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写作技巧_影评的写作手法
1.高中艺术生编导专业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能用在影评写作里的
2.最适合一个人看的**
3.动画片花木兰和**花木兰的影评 得和木兰诗对比写法 急急急 回答好加分
4.谁知道哪里有关于莫里哀<伪君子>的资料,
5.如何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6.如何做好一名编导?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7.怎么样写观后感
8.我想知道张曼玉拍的一部**叫什么?
《破浪》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1995 彩色片 158分钟
丹麦/瑞典/法国/荷兰/挪威联合摄制
导演:拉尔斯·冯·特里恩 编剧:皮特·阿斯木森 拉尔斯·冯·特里恩 摄影:罗比·穆雷 主要演员:爱米莉·沃特森(饰贝丝·麦克奈伊) 施泰朗·斯卡斯加德(饰简) 卡特琳娜·卡尔特丽吉(饰陶陶) 亚德里安·罗林斯(饰医生) 桑德拉·沃(饰母亲)
本片获1996年戛纳国际**节评委会大奖;1996年费里克斯欧洲**节最佳女演员奖;1997年法国恺撒**奖最佳外语片奖
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苏格兰艾布里群岛一个偏僻而封闭的小村镇,村民们都自视为上帝的选民,以及自身道德尤其是邻居们的道德的卫道士。该村镇的最高宗教权力机构是长老会,它对世俗社会生活的影响无所不在。虽然时光已经进入20世纪70年代,但依照当地的教规,教堂上没有钟,教民们自然也就听不到教堂的钟声。妇女们在教堂里不能说话,被禁止参加葬礼,甚至连家庭成员的葬礼也不能参加。如果她们犯了通奸罪,将会被驱逐出教堂,实际上也等于被驱逐出这个山村,她们死后还会被长老会判处下地狱。
女主角贝丝·麦克奈伊就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她年轻漂亮,纯真善良中透着几分幼稚,热情活泼中又略有些神经质,在这个充满严格的清规戒律、宗教气氛令人窒息的小社团中,她的存在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与海上石油工人简的相遇打破了她宁静的生活,简是在海上钻井平台工作的石油工人,他们一见钟情,倾心相爱,很快结为夫妻。但是,此事引起了长老会及绝大多数村民们的反感,因为简对他们来说是外乡人,是入侵者,是对他们与世隔绝的生活的挑战和威胁。当时,北海石油钻探业刚刚开始,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宗教气氛浓厚的村庄被不同国家的小伙子组成的国际钻探队“入侵”,他们喝着啤酒,收听令当地人反感的音乐。
影片是从热闹的婚礼场面开始的。贝丝和嫂子陶陶以及一些亲朋好友在村边的广场等待新郎的到来,新郎官居然在婚礼之际姗姗来迟,贝丝不免有些着急和气愤。突然,一架直升机出现在村边海面的上空,继而徐徐降落在村头的海边广场,看到自己的心上人从天而降,贝丝欣喜若狂,飞机的舱门刚刚打开,她就扑到简的怀里。陪伴简到来的是他的一些在海上钻井平台工作的朋友,一行人直奔教堂。婚礼是由教堂的一位牧师主持的,在某种程度上说,他也是能够倾听贝丝吐诉心声的人。教堂里的结婚仪式结束,人们纷纷走出教堂,简的朋友泰里看到教堂上没有钟,感到奇怪,觉得好笑,就问长老会的人这是为什么,没有人给他以满意的答复。就在这时,刚才还是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雨来,人们急忙跑向村中的婚礼宴会厅参加婚宴。
这对新婚夫妇生活十分幸福,简是个见过世面的人,他见识颇多,阅历丰富,自然也包括爱情方面的经历。贝丝痴情地爱着简,对长期生活在令人窒息的宗教禁欲环境中的贝丝来说,这爱是使她获得身体和心灵解放的根源;简也深深地爱着贝丝,对于常年漂泊在外的简来说,这爱是他疲惫的身心得以歇息的港湾。新婚燕尔,初尝爱情甘露的贝丝沉浸在幸福的喜悦之中,尽情体味着心灵交融的快乐和男女情爱之欢。
由于简是在海上钻井平台工作,短暂的蜜月刚过,他就要出海作业了,新婚离别,贝丝自然非常伤心。简不在身边的日子里,贝丝感到度日如年。简曾经约定日期给贝丝打电话,贝丝如约来到村边的电话亭等候,由于简加班加点,一时不得脱身,没能及时给她打电话,可是贝丝相信简一定会打电话来,依然在电话亭等候,后来竟不知不觉地在电话亭里睡着了,最终她还是等到了简的电话,俩人通过电话互诉思念之情。等待的日子是难熬的,离简回来的日子越近,贝丝越感到焦躁不安,母亲和陶陶看到她茶饭不思的样子,也为她感到着急。母亲劝她说,这个村子里的女人就是这么过的,由于男人大多都在出海作业,女人家应该习惯在家独守的日子。陶陶是贝丝的嫂子,也是她最要好的朋友,自从贝丝的哥哥死后,陶陶没有改嫁,而是一直生活在他们家里,看到贝丝的焦虑,她也只能劝慰她。与心爱的人不得相见,贝丝只能祈祷上帝保佑丈夫平安归来,有时她甚至半夜里到教堂为简祈祷。
简终于回来了,但不幸的是他在一次事故中严重受伤,脑部受到严重震荡,医生诊断后认为,简的生命危在旦夕,即使能活下来,也有可能终生瘫痪不起,贝丝极度悲伤,神情抑郁。简被安置在镇医院住院治疗,陶陶在这家医院当护士,对简倍加照顾,简的病情渐渐好转,并离开医院回到家里养伤,但他依然无法行走,只能终日卧在床上打发时日。简的病情也使得贝丝焦躁不安,本来就有些神经质的贝丝现在变得更加忧郁,陶陶建议贝丝去看镇医院的理查德森大夫,但此举对贝丝无济于事。
日子一天天过去,看到年轻漂亮的妻子像守活寡一样地陪伴着自己这样一个瘫痪不起的残废,简觉得不应该因为自己的病情而影响妻子的幸福,就劝妻子去找情人,可是,本性善良忠诚的贝丝怎么能肯这样做呢?不久,简的病情有所加重,又被迫住进医院治疗。一天,他对贝丝说,她应该去找情人,去 *** ,在与其他男人 *** 的时候,只要想着是在跟他 *** 就行了,之后,再向他讲述 *** 的经历,这样就像是他们俩在 *** 。简还告诉贝丝,他需要爱,一旦失去对爱的感觉,他的生命就会停止。贝丝起初并不愿意,但出于对简忠诚的爱,后来还是勉强投入了其他男人的怀抱。贝丝的行为遭到了教堂和家庭的蔑视,可是,想到自己这样做对简恢复健康有利,她就义无返顾地这样做下去了。
理查德森大夫其实是爱贝丝的,看到贝丝在外边跟其他男人交往,他心里也不是滋味。在一次公开向贝丝表白自己的爱遭到拒绝之后,他以贝丝和病中的简在一起生活对贝丝的精神健康不利为由行使自己当医生的权力,向陶陶建议将贝丝送到格拉斯哥的一家精神病医院进行治疗,简从内心里不同意理查德森的建议,可是后来还是被迫在诊断书上签字“同意”。但是,贝丝还没有被送到那家精神病医院,就设法偷偷跑了回来。
简的病情时轻时重,反复无常,由理查德森大夫主持的对简施行的治疗方案也显得无能为力。可是,贝丝相信爱的力量能够拯救简的生命,就越来越忠诚地按照简的请求去跟其他男人 *** 。一天,她来到镇子附近的港口,上了一条大船,遇到一个 *** 待狂的虐待,身上都被刀子划破了,由于她的机智才得以逃脱。当她回到村子里,遭到一群少年的欺负,那位牧师看到她遭受欺辱,至多也只是将那些孩子赶走,看着昏倒在地的贝丝一走了之。后来,筋疲力尽的贝丝回到家里,苦苦哀求母亲为她开门,竟遭到母亲的拒绝。
尽管贝丝百般努力,简的病情还是越来越加重,医院方面渐渐感到对简的治疗无能为力,陶陶也劝贝丝不要再为简做徒劳之事。但是,贝丝认为简的疾病没有好转是因为自己对他的忠诚还不够。一天,她请求陶陶到医院为简祈祷,自己又去了港口。医院里,陶陶对着奄奄一息的简祈祷,遭到理查德森大夫的一通嘲笑。贝丝又来到那天来过的大船上,任凭那个虐待狂对自己施虐。结果,贝丝被搞得遍体鳞伤,身上鲜血直流,被送到镇医院。在进行手术之前,她请求看看简,看到简还是没有好转的迹象,她感到有些被骗的感觉。进入手术室不久,贝丝的母亲闻讯赶来看女儿,没过多大一会儿,贝丝就离开了人世。
然而,上帝没有欺骗贝丝,由于她的忠诚,简终于恢复了健康,从死神那里挣脱了回来。当地法院对理查德森医生进行了审判,他被控告对贝丝的死负有医疗责任。最终的结果是理查德森被判无罪。长老会不仅可以决定当地教堂可不可以有钟,还可以判定死者是升天堂还是下地狱。村子里有两块墓地,一个是长老会判处升天堂者的墓地,另一个是被他们判入地狱者的墓地。贝丝自然属于后者。可是,在贝丝的棺材被埋入墓穴的前一天,简带领几个好友来到海边,往一只口袋里装沙子,理查德森大夫也来帮忙。夜里,他们来到停放贝丝的棺材的地方,将贝丝的尸体从棺材里抬了出来,在棺材里装进了沙子。
长老会的成员及教堂的神职人员在为贝丝举行葬礼,葬礼冷冷清清,除了那些神职人员,只有陶陶和理查德森大夫在离墓穴较远的地方来向贝丝做最后的告别。牧师宣读对贝丝的判决:“贝丝·麦克奈伊,你是一个犯有罪孽的人,由于你的罪孽,你被判处下地狱。”在墓地附近的陶陶终于忍不住看到这一幕,跑到墓穴旁,愤怒地斥责这帮人:“你们当中谁也无权判处贝丝下地狱!”
就在那些神职人员为贝丝举行葬礼的同时,简和他的几个朋友正在乘一艘货轮前往海上工地。贝丝的尸体被包裹在一只简易的口袋里,放在货船的甲板上,简拄着双拐,吃力地来到甲板上,看着贝丝的尸体,不禁潸然泪下。夜里,简将几位好朋友叫起来,准备将贝丝的尸体投入海中,简打开装有贝丝尸体的口袋,最后吻别妻子,悲痛欲绝。货船依然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穿过黑夜,迎来了黎明。简还沉浸在悲哀之中,他的好朋友泰里高兴地来到船舱里将他叫起来,扶着他走上甲板,甲板上早已站满了人,他们在聆听清脆悦耳的钟声,起初人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这钟声来自无线电收音机,不,这钟声分明来自天堂。影片以这样一个镜头结束:在遥远的天堂,两只硕大的钟来回摆动,发出悠扬的钟声,透过五彩云霞,依稀可见海面上的船,海边的村庄,田野山峦……
鉴赏
法国著名作家安德烈·马尔洛曾经断言: 20世纪要么是宗教的世纪,要么就是毁灭的世纪。此话乍听起来颇为骇人听闻,但至少表明宗教在西方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尽管上个世纪末尼采煞有介事地宣称“上帝死了”,可是,自由遨游在浩瀚宇宙中的上帝的死活,岂是生活在犹如宇宙中一粒尘埃的地球上的区区哲人能够判定的。
宗教对人类社会生活具有深刻影响,有关上帝存在与否的争论几乎跟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中有关这个问题的争论则伴随着第七艺术的始终。从卡尔·德莱叶的《圣女贞德的受难》到英格玛·伯格曼的《第七封印》,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戒》到彼亚拉的《撒旦的阳光下》,从让·雅克·阿诺的《玫瑰的名字》到马丁·斯科西斯的《基督的最后诱惑》,几乎每一位西方**大师都触及过宗教问题,而且这类题材的影片创作自80年代以来呈现出越来越繁盛的趋势,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
在欧美影坛引起广泛关注的丹麦、法国、瑞典、荷兰与挪威等欧洲五国联合出品、由丹麦**导演拉尔斯·冯·特里恩执导的新作《破浪》又是一部宗教题材影片。该片在1996年的戛纳**节上引起极大轰动,虽未摘取金棕榈桂冠,却得到评委会和影评家们的青睐,被授予评委会大奖。此后,它在欧美乃至国际影坛上的影响越来越大: 1996年,被菲利克斯**节授予欧洲最佳影片奖和评委会大奖; 1997年度的法国恺撒**奖授予它最佳外语片奖,并在该年度美国金球奖和奥斯卡奖的角逐中获得最佳女主角提名。法国拉鲁斯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世界**关键影片辞典》所收1996年度世界范围内的关键影片只有一部,那就是《破浪》; 著名的《制片场》杂志发动法国影评人和观众评选十年来的十部世界**佳作,此片亦是名列前茅。美国著名影评家里克·马尔克姆说: “1996年,在我所看过的所有影片中没有一部比《破浪》更加惊心动魄,扣人心弦。”欧美影评界普遍认为:如果不去影院观看此片,你就错过了1996年**界的一件大事。
《破浪》是特里恩的第五部影片,是一部充分运用数码技术手段对画面进行改造以营造浪漫和神秘气氛、在**语言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实验的影片。特里恩这位喜欢批评与责难的导演曾以充满神奇色彩的侦探片 《犯罪因素》(1984),尤其是隐喻德国政治事件的《欧罗巴》(1991)等作品引人注目,他是继卡尔·德莱叶之后丹麦影坛最重要的导演,其作品深受斯堪的纳维亚学派大师德莱叶、伯格曼的影响,在诸多方面都继承和发展该学派的传统,尤其是德莱叶对“欧陆**” 风格的探索。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充满 *** 、具有强烈感染力、弥漫着神秘色彩的关于宗教、爱情与性的故事,表现了上帝对苏格兰的一个社团的观察和评判。这是一出感情强烈的情节剧:在独断专行、令人窒息的宗教氛围中燃起强烈的爱欲之火,充满活力和具有治疗作用的 *** 之欢与教会的清规戒律形成鲜明对照。影片仿佛将人带到了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英国,带到了勃朗蒂姐妹笔下超感觉的、令人震撼的、晦涩的故事里。促使特里恩创作此片的两个决定性灵感来源,一个是丹麦籍美国人道格拉斯·斯克在50年代创作的一出表现死灰复燃的情节剧,另一个是德莱叶的影片《奥尔戴》,此片也触及在一个拒绝接受不可解释的事物的宗教团体里发生的奇迹。《破浪》宣扬了牺牲生命以获得拯救的天主教教义,但是,特里恩将罪孽、惩罚和感恩汇聚在一个仪式般的爱情咒语中,似乎在告诉人们, *** 之欢就等于修行,他的这一做法也招致不少非议。
特里恩喜欢拍摄创意成熟的影片,《破浪》从开始酝酿到完成总共花费5年时间,但此片的最初创意可以追溯到作者的童年时期。特里恩谈到此片的创作过程时说:“我希望拍摄一部表现善良的影片。我记得小时候曾经读过一本名为《金心》的画册,它给我留下了强烈而深刻的印象。这本画册讲述了一个小姑娘独自穿越大森林的故事,她衣袋里仅装着几块面包。在穿越森林之后,她发现自己赤身一无所有。那本画册的最后一句话是: ‘可是我还能应付’。这句话表达了任何一位殉道者都可能经历的严峻考验。那本画册我读了好多遍,尽管我父亲将它看做一本最没有价值的画册。《破浪》的故事肯定是在这本书里找到了最初的创意,《金心》中的主人公就是影片《破浪》中的贝丝。我还想将它拍摄成一部宗教题材的影片,一部关于奇迹的影片,同时也是一部完全自然主义的影片。”
《破浪》的内容明显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这当然与特里恩本人是宗教信徒有关。特里恩的父母都是坚定的无神论者,特里恩本人年轻时也对宗教持玩世不恭态度。后来,他感到有必要归属一个信仰忠诚的社团,就皈依了天主教,此后他一直想拍一部对宗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质疑的影片。拍摄这部影片的过程也是特里恩对宗教进行思考的过程,并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融入了影片中。
说到宗教,就不能不谈到上帝,谈到上帝,数千年来令人类困惑不已的问题便是“上帝究竟存在不存在?”,这个问题几乎在各种宗教创立不久就被提出来,而且困惑着一代又一代人。有关这个问题,每人都可以给出自己的回答,无非两个:上帝存在或上帝不存在。或言还有第三个,那就是“信则有,不信则无”。从这个角度来出发,可将人划分成两大类:相信上帝存在的人和不相信上帝存在的人(还应包括怀疑上帝存在的人)。拍摄宗教题材影片的导演也可划分成与此相对应的两大类,有些导演否认或怀疑上帝的存在,有些则对上帝的存在坚信不疑,特里恩显然属于后者。
有意思的是,特里恩说“我是天主教徒,但不欣赏天主教教义本身”,他对待宗教的这种态度与丹麦早期**大师德莱叶颇为相似。德莱叶在拍摄的所有影片中都攻击宗教,但从来不攻击上帝,特里恩创作《破浪》时情况也是这样,德莱叶的《圣女贞德的受难》和《日特鲁德》肯定对他创作《破浪》产生了影响。在《破浪》中,特里恩思考的不是上帝存不存在的问题,而是探索了究竟由谁来敲响天堂钟声的问题。那些形形 *** 的各级教会是否能够代表上帝的旨意?他们是否就是上帝的化身?他们有没有权利对自己的教民进行道德审判?
