的大多是新闻记者根据编导散发的资料摘编的综合评介,陷入“故事情节+主题思想+艺术特色+演员介绍+拍摄花絮”公式。

(三)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侧重于社会意义的评论要注意兼顾影片的艺术性,要用影片提供的银幕形象进行说明与论证。有一学生写《火烧圆明园》的影评,只是对这一历史抒发感慨,全文与影片毫无关系,严格讲这样的文章不是影评。

侧重于艺术价值的评论要把握艺术表现中体现的思想内涵。

要讲究评论文章自身的艺术性。

(四)注重思辩、讲究文。

力求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力求新颖、深刻,宁可是“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不要趋同,说一些都明白的“正确观点”。构思立意如同兵家谋略,“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耳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奇制胜。

注意评论语言的生动活泼、形象鲜明,注意句式长短得当、音韵和谐,既要有理论色彩,又要明白晓畅,让理论文章给人语言美感与动情力量。

PS:

有很多人认为看**就看**呗,评什麼?论什麼?但事实上,在你写影评的同时,也是让自己回溯在这一个半小时中,你到底看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再烂的片,也是有辛苦培育的工作人员,他们又是用什麼眼光来看?没人愿意制造一部唾弃的大烂片,那麼大家口中的烂片是否有可取之处,是否制片.导演.演员们用著不同的想法来拍摄?

这些,当你开始用心写影评时,你的思路会愈来愈清明,想的范围愈来愈广大

不但可以有比他人更多的体会,也能将你的体会带给大家

在一篇又一篇的影评中,你将会发现自己的文笔进步了,看**时能看到更多的细微末节,能感动到心灵的深处,那麼,你成功了

当然,没人是一蹴可矶的(除了你本身是文学创作者外),当我自己回顾一开始写的文章,也觉得自己的文笔生涩,眼光不够深入,但在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中,发现自己很自然的就长篇大论了起来,当然,现在依然不够好

最好的一句话是----

“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

不是一定要中规中矩的写影评,正面.反面.侧面的见解都是很独到

化简为繁,化繁为简,字字都是精 。

关于什么是影评 就是个人对**的评论吧 看完**后所发表的看法和评价 。。。

源丨华谊兄弟研究院( ID: HBresearch)

就一部**作品而言,制片人就好比是一个电视节目生产过程中的项目经理,从资金到人员再到销售,全都由制片人来负责,在很多情况下,一个项目的确立,也是由制片人来操作。制片人在节目生产过程中是最高的领导。①中国**制片人协会理事长、中国**家协会副 明振江曾指出:“制片业是**产业的龙头,制片人是**成功与否的第一责任人,是**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关系要素的总协调人、总负责人。制片人不仅应该精艺术、懂技术、擅经营、会管理,还应该具备国际视野、战略思维,具备宽广的胸怀和博大的情怀。”②制片人之于一个**作品以及整个**业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本期笔者将通过编译刊发海外**学者研究成果的部分内容,介绍**制片人这一职业的有关情况,希望读者能够更多了解**业中的这一重要人物。③

制片人的头衔

对于重要**的大多数高级职位,行业协会或工会制定了严格的准则,规定谁可以进入演职员名单以及如何获得署名。例如,编剧协会(WGA)只允许三位编剧(或两人或三人共同创作)参与一部**。如果你写的台词太少,则不能上编剧名单。同样,除了特殊情况,导演协会(DGA)只允许一名署名导演。此类机构还规定其成员的**制作环境和职权。

但上述规定并不适用于制片人,这意味着制片人名单更长,不一致,没有约定标准。有些人可能担任某项目的联合制片人,而在另一个剧组担任同一职责的可能只是副制片人。在**业(例如在某个工作室内),会有一些惯例,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整个行业推广。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总结出一些制片人头衔。最常见的头衔有:

制片人 ——负责整个制作过程的最高级别制片人(类似于首席执行官),不论是独立负责**的制作还是与其他制片人合作。

执行制片人 ——通常与项目背后的投资方和/或工作室有关的人物。

联合制片人 ——**制作的重要参与者。当一部**是由多家公司和/或多个国家联合制作出品时,也包括当地的制片人。

现场制片人 ——从实地和后勤角度规划实际拍摄过程的人。

副制片人 ——副制片人头衔的职责是最模糊的,很多时候什么都要管。有趣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副制片人头衔已经失去了意义,如今这一头衔主要授予这一行业崭露头角的新人。

制作一部**需要多少制片人?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制作一部**平均需要1.5名制片人。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数字开始缓慢上升,到21世纪前十年,增速加快,并在2018年达到平均制作一部**需要4.6个制片人。

各类制片人的平均数量均有所增长,但执行制片人的人数增幅最大,平均每部**的执行制片人数量从1949年的1人增至2018年的2.6人。在21世纪前十年,联合制片人增长迅速,这可能是众筹资金不断增长的缘故, 人们通过投资**获得制片人头衔。

