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的意思是什么解释是什么效应_影评是什么?
1.蝴蝶效应是什么
2.蝴蝶效应
3.没有人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蝴蝶效应)影评
4.震荡效应究竟“震荡”了什么(震荡效应)影评
5.什么是蝴蝶效应
6.三峡好人影评开头怎么写
《罗拉快跑》是德国的一部**,讲述了罗拉为解救男友曼尼而发生的三种不同故事。这是一部创新艺术形式的**,以时间循环和蝴蝶效应情节进行故事叙事,由德国导演汤姆提克威编导配乐,被称为德国有史以来最棒的**。影片节奏快,色彩鲜明,引人入胜。
“游戏之后也就是进行游戏之前”**开头的一句话,就道出了**的内核。女主罗拉的男友曼尼混,为黑道大哥交易之后,因为罗拉没能及时来接他,他在去坐地铁的时候,弄丢了交易得来的十万马克。如果二十分钟后,他没钱给大哥,那么他就生命堪忧了。所以罗拉为了拯救男友,必须在二十分钟内弄到十万马克,她只能不断奔跑争分夺秒,而奔跑的起点被当做是游戏的开端。**在罗拉开始奔跑下楼梯的一段运用了动画的手法,将动画与真人**融合在一起,这既展现了一种新颖的剪辑手法,也巧妙的凸显了**的主题。
罗拉第一次奔跑,她打算向父亲借钱,却没想到父亲居然一顿斥责她,并告知她自己并不是她的亲生父亲,罗拉没能借到钱。走投无路的曼尼只能去抢劫超市,罗拉成为共犯被警察击毙。然后游戏重启,罗拉再次从家中奔跑,然而这次她被楼道里的狗主人绊倒影响了奔跑速度,牵一发而动全身,蝴蝶效应开始发生,因为罗拉提前预知而躲避了耽误时间的事件,从而导致与她见过面的路人的人生都发生了改变。导演用定格照片快速剪辑的手法拍摄出了路人的一生,经过罗拉的每次奔跑,他们的人生轨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观众应接不暇,使影片的趣味性增强了不少。
罗拉第二次奔跑仍然没能救下男友曼尼,她挟持父亲从银行抢劫到了足够的钱,然而曼尼却被急救车撞了。第三次奔跑,罗拉躲过了路上的一切障碍,这次她没有去抢劫,而是决定到去赌一把。而这次,她不仅成功赢得了十万马克,男友曼尼也意外逮到了拿走丢失钱袋的流浪汉,将钱送到了老大的手中。
影片的大部分镜头都是罗拉在奔跑,奔跑的镜头带给观众快速而刺激的视觉感受,而在大篇幅的高频率移动镜头中,影片也穿插着路人故事,给观众不同的体验,并且有效的缓解大量运动镜头给观众带来的疲惫感并给提供给观众新奇的吸引力。关于路人们后半生的镜头,影片运用了照片快速播放式的叙述方法,在快速的影片节奏中既不显得突兀,也清楚得交代了路人的故事。
影片在运动镜头中,完美得运用了推镜头。在罗拉被枪击倒地后,镜头推向罗拉的双眼,这种凸显主题和细节的方法,“强迫”观众注意罗拉的心理,进而过渡到罗拉与男友交谈的“平行世界”,给观众鲜明的视觉印象。这种带动观众关注影片内容的手法,影片中出现过很多次,在罗拉奔跑时,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路人,在罗拉与路人发生交集时,镜头从远处推向主体,展示了影片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影片的另外一种运动镜头的运用也令人赞叹,旋转镜头的运用,全面的展示着罗拉的慌乱,不安,让观众对罗拉的关注更加细致入微,并且旋转镜头的运动,与主题的静止形成了对比,制造了一种紧张急切的气氛。在运动镜头之中,影片也同时运用着静止镜头与之呼应,片中曾两次以上帝视角的俯视拍摄方法拍摄罗拉的奔跑,静止的镜头与俯视拍摄相结合,观众站在一个冷静的角度去观察罗拉,缓解着高频率运动中的紧张情绪,也更加突出的展现着主题的运动。
影片呈现的是暖色调,并运用了大量的红色元素,红色带来刺激,紧张的感受,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而在罗拉与曼尼回忆时,影片使用了黑白色调,更能让人体会到罗拉与曼尼不幸遭遇的绝望心情。
影片的背景音乐,三段侧重不同,第一段的背景音乐更侧重于快速,带动观众的紧张心情,而后两段则增加了趣味性,且更富有节奏感,让观众随罗拉的脚步期待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带动观众去体会情节。
这是一部运用了复杂蒙太奇和精彩的镜头语言的经典作品。在短短的二十分钟内,罗拉不知道奔跑了多少次。如果一切重新来过,我们是否有如她一般重新奔跑的勇气;如果我们就此跌倒。我们是否还有站起来继续奋斗的坚持?罗拉快跑,最终拯救了爱人,我们也要努力奔跑啊!