影片中有关教堂钟声的隐喻是深刻的。美国影评人肖恩·罗森汉姆在评论关于英国科学家史蒂芬·霍金的传记片 《时间简史》 时谈到过这样一个观点: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曾经将上帝比作造钟者,而悬挂在耸立的教堂尖顶上的钟声自然也就被隐喻为来自天国、来自上帝的声音。可是,在那个偏僻的苏格兰小山村,那些自以为是的长老会神甫们居然阻断了这声音。宗教的教义往往在各级教会和神职人员的阐释中走了样,他们或者是由于能力有限而解释不清,或者是因为个人利益关系而有意作歪曲的阐释。
特里恩在许多影片中都表现了权力机制及其存在的问题,在《破浪》中,他同样将宗教机构描写成了一个权力机制,比如那个苏格兰小社团。特里恩没有批评这样一个诚实的社团,取而代之的是对它的同情与怜悯。影片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真诚的,包括贝丝的母亲和爷爷,长老会成员,那位忠于职守的牧师,他们都对自己的信仰无比忠诚,可悲的是他们从来不去思考自己的信仰是否合理。特里恩认为人们常常为宗教问题困惑,往往以过分的方式理解和对待宗教问题。但是,如果想创作一出情节剧,就必须设置某种障碍,对创作《破浪》来说,宗教问题便是一个合适的障碍。
特里恩以往拍摄的大部分影片都具有讽刺的特点,但在《破浪》中人们看不到这种特点。他对此作了这样的解释:“当我在**学院学习的时候,人们常说所有好的影片都具有某种形式的幽默,所有的影片,除了德莱叶的影片。在德莱叶的大部分影片中,我们都看不到幽默的痕迹。我们可以说,当幽默被引入一部作品之后,人们就会对作品产生某种距离感。在《破浪》中,我不想远离叙事和人物的强烈情感。”他认为,这种强烈的情感介入对拍摄这部影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特里恩在自己的生长环境中强烈的 *** 是被禁止的,他或许只有在艺术创作中才能体验和表达强烈的情感。他的家人在看过这部感情强烈的影片后都批评他,他的一位做纪录**导演的叔叔认为这部影片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完全的失败,同样在**圈工作的哥哥则认为这部影片枯燥乏味,没有什么意思,但这不妨碍他们对此片的拍摄给予大力支持。
影片中表现贝丝与上帝对话的场面单纯而充满张力,给这部宗教题材的影片增添了人道主义的共鸣。在这一点上,特里恩也保持着对德莱叶的继承关系,因为德莱叶对宗教的态度归根结底也是人道主义的。同时,特里恩这样做也是由于**表现手法的需要,否则贝丝与上帝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心理活动无法得到更好表现。贝丝这个人物是她信仰的宗教的产物,她处在几种不同权力机制的冲突中,其中包括由医院和医生行使的权力。她本性善良,只能以对上帝的忠诚坚守阵地,以坚强的意志和纯洁的心灵抵御来自尘世的所有打击,承受难以承受的爱情之痛。
尽管特里恩与德莱叶所处的时代不同,尽管他们的**表现手法各异,但他们在探索“欧陆**”(Continent Cinema)风格方面都倾注了相同的热情。与人们过分强调**艺术的“形象化”的观点相反,德莱叶认为,**为革新艺术表现带来了一种重要的可能性,这就是“抽象化”。他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定义“抽象化”的含义:“艺术家为彰显影片的精神内涵而远离现实的意愿”。
谈及影片造型方面的特色,《破浪》的画面构图简洁明了,色调清新统一,尤其是连接故事各个章节之间的风景画面,就像是一幅幅古典油画,将人们带到了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英国。《破浪》的外景是在苏格兰西北部的斯卡恩岛上进行的,这里风景别致,既有大面积的荒原,又有陡峭的岩石,壮丽优美,冷峻古朴,透着几分原始气息。特里恩说:“起初我是想在丹麦居特兰的西海岸拍摄这部影片的,后来又想到去挪威,爱尔兰,再后来又是比利时的奥斯坦德,最后才决定去苏格兰拍摄。大部分戏选在斯卡恩岛上拍摄绝对不是一种巧合,在英国的浪漫主义时期,这个岛是很多画家和作家居住的地方。”在拍摄外景时,摄制组已经对景物进行了加工改造,但这仍显不够,特里恩及其创作班底在后期制作时又动用了计算机手段对画面进行了加工处理,以使景物最大限度地符合导演心目中的艺术理想。另一方面,由于处理手法十分高明,令人很难看出人为加工的痕迹。从完成的影片来看,几乎看不出数码处理的痕迹。
说到运用计算机参与影片的创作,特里恩向人们讲述了这样一段趣事:在为影片筹集资金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一笔写作剧本的资助,是从一个好像叫什么‘欧洲剧本基金会’的组织那里得到的。那些审阅和选择剧本的人的工作受到了严肃的批评。为了改进他们的工作,负责人借助计算机对寄来的十几个剧本进行分析。他们声称计算机能够判断一个影片制作计划的艺术品位和商业利益。《破浪》的剧本得分很高。它的配方可能很不错:一个水手和一个处女的故事,浪漫的风景,这些因素应该是计算机十分赏识的。”
在摄影艺术方面,影片的绝大多数场面都是由摄影师肩扛摄影机拍摄的,全凭摄影师当场捕捉事件的进程,犹如对一桩突发事件的如实报道,《破浪》的纪录片风格十分明显。其实,特里恩在拍摄《欧罗巴》时就已经对复杂的技术手段进行了实验,在拍摄《破浪》时,他在探索**语言方面对自己又提出了新的挑战,以肩扛摄影机的方法拍摄宽银幕影片。这一做法产生的效果是,便于将镜头始终聚焦在演员身上,同时,每一个镜头都与上一个镜头不同。这要求摄影师最大限度地发挥灵活性抓拍演员稍纵即逝的即兴表演,而演员在不断变换的摄影角度和情景中也不断激发出新的灵感。在表演过程中,即使演员的台词与剧本有出入也没有关系,在拍摄过程中,哪怕摄影机跳轴也没有关系。摄影机运动与演员之间的相互激发、融为一体的拍摄方法对摄影师和演员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特里恩十分懂得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敢于大胆起用并指导演员,最终成功地完成了颇具挑战性的艺术探索。摄影师罗比·穆雷曾经是德国著名导演威姆·文德斯的老搭档,起初他并不适应这种拍法,但是最终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较好地完成了摄影方面的探索。
技术的运用主要是在制作景物方面。“拍摄方面的技巧来自我创作《王国》的经历”,特里恩说,“我几乎是采取了跟那部影片相同的拍摄方法,由于这样做显得有些落入俗套,因此,我才觉得应该尽可能地赋予影片以现实主义的形式,一种更加富有纪录片风格的形式。假如我们用某种程式化的技巧拍摄《破浪》,我认为是无法支撑这个故事的。通常,人们是为了强调叙事才选择影片的风格的,而我们的做法恰恰相反,我们选择了与一般的叙事相反的风格,消除了强调叙事的一切可能性。我们所做的是采用一种风格,将风格像滤色镜一样放在叙事前面。这会让人想到加密电视,必须解密才能收看电视上播放的影片。这里是我们在给影片加密码,然后再由观众去解码。我将影片赋予强烈的纪录片风格,实际上又是对纪录片风格的解除和背道而驰,这说明我们接受的还是故事本身”。
影片的剪辑非常豪放,不墨守任何既定成规。“因为我们拍摄的场面镜头一般都很长,每一个场面都跟另一个场面不同。演员的表演非常自由,非常随意,没有必要按照精确的指导表演。”
演员的表演在这部影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演员们以忠诚和纯真的情感在引导着剧情和人物命运的发展。人们一看到这部影片,就会立即进入它所营造的情感世界,为它的极大限度的张力所吸引。扮演贝丝的嫂子也是她的好朋友的女演员卡特琳·卡尔蒂吉在谈及跟特里恩的合作时说:“拉尔斯身上有一种家长式的作风,但他是一个想让他的‘孩子们’得到解放、而不是让他们对他产生附属关系的好家长。对拉尔斯来说,拍摄《破浪》的过程好像就是一个获得解放、获得自由的过程。拍摄工作是非常艰苦的,可是拉尔斯的信任对我们来说是最好的兴奋剂,他最根本的愿望就是为所有人创造一种安全的气氛。然后,他就不再多管什么,而是让大家顺其自然地拍摄影片。对我来说,这是惟一表演经历”。
爱米莉·沃特森扮演贝丝这个角色,对于一个从未有过**表演经历的演员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为了选择饰演贝丝的演员,特里恩作过很多尝试,后来他在观看了试镜头的录像后,认为应该将这个角色交给爱米莉·沃特森,他被爱米莉感情非常投入的表演深深感动,爱米莉在表演中非常纯真,非常本色。
在拍摄现场,特里恩是个经常不在场的参与者。助理导演莫顿·安尔弗莱德担负着现场管理和执行导演指令的任务。他们的合作几乎没有任何冲突,配合非常默契。莫顿本人也导演过不少当代丹麦影片,当特里恩呆在监控室里的时候,他能够非常自如地担负起指挥现场拍摄的任务。严肃的宗教主题,心地善良的主人公,历经磨难、不该忠诚之心终于创造出奇迹的故事,自然主义的叙事方式,构成了《破浪》的基本特征。特里恩既继承又超越了德莱叶对“欧陆**”的探索。
高中艺术生编导专业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能用在影评写作里的
《我和我的祖国》讲述的是七位导演分别取材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讲述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聚焦大时代大事件下,小人物和国家之间,看似遥远实则密切的关联,唤醒全球华人共同回忆。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一
带爸妈一起看了上映第一天的下午场,意外体验了一把包场滴感jio,老先生老太太难得两个人一起主动(且强烈)要求看的一部影片。
1、不得不说,整部影片还是很对得起“中国**梦之队”献礼巨制这一宣发用词的,全片7个小故事,不同年代的观众应该会有不同但却感同身受的点,整体看下来,又燃又感动。
2、关键值得点赞的是这部影片的选角不同于以往《建国大业》《建军大业》那类献礼片(明星爱豆演员混合),基本上出演的演员都属于演技在线的,很多老戏骨,看着既舒服又带感,会带着你不由自主地就跟着入戏。
3、个人觉得7个故事里,《夺冠》和《北京你好》的故事叙述感是最好的;《前夜》《相遇》《护航》也还不错;《回归》最弱。《白昼流星》能让人体会到“天地人”构架的宏大和立意高远,但故事似乎没说完就匆忙结束了,有点小遗憾(毕竟田壮壮、江珊、还有不计颜值颠覆形象出演的昊然dd飞宇dd都贡献了相当不错的演技)
4、通篇看下来,最喜欢《夺冠》里那个扮演拉电视天线的陈冬冬的小演员,小家伙太会演了,台词也不错,长大了不得了。《护航》里的雷佳音也很喜欢,把角色骨子里透出来的那股怂劲给演绝了!宋佳、佟丽娅、韩东君?边走边敬军礼的几组镜头简直A爆又燃爆?还有《相遇》里的张译、任素汐,在喧闹人群中那最后的眼神太让人泪目了?