如上图显示,各制片人头衔越来越多,但研究认为现在很难确定其未来的走向。为了说明制片人头衔的总体变化,该项研究创建了以下图表,数据相同,但重点放在了每年进入制片人名单的比例。

如图所示,在20世纪50年代,在所有制片人名单中有五分之四是以“制片人”形式出现的。之后,制片人头衔开始细分,当下仅有约三分之一的制片人头衔是给“制片人”的。

高产制片人调查

看看从授予第一个头衔开始时“制片人”头衔的平均数量。可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职业生涯越来越不乐观。从1950年开始,“制片人”平均会继续制作6部**,但从2000年开始,“制片人”的产量减少了一半以上,目前只有2.5部**。

关键是“截至目前”。制作一部**可能需要很长时间,需要人力、权限和资金,因此指出2016年出现的制片人只制作了一部**似乎是不公平的。

平均而言,一个“制片人”在第一部**上映后的五年内会制作多少部**?答案相当令人惊讶。尽管**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制作呈爆炸式增长,制片人头衔也愈加碎片化,但在过去50年里,在正式“制片人”的第一个五年职业生涯里,平均制片数量保持不变。因此, 如果有人以“制片人”的身份发行一部**,那么他们有可能在五年内再发行一部**。

副制片人的头衔真的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徒有虚名吗?

关于制片人头衔,我想看看“副制片人”头衔背后的数据。正如之前所讨论的,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获得制片人头衔。不过,我们可以看看最终获得“制片人”头衔的联合制片人的数量,这可以提供一个线索,说明副制片人路线对进入顶级制作的作用有多大。

事实证明, 更多人是从“副制片人”,而非从现场制片人或助理制片人晋升成真正的“制片人” 。事实上,助理制片人的职业发展速度极慢,只有不到1%的助理制片人转正为“制片人”。

对制片人的另一种划分方式

开展该项研究的海外学者在与其他制片人交流时,了解到制片人的头衔体系主要与他们拥有的权力有关,而不是他们如何行使权力。因此,还可以将制片人的类型做如下划分:

人际制片人 ——此类制片人拥有出色的人际关系技巧,他们利用魅力、人脉和热情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他们善于识人。

投资制片人 ——他们有资金渠道,无论是自己的钱,还是筹钱。

实用制片人 ——通常都是从**拍摄的岗位晋升上来的,比如现场制片人或者第一副导演,所以他们很擅长做事。

被动制片人 ——作家、导演或演员,他们想拍**,但又不想等着被他人雇用。但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人,他们宁愿不制片,选择边走边学。

创意制片人 ——此类制片人专注于**的内容,追踪优秀的剧本、书籍、演员和其他人才。

上述制片人类型并非相互排斥,大多数制片人都有他们擅长的特殊优势。遗憾的是,无法用数据来跟踪这一点,只能自己在行业社交活动中进行实地调查。

结语——兼对本文所引研究成果的说明

谈到**制片人这一职业,尽管我国已跻身世界第二大**市场,但国内制片人群体仍有待发展壮大,工作理念及制度仍需完善。目前中国**制作中导演的作用非常大,甚至可以说兼任了制片人; 现在名义上的制片人,更倾向于制作阶段的‘制’,实际上是制片 主任 的概念,负责帮着花钱。 制片人应该是一个对项目负责到底的组织者,中国需要制片人制度,按照制片的规律来做**。④

本文所引用的该项研究,其数据来自多个渠道,主要是IMDb、The Numbers、Wikipedia、Box Office Mojo和OMDb。数据涉及在这些网站上列示的所有剧情片。**类型分类用IMDb的数据。因为制片人可涉猎多种媒体,所以该项研究的数据库中不包含那些从**行业转到电视行业不再是**制片人的制片人。同样,一个成功的电视制片人如果跨界到**行业,那么他们的第一部作品将会是一部非比寻常的**。

、数据及有关资讯源于网络,归其权利人所有。

引用及参考资料

①人民网,冷冶夫,《职业制片人的发展趋势》,s://w.url .cn /s/ABFK6

②④金羊网,《中外知名制片人齐聚国际制片人论坛纵论**热点话题》,s://w.url .cn /s/ARGGZZe

③原文见Stephenfollows :On erage,how many films does a producer produce?,

s://w.url .cn /s/AjGlMa3

原文标题:如何成为一名**制片人?

责编 | 竖

>>>编剧帮现诚邀特约撰稿人,如果您对编剧行业、产业有真知灼见,或想向行业吐露心声、分享心得,亦或擅长影评剧评,都欢迎您 微信 联系我们:bianjubang002

E N D

宣传、转载联系 ◇ bianjubang002

编剧经纪、剧本经纪业务联系 ◇gangqinshi01

已同步入驻以下平台

今日头条 | 搜狐自媒体 | 百家号 | 微博 | 豆瓣

| 知乎 | 简书 | 一点资讯 | 企鹅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