随笔
蝴蝶效应是什么
文/风往北云向南
一切都要从《肖申克的救赎》**版开始,我看了至少5遍,写过一篇长长的影评—— 肖申克的救赎:有毒勿吸!
彼时还不认识老金,就已经被他的作品迷得神魂颠倒。断断续续听了些老金的故事,某天百度了老金的生平,朋友跟我讲他大学同学泡了四年图书馆,读完了老金的所有作品。
那一刻,我已确认——此生最爱是老金。
于是,我四处搜罗老金的作品,不管是当当还是亚马逊,都找不到老金的全套作品。最后我买了《肖申克的救赎》和《闪灵》,打算从这两本先开始读。《闪灵》拿到手,所有其他在读的书全部放到一边,用了不到5天一口气读完。那一刻,我更加意识到老金的作品有多么吸引我。
现在我正在读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施寄青、赵永芬、齐若兰合译的《肖申克的救赎》,傅月庵的这篇序言看得我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斯蒂芬·金始终焦虑着,自从他发现自己爱上写作这件事之后。
老金为什么焦虑呢?
1954年,七岁的他,因病休学在家,在母亲的鼓舞下,创作了一个四页长的魔法动物故事,获得母亲赏赐的一块美金稿费。他自觉人生就此开启了一扇“可能”的大门,但,焦虑也随之开始了。
反观中国教育,父母会鼓励孩子做写故事“这类无用之事”吗?会赏赐一块美金稿费吗?会不会毫不留情地关上这扇门?
不同的人生阶段里,这种关于写作的焦虑,以着不同的面貌出现。
“退稿”是焦虑的一种,但并不严重。14岁,墙上悬挂退稿的钉子因无法负荷重量而掉了下来。类如“写得很好,但不适合我们。你很有才华,再加把劲吧!”的退稿注语让他大受鼓舞,深感希望无穷,前途无限。
墙上的钉子都掉下来了,可见他付出了多少努力,向老金看齐。
真正让人焦虑的是,他自幼对《白雪公主》这类“精神向上提升”读物无甚反应,反而为了火星人、吸血鬼、僵尸、盗墓者、活人、蛇发魔女这些废寝忘食,越血腥越恐怖,越能让他感到兴奋满足。而教育人士则视这些为“儿童不宜”的“低劣”创作。
1961年,斯蒂芬·金把他所看到、自认为最精彩无比的彩色恐怖片《陷阱与钟摆》改写成小说,自编自印,带到学校兜售,一个上午便卖了36本,现赚九块钱,成了他的“第一本畅销书”,也让他这个穷苦人家的小孩子深受鼓舞,深感“钱”途有望,更多零用钱终于不是梦。后来他被叫到校长室,校长让他退钱,还训了他一顿:“我真搞不懂,斯蒂芬,你明明很有才华,却为什么老爱写这些垃圾东西,白白糟蹋天分呢?”斯蒂芬羞愧地退钱,却不认输。那年暑假,他又自写自编自印了《外星人入侵》的故事,大卖一场。然而还是羞愧,耳边不停浮现校长的话:
为何你要糟蹋天分?为何要浪费时间?为何要写这些垃圾?此后20多年之间,这些话成为斯蒂芬·金挥之不去的阴影。
这才是让斯蒂芬·金那时真正焦虑的问题:糟蹋天分,浪费时间,写些垃圾。总有人会用自己的偏见来我们,而我们能做的唯有行动与坚持。