总体来说是适合全家人一起去看的一部影片!值得二刷!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二
刚看完,意犹未尽,心绪难平。短评不好说太多,索性乘兴再写一篇长评,具体说说我对这部**最直观的感受。
从《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再到如今这部《我和我的祖国》,群星荟萃的献礼片已不鲜见,但这部与前作相比还是既有相似,又有不同。相似的是庞大又豪华的演职员阵容,不同的是不再选定某一段特定的历史时刻,而是有了更多的故事落脚点;同时因多位导演的加入,也有了更多样的展现风格和叙事手法。作为一个从小看着央视的《八路军》、《新四军》长大的九五后,我对这部作品的期盼与情怀自然而然,因此看正片之前就对作品的创作过程与幕后故事作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许也正因如此,我看完之后非常明显的感觉到,实际观感与我原本预计的观后感有相当程度的差异。不仅是优点、感动点有差异,缺点同样也有。由此可见先入为主实不可取。下面就按篇章顺序具体做个评价。
《前夜》:这是我比较看好的篇章之一,事实上实际效果比我预计的还要出彩,管虎和黄渤的组合实在牛X。管虎的作品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厨戏痞,因此一直对他有专长喜剧片的刻板印象,没想到驾驭严肃题材也这么游刃有余。镜头语言运用相当娴熟,使得整个篇章在有限的时长里展现出了非常好的节奏感(不过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我觉得这个篇章时间好像长一些)。黄渤也很神奇,他一出场大家都在笑,但是后面明显能感受到影厅内气氛随着剧情的推进在变化。不过这部分我感动的点很出乎意料的不在这个人物的坚持和努力,也不在于最后举世瞩目的典礼,而在快要绝望之际,大批的首都群众挤挤攘攘地来送自家或大或小、也不知道用不用得上的各种金属制品。那种朴实的热情过于久违,真的,太动人。
《相遇》:这是我看**之前比较看好的篇章之二。首先这个取材就是很动人的:抛家弃爱、隐姓埋名,甚至舍弃了自己健康的身体,只为建设新中国的国防事业的科研工作者。我有理由相信主角带着邓稼先的影子,那个时代的人的理想信念一直都特别戳我。其次演员阵容也给力,而且以爱情故事为载体来以小见大的这个想法也是很不错的。然而最后呈现出来的结果却有些差强人意,我没想到所谓的以爱情故事为载体就是任素汐讲故事?纵然张译的演技非常神,没几句台词又带着口罩,几乎靠眼睛表现情感的变化,但是这个叙事方式真的太单一了,厚重感一下子被削弱了一大半,让我有种酝酿好了的情绪都被逼得退回去了的感觉,有点失望。
《夺冠》:惊喜,大惊喜,用喜剧的手法来拍喜庆的事,徐峥拿捏得特别好。他自言一直想拍一个小时候见过的大家一起在弄堂里看电视的场景,或许是因为来源于自身经历,所以尽管空间场景也比较单一,但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情感单纯真挚,节奏得宜,特写与群像穿插巧妙,笑点也就非常自然。小男孩很有灵气,演得很不错。最后小男女主角长大变成吴京和马伊琍,在采访直播间重逢那一幕让我想到了《初恋这件小事》的结尾,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这样的处理方式,不过为了让里约奥运会女排再次夺冠与前面的故事呼应,这似乎也是必要的手法,所以还是见仁见智。
《回归》:香港回归的时候我还很小,所以这件事对曾经的我而言也就是历史书上“1997年7月1日”那一串数字,从来不知道原来背后还有着这样漫长而紧张的博弈。而且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看香港回归又有了一些与众不同的意义,所以我对这个篇章格外关注。这个篇章的叙事线比较多,先是王洛勇谈判以及与英方负责人协商校时,再是任达华和惠英红港人视角那条线,还有三军仪仗队为了准时升旗所做的努力那条线。三条线的起点都是“时间”,最后也都殊途同归于“时间”,可以说是非常围绕中心非常切题了。任达华和惠英红的组合超级棒,不仅因为他们港人的身份,更因为他们的表演中所流露出的那种信服感。杜江也很出彩,很自带正气的一个人。朱一龙在旗杆下掐表那一幕惊艳到我了,身姿笔挺,白色衬衣被风吹得鼓起,仿佛被海风扬起的风帆。这个篇章的导演和编剧都由薛晓路一人担当,感受到了她的那份细腻。不过不知道是不是时长原因,结尾好像有点仓促,有些可惜。
《你好北京》:说实话从这个篇章开始我的感觉就不一样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从这里开始就都是我记忆中的事情了。这个篇章片如其名,京味儿十足。葛大爷跟黄渤一样,也是自带笑点的一个人,演技就不必说了。08年最大的两件事,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宁浩将这二者作了一定程度的融合,大概算是个明暗线的关系,从一个出租车司机的视角出发,以一张奥运门票的下落和归属为轴,进行了叙述与铺陈。说实话故事不算有新意,基本属于看了前面就能猜出后面那种,但是适当的**语言依旧使之呈现出了较好的喜剧效果。
《白昼流星》:这个篇章貌似争议比较大,我还看到有评论说没看懂。这个篇章其实也是两条线,一个是扶贫,一个是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而扶贫,据陈凯歌所说,他想展现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扶贫,还有精神上的扶贫,所以就有了两个少年洗心革面的一个过程。这个篇章,我原本担心的是两位青年演员的演技是否能够驾驭这样两个背景和经历都与他们自身相去甚远的角色。看过之后我发现我担心错了。这个篇章确实有些违和感,但不在于演技,而在于立意。两条线独立下来看都是很不错的,尤其是李主任以德报怨那段很令人动容。但之后就转到三个人骑马去迎接飞船返回舱(也就是所谓的白昼流星),然后俩孩子瞬间就懂事了,一下子就让人有了一种生搬硬套、非常刻意的感觉,就好像写作文到最后结尾收不住了但又要强行点题。当然还是那句话,有可能是时长的问题导致一些东西没来得及讲清?
《护航》:这个篇章的主角是宋佳饰演的业务能力非常优秀因此被指派了备飞任务的飞行员。优点很明显,视觉效果很棒,又酷又帅又炫,空军飞行员本来就很帅了加上配乐就更帅。个人认为不足之处也挺明显,那就是剪辑比较混乱零散,几段主角的回忆穿插得突如其来又莫名奇妙。尽管我能根据剧情大致拼凑出一个主角的小传:胆子大,从小向往飞翔;大大咧咧假小子,打遍全班无敌手;热爱飞行事业,甚至因此抛弃了感情生活;不服输好胜心强,但还是很有大局意识。但是因为主角几乎每次做决定或选择前都会穿插一段回忆,所以导致主角做出的每个选择和决定都显得有些生硬和突兀。
我之前曾经想过,如果把这七个部分的顺序颠倒一下,以倒序的方式呈现会不会效果更好。看完之后我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总而言之,尽管几乎每个部分我都感受到了不足,但我依然觉得这是一部值得看的**。首先是因为所有的不足都是我的个人感受,未必所有观众都在意于此;其次我觉得我们需要通过这样的一种带着些许仪式感的方式去感怀历史,去回顾国家一路走来背后的艰辛与不易,去思考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可以怎样为祖国去努力和自豪。**结束时,我听到了现场观众自发响起的歌声和掌声。我想,某种程度上,它已经成功了。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三
结束晚场观影已经零点多了,七个故事各有熠熠生辉处。我自己心中最喜欢的part是《夺冠》,小朋友演的实在太棒了,不管是难掩的欢喜,还是错过的忧虑,咬牙的坚持和扑进爸爸怀里的委屈,都特别特别动人,整个情节也张弛有度,除了几十年后的再次相遇让我感觉有那么一丢丢违和外都超棒的。其次《北京你好》和《回归》在我心中是不分上下的。葛优老师把幽默这个名词表演到了极致,他站在那里,感觉就扛住整个part了。不过汶川这个点真的挺打动人,在举国欢庆的奥运之下,揭开那一年我们还有汶川地震这个伤疤,让人在张北京这个看起来嘚瑟又抠搜的人身上望见了那一年全中国的众志成城,不压抑不沉重但很击中人心。《回归》感觉还没从余韵中品味完就结束了,有些仓促,但是零分零秒升起中国国旗时,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护旗手朱一龙敬礼!罗大佑的歌声就仿佛带人回到了九七年的那夜。《前夜》《白昼流星》《相遇》《护航》都讲述了不同行业默默付出的人,他们选择隐姓埋名不等于将永远被埋没,我们会像铭记历史一般,记住这些人的名字。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四
其实对于主旋律**,尤其是这种带有浓厚的完任务色彩的**,真的期待值不高,因为以《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为代表这种主旋律**的普遍拍法都是:一些重要历史进程的重现,顺带堆明星脸蹭流量,其实故事和人物都很干巴,越往后观众也渐渐不买账了。今年听说这个项目的时候在暑假看院线**的贴片看到,片方找了七位导演分别选取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拍七个短片,当时我就和同学说这就是完任务,绝对没多少看头。因此28号的点映场我并没有选择这部**,但是从那天友邻的反馈看好像不错,因此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看了,没想到真的被打脸了,七支短片的质量虽然参差不齐,但是整体质量不差,算是圆满完成了对祖国的献礼,而且大部分都选取了大时代下的一些小人物去拍,而不是光堆事件喊口号了。
下面就根据自身观感简要对各短片作出评价,为防止被喷收钱,先把票根晒一下,个人总体评价是《北京你好》(9.5)>《夺冠》(9)>《白昼流星》(8)>《前夜》(7.5)>《相遇》《护航》(7)>《回归》(6.5)。取平均分后总分为7.7分。
一.《前夜》 导演:管虎 个人评分:7.5分
拿管虎的这个开篇是再合适不过了,讲述开国大典前夕升旗的准备工作,用卡时间点的叙事方式展开,选取一个小事件去体现开国大典的重要性。这个短片胜在选对了黄渤,完全投入这个角色当中了,这个设计师的固执和坚持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都体现的非常出色,而且重重困难被管虎戏剧化处理后,观影过程非常紧张,生怕真的出现差错,这个短片在群戏上也是一个大亮点,人民群众集体去捐物帮助做阻断球的戏,感动程度不亚于国歌响起,而且旧影像的巧妙使用也很加分,把黄渤P进去真的不违和。不知道是不是由于时长所限,这个短片的其他人物存在感太弱,所有的戏份几乎都给了黄渤,王千源的转变说服力真的不够(虽然可以拿时间紧去解释),从而在看某些情节时感觉并不流畅,观感上并不是很完美。而且卡时间点叙事的一个坏处就是困难是接踵而至,虽然说观影过程更紧张,但同样也容易造成情节设置上的刻意,显得太假。
二.《相遇》导演:张一白 个人评分:7分
张一白其实是挺会拍爱情戏的,包括他接这一个剧本也是他擅长的题材,以第一颗成功爆炸为背景,讲述一段因投身国防事业而不能相认的恋人的故事,处理上冷静克制,并没有强行煽情,这点我挺喜欢的,尤其是张译戴口罩的眼神戏,可见他的高超演技,最后两人相隔在庆祝胜利的人流中,也是我印象极深的戏份,片尾任素汐见到张译照片的哭戏,当时同场不少人在偷偷抹眼泪,但是我感觉导演光注重情感上的处理,而忽略了讲好故事,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任素汐的大段对白,这确实为了铺垫情感,但是我个人还是感觉影片整体上亮点不多,没有足够的情节支撑让我相信这段曾经的感情(反正光靠那点对白确实不够),略有遗憾。最后真的要致敬一下默默无闻的国防科技英雄们!
三.《夺冠》 导演:徐峥 个人评分:9分
徐峥导演的这一部是我最大的惊喜,巧妙地将女排夺冠的历史大事件嫁接在两个没来得及告别的小朋友身上,风格可爱而又浪漫,而且由于徐峥本人的童年经历,他把故事置于上海的市井,接地气,充满生活气息,影片的节奏调节通过冬冬的心理状态变化和女排比赛进程同时进行,而不是单独拍女排,有好几处冬冬在选择调整接收天线和送礼物小美之间的冲突,徐峥有意识的将他们处理成囧式喜剧,非常搞笑,可能当时的冬冬并不知道女排夺冠的意义,但是他享受了当英雄的时刻,这并不是多大的壮举,却引发如此强烈的共鸣,结尾用16年女排重夺奥运冠军的时间线与前面巧妙呼应,解决了当年的遗憾,真的让我意想不到。
四.《回归》 导演:薛晓璐 个人评分:6.5分
情感的蓄积是非常饱满的,也真实还原了当时香港回归的谈判历程,罗大佑的《东方之珠》一响起我确实也掉了眼泪,但是相比其他短片,这部更像是规规矩矩,按部就班完成老师作业的同学,我并不反对这么拍,这样最安全,但我更期待看到是对任达华(修表师),惠英红(巡警)这类香港普通市民的更多着墨,尤其是手表的串联意向,真的是很好的一个拓展点,不知道是时长所限还是导演能力不足,东拍拍任达华他们,接着西就还原谈判现场和升旗仪式了,这样确实可以多弄进去一些明星,但意义确实不大。反倒更加的散乱,把手表的串联情节作用完全冲掉了。
五.《北京你好》 导演:宁浩 个人评分:9.5分
这部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作品,主旋律作品还能保持强烈的个人风格,这个结合我真的是非常满意。宁浩完成的程度用它里面的一句台词就是:“牛掰格拉斯!"以一个奥运会入场券为线索拍了个小人物喜剧,让你笑,最后还有点小感动(本片还同时串联了08年的另一场大事)。张北京这个角色就很有疯狂系列那些小人物的影子,没本事又特爱面子,更不用说里面葛大爷的表演加成了,他的光头一出来就有人笑了,而且他说着一口流利的京片子一本正经的搞笑,看的真的是“歪瑞嗨皮”啊,期待他们俩后续合作拍喜剧。片中选了郝云的一首《回到那一天》,超级好听。
六.《白昼流星》 导演:陈凯歌 个人评分:8分
这一部也是极具作者风格的**,也是我同学和友邻集中开炮的一个短片,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蛮喜欢的。虽然这个短片在故事的叙述上非常莫名其妙,甚至有些凌乱,但是细细想来,陈凯歌是在向观众的心里注入那个白昼流星,去引导观众思考,白昼流星绝不仅仅是那个掉下来的返回舱,而是两位迷途少年产生的信念与希望,是李叔对他们无私的关怀与奉献,田壮壮这个角色串联起扶贫与航天两大热点,而刘昊然和陈飞宇饰演的角色(两位的演技仍需磨练)不禁让人思考:扶贫不仅仅是吃饱穿暖,而是像李叔那样给他们精神上的慰藉和充实,获得精神上的白昼流星。
七.《护航》 导演:文牧野 个人评分:7分
自打《我不是药神》后,文牧野进入了我的视线,我个人对他这部短片本来抱有极高的期待值,实际上文牧野也只是工整地写完了作业,并无太大的亮点,《护航》这个故事其实有非常大的讲述空间,宋佳饰演的吕潇然因为成绩优秀被组织选为备飞,只能当阅兵式的替补,在药神中,文牧野是有极强的情感表达能力和人物心理表现能力的,但是这两个优点我几乎完全看不到,加的大量闪回对宋佳这个角色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改变的意义并不大,反倒冲淡了叙事主线,沦为平庸之作,雷佳音和郭京飞纯属过来搞笑,不过这一部的男女演员的颜值都达到了巅峰,包括选了宋佳,演的非常用心,虽然她的发挥空间真的不大,而且在大荧幕上看抗战的阅兵也是一种享受。
总体来说,这七个命题作文虽然水平参差不齐,但整体完成得不错,绝对是国庆档口碑和票房冠军,也是为后续主旋律**的拍摄提供了思路,以小见大,更容易引起共鸣,更易出奇制胜。码了一晚上的字,喜欢的话欢迎点赞转发收藏,不喜欢或者意见不同欢迎来评论区讨论,祝各位友邻国庆节快乐!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五
这70年间,无数个“我”和祖国一起经历了各种风雨,每一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和祖国的故事。有人很平凡很渺小,只过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人很伟大,忍受着各种考验,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奉献着?但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这个国家、这片华夏大地,我们都深沉的爱着她!
1、前夜
不管有没有经历过开国大典,对于所有的中国人而言,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一定是最激动最开心的事情,因为从这一天开始,我们的国家站起来了!而象征着我们国家的五星红旗,当她升起的时候,必须是万无一失的!
46秒,代表着国歌奏响到完成的全过程,也代表着国旗在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的目光中完成升起的过程。
不能有一丝差错,不允许出现纰漏,必须完美的开始、完美的结束。
于是林治远先生和所有人一起努力,他们的争分夺秒、他们的热情,还有克服自己的恐高,他们让我看见了一种爱国情怀,那就是在国家大事和尊严面前,一切都不是问题!
2、相遇
国家站起来了,这是让人兴奋的事情,可是还不够,还有富起来、强起来,要越来越强大,这样才可以保护我们的国土,捍卫我们的尊严。所以,我们军事力量要强大,要可以震撼宵小!
于是,无数人员放弃一切,只身一人去到戈壁滩等地方,废寝忘食地投入等领域的建设中去。
他们断开一切联系,仿佛从来到这个世界就是孤身一人一般,曾经的亲人爱人朋友都消失在他们的生活里。
数不清的日夜,这些人就带着一腔热血和一颗充满知识的头脑,一直在奋斗着。他们的名字或许不被熟知,可是这些科研成果绝对离不开他们的研究和探索。
3、夺冠
曾经让我们耻辱的“东亚病夫”称号,在我们普及的体育项目和在世界上夺得的世界冠军中被打碎。
那个小巷子中,有被无数人心心念念的中国女排,有让我们无数人骄傲自豪的世界冠军,也有着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分离的不舍。
从洛杉矶到里约,这不仅是冬冬和小美的分别和重逢,还有着我们的梦想和前进的动力!
4、回归
香港的丢失,是我们的耻辱,香港的回归是我们一雪前耻的时候。而国旗的交接点,就是我们拿回尊严的那一刻,被迫离家一百多年的香港终于可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1997年7月1日0时0分0秒,为了这一秒,谈判的时候寸步不让,奏响国歌升起国旗的那一刻分毫不差。
这一秒太重要了,重要到我们可以用无数的心血和精力来换取!
5、北京你好
2008年是一个让我们悲痛,也是一个让我们喜悦的一年。悲痛在于汶川地震,喜悦在于北京奥运会。
喜和悲这两种极端的情绪仿佛约好了一样,在这一年先后出现。
而那个从四川来到北京的小男孩,他就像是一根线一样,把喜和悲连接在一起,让观众为奥运会喜欢的同时,又不仅为汶川哀痛。当他出现在鸟巢里,摸到那个护栏的时候,我相信那个小男孩受到的冲击是巨大,他或许有想念、有喜悦、有自豪、有伤心、有感激?
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但是我相信好人总是更多一些,我愿意怀着善意去看待这个世界。即使这个人很平凡,但是他也一定有着不平凡的时候!
6、白昼流星
在那片荒地上,总有着无数的志愿者前往,他们就和李叔一样,把那片土地当成自己的孩子,去用心的教育着、爱护着。
他们的一生很短,短到只有几十年,无法彻底解决所有的问题,可是他们的一生又很伟大,因为他们用自己无私的爱和包容,让那里的人们学会了站起来,让他们像接力棒一样,把这些精神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直至有一天,彻底改变这片土地,改善这里的生活。
7、护航
有些人天生就该是一类人,比如程潇然,这个从小向往天空的小女孩,她最后也成为了一名空军飞行员。这个好胜的姑娘,她热爱飞行,也想成为阅兵仪式的编队一员,可是她是备飞。
很遗憾很失望吧,可是这却是最好的安排啊。
那天,她是护航的09,当08发生故障时,她本可以替换,可是她却选择了帮助08解决问题,而自己护航成功后返航降落。很自然的选择,却需要最理智和清醒的头脑认知。
固然,成为编队的一员很光荣,可是护航的她也一样的伟大。在这里没有什么不满和抱怨,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看到的是一支出色的飞行员队伍,还有一位优秀的队长!
七个故事,有着不一样的节点,带着我们选择性地走过了70年,让我们看到了那些伟大,也看到了那些平凡。就是这些伟大和平凡,造就了这个最好的国家,成就了让我们热爱的祖国!
整部**看下来,有着不一样的感动,其中我最爱的是护航这一篇,那群姑娘和那群小伙子,他们把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祖国,是他们的负重前行,换来了我们的盛世,我衷心祝愿这些军人可以一生平安喜乐!
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的则是白昼流星这一篇,感觉故事情节有点奇怪,不管是两兄弟突然醒悟还是李叔的倒下,还是航天员的回家和两兄弟之间的联系,感觉很生硬。可能是我没有经历过那种让人震撼和激动的现场吧,感受不到那种可以让人转变的过程。
我和我的祖国之间还有故事在发生,愿我们都可以努力奋斗,为我们的祖国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最适合一个人看的**
自学编导需要可以参考书目可以借鉴《影视高考基本文体写作》(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张福起主编);《影视作品分析》(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张福起主编);《影视编导专业考前辅导教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等,当然还有更多参考教材就不一一展现了。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运用视听语言及其相关知识讲述故事的人,及文艺类节目主持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开设该类专业的学校主要有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等。
1、编导的字面含义
编导就是编和导,从编导从事的工作性质来看编可理解为:编写、编撰、编排、编辑、编剧等;导可理解为:引导、指导、领导、导向、导播、导演等。所以,从字面理解编导就是即能编又能导的复合型人才和职业。编导,是广播电视影视行业一个专有名词。
编导专业科目参考书目如下介绍:
一、书名:《影视高考基本文体写作》
作者:张福起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编辑推荐:影视艺术类专业高考笔试胜经
本书的编著者从多年的培训和教学经验出发,针对专业考试中基本文体写作常见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总体来说,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专业性。本书是由一线知名的影视传媒类专业培训讲师及相关高等专业院校的主考老师集体编写而成,丰富的培训教学和主考经验,使本书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大大增强。
二,针对性。本书重点是为报考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导演、文化产业管理、影视制片管理、文化艺术管理、摄影摄像、媒体创意、数字媒体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学、影视学等专业的考生而编写。对专业考试中常见的文体写作形式分别分成不同的章节,考生可以根据自己所报考的专业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三,实用性。本书除了具体考试科目的应试方法指导外,附录了大量往届考生的写作例文,这是本书的最大特点之一,使广大考生既对应试方法有所了解,又能对具体的文体形式有清晰的掌握。
四,全面性。本书的内容涵盖了影评写作、电视作品分析、文学评论、叙事散文和戏剧故事写作、编导创意及策划、文化热点评述等基本文体写作形式,基本上包括了影视艺术类专业笔试的全部内容。而且本书不是只针对部分院校和省份的专业考试,而是涉及到全国大部分招生院校的校考和省级统考(联考)的考试内容,全国各地的考生在专业备考时均可使用。
基本文体写作是广播影视艺术类专业考试中十分重要的考试内容,可以说直接决定着考生整体成绩的高低。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广大艺考生的考前复习教材,也可作为影视传媒类专业考前培训学校的专业辅导教材。
二、书名:《影视作品分析》
作者:张福起,房伟
类别:考试用书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主要分两大部分。
[**评论写作]
在这部份,首先介绍了影视艺术类专业为什么要考影评以及怎样才能写好影评。又用大量的篇幅对中外**史和**视听语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认为这是看懂影片和写好**评论的基础。写好**评论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写作方法,从影评的种类、写作方法和技巧角度给考生一个正确的指导。**评论写作最关键的还是具体的实践创作
本书作者根据这两年专业考试的趋向,对今年来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模拟性的影评写作,这些文章完全按照专业考试的要求来进行,并且在每篇文章后面都有对这篇影评的点评,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希望考生在阅读本书评论例文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对后面点评的阅读。考生的考场试卷最具有说服力,选取了几篇考生的考场试卷,并且附有这份试卷的分数,希望广大同学从这些考生的考场试卷中多多总结。
动画片花木兰和**花木兰的影评 得和木兰诗对比写法 急急急 回答好加分
最适合一个人看的**是《海蒂和爷爷》。这部影片改编自约翰娜·斯比丽同名长篇小说,讲述一个小女孩海蒂从小没有父母,被寄养在姨妈家里,但是姨妈需要外出工作,只好把海蒂送到爷爷家。
爷爷因为性格古怪,独自一人居住在山上,爷爷不愿收养海蒂,要三天后把海蒂送走。在这几天的相处中,海蒂的纯真的心灵,触动了爷爷,最后和爷爷一起生活。如果一个人不开心时可以看看,相信看到海蒂的热情,阳光温暖的笑容是可以治愈任何事情。
《海蒂和爷爷》的影评
《海蒂和爷爷》就是一部充满现实主义手法的温情**。影片中故事的发生地点在阿尔卑斯山,那里草长莺飞的自然风景令人心旷神怡,而海蒂单纯而活泼的性格也和自然的原生相呼应。自然的舒松与城市的压迫感也形成鲜明对比,这也突出了现实主义手法的写作特点。
而在海蒂被姨妈卖给贵族之后,克拉拉自小生活的沉重又封闭的庄园环境也和海蒂生活的阿尔卑斯山形成鲜明对比。克拉拉十分向往海蒂的生活,长期生活在贵族礼节的压迫下让这个可怜的女孩十分珍惜海蒂这个朋友。
海蒂为了使克拉拉开心一些,在午休的时间偷偷推着克拉拉到市镇去逛逛,还买了一窝小猫。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不允许贵族人家的**做这些事的,女管家对海蒂的责骂更是鲜明体现了上层贵族和普通民众生活方式的差异以及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
谁知道哪里有关于莫里哀<伪君子>的资料,
又一个女人的史诗——评**《花木兰》
看《花木兰》之前,我暗暗祈祷这千万别是一部炒冷饭的无聊**。不要像《见过大爷》那样套餐情节、名牌龙套——惟一不同的是根据对岸风光来安排反角。而看过《花木兰》之后,我敢说,这是我心目中今年的惟一佳片。
吾家有女初长成
影片伊始,导演故意压低了镜头,让你看到五分之四的黄土,只有一线蓝蓝的天。在如此贫瘠的土地上,柔然蛮族草菅人命的血腥,军户们承平中的闲适生活,一一展现在面前。影片只略微地用花木兰哄父亲喝酒还是喝药的细节,就交代了花木兰从小学习的武功兵法,以及对老父亲深深的爱。的演技不着痕迹,不靠美丽忽闪的大眼睛,就已经把花木兰善良勇敢的个性勾勒得无比清晰。
木兰本应在红旗下长大,幸福地嫁人,男耕女织终老一生。但柔然入侵,父亲病重,她只能以代父从军来履行职责。当木兰悄悄地拿起长剑、拉上骏马、掩上柴扉、女扮男装踏上征程,我们知道,花木兰长大了。
花木兰批上战袍的最初出发点,是为了让年迈的父亲不要战死沙场。尽管都知道保家卫国的重要性,但作为边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儿女,她当兵为尽孝的出发点就是这样的朴素。但,这并不是英雄的瑕疵。一个连亲人都不爱的人,怎么可能爱国?
可叹几十年来,我们谈到英雄的时候,都认为英雄必高大全:雷锋就不能有手表,不能有爱人;关二哥就应该远离女色,只爱皇兄;小学生作文必是想起董存瑞才起床学习;当警察目的只能是除暴安良。其实,很多英雄,在走上革命道路的最初,也许就是为了一碗饭。
安能辨我是雄雌
花木兰很快被带入到军旅生活。军旅中不允许有女人的存在,这是中国军旅的迷信,也是花木兰遇到的最大障碍。一个女性,在军旅中隐藏性别生存下来谈何容易。人缘极好的同乡小虎协助花木兰获得了大通铺最靠里边的床位。花木兰终于可以安顿下来。
风趣友善的文泰、傻大笨粗的胡奎、兰心蕙质的秀才,寥寥数语就展现了古代军营闹哄哄的生活场面。可冲突总是很快的展开,花木兰因浑身痒痒而去洗澡,女人身份很快被文泰察觉,遇到了自己第一次生存危机。当第二天营长带队搜营的时候,我不禁对陈坤咬牙切齿了。人家不就是女儿身入营吗,犯得着大张旗鼓搜身灭族?而当营长宣布是侄儿丢玉佩引发的搜身事件,又让花木兰真正面临了生与死的考验。我这才发现,错怪了文泰。
是让人搜身发现自己是女人,而让全村、全营人连坐致死,还是企图侥幸混过关?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感谢武功高强的文泰,通过花木兰手上留下的伤痕,使他能明白花木兰是因女扮男装而自称盗贼,这才能在柔然入侵时及时救下花木兰。
感谢心地善良的文泰,把花木兰的战马牵来,这才能使花木兰能在第一时间冲杀四围,顺利地刺杀敌方主将。
明天的太阳总是和煦的。和煦的阳光照耀下,一个浊世翩翩佳公子,和一个易钗而弁美少女,成就了一番征战沙场的功绩。
影片发展到这里,没有展现多少战争场面,剧中的台词少得可怜。但人们却清晰地把握了花木兰成长的历程。这也是我对本片赞许之处。
中国的名著**电视多有两个误区。误区之一就是重情节之宏大,轻人物心理刻画。无论水浒三国都是人物脸谱化,性格鲜明,但没有心理描绘。而近年来的巨作“三大战役”、“英雄”、“藏龙卧虎”等,都是用宏大热闹的战争场面铺陈。这也使得一些人如果看不到宏大的场面就抓狂。误区之二,就是完全用台词堆砌。仿佛古龙的小说,离开了人物对话就不知道剧情该怎么展开。代表作就是“夜宴”。
能不说什么台词就能展现情节,小人物创造大时代,不能不说这是国外和香港成熟的手法。和陈坤在剧中少有的台词量,却很考验他们的演技。
无情未必真豪杰
一将功成万骨枯,成熟总会付出代价。花木兰在一次押送粮草的任务中,急于救出深陷敌阵的文泰,却造成了敌人偷袭粮车的惨重损失。战争中,是不是应该舍弃自己的感情?文泰和花木兰,有着自己的坚持。当文泰的死讯传来,花木兰不再勇猛,变成了一个颓废的酒肉将军。
爱,只能藏在心里;情,不能救回兄弟。朔风吹来,阵亡将士的军牌叮当撞击,也给与我们每一个人对于战争的思考。花木兰会就此沉沦吗?将士们能重新站起来吗?影片把大卷的胶片留给了酗酒、哭泣、却没有让花木兰说一句话。
“无情”的花将军终于站起来了!他说:“逃避,阻止不了战争;害怕,只会让我们失去更多。”我们看到的,是把情深深地藏在心里的花木兰,是一个严冬之后盛放的花木兰,是一个……把寻梦寻爱和人类解放事业结合在一起的花木兰。
获得了同袍的期许,却受到大将军嫉妒。终于在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中,大将军将花木兰舍弃了。没有援&军,没有粮草,伙伴被斩.杀,将士已疲惫。但这时的花将军,已然将国之重任放在肩头。她说:“士兵可以叛我,将军可以弃我,而我花木兰,绝不背叛国家。”谁敢说这只是heixie社会的一块拼盘?谁敢说花木兰在剧中仅有的两大段豪言壮语不是发自肺腑?这一刻,我流泪了。
文泰站出来了。他躲开花木兰是希望她更坚强地面对战争。他站出来,是希望他的袍泽能有尊严地离开战场。他义无反顾地在脖子上架着刀走向柔然人。这一刻,柔弱的陈坤变了。孟子云,虽万千人吾往矣!一个拓跋宏,一个鲜卑人,坚强地用自己当人质,换取了手足的生命。
在这一刻,谁说战争必须无情?没有情义的人,无法解决“为谁而战”,必然成为一群流寇。而花木兰与文泰,成功地将“情”、“义”、“忠”、“孝”完美的统一。
借用鲁迅一首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踏花归来马蹄香
文泰用身体换来将士们的生命。花木兰感于文泰舍己救人,独自一人混入柔然大帐,并伺机与柔然公主密谋和亲。终于在海豚维塔斯的协助下,将弑父自立的新单于门独刺死。
门独嗝屁了。木兰倒下了。文泰得救了。大魏安全了。皇上开心了。公主得逞了。
和解的条件是令人扼腕的。文泰必须要娶柔然公主为妻,两国结为亲家,从此放下刀兵。
花木兰拒绝了皇帝的官位,独自回到了家乡。父亲垂垂老矣,村民沾沾喜矣。十二年一轮回,同样的黄土高坡,同样的东阁门西阁床,同样的唧唧织机,铜镜里的花木兰依然美丽。
文泰来到村里,两人有了一个不是结局的结局。
与《拯救大兵雷恩》结尾处突兀地拔高到人性不同,《花木兰》并没有牵强的把国家利益提高到至极乃至虚无。结尾不是大团圆,却也不让人觉得悲伤。他们是不是不幸福?他们又是不是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诠释。
也许那个傻妞公主是幸福的,她想要荣华富贵,中原肯定比茹毛饮血的柔然更好。她想要当皇后,将来有的是机会。求仁得仁又何怨。但是,丈夫身体虽未背叛,但心灵的远离,不是最大的背叛吗?