“写作是一种涂鸦。我们每个人的思想都像一个滤网,网的大小和尺寸都不同。我的滤网流不过的东西,也许可以流过你的滤网,而且一点困难都没有。你的滤网流不过的东西,也许在我的滤网中畅通无阻。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有与生俱来的责任去转换这些堵住我们思想滤网的糟粕,最后会发展出某种才艺来。”
成名之后,斯蒂芬·金曾经这样解释他的写作嗜好, 他的思想滤网流不过去的就是“恐惧”这件事,这是天性 ,所以他爱写,也几乎只写“恐怖小说”。一生最爱是恐怖,听起来似乎有些病态,许多人认为这是斯蒂芬·金在尝到甜头、靠着吓人赚得亿万家产之后的说辞,根本是哗众取宠的一派胡言。
然而,正如孔子所言:“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我们若以“恐怖小说”与“写作”代替“道”与“仁”这两个字,再用这段话来形容斯蒂芬·金的这一生,则虽不中亦不远矣。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
富有显贵,这是人人都想得到的;如果不能用恐怖小说获得它,老金是不会接受的。贫穷卑贱,是人人都厌恶的。如果不能用恐怖小说摆脱它,老金是不会逃避的。老金离开写作,怎能配得上老金之名?老金连吃一顿饭的功夫也离不开写作,为养育一儿一女做兼职的时候仍在坚持写作,因车祸卧病在床的时候也在坚持写作。
在我看来,“恐怖”既不病态也不可怕,可怕的是陈腐愚昧,可怕的是面对自己不懂的人与事妄加断言。在《闪灵》里,你不仅可以看到老金的“吓人功夫”,还有入木三分的心理描写、对人性的洞见和魔鬼一般如影随行的魅力,抹嘴唇的动作已然蚀刻在我的脑海里,蚀刻到我的文字里。去他的“垃圾”,你的“滤网”流过的不一定是“垃圾”,也有可能是“金子”。
1973年:斯蒂芬·金大学毕业两年,27岁,已婚,育有一子一女。在高中好不容易找到一份教职,却入不敷出,暑假到洗衣工厂打工,老婆在甜甜圈店当服务生。全家人住在一辆拖车里,电话断线,没钱修理代步用的破烂“别克”车。终日担心会有额外账单,也被教学和行政会议搞得兴味索然,“这不是我该拥有的生活!”斯蒂芬·金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却看不到任何改变的曙光。
《闪灵》部分场景与情节应该也是取材于此。生活处处皆素材,后文有提及老金把自己和读者之间发生的一件事作为素材写到了小说里。
然而,他还在坚持写作,还在投稿,还在写恐怖小说,抽屉里随时躺着五六份未完的手稿。这段时间老校长的话应该也曾浮现在他脑海里,但他无暇顾及。有时候“垃圾”被录用了,他会用额外的稿费带全家大吃一顿、多买些日用品、带耳朵有问题的女儿去看早该看的医生。
他真正担心的是,眼见而立之年即将到来,自己到底能不能成为作家,靠写作为生呢?
老婆塔比莎始终认定斯蒂芬·金有才华,写作绝不是浪费时间,总是鼓励他多花时间在写作上;要不是她从纸篓里把已经被揉掉的《魔女嘉莉》草稿捡了回来,抖掉烟灰,摊平开来阅读,还贴心地对老公说“这个有搞头,你一定行的”!老金能否一鸣惊人恐怕还在未定之天呢。
1974年,《魔女嘉莉》出版,这本书让老金一飞冲天,也造就了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畅销书作家之一——接下来,他花了30年时间,以双手之力,开创出“社会恐怖小说”这一类型阅读。
对任何人而言,真正痛苦的是那段养家糊口抚育儿女的时光,因为生活的重压将会拷问每个人的理想;对作家而言,这种穷困潦倒来得尤为猛烈,因为选择作家这个职业就等于签下了生契约,是屈服认命还是矢志不渝,斯蒂芬·金给了我们一个教科书般的示范,妻子塔比莎给了他最需要的鼓励与支持——足以改变命运的支持。
《魔女嘉莉》预付版税仅2500美元,畅销之后,仅平装本版权就卖了40万美元,他拿到一半的20万。终于能无忧无虑、全心全意做他爱做的事,他更加勤奋了。此后三十年里,老金笔耕不辍,每年只在国庆日、生日和圣诞节这三天停笔。(后来他承认,这是为了找话题才这样说的,一疯魔了,这三天照写不误!)“我不断地写,因为这是我能做到的最好的事情了。有人花上二十年做心理分析,想去了解他们为何有某种兴趣和感觉,我只是放纵它们。”“当我坐在打字机前时, 我知道我有多认真。 ”老金某次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
1982年,短短8年中,写了10本小说,本本卖钱。1985年后,速度更快了,曾在15个月里连续出版4部新作,其中《它》( It )厚达1138页,简直是书市大忌,照样“呱呱叫”,独占鳌头,畅销百万余册。1988年里,他曾有四部小说同时登上畅销书排行榜,成了美国出版界破天荒的大师。整个八零年代,据统计,这十年里,美国大大小小最畅销的25本书里,他一人就占了7本,当真空前绝后!
斯蒂芬·金另一部分财富来自影视收入,几乎每一本小说都会被搬上荧幕。有人曾私下统计过,1990年秋天,不到一个月时间里,老金同时有一部小说在电视播出、两部小说在**院放映、另一部正在拍摄中。
尽管名利双收,然而,他似乎又焦虑起来。 本来就爱喝两杯的他,到了1985年,酒瘾、药瘾纷纷上身,不但酗酒,还吸食古柯碱。为什么呢?
《闪灵》里的酗酒作家酒瘾发作的标志性抹嘴动作即是由此而来。古柯碱是什么?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老金亦是大师,也是凡人。
“成名症候群”的患得患失,以及定期出版的压力都可能是原因,但以他的出书质量来说,大约都不成问题。隐藏在潜意识底层的,
“为何要糟蹋天分?为何要浪费时间?为何要写这些垃圾?”如影随形,如蛆附骨,只怕老校长的诅咒还在蠢蠢作祟着。
1982年,斯蒂芬·金已经接连写出《撒冷地》、《闪灵》、《守夜》、《亡区域》、《凶火》、《狂犬库丘》,但全都不敌这一本——
《肖申克的救赎》( Different Seasons )。该书由四个中篇小说组成,前三个与恐怖几乎不占边,最后一个虽颇惊悚,但跟之前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关于这本书,斯蒂芬·金后来曾透露:
“我花在上面的精神比任何一本书都多。”“也许一生再也不会出版另一本完全相同的书了。”为什么?
答案就在这本书中,突然想到《肖》里的那句“救赎之道就在其中”。
老金在《肖》的《后记》里追述,自己出版《魔女嘉莉》后,又写了《撒冷地》,编辑就担心他被“定型”为“专写恐怖小说的专家”。《闪灵》大卖,编辑又担心“定型”问题了。接着,《肖申克的救赎》出来了,编辑这次担心的是小说“不恐怖”,但老金从没在意。从担心“恐怖”到担心“不恐怖”,清楚说明了市场的力量正一步步把老金“定型”下来。但也说明了, 就算一生最爱是恐怖,就算八年写了十部小说,本本畅销之后,他还是有些疑惑,无法肯定自己到底是不是在写些垃圾、在糟蹋天分、在浪费时间。
这种焦虑,透过《尸体》里被公认为斯蒂芬·金的化身的叙事者戈登的口中说得很清楚:“许多书评人说我写的东西都是狗屎,我也时常觉得他们说得没错……我的故事太像童话故事了,显得荒诞不经。……我想知道我所做的这一切是否真有任何意义?一个人能以写杜撰的小说致富,这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我想对老金说:没有意义,快乐就是最大的意义,如果快乐算意义的话。让自己快乐,让读者快乐,快乐无价,写作亦无价。这是个公平的世界,有些未知的东西我们是左右不了的,我们只是坚守自己的人生信条,快乐地在人间走上一遭,足矣!