我喜欢《花木兰》这部片子。最近的几部片子都有很深的表演造诣。前段时间我很喜欢看主演的《一个女人的史诗》。但这两部片子有很大的不同。《史诗》里面是借一个小人物的一生来刻画整个时代,而《花木兰》却是一个女人,创造了一个时代。所以我觉得,《花木兰》,也是又一个女人的史诗,这也是我们民族最珍贵的财富。
木兰踏马归来,征程甩在身后。对国家,对爱情的理解,让我们深深的思考。
文泰踏马归去,爱情藏在心里。对木兰,对未来的期许,让我们觉得,影片还没有结束。
骏马飞驰,仿佛牵连起木兰的香味,随着孙燕姿的歌声,久久连绵。
仿佛阿甘书中飘起的羽毛,飞起,再飞起。希望,在明天。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如何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名著《伪君子》---作者莫里哀
《伪君子》写伪装圣洁的教会骗子答尔丢夫混进商人奥尔恭家,图谋勾引其妻子并夺取其家财,最后真相败露,锒镗入狱。剧作深刻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丑恶,答尔丢夫也成为“伪君子”的代名词。其剧作在许多方面突破古典主义的陈规旧套,结构严谨,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鲜明突出,语言机智生动,手法夸张滑稽,风格泼辣尖利,对世界喜剧艺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法国〕莫里哀原著
一
繁华的法国首都巴黎,奥尔恭的家里。
奥尔恭的母亲柏奈尔夫人这天来儿子家坐坐。但不一会,她就嚷嚷着要回去。她看不惯这里的派头:没有人愿意听她的教训,人们都不想讨她的欢喜,干什么事都毫无顾忌。她气嘟嘟地把这里叫做叫花子窝。
大家连忙向老太太解释,但无一不遭到她的训斥。她骂侍女桃丽娜不懂规矩太爱说话,什么事都想插进去发表意见;她骂孙子达米斯是糊涂虫,若不改掉坏脾气,就要尽等着受罪;她骂孙女玛丽亚娜表面温柔老实不爱多说多道,可背后尽干坏事叫她气得牙痒痒;她骂儿媳欧米尔只知道花钱打扮讨丈夫的喜欢,而不能做孩子们的好榜样;舅爷克雷央特刚想说话,也被她愤愤打断,说他宣讲的关于生活的格言全是胡说八道,要他以后少登这个家门。
训斥完毕,她为大家树立起一个好典范:道德君子答尔丢夫。“你们大家都应该听他的话”,老太太满脸严肃,“他是一位真正的道德君子,他会引导你们走向天堂的。”
听老太太说以后大家都要听答尔丢夫的,达米斯首先就满腹牢骚,他不能让这个只会说长道短的教会假虔徒在这里作威作福,因为答尔丢夫几乎不允许年轻人的任何消遣;桃丽娜也讨厌答尔丢夫的假仁假义,家里人做什么事他都要管,并不许大家与外界来往。
柏奈尔夫一一替答尔丢夫辩护,又受到克雷央特和桃丽娜的反驳。老太太怒气冲冲,指着大家说:“告诉你们,我儿子把这位虔诚敬事上帝的正人君子接到家里来,真是最聪明不过的事。上帝把他派到这里来,是为纠正你们的错误思想,你们要听他的话!要跟他学习敬天敬主,不要整天空谈、嚼舌根!”说完就扬长而去。
其实,老太太吹捧答尔丢夫比起她儿子奥尔恭来,还真是小巫见大巫!别看奥尔恭经历国内几次变乱锻炼得有才有识,为国王效力也英勇无畏,但自从迷上答尔丢夫后,却变成个大傻瓜。他称答尔丢夫是兄弟,比爱自己母亲、妻子、儿女还胜百陪地衷心爱他,有心里话只跟他说,要做什么事只向他请教;他怜惜敬爱答尔丢夫,吃饭时要他坐在首位,给他挟最好的菜,自己坐在旁边快快活活地看他一个人吃下够六个人吃的东西;他崇拜答尔丢夫,不管什么时候总是赞扬他,不管说什么总要提到他,答尔丢夫芝麻大小的举动他都认为是奇迹,答尔丢夫所说的话他听起来都像是神的口谕。他爱答尔丢夫爱得发疯,而答尔丢夫呢,也早就摸准他的脾气,施展出种种手段,迷得他晕头转向。
可不,你看奥尔恭回来了。没回答妻弟克雷央特的问候,他就焦急地打听家里这两天发生的事。桃丽娜告诉他太太头痛发烧,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后来放过血才轻松点。但他对太太的病丝毫不关心,一个劲地问答尔丢夫怎么样了。桃丽娜回答说,他又红又胖满面红光;嘴唇都红得发紫,晚餐能吃两只竹鸡外带半只切成细末的羊腿,回到卧室就躺在暖暖和和的床上安安稳稳地睡到第二天早晨。奥尔恭听了,连声说:“怪可怜的!”
克雷央特也不理解姐夫对答尔丢夫的感情。奥尔恭连忙制止妻舅不恭的口吻,虔敬地向他介绍答尔丢夫说:“这是一个严格遵守教训,内心享受着深切的舒适,把全世界看成粪土一般的人。自从和他谈话以后,我就完全换了一个人。他教导我对任何东西也不要爱恋;他使我的心灵从种种情爱里摆脱出来;我现在可以看着我的兄弟、子女、母亲、妻子一个个死去,也不会伤心。”
他还说给克雷央特听他与答尔丢夫的相遇经过:答尔丢夫每天来教堂都紧挨着他,双膝着地跪在他前面,向天祷告时毕恭毕敬地用嘴吻着地;每次出教堂,答尔丢夫必定抢着走在他前面,为的是先到门口把圣水递给他;答尔丢夫还不肯多收他送的钱,不是退还他,就是当他的面把钱散布给穷人。“后来”,奥尔恭说:“上天教我把他接到我家里,从那时起,我们这里一切都兴旺起来。”他赞颂答尔丢夫对家里的督责,尤其赞颂他对上天的虔诚。他举个例子:“有一天,他祷告时捉住一个跳蚤,事后还一直埋怨自己不该生那么大的气竟把它捏死。”
克雷央特简直弄不懂他说这些糊涂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他劝姐夫要辨清伪善与虔诚,提防那些虚有其表的虔徒用骗人的伎俩、矫作的热诚当作资本去购买别人的信任,提防他们会恬不知耻地借上帝的名义来陷害人。
二
送走妻舅,奥尔恭叫来女儿玛丽亚娜,说是有秘密话要跟她说。
他说自己向来是喜爱玛丽亚娜的,他要女儿办事要随合他的心意,不要辜负他的慈爱。玛丽亚娜自然是随口附合。奥尔恭十分高兴,这才说出那句秘密话:“你看答尔丢夫,我们的贵客,这人怎么样?”他告诉女儿,他已选中答尔丢夫做她丈夫,相信她是乐于接受的。
玛丽亚娜大吃一惊。她没想到父亲竟会做出这样荒唐的决定。因为他先前已把她许配给瓦赖尔,她爱瓦赖尔。可如今?玛丽亚娜惊讶、痛苦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早就悄悄进来偷听秘密的桃丽娜,却仗义直言为**鸣不平,讽刺奥尔恭是精明人干糊涂事,会让人笑话的;“再说,这门亲事对您又有什么好处?拿您这样的产业为什么单挑这么个穷光蛋的女婿?”
“他诚然一个钱也没有,但你要知道这正是应该敬重他的地方。”他对桃丽娜说:“他的穷困是正直人的穷困,这种穷困使他的人格更加伟大。因为他不大关心世俗的事物,而把整个精神都灌注在永恒不灭的事物上面,才被人侵占家财。我对他的帮助可以让他摆脱经济困难,逐渐恢复他原有的家私。他以前是个贵族呢!”
桃丽娜知道这贵族是答尔丢夫说出来的。她就讨厌这种显耀家世和出身的虚伪,何况是真是假还是个问号。但她也明白主人不喜欢听这些,就换个角度问他:“您把这么好的女儿,许给像答尔丢夫那样的男人,心里真的就一点也不觉得难受吗?您不想想他们是否相配,您也不想想这桩婚姻能有什么结果?”
奥尔恭可不管这些。他只觉得答尔丢夫是世界上跟上帝最亲近的人,这是他举世无双的财产。他要女儿放心:“这婚姻一定可以满足你的种种愿望。你们俩会被温情与快乐浓得化不开,在相互忠诚的爱情里过日子。你们不会有不幸的争吵,你叫他怎么样,他就会怎么样的。”他要女儿答应这门婚事,可是女儿什么话也不说,他气得拂袖而去。
玛丽亚娜是被父亲的专制压迫得如此懦弱的。不管什么事,只要父亲开口。她就得同意。她爱瓦赖尔,非常热烈地爱着他,他们俩都盼望着能早日结婚,尽情地享受甜蜜的情爱。可眼下,这该怎么办?
“我就等着自杀了,倘若他们真要强逼我。”她痛苦地对桃丽娜说。
桃丽娜本来对**在父亲面前毫无抵抗的态度就极不满,现在又听**说要自杀,更是气得不行。她告诉**,爱情需要坚决的心。可是玛丽亚娜就是坚强不起来。她说:“尽管瓦赖尔人才出众,为他我就不顾女孩的脸面和子女的孝道吗?你莫非要我把我的爱情让全世界都知道?”
桃丽娜看正面劝说无济于事,就故意说自己实在不该劝**拒绝这门亲事,因为答尔丢夫不是个等闲人物,贵族出身,仪表堂堂,正是满意的丈夫;还说结婚后**可去他的小城拜见法官太太等上流社会,还可在狂欢节看到猴子戏和木偶戏……
果然,不等桃丽娜说完,玛丽亚娜就痛苦地打断她的话,请求她想个办法反对这门亲事,因为那比死还可怕!为爱情,她现在是什么事也敢做了。
桃丽娜这才答应想个巧妙的计策来阻止这门不幸的亲事。
正说着,瓦赖尔跑来,说刚才有人告诉他,玛丽亚娜就要嫁答尔丢夫,他来问她打算怎么办。听玛丽亚娜说她不知道怎么办并反问他该怎样才好,瓦赖尔就赌气地劝她嫁给答尔丢夫。玛丽亚娜见他这样说,也跟他赌气说接受他的好意劝告。瓦赖尔指责她是爱情骗子,对他从没有真正的爱情;并说要报复她的背信弃义,赶在她结婚前找个女人来抚慰自己受伤的心灵。玛丽亚娜也就干脆嘲讽地附和他,气得他拔腿就跑。但去而复返多次,终是恋恋不舍。
桃丽娜在一旁看他们斗气斗够了,才站出来给他们和解。谁知拉住这个跑掉那个,拉来那个又溜走这个,气得桃丽娜骂他们全是糊涂虫。她要这对斗气的恋人拉拉手消消气,说:“天啊,你们快点走过来吧。您也爱她,她也爱您,你们是那么相互爱着,你们自己也没想到呢!”
玛丽亚娜和瓦赖夫这才相互笑笑,埋怨对方不该伤自己的心。
桃丽娜说出她的计谋:她要**对父亲的古怪脾气表面上百依百顺,可以用假装突然生病,或推说遇到梦见死人、打碎镜子等不祥之兆来拖延婚期。“最紧要的是,只要不从您口里露出一个肯字来,他们就没办法让您嫁给别人而不嫁给瓦赖尔。”不过,她看看这对恋人,“要想成功得快,最好是千万别让人家看见你们在一块儿谈天。”好叫瓦赖尔赶快走,去求朋友帮忙把这门亲事挽回来,好自己再去争取达米斯和太太的支持。
三
奥尔恭要把女儿嫁给答尔丢夫,使儿子达米斯也非常痛苦。他正深深地爱着瓦赖尔的妺妺,怕这会影响他的甜蜜爱情。他真想什么都不顾去找父亲;他更恨答尔丢夫,他知道这是那个混帐东西的阴谋。
桃丽娜劝达米斯先别发火,说奥尔恭的打算不见得就能实现;至于答尔丢夫,她要让太太去对付他。他已看出这个伪君子对女主人有意思。太太欧米尔也答应就女儿的亲事探探答尔丢夫的口气。桃丽娜劝走达米斯,好自己便在这里等答尔丢夫下楼来。
答尔丢夫正下楼来。看见桃丽娜在,他故意大声地边走边吩咐仆人:“劳朗,把我修身穿的鬃毛紧身衣和鞭子都藏好,求上帝永远赐你光明。倘使有人来找我,你就说我给囚犯们分捐款去了。”
走近桃丽娜他赶忙从衣袋里摸出手帕求她接过去。“干什么?”桃丽娜莫名其妙。“把你的乳房遮起来,我不便看见。因为这种东西,看了灵魂就会受伤,能够引起不洁的念头。”
桃丽娜冷笑笑:“你就这么经不信引诱?肉感对于你的五官还有这么大的影响?我当然不知道你心里存着什么念头,不过我,我可不容易这么动心。你从头到脚一丝不挂,你那张皮也动不了我的心。”
她请答尔丢夫在这里稍等会儿,说太太就下楼来有事找他说。
答尔丢夫一见欧米尔,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和爱慕。他说自己早就想把整个心灵呈献给她。他紧紧握住欧米尔的手,又把手放在她膝上抚摸着,捏捏她那漂亮的花边帽,赞叹她针线活的巧夺天工。
欧米尔想尽量躲避他的亲热,岔开话题谈起女儿的婚事。答尔丢夫承认有这事。“不过”,他两眼直盯着欧米尔,“那不是我所追求的幸福,我所衷心希望的美妙神奇的幸福却在别处。”
欧米尔说那是他只专心想着天上的事情而不留恋人间的东西,急得他连忙解释说,他爱上帝,但也爱上帝创造的美,尤其是女性的美。他赞颂欧米尔的美丽,说:“每当我看见您这绝色美人,我就禁不住要赞美创造天地的上帝,也就不觉地对您发生炽热的情爱。”他把椅子移近欧米尔,继续说:“最初我很怕这爱恋是魔鬼的巧计,就决意躲开您美丽的眼睛。不过到后来,可爱的美人呀!我才明白这种爱情原就不算罪恶,我很可以使它与圣洁联在一起,于是我就任凭我的心去爱您了。”他还说他的全部幸福和希望都寄托在欧米尔身上,祈求她发发慈悲善心。
欧米尔称赞他是虔诚的教徒,说虔徒是应该克制一点的。答尔丢夫大叫:“哎哟!尽管是虔徒,我总是个人呀,看见您这样天仙似的美人,我这颗心就再也把握不住,什么理智也没有了。自从我看见您那光彩夺目人间少有的美貌,您便成为我整个心灵的主宰;您那美丽眼光包含着的无法形容的温柔击退我内心顽强的抵抗;禁食、祷告、眼泪,任什么也抵挡不住这种温柔,我的全部心愿都移转到您的美貌多姿上面。”他再次请求欧米尔发发慈悲安慰地。他还神秘地告诉欧米尔:“再说跟我要好,您的名誉不会有任何危险,也不必怕我会有什么忘恩负义的举动。那些妇人们所热恋的显贵队里的风流男子,他们轻狂浮躁,总是喋喋不休地夸耀他们情场里的得意勾当,使接受他们爱情的人名誉扫地。可是像我们这种人呢,内心燃烧的爱情火焰是不会乱说乱道的,我们必须顾全自己的名誉。您呢,就会得到不会惹出任何笑话的爱情和丝毫没有后患的快乐。”
欧米尔见他如此放肆,吓唬说要是把他这份情爱告诉奥尔恭,会损坏奥尔恭对他的友谊的。答尔丢夫这才不再胡说,求她宽恕他的胆大妄为原是她太令人可爱。欧米尔假装愿意替他保密不说给奥尔恭听,但有个条件:“我要您老老实实,丝毫不许从中捣鬼,促成瓦赖尔和玛丽亚娜的婚事;我要您不再利用这种不公正的权力,不再拿别人的幸福来满足您自己的心意,并且……”
这时,突然从里间小屋里跳出达米斯,两人吓了一跳。
达米斯一直在偷听他们的谈话。他嚷着要把这件事张扬出去,好发泄他对这个坏蛋的仇恨,压压这个伪君子的狂妄气焰,也让父亲看清这个恶棍的假仁假义。欧米尔劝儿子,只要答尔丢夫今后老实点,就不要再声张。达米斯不听,他可不能放过这么一个报仇的好机会。
奥尔恭正好这时进来,达米斯就愤愤地说给他听刚才答尔丢夫的丑闻。奥尔恭大吃一惊:“哦!老天爷呀,这能叫人相信吗?”
没想到那边答尔丢夫竟大骂自己是世上从未有过的坏蛋和罪人,说他这一生都是污秽、罪恶与垃圾。随后他就话锋一转:“我也看出来了,上帝原要处罚我,要借这个机会来磨炼我,因此无论人们怎样责备我,说我有多大的罪恶,我也决不敢自高自大来替自己辩护。”他对奥尔恭说:“你尽管相信他们的话,你尽管发怒吧!你尽可以把我当作罪犯撵出你的大门,因为我应该忍受的羞辱正多着呢,受这么一点原不算什么。”
奥尔恭又被这个伪善心灵假装出来的虔诚、温良所迷惑。他叫儿子住口,训斥他竟敢捏造出这种谣言来败坏答尔丢夫道德纯洁的声名。
答尔丢夫却劝奥尔恭别拦他让他说,他叫奥尔恭不能单凭外表就相信他的虔诚。说着,他又话锋一转,对达米斯说:“你尽管把我当作阴险、无耻、绝灭理性的人,拿我当作强盗、犯,再找出更丑恶的字眼来加在我身上吧!我决不反驳,愿跪在地上忍受这种耻辱,当作我这一生所犯罪恶的羞辱报应来领受。”
奥尔恭简直被答尔丢夫的虔诚感动得五体投地。他骂儿子是不要脸的坏种,是无赖的恶棍。要是达米斯还不闭嘴,就要打断他的胳膊。
“您千万别动气”,答尔丢夫亲切地劝他,“我宁愿忍受最残酷的刑罚,也不愿你的儿子因为我而受到一点伤害。”他甚至要跪下替达米斯求饶。
答尔丢夫的大仁大义更赢得奥尔恭的敬佩。他不理解大家为什么全恨这位伟大的虔徒,并要把他撵走。他要煞煞全家人的狂妄气焰,马上把女儿嫁给答尔丢夫,就在今天晚上;他还命令儿子赶快向答尔丢夫跪下求饶。儿子不从,他要儿子马上滚出去,休想再回来,还要剥夺他的遗产继承权。
奥尔恭还在为家人竟敢侮辱这位大圣徒而愤愤不平,答尔丢夫则痛苦地请求让他离开。他心里是怕欧米尔会向丈夫说出实情。奥尔恭苦苦求他留下,说自己永远不会相信别人的话。他要答尔丢夫以后多和欧米尔亲近,就要让大家气得发疯;他还有个重要决定:要答尔丢夫做他的继承人。他要用正式手续把财产全部赠送给这位虔徒。
“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应该遵从。”答尔丢夫虔诚地说。
四
全家人都在议论奥尔恭赶走儿子和把财产给答尔丢夫的事。克雷央特很气愤,责备答尔丢夫,说就算达米斯有错,天主教信徒也应该宽恕别人的侮辱,而不该有报复的念头,忍心看着达米斯从家里被撵出去。他劝答尔丢夫还是息怒,让奥尔恭父子言归于好。不要把事情逼到绝路上去。
答尔丢夫说自己并没有记恨达米斯,愿意尽力帮助他。“可是”,他为难地说,“这件事关系着上帝的利益。他如果再回来,而我跟他再和好,人家必定要说是我在要手腕,说是我觉得自己有罪而对诬赖我的人假装出慈悲的热情,说是我心里怕他不得不敷衍他,这上帝会答应吗?”
克雷央特嘲讽说:“那照道理你连想都不应该想的事,你却信以为实赶紧接受下来,那也是上帝命令你的吗?”
答尔丢夫发誓那绝非图利好财。他说他不稀罕世界上一切金银财宝。“我所以决定接受他父亲愿意赠与我的这份产业”,他伸出右手比试着说,“乃是怕这份产业落到坏人手中去为非作歹,而不能照我所计划的那样拿来替上帝增光,替别人造福。”克雷央特还要指责他的假虔诚,他却说已到上楼做祈祷的时间不能奉陪,气得克雷央特直咬牙。
父亲的专制决定使玛丽亚娜痛苦万分,欧米尔和桃丽娜也非常焦急,她们急匆匆地来请克雷央特想个办法阻止今晚的订婚仪式。可没等大家想出计策,那边,奥尔恭喜孜孜地拿着那份财产契约走过来。
他以为女儿会高兴的。谁知玛丽亚娜向他跪下嚎啕大哭,请求父亲别逼她。爸爸,在这门亲事上,您别再硬逼着我孝顺服从您;别用这种残酷的法律来逼我,这会逼得我走投无路的。如果您不顾我心里已经建立起来的甜美希望,硬要禁止我嫁给我所爱的人,至少,请您发发慈悲,求您别再强迫我嫁给我所憎恶的人去受折磨。”她还说父亲尽可宠爱答尔丢夫,甚至把她那份财产给他也可以,但别弄到把她这个人也送给他,那样,她宁愿去修道院过凄凉的苦修生活。
女儿的痛哭使奥尔恭也觉得有点伤心,但他提醒自己绝对不能心肠软。妻舅的忠告、妻子的劝说全没有用。后来还是欧米尔想个办法:让奥尔恭亲眼看看答尔丢夫的丑相。
她叫桃丽娜去楼上请那虔徒下来,要丈夫藏在桌毯下面别让人看见,并要他无论听到什么都别动火,也不要拦挡她说什么话。因为她要用柔情使这个伪君子撕下假面具,还要迎合他种种无耻的欲望,听凭他那胆大妄为的心情任意张狂。只要奥尔恭到时认输,这场戏就可随时停演。
答尔丢夫一进来,欧米尔就叫他到处看看再关上门,接着就甜言蜜语地说自己的心早已被他所征服。她说刚才自己抵抗他的是那样微弱无力,要坦白承认自己的爱情而又觉得有点害羞;她说若不信,她极力劝阻达米斯别声张就是极好的明证。她还说她不让答尔丢夫插手玛丽亚娜的亲事,也是怕自己将得到的那颗心要与别人平分享受。
这几句甜蜜的话就像奇芳异香输进答尔丢夫的毛孔里,他快乐得全身心都酥了。但他仍怀疑这是太太为阻拦女儿的婚事而耍的手段。“跟您痛快说吧,如果您不给我一点我向来所希望的实惠,来证实您的情爱,我是不会相信这甜美的话的。”他的两只眼睛在欧米尔身上滴溜溜地转。
欧米尔温柔地劝他不要这样心急,要什么就得马上到手;可答尔丢夫还是坚持不弄出点真实的东西让他的爱情心服口服,他是任什么也不能相信的。“不过真的答应了您所要求的那件事,又怎能不同时得罪您总不离口的上帝呢?”她只有搬出这最后一张王牌。
答尔丢夫笑笑:“我可以替您除去这些可笑的恐惧,太太!并且我有消除这些顾虑的巧妙方法。您尽管满足我的希望吧!一切都有我负责,有什么罪过全归我承担好了。”他还要欧米尔放心,因为这是绝对秘密的,人们秘密地犯个把过失是不算犯过失的。
欧米尔假装只得答应让他心满意足,答尔丢夫真是快活死了……
躲在桌子下面的奥尔恭早就气得耐不住了。他气呼呼地爬出来一把抓住答尔丢夫,大骂:“好一个善人,你真想骗我!你的心灵竟这么经不住诱惑!你又打算娶我的女儿,又来勾引我的妻子!你,你马上给我!”
没想到答尔丢夫嚷得更凶:“你给我滚!这是我的家!回头我就叫你知道,用这些无耻的诡计来跟我捣蛋,那是白费劲!我有办法来惩罚你们这些人,并且要替被侮辱的上帝复仇,叫那个要撵我出去的人后悔都来不及!”
奥尔恭知道,他将要遭难了。
五
答尔丢夫带走了那份继承财产的契约,还有那只首饰箱。首饰箱里藏的是奥尔恭朋友亚耳格的重要秘件。亚耳格临逃前亲自偷偷地交给可靠的朋友奥尔恭,可奥尔恭却把这事的真情告诉了答尔丢夫,并把箱子托他保管。答尔丢夫有这些把柄在手,不知会把奥尔恭收拾怎样惨呢!
奥尔恭急得团团转,达米斯回来,他要用暴力除掉这个混蛋,克雷央特劝他别蛮干。全家人都愁眉苦脸没办法。
柏奈尔夫人听说儿子家出事,也急忙赶来瞧瞧。可她绝不相信答尔丢夫那样虔诚纯洁的人会做出这种昧良心的事,说善良人总是有人嫉妒,任凭儿子怎样把亲眼看见的说给她听,她都不相信。
但真正叫人不放心的,还是答尔丢夫的恫吓。
可不,外面就有个答尔丢夫打发来的人求见。大家都期望是来讲和的,可来者是法庭的携杖执达吏郑直先生。他送来法庭的处分书誊本:根据契约,房子已归答尔丢夫所有,奥尔恭的房子和财产也归答尔丢夫所有;命令奥尔恭和家人搬走家具用品离开这里,马上照办不得延缓。
伪君子终于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大家都气愤极了,老太太也被这眼见的事实弄得话都说不清了。
祸不单行。瓦赖尔又带来一个他的好朋友探听到的秘密消息,要奥尔恭马上逃走。因为答尔丢夫已在王爷面前告发奥尔恭,还交出那个首饰箱,说那是奥尔恭不顾子民的天职替一个国家要犯隐瞒下来的。王爷已签署逮捕令,答尔丢夫还自告奋勇要领路。瓦赖尔已准备好马车和用费,要护送奥尔恭去一个安全的地方。他催奥尔恭快走。
奥尔恭万分感激瓦赖尔的好意,咒骂答尔丢夫是万恶的畜牲。
但已经逃不及,答尔丢夫带着宫廷侍卫官来逮捕了。大家愤怒地斥骂答尔丢夫卑鄙无耻。“你这没良心的东西,你还记得我好心好意把你从穷苦的绝境里救出来吗?”奥尔恭指着答尔丢夫的鼻子,恨不能撕碎他。
答尔丢夫却对大家的咒骂沉住气不动肝火。他告诉奥尔恭:“是的,我知道我从你那里得到过什么帮助,不过现在王爷的利益是我的头等重要责任;这种神圣责任的正当威力压灭了我对你的感激之情。为了对得起这种强大的势力,朋友、妻子、父母、就是我自己,我也是要牺牲的。”
这个大骗子真会拿世人尊敬的东西当美丽的外衣,用欺诈的方式伪装在身上。克雷央特要当着侍卫官的面戳穿他的卑鄙,责问他为什么要等奥尔恭当场捉住他的并把他撵出去时才对王爷表忠诚,当初又为什么接受这的财产呢?