书评人、老金最尊敬的人、主流文学界总是认为他在哗众取宠,一味赚钱;老是批评他所写的东西不入流,赚再多钱也还是“垃圾”?如果说一个作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忠于自己”,那他肯定做到这点了。但为什么主流文学界还是没办法肯定他呢?
因为他们嫉妒得要啊!因为文人相轻啊!因为他们陈腐愚昧啊!因为人性自恋啊!
这个焦虑后来成为斯蒂芬·金文学创作中很明显的一个特质,他经常以畅销书作家为写作对象,比如《头号书迷》中被狂热女书迷的那位,比如《尸骨袋》里被创作瓶颈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这一位。最值得注意的、也最具有象征意义的是《黑暗的另一半》, 那位专心于严肃文学创作却一事无成,偶然游戏文章,写了几本恐怖小说竟名利双收的中年作家。因为越写越觉得糟塌天分,他想抽腿罢手了。
blabla,请看原文,故事结局是“严肃文学”终究还是打败了“通俗文学”,把“他”赶回“他”该待在的黑暗世界里。老金终究还是为这个问题焦虑困扰着。
书中有一段话让人浮想联翩: “任何靠创作维生的男人或女人都必须这样。一个活在正常的世界上……另一个创造世界。他们是两个人,至少是两个人。”
一般作家都是这样吧,没点双重性格、四重性格哪来的“角色扮演代入”,没有想象力就废了。现实的老金分明就是“黑暗”那一边的人,我也不知道到老金为什么把“黑金”处了?因为他是处女座有强迫症?有精神洁癖?是为了证明自己也可以写“严肃文学”?还是老校长给他带来的童年创伤太大了?只有最后两种解释最合理了。想起我的小学老师说“这孩子脑子反应不快,这孩子认真,这孩子老实”那段往事,还好“这孩子”没被杀,才有了现在的我。
现实的确很残酷,老金在美国文坛上像个暴发户,只能孤芳自赏。 代表主流的“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National Book Foundation)从来不曾正眼看待过他,请柬、颁奖什么的就别想了。老金不服啊,公开宣布放弃恐怖小说,转向了无门户之见、始终很肯定他努力的科幻、奇幻小说 (这时的他早已获得代表这两类小说创作最高荣誉的“雨果奖”Hugo Awards、“卢卡斯奖”Locas Awards“跟世界奇幻文学奖”World Fantasy Awards)。
但是“金迷”抵不从啊,靠他吃饭的那些影视中人更不用说了。最后胳膊肘掰不过大腿,因为各种原因,老金写着写着写回了恐怖小说。
1978年,《头号书迷》出版,后来搬上荧幕,改名《惊情十日》,那个被狂热女书迷、刀斧加身、硬逼他照着她之所爱写作的畅销作家,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彼时老金内心的感受吧。
对畅销书作家的误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有多少人没读过韩寒、郭敬明、唐家三少的作品就开始口诛笔伐了呢?您不知道是自己的“滤网”把某些作家的作品滤掉了吗?小时候,我也看动辄百万字的网络小说,也看《鬼吹灯》、《盗墓笔记》、《暮光之城》、《火影》、《灌篮》之类,看得劲劲儿的。印象里那是别人口中“不入流的垃圾”,说着说着自己也有点觉得那是“垃圾”,总得拽点深刻的内涵才觉得舒服,现在想想有趣和看着爽是两个概念,读者的需求也不同,读者不同时间的需求也不同,天天“焚香沐浴”也很累,看点畅销作品么得什么嘛。
回到老金,他被“了”,除了更细腻、更讲究创作技巧,多些“人性心理”,少些“暴力血腥”;多些“凡夫俗子”,少些“特异功能”之外,他也重拾短篇小说。(1996年,他以《黑衣男子》摘下代表短篇小说最高荣誉的“欧亨利奖”)
后来,老金总跟人辩论到底: “大众小说”绝非“垃圾”的代名词,受欢迎未必就不是好文学!