答尔丢夫怕大家嚷出他更多的丑闻,急忙叫侍卫官执行逮捕的命令。
侍卫官却掏出手枪对准答尔丢夫,请他跟着到监狱去。答尔丢夫吓得脸色惨白。
奥尔恭和家人也惊疑不解。侍卫官笑着对奥尔恭解释说,王爷痛恨奸诈,明察秋毫,他老人家绝顶的圣明就是当面看穿答尔丢夫心坎各个角落里所藏的种种卑鄙龌龊的心思。仰仗上天的公道,王爷看出他就是有人向他报告过的、别有化名的那个著名骗子手。王爷十分憎恶他对奥尔恭的那种知恩不报背信弃义的行为,要把他这次罪恶和前科并案办理,并派侍卫官跟他到这里来,无非是看看他到底狂妄无耻到哪步田地才算为止,并叫他当面向奥尔恭赔罪。
侍卫官又从公文包里取出奥尔恭赠与财产的契约交还他,说王爷以其至高无上的权力已勾消这笔契约关系;并告诉奥尔恭,王爷也饶恕了他与那个在逃犯牵连的罪名,因为当年奥尔恭曾满腔忠诚拥护王室的权力,王爷要酬赏他的功劳。
谢天谢地!奥尔恭和家人这才喘过气来,万分感谢王爷的恩典。等去王爷那里谢过恩后,奥尔恭说,他还要用和美的婚姻酬报那个诚实慷慨的瓦赖尔的热烈的爱情。
全家人,尤其是玛丽亚娜和达米斯,都舒心地笑了。
说明
莫里哀(1622——1673),法国古典主义时期最著名的喜剧作家,也是世界戏剧史上与莎士比亚共同彪炳千秋的伟大戏剧家。他出生在宫廷裱糊师家庭,从小酷爱戏剧。一生共完成喜剧37部。《可笑的女才子》、《丈夫学堂》、《太太学堂》等早期作品,着重讽刺贵族阶级,提出妇女社会地位等问题,初露创作才华;中期的《伪君子》、《唐磺》、《吝啬鬼》等剧作,对贵族、僧侣和资产阶级的吝啬、自私、伪善等丑恶本性,作了辛辣的讽刺,代表其创作的主要成就;晚年的主要剧作有《贵人迷》、《司卡班的诡计》等。代表作《伪君子》写伪装圣洁的教会骗子答尔丢夫混进商人奥尔恭家,图谋勾引其妻子并夺取其家财,最后真相败露,锒镗入狱。剧作深刻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丑恶,答尔丢夫也成为“伪君子”的代名词。其剧作在许多方面突破古典主义的陈规旧套,结构严谨,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鲜明突出,语言机智生动,手法夸张滑稽,风格泼辣尖利,对世界喜剧艺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如何做好一名编导?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一节中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各方面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在这一理念的观照下,今日教育呈现出综合化程度日益提高的发展趋势,而影视艺术是当今世界最富魅力的综合艺术,它融文学、戏剧、绘画、音乐、舞蹈、雕塑、摄影等艺术精华于一体,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又由于电化手段的日益简约化和便捷性,以及其教育成本的合理,使得影视教育借重电化媒体的长处也日益明显。这无疑决定了影视鉴赏与新型教育模式的必然联姻。在这种背景与趋势之下,我们必须要关注这样一个新的教育课题:即如何多层次,有步骤地提高学生影视文学的鉴赏能力。
就如鲁迅先生预言的那样:“用活动**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成为这样的。”?影视艺术因其多元综合的特点,所以可以对学生进行多视角、多方位的能力培养,突破单纯课堂教学模式和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把影视作品多层次、有步骤地引入课堂,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显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影视文学的鉴赏能力,加深其人文素养,从而达到观看影视作品——形成感性积累——增进鉴赏能力——提高人文修养的教育目的。
从教材与影视作品的结合入手,感受影视的超文本魅力(观看——感受——积累)
所谓“欣赏”是指具备了一定的艺术修养,对影视艺术的美学规律有一定的了解,加之欣赏者本人又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与体验,因而能从**、电视艺术的各个层面,对一部影视片进行更深入的读解,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欣赏”,受到美的感染,在心理上得到愉悦。这就说明了如果学生对影视作品没有一定的感受和积累,则“欣赏”与能力提高等等目标就无异于一纸空谈。如何提高学生这方面的素质,就成了我们首先需要关注的问题。
我们研究问题都是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材和影视作品的结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学生们对与教材相关的影视作品的理解与我们对教材的讲解可以互为参照,其间形成的异同则很可能形成学生对影视文学作品的初步感受力与经验素材积累,从而引发其对影视文学塑造与深化功能的再认识。
仅以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与影视作品《祝福》相结合为例。
1、鲁四老爷的“出行”
小说《祝福》中有对鲁四老爷的描写笔墨是极俭省的,但是通过其语言来描写其形象的结论上很容易通过文本阅读的出的,但与此相对的对鲁四老爷唯一一次“出行”——找寻淘萝的描写,在以往的教学中是根本忽略的一个情节,也是学生们不会注意的,我们通过文本阅读难以理解这次“出行”对其塑造究竟有什么重要的意义。但是,当我们参照《祝福》这一影视作品时,这次“出行”的作用就会不言自明了,因为屏幕上的鲁四老爷以他的神情与动作再加上语言与直观环境的展现,便把我们通过文本很难把握的东西呈现出来了:祥林嫂有何不虞,鲁四老爷是全然不放在心上的。他更关心自己的淘萝,在关心着淘萝的前提下还要维护自己外表的尊严,他是不“啊呀,米呢!”那样大叫的,他是不会慌慌张张东寻西找的,他有更“周密的思考”、“细密的推理”、“明白的判断”,就如一为同学在分组讨论后发言时指出的那样:鲁四太太说:‘祥林嫂不是去淘米吗’,鲁四老爷便有了淘萝丢在河边的判断,可鲁四老爷没有说明,万一推断有误,就会丧失尊严,所以只好亲自出马,表面上的若无其事掩饰了内心的想法,这完全可以从表演者的脸上察觉出来。人命等于零,淘萝千钧重,面子不可丢——这便是鲁四老爷的全部价值观念,也是封建伦理道德的主要内涵。我想,不借重影视元素,这样的结论是很难得出的,同时学生的发现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不会得到如此充分的展现,学生得到了发现的乐趣,这种能力与思维方式也作为一种感受力积累下来。
2、祥林嫂的外貌描写
《祝福》中对祥林嫂有三次不同的外貌描写,作者对其头饰、穿着、脸色、模样、手脚和眼神都作了细腻生动的描写,且三次外貌描写各有不同。相对于**而言,课文对人物的刻画更为细致传神。课上,为了使学生充分体会人物外貌描写的成功之处,先让学生们从文中找出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的语句,体会其深刻含义,并比较三次外貌描写的异同,既而让学生“有意注意”地观看影片中表现人物外貌的镜头,进而比较小说与**的肖像描写的异同以及肖像描写对展现人物精神面貌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艺术匠心。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通过将影视作品引入课堂,并与教材有机的结合,使得学生们更加勤于和善于思考了,同时他们经常可以在阅读或写作中化用一些他们接触过的一些影视文学的手法,这充分体现了学生们材料积累与感受能力有了明显的增益。
从进一步提高影视鉴赏力角度出发,分析经典影视作品(鉴赏——深入——影评)
由于有了前面一系列循序渐进的积累与铺垫,所以在这个教学阶段,我引入的影视作品都超出教材的范围。在这一层次的影视活动实践中,要引导学生在观赏影视作品时超越形象思维,不仅仅停留于画面的表层意义,充分发挥其想像力与联想力,去挖掘画面深层次的思想内涵,去领悟编导演的艺术匠心。在这一点上要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鼓励他们勇于独立思考,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这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鉴赏能力大有裨益。
任何好的影视文学作品都是有其不易被发觉的隐性结构或称未知结构的,而能否发现理解这个隐性结构是标志着一个欣赏者欣赏水平的高低。比如,一位同学看了**《老井》后说:“这片子是说一个村子里的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搭进了好几条人命才打出了一口井。”这至多只能算是“看过”,还说不上是“看懂”;而另一位同学说:“这部**虽然讲述的是老井村几代人,尤其是旺泉的故事,但它是通过一个村子、一个人的命运,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中华民族为了争取生存而顽强斗争的精神。”那么这位同学就是会“鉴赏”**的人。
在此阶段我主要选取了两部作品:《阿甘正传》和《老人与海》
一位以前看过这部影片的同学在他的影评中写到:“以前看这片子,总觉得傻乎乎的阿甘受到命运的关照、最终成了一个富翁。而现在再来看这部影片却会有不同的感觉,觉得这个影片是要通过阿甘传奇般的经历,不仅阐述了一个人往往只有不计得失、才能成功的道理,更主要的是通过阿甘的经历,把美国几十年的重大历史事件贯穿在一起,表现了它们对美国社会的冲击和影响。”我欣慰的看到,这位同学不仅是“看懂”了**,而且已经成长为一个会“欣赏”**的人。
另一位同学在看完《老人与海》之后,在他的影评中写道:“这部**,内容很简单,说的是一位住在海边的老人,生活无依靠,以打渔为生,日复一日,总想打一条大鱼,卖更多的钱。一天在打渔时果然遇到了一条很大的鱼,老人靠自己的力量和熟练的技巧把大鱼给制服了。因为这条鱼实在太大,老人无法立即将其拉入船舱,只好将鱼拖在船的后面。由于这条鱼在捕获时,身上被鱼具弄出了血,对此非常敏感的鲨鱼将鱼肉一口口吃掉。当渔船到了岸边,老人捕获的这条大鱼只剩了一条骨架。老人拖着疲惫的身体,缓慢地走回了那位于海边的小屋。夜晚很快进入梦乡,还梦见了一只狮子。这个作品的伟大何在?是对老人捕渔技术的描述,如何与大鱼搏斗,还是对大海与波浪的生动叙述,我认为都不是。主要因为是作品有它的深层含义。老渔夫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两种争论,各有其理,但没有结论。说渔夫是胜利者,但没有实际意义的收获;说老渔夫是失败者,而他以自己的力量和技巧战胜了一条很难捕获的大鱼,显示了老人的能力和智慧,又做了狮子的梦。影片以更加直观和富于震撼力的方式给我们留下了永久的无穷无尽的争议。”
面向21世纪的艺术教育格局中,影视艺术教育的多层次发展将成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没有理由忽略它的存在和发展!实践证明,多层次,有步骤地将优秀的影视文学作品引入课堂的尝试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有位学生在周记中写道:“上影视欣赏课,我们既紧张又松弛,在一种全新的教学氛围中,我们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我想这是对我们工作的一种肯定与鼓励。我坚信,随着实施素质教育和语文教改进程的不断深化,提高学生对影视文学的鉴赏能力这一课题将会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同人的关注,这方面的研究也将得到不断的深化与完善。
怎么样写观后感
1、政治、思想、品质素质
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广大观众提供优秀的电视作品,编导必须有一定的政治头脑、政策理论水平和较高的思想素质、品德修养
2、电视业务素质
应具有比较深厚的理论知识功底:坚实而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形成高层次应用能力的基础。只有把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3、美学修养和艺术鉴赏力
电视作品要获得好的传播效果,不能仅仅满足于把内容、信息传播给受众,还要带给受众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因此编导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力,灵活运用艺术原则,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艺术想象,使作品内外在美兼具;还要学一点受众心理学,提高作品的传播效果。
4、组织和社交能力
电视创作就其本性来讲,属于同社会、同人、同环境打交道的工作;而电视节目的生产又是一项集体创作活动,这就需要编导不但要有与外界各方有效沟通的能力,还要具有相当的组织能力和号召力,使各工序协同工作。
我想知道张曼玉拍的一部**叫什么?
写好观后感的方法有:密切联系实际、重视影片的艺术分析、叙议要结合,突出评论、要实事实是地分析评价、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审清题目、立意要新、选取合适的角度、掌握分寸,措词得体、把握“读”与“感”的关系、设定感情倾诉的对象、合理运用修辞手法。
1、密切联系实际:观后感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密切联系实际发表感想。要密切联系实际,需要关注联系对象,让读者通过自己的叙述来描述事实,而不是下结论。
2、重视影片的艺术分析:在写观后感五大要点时,要重视影片的艺术分析。**是通过艺术手段来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的,因此影评要具体详细、言之有物,评价要观点鲜明、实事求是。
3、叙议要结合,突出评论:在写观后感时,叙议要结合,突出评论。叙事是观后感的基础,但过多的叙述故事会分散注意力。
4、要实事实是地分析评价:要实事实是地分析评价,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不是顾其一点,而是观照全片。要实事实是地分析评价,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不是顾其一点,而是观照全片。
5、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证明观点正确性的关键。这个过程需要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6、审清题目:审清题目是写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在写作时,我们需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7、立意要新:写观后感五大要点之一是要新意。要想写出有新意的作品,需要抓住影片内容,结合台社会现买,准确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实质,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内涵。
8、选取合适的角度:选取合适的角度观影后,我们可以从影片的情节、人物、结构、画面等方面入手,选取一个合适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9、掌握分寸,措词得体:掌握分寸是写观后感五大要点之一。在写自荐信和自荐信时,要注意措辞得体,不要过于华丽,也不要过于贬低自己。在描述事物时,要注意用比较级和最高级来强调,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和判断。
10、把握“读”与“感”的关系:在阅读后,需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深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才能真正理解其内涵和表达方式。
11、设定感情倾诉的对象:设定感情倾诉的对象是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考生往往无视读者的存在,无对象、无目的地写,而有了写作的激情,找准一个合适的激情倾诉对象,就便于淋漓尽致地抒发感情。
12、合理运用修辞手法:合理运用修辞手法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提升文章的文学性。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对比等等,这些手法都能够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写观后感的作用:
写观后感的可以锻炼自己的写作水平的同时能真实地记录下你自己看完这集电视剧的感受。很多人读完一本书下来或许那一刻他很有感触,但是过后便会忘了自己读那一章时的感想。观后感是你自己回忆那一集内容的重要笔记。观后感是你自己从那一集的内容中得出来的感受,经常写能让自己的思想更加丰富,容易形成爱思考的好习惯。
花样年华
英文片名
In the Mood for Love
更多外文片名
Beijing Summer .....(Hong Kong: English title) (working title)
Flower Like Years .....(Hong Kong: English title) (working title)
Hua yang nian hua .....(Hong Kong: Mandarin title)
影片类型
爱情 / 剧情
片长
98 min / Poland:94 min
国家/地区
香港 法国 泰国
对白语言
粤语 法语 沪语
色彩
彩色 黑白
混音
杜比数码环绕声
评级
Rated PG for thematic elements and brief language.
级别
Singapore:PG Argentina:Atp Australia:G Sweden:Btl Chile:TE Finland:S UK:PG USA:PG France:U Spain:13 Germany:6 Netherlands:AL Hong Kong:IIA Norway:A Philippines:PG-13 Ireland:PG
编辑本段演职员表
导演
王家卫 Kar Wai Wong
编剧
王家卫 Kar Wai Wong .....written by
演员
梁朝伟 Tony Leung .....Chow Mo-wan
张曼玉 Maggie Cheung .....Su Li-zhen Chan
Ping Lam Siu .....Ah Ping
张同祖 Tung Cho 'Joe' Cheung .....Special Appearance (as Cheun Tung Joe)
潘迪华 Rebecca Pan .....Mrs. Suen
雷震 Kelly Lai Chen .....Mr. Ho (as Lai Chen)
Man-Lei Chan
Kam-wah Koo
张耀扬 Roy Cheung .....Mr. Chan (voice)
Hsien Yu
Po-chun Chow
孙佳君 Paulyn Sun .....Mrs. Chow (voice)
Julien Carbon .....French tourist (uncredited)
Charles de Gaulle .....Himself (1966 visit to Cambodia) (archive footage) (uncredited)
制作人
Ye-cheng Chan .....executive producer
张叔平 William Chang .....associate producer
Jacky Pang Yee Wah .....associate producer (as Jacky Pang Yee-Wah)
王家卫 Kar Wai Wong .....producer
摄影
杜可风 Christopher Doyle
编辑本段制作发行
发行公司
DVD Group [俄罗斯] ..... (Russia) (DVD)
Océan Films [法国] ..... (2000) (France) (theatrical)
标准收藏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美国] ..... (USA) (DVD)
Triangelfilm [瑞典] ..... (2001) (Sweden) (theatrical)
上映时间
法国
France
2000年5月20日 ..... (Cannes Film Festival)
加拿大
Canada
2000年9月12日 ..... (Toronto Film Festival)
西班牙
Spain
2000年9月26日 ..... (San Sebastián Film Festival)
香港
Hong Kong
2000年9月29日
韩国
South Korea
2000年10月21日
意大利
Italy
2000年10月27日
英国
UK
2000年10月27日
台湾
Taiwan
2000年10月28日
日本
Japan
2000年10月30日 .....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比利时
Belgium
2000年11月8日
德国
Germany
2000年11月30日
马来西亚
Malaysia
2000年11月30日 ..... (Cantonese version)
葡萄牙
Portugal
2000年12月29日
希腊
Greece
2001年1月26日
美国
USA
2001年2月2日 ..... (New York City, New York)
西班牙
Spain
2001年2月16日
荷兰
Netherlands
2001年3月15日
匈牙利
Hungary
2001年3月29日
澳大利亚
Australia
2001年3月29日
德国
Germany
2001年6月28日 ..... (re-release)
芬兰
Finland
2001年7月6日
哥伦比亚
Colombia
2001年7月27日
泰国
Thailand
2001年11月15日 ..... (Bangkok Film Festival)
瑞典
Sweden
2001年12月14日
俄罗斯
Russia
2002年1月22日 ..... (DVD premiere)
菲律宾
Philippines
2002年8月15日 ..... (Cinemanila Film Festival)
墨西哥
Mexico
2003年2月14日
香港
Hong Kong
2004年4月18日 .....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编辑本段剧情介绍
这是一个关于迁徙的爱情的故事。1962年的香港,报社主编周慕云(梁朝伟饰)和太太搬进了一幢公寓,与他们同时搬来的还有另一对年轻的夫妇——苏丽珍(张曼玉)和她丈夫。苏丽珍在一家贸易公司当秘书,而她的丈夫由于工作关系,常常出差。周慕云的妻子和苏丽珍的丈夫一样,经常不在家,于是独自留守的周慕云和苏丽珍便成了房东太太麻将桌的常客。在逐渐的交往中,周慕云和苏丽珍发现对方有许多与自己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比如看武侠小说等等,相互之间也变得越来越熟悉。直至有一天,两人突然发现各自的另一半原来早已成为了一对婚外恋的主角,周慕云和苏丽珍不得不共同来面对这个现实。两颗受伤的心小心翼翼、难舍难分,却最终化成了无缘的伤痛。
那是一种难堪的相对。她一直羞低著头,给他一个接近的机会。 他没有勇气接近。 她掉转身,走了。
身处遥远的异国,周慕云仍无法忘记过去与苏丽珍之间的种种。如果当天她真的答应跟他走,他们现在会不会还在一起?抑或注定分离,各分东西?
也许有人会说,自从他们在同一天搬进同一层楼房,成为门户比邻的邻居,命运已将他们放在一起了。而当他们发现彼此的配偶间竟发生了不可告人的关系的时候,在他们之间更像是牵连著无形的线,要割也割不断。
至今他还能看见那一群漂荡的身影,刹那的相聚。房东夫妇们、自己的妻子周太太、陈先生、陈太太---苏丽珍。楼梯间,走廊上,与她擦肩而过,或微笑寒暄,又何曾想过她那素静的面容,明媚的体态,竟会成为他日深刻的思念。他们在配偶背叛的阴影下,各怀心事地靠近。那是个一切变得飘摇不定、难堪的所在。有时她彷佛倚赖,又突然叛离。他想要占据,但缺乏勇气。想要忤逆,但是面对著她那庄重的神色,他感到说不出来的情怯。
见不着时,愈来愈想。那些背着人偷来的、幽室相守的时光,是多么和煦而平静。那些久候不至的苦等,明知是她却听不见声音的电话,又是多么的炽热和辛烈。直到他作出了远行的决定,才向她道出真心的说话。此时此刻,他不禁想到他真正背叛了的人,也许是她。一切都退去了,香港、1962年、那个陈旧的秘密。不管当初是为了报复或色诱,抑或单纯的慰藉,到最后,只剩下眷顾。
那些消失了的岁月,
仿佛隔着一块
积着灰尘的玻璃,
看得到,抓不着。
他一直在怀念着过去的一切。
如果他能冲破
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
他会走回早已消失的岁月。
编辑本段影片评价
一句话点评
无法抗拒而又绮丽无比的东方之美
一个有关人生的命题、一段互为交织的爱情
一种紧张、神秘、情欲的调子,一场苦乐参半的梦
旗袍、留声机和街灯
影片解构
从《阿飞正传》到《重庆森林》,从《东邪西毒》到《春光乍泄》,尽管王家卫的**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确立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尽管这种风格也早已确立了他在**界的位置,但对于内地的观众而言,真正认识王家卫还是从2000年的《花样年华》公映开始。这部影片当年在内地上映伊始,卖座势头即直击一些进口大片,凭借该片获得当年戛纳影帝的梁朝伟和身着旗袍摇曳生姿的张曼玉更是成为当年最登对的银幕情侣。
导演王家卫一向以香港影坛的怪才著称,片目不多却部部堪称经典。这部《花样年华》应该来说是他最具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故事没有太多华丽的成分,仅仅塑造了两外婚外恋的结果而已,但整部**的视听元素几乎都是呈现出风格化意识和唯美主义的色彩。特别是对于光的运用,光和影的变幻都极其具有个人意象和韵味。一直以来被津津乐道的少不了张曼玉那二十多套变幻莫测的旗袍,解放前老上海的旗袍文化在这部**中也被淋漓尽致的再现出来。日本作曲家梅林茂的三拍子主题音乐成为最能够烘托整部**气氛的点睛之笔。老上海的记忆一直存留在王家卫的生命中,而这部相当意境十足的**也便成为他心中怀旧的影像,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
精彩影评
1、旗袍、留声机和街灯--《花样年华》的三个魅力
有人说《花样年华》是王家卫风格的延续,一如既往表现了王家卫的理念,成为其又一部情绪化**。但是在看过《东邪西毒》、《旺角卡门》、《阿飞正传》、《重庆森林》、《堕落天使》、《春光乍泄》之后,人们发现王家卫的思想和情感并不是固定的,他在从荆棘密布的树林里向外扩张。而《花样年华》带给人们的也不仅仅是忧伤的回忆,王家卫在影片中用他的**语言来接近观众,极度地展示着自己的魅力。
★张曼玉的旗袍秀
《花样年华》最能反映上个世纪60年代的香港的特质就是女人们身上的旗袍,而尤以张曼玉的旗袍为最。影片中张曼玉换了二十几身旗袍,令人眩目的旗袍使张曼玉这位金马影后时而忧郁,时而雍容,时而悲伤,时而大度,每一件旗袍都代表了女主人的心情。
在幽暗的灯光下,当张曼玉不断变换着旗袍的颜色和款式时,人们仿佛看到一个东方美人的古典气质。老实说,张曼玉不属于以长相来获得掌声的演员,但是在《花样年华》的旗袍装扮下,张曼玉不仅是美丽的,而且是成熟的,她是一现的昙花,在夜色中留下一点轻而远的气味。
王家卫确实是一位塑造人物的高手,张曼玉虽然穿上这么多旗袍,但观众并不觉得它多余或累赘。也许,在影片播映之后还会掀起一场旗袍热。
★王家卫的留声机
如果说留声机是记录声音和回忆的话,王家卫的留声机除过这两个功能之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记录情感。《花样年华》是王家卫的留声机,在影片中这部留声机不断地播放着50、60年代的老唱片,不断播放着周璇的老歌《花样年华》,不断播放着很奇妙的爵士乐,这些却让观众想起了20、30年代的旧上海。从其中不中不洋的爵士乐之中,我们才感觉这是香港。而王家卫的留声机真的具有勾起人回忆的功能,这种声音总是在影片最关键的时候响起,而它往往代替了主人公的语言,但却恰如其分。有些不能用言语表达的奇妙感情,用王家卫的镜头和留声机表达起来,却有些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通感。
★幽暗的街灯和夜雨
和旗袍、周璇的歌声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影片中的街灯。王家卫不止一次地用灯光来作为背景,在半昏半暗之中,在半梦半醒之间,感情在无声地开始,莫名其妙地发展。
《花样年华》中的灯光永远是幽暗的,有着淡淡的忧郁气质。它似乎预示着故事的结果,也使整个夜色充满了一种浪漫的情调,而王家卫还嫌不够,又在夜色中加入一把辛辣的佐料。这佐料就是淅淅沥沥的雨,而夜色中的雨则更有意味。
◇来源:华商报 作者:肖东
2、旗袍下的心灵世界--《花样年华》再解析
王家卫的新作《花样年华》是一部世界级的力作,从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巨星级导演所想展现的东方女性旗袍下的人生。
★题材--婚外情的突破
影片《花样年华》所写不过是一段婚外情,也就是说,一个正在步入中年的男女都可能遇到的故事。这其实并没有什么稀奇,但是我们在解读王家卫的新片《花样年华》的时候,发现对于这部影片来说,婚外情其实是王家卫打开这个世界心灵之门的一把钥匙。在这部影片中,什么样的题材似乎已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部影片表现出来的个性和人类的内心世界,悄然出没在每一个人的心灵地带,那种淋漓尽致的感觉,正是王家卫的得意之笔,也只有王家卫有这样的表现功底。正因为这样的处理,使得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已经不是在讨论婚外情的问题,而是在讨论人的灵魂的问题,这样的影片自然有很高的起点,拍出来也与众不同,也只有王家卫的**才有这样的起点。
★场景--怀旧的世界
《花样年华》是一个充满着怀旧情绪的**,但这种怀旧以其特有的美感冲击人们的视觉。影片的场景其实非常狭小,都是在灰暗的上海旧阁楼里,而王家卫为充分展现孤独的内心世界,正是利用了这样几个狭小的空间,来表现影片需要的怀旧情绪。除了在阁楼,影片还经常在一些古老的车里、弄堂口,这样的怀旧气氛非常浓厚的场景中展开**的心灵铺垫,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许多场景,都能触动人的心灵,这样的场景非常有个性。
★音乐--动人心魄的钥匙
有的音乐,不是因为它的尖叫动人心魄,而是音乐包含的灵魂,像《花样年华》的音乐使得人们的心在不断被触动,只要这个音乐响起,我们就能感觉到我们的灵魂也随着这个音乐声出窍了。很多人在评价这部影片时,对这部音乐在片中的成功运用,都表示了由衷的敬佩,包括内地的张艺谋。而在影片中音乐一次次响起,我们也一次次感受到影片的灵魂所在。
★服饰--旗袍下的孤独人生
《花样年华》演绎的是一段旗袍下的孤独的人生。我们在张曼玉身上再次体会到东方女性所蕴含的独特魅力。30多套旗袍不仅展现了张曼玉顶级明星的风采,同时她在片中也成功展现了一个东方女性的内心世界。尽管张曼玉没有拿到戛纳影后的称号,但是我们在《花样年华》中绝对不会忘记张曼玉的旗袍下所表达出的一种孤独的生存方式。
◇来源:华商报 作者:虞纪
编辑本段幕后制作
导演自述
·**是用不着语言也能明白的
我之所以入**圈,最大的原因是地域的问题,我在上海出生,但在五岁时,父母便迁到香港来。香港人说的方言跟上海不一样,因此我不能跟本地人谈话;我未能交上朋友。我母亲也面对同一景况,她常带我看**去,因为**里有些东西是用不着语言也能明白的。那是基于影像的共通语言。
跟许多我那一辈人一样,我是从**,其后是电视来认识世界的。要是我早生20年,我可能会选择借音乐表达自己。要是早生50年,那可能是写作。但我是影像伴随着长大的,那我选择研读影像是自然不过的事。《花样年华》虽已是我第七部作品,但是要是你问我,我还是未以导演自居的。我还自视为观众———跑到摄影机后的观众。拍片时,我总希望重塑我还是影迷时所得到的最初的震撼。我相信自己拍**首要是为观众,但除此之外,还得有其他的原因。
·《花样年华》更像一部悬疑片
我是自己写剧本的,但那不是自大,也不是什么**“作者”的问题,坦白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一觉醒来,床头有一份完完整整的剧本等着我。但在美梦成真前,我想还得要自己写剧本。我曾经跟其他编剧合作过,但我总觉得编剧跟同时也编故事的导演合作时很别扭。我不晓得为什么,但我们总是闹意见,因而到最后,我决定既然自己可以写剧本,那就无须另找编剧了。但我得声明,我编写剧本的方法跟其他人不同,我是从导演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编剧的角度,因此,我是以影像为本的。
在**开始时我一定要先弄清楚的一件事,就是那会是什么类型的**。我小时候是看类型片长大的,我对各种类型片都很着迷,像西部片、鬼片、剑侠片……因此,我希望我所拍的片每部都属不同类型。例如《花样年华》,那是个关于两个人的**,很容易便会变得沉闷,但我不把它作为爱情片拍,而决定采用惊悚片的手法,像部悬疑片。片中男女主角开始时同是受害者,跟着他们展开调查,要找出是怎样发生的。每一幕都很短,借以维持张力,这可能是**令观众出乎意料的原因,他们原以为会看到一部经典爱情片。
·音乐要跟影像产生化学作用
音乐在我的**中很重要。然而我绝少找人为我的**配乐,因为我跟音乐人难以沟通。他们用的是音乐语言,而我用的是影像语言。然而**音乐一定要是影像的。它要跟影像产生化学作用。我的办法是但凡我听到能令我产生影像的音乐,我便录下它,留起来,知道日后可能会用得着。
我整个拍摄过程都会有音乐,我特别喜欢在时装片中用上古老音乐。我认为跟影像不同时代的音乐会产生一种暧昧感,令事物显得复杂起来。我在片场也放音乐———不是为营造气氛,而是带出节奏。要是我希望摄影师用某个速度拍摄,一段音乐就可以说得明白,胜过千言万语。
·我靠直觉来做决定
我对技术那些东西不是太感兴趣,对我而言,摄影机不过是将眼看的东西转到胶片上的工具。但摄影机的放置应当有某种逻辑可依,尽管除你以外没有人晓得。一如作诗,诗人用字遣词都别有用意,有时候是因为语调铿锵,有时候是因为意义特殊等。
我很多时是靠直觉做决定。我对于对错选择有很强的感觉,就是这么简单。**很难用语言分析的,**很像食物,你吃后齿颊留香,却很难用语言将那种味道准确地向他人形容出来。那是很抽象的,**也一样。事实上,我拍戏的方法自入行以来未有改变过,这是不对的,因为我认为我的工作方法并不妥当。不幸的是,这是我惟一懂得的方法。我倒一直希望能像希区柯克,他在开拍前已将一切决定妥当。但我就是不能那样拍摄,那也没有法子。
班底谈
·演员梁朝伟:拍《阿飞》NG27次
我跟王家卫比较熟稔,和他相识十多年,中间不只拍他的戏,有时聊天也不谈拍戏,我看到他在日常生活中是很聪明的,不单是拍戏或者写剧本好。
拍《阿飞正传》我用了很长时间进入角色,天天都有NG,次次NG的都是我,张曼玉就天天陪我NG.我拍了27次,我问家卫,我有什么问题,没理由的,我又不是第一次拍戏,怎么说都成了名,公认为一个不错的演员。每天回家都很伤心,情绪低落,那时我好大压力!王家卫觉得我演戏太多功夫,总用三十七个方式去演,他说:“我不要了,你可否给我最直接的!”
·美指张叔平:我要的是一种俗气
《花样年华》是《阿飞正传》之后对于60年代的再演绎,《阿飞》我认为美术很规矩、很讲究,《花样年华》就要试试不规矩,做得free(自由)些。你了解一个年代后,便可以“发癫”啦!《阿飞》的环境写实,但人物非常开放,爱慕或者痛苦,什么话都会说出来;《花样年华》却恰恰相反,需要“空”一些情节,许多事不可明言。旗袍是《花样年华》中的重要元素,我要的是一种俗气难耐的不漂亮,结果人人却说漂亮。
·摄影杜可风:摄影就像自我治疗
我想,要是我没有拍过《东邪西毒》,我就不会有再到沙漠拍片的能耐,而至今我依然以《春光乍泄》为荣,因为它如此简单但又如此诗意而易明。《花样年华》则是他最容易懂的**,这就是进步,因为他的作品愈来愈单纯。**是我的舞场,我可以接触很多我喜欢的人,跟他们对谈或一起跳舞。而摄影,就像是自我治疗。我想王家卫有朝一日会成为千万富翁,因为他拍下的材料足够他出多套DVD.可能十年前他已先知先觉。
精彩对白
如果,我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
编辑本段获奖情况
这部**好评如潮、获奖无数,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梁朝伟凭借该片荣获第53届戛纳国际**节最佳男主角;此外,此片还荣获第37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最佳摄影、最佳造型设计奖;荣获第20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剪辑、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等奖项。
编辑本段二、音乐专辑
专 辑1:花样年华
歌 手:甄妮
语 言:国语
公 司:现代音像
日 期:2005.04.00
[01]情花开
[02]痴情燕子
[03]想思泪
[04]分飞燕
[05]新天地
[06]帝女花
[07]世界真细小
[08]伟大的妈妈
[09]王昭君
[10]新女姓
[11]午夜月亮
[12]怨苍天
专 辑2:花样年华
歌 手:青芒果
语 言:国语
公 司:美卡
日 期:2003.03.00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