后来“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两个派系就掐起来了,搞得跟自由党和保守党掐架似的,老金也和厄休拉·佩琳干起来了:
“他们中间某些人的作品,有时或经常充满文学性,且全都是讲故事的好手。而这使我远离了平淡无趣的生活……丰富了我的闲暇时光。这样的创作,在我看来,始终是正直体面,甚至是高贵的。”
“只有好小说跟坏小说之分,没有严肃文学跟通俗文学之别。”
说的好!当然这里面的问题比较复杂了,涉及了文学典范的更替、文学史的流变等等复杂的问题。“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区别问题只是一个表象,就好像今日的新媒体与纸媒,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并不是一刀切就能一了百了的。正如老金所言,只有好文和烂文之分,没有新媒体与旧媒体之别,只要是能传承文化与文学,都是好的。何况好坏从来都不是绝对的,所以商界的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同样给我们带来了最先进的理念——跨学科是好事。文学无学科界限,文学是百科全书,文学无国界,文学是全人类的。
我甚至在想,网络“黑话”加表情包也挺有趣的,它更偏口语化,更简短直接,更形象化,更有传播效应,更大众化。就像中国各地的方言不是也没取缔吗?所以兼收并蓄也没什么不好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嘛。
1999年,老金惨遭车祸大难不。2000年出版《写作这回事》( On Writing ),颇有为自己一生盖棺论定、薪传后人的意味。后来谣言四起,什么黄斑病变、失明封笔。大师心心念念想在美国文学史上立块碑,好向老校长证明自己写的不是“垃圾”,眼看是无法实现了。
就在这时, “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竟然宣布,他获得2003年全国图书奖的“终身成就奖”,理由是他的作品“继承了美国文学注重情节和气氛的伟大传统,体现出人类灵魂深处种种美丽的和悲惨的道德真相 。 ”
老金上台领奖了,美国文学界那口大锅又炸成了两半。
嗨,就是那点事。感觉跟余秋雨先生《文化苦旅》刚出来那会儿一样,骂的捧的看热闹的趁机捞金的一窝蜂都凑齐了。
就算这样老金还是在颁奖典礼那天,拖着病体诚恳呼吁“在所谓‘通俗小说’与所谓‘严肃文学’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然而写《大火》(Great Fire)获得该年度小说奖的七十二岁老作家雪莉·赫札德,却不买老金的账,当着媒体和九百位来宾的面一通羞辱。
去他的“通俗”与“严肃”之间的文学战争。
老金终于对老校长有了交代。就一位终身致力写作,花了三十年工夫,写出四十本小说和两百个短篇小说,作品被译成三十三种语言,发行三亿本,被誉为“每个美国家庭显然都有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八成是斯蒂芬·金作品”的作家,要说这不是“终身成就”也实在太牵强了。
诚如“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主席鲍德温在宣布斯蒂芬·金得奖时所言: “我们要以更广阔的视角来看什么是文学。” 假如我们放宽视野,不坚持“作者之”,而将“写作态度”视为文学的最基本要素,那么文学的世界或将更为多元富饶、平易近人一些。而史蒂芬·金在《午夜四点》( Four Past Midnight,1990 )序言里的这段话,也显得更有意义了:
简介:做过电企、家装、新媒体,考过翻译硕士,文理都通那么一点点。对大千世界充满好奇,视写作阅读为此生信仰。算是书迷、影迷、乐迷、金迷、杰迷、球迷,似乎这也是个迷。
寄语:我不知道自己要去到哪里,只知道那是更广阔的天地。我只是迷恋这世界。
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TheButterfly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
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往往还会适得其反,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EdwardN.Lorenz)于1963年,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分析了这个效应。
没有人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蝴蝶效应)影评
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Edward 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分析了这个效应。“一个气象学家提及,如果这个理论被证明正确,一个海鸥扇动翅膀足以永远改变天气变化。”在以后的演讲和论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诗意的蝴蝶。对于这个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这句话的来源,是由于这位气象学家制作了一个电脑程序,可以模拟气候的变化,并用图像来表示。最后他发现,图像是混沌的,而且十分像一只蝴蝶张开的双翅,因而他形象的将这一图形以“蝴蝶扇动翅膀”的方式进行阐释,于是便有了上述的说法。
蝴蝶效应通常用于天气,股票市场等在一定时段难于预测的比较复杂的系统中。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戏称为“龙卷风”或“风暴”;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
蝴蝶效应在混沌学中也常出现。又被称作非线性。
详述
蝴蝶效应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映,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蝴蝶效应是混沌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对初始条件敏感性的一种依赖现象。输入端微小的差别会迅速放大到输出端。蝴蝶效应在经济生活中比比皆是:中国宣布发射导弹,港台100亿美元流向美国。“蝴蝶效应”也可称“台球效应”,它是“混沌性系统”对初值极为敏感的形象化术语,也是非线性系统在一定条件(可称为“临界性条件”或“阈值条件”)出现混沌现象的直接原因。
一、蝴蝶效应的由来蝴蝶效应来源于美国气象学家洛仑兹60年代初的发现。在《混沌学传奇》与《分形论——奇异性探索》等书中皆有这样的描述:“1961年冬季的一天,洛仑兹(E·Lorenz)在皇家麦克比型计算机上进行关于天气预报的计算。为了预报天气,他用计算机求解仿真地球大气的13个方程式。为了考察一个很长的序列,他走了一条捷径,没有令计算机从头运行,而是从中途开始。他把上次的输出直接打入作为计算的初值,然后他穿过大厅下楼,去喝咖啡。一小时后,他回来时发生了出乎意料的事,他发现天气变化同上一次的模式迅速偏离,在短时间内,相似性完全消失了。进一步的计算表明,输入的细微差异可能很快成为输出的巨大差别。计算机没有毛病,于是,洛伦兹(Lorenz)认定,他发现了新的现象:“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即:“混沌”,又称“蝴蝶效应”,亚洲蝴蝶拍拍翅膀,将使美洲几个月后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这个发现非同小可,以致科学家都不理解,几家科学杂志也都拒登他的文章,认为“违背常理”:相近的初值代入确定的方程,结果也应相近才对,怎么能大大远离呢!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线性,指量与量之间按比例、成直线的关系,在空间和时间上代表规则和光滑的运动;而非线性则指不按比例、不成直线的关系,代表不规则的运动和突变。如问:两个眼睛的视敏度是一个眼睛的几倍?很容易想到的是两倍,可实际是6-10倍!这就是非线性:1+1不等于2。激光的生成就是非线性的!当外加电压较小时,激光器犹如普通电灯,光向四面八方散射;而当外加电压达到某一定值时,会突然出现一种全新现象:受激原子好像听到“向右看齐”的命令,发射出相位和方向都一致的单色光,就是激光。非线性的特点是:横断各个专业,渗透各个领域,几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时时有。”如:天体运动存在混沌;电、光与声波的振荡,会突陷混沌;地磁场在400万年间,方向突变16次,也是由于混沌。甚至人类自己,原来都是非线性的:与传统的想法相反,健康人的脑电图和心脏跳动并不是规则的,而是混沌的,混沌正是生命力的表现,混沌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比非混沌系统快。由此可见,非线性就在我们身边,躲也躲不掉了。这种现象被称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在气象预报中,称为‘蝴蝶效应’。……”“洛仑兹最初使用的是海鸥效应。”“洛仑兹1979年12月29日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演讲:‘可预言性: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引起龙卷风吗?’”
二、蝴蝶效应的含义某地上空一只小小的蝴蝶扇动翅膀而扰动了空气,长时间后可能导致遥远的彼地发生一场暴风雨,以此比喻长时期大范围天气预报往往因一点点微小的因素造成难以预测的严重后果。微小的偏差是难以避免的,从而使长期天气预报具有不可预测性或不准确性。这如同打台球、下棋及其他人类活动,往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着不慎,满盘皆输”。长时期大范围天气预报是对于地球大气这个复杂系统进行观测计算与分析判断,它受到地球大气温度、湿度、压强诸多随时随地变化的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可想其综合效果的预测是难以精确无误的、蝴蝶效应是在所必然的.我们人类研究的对象还涉及到其他复杂系统(包括“自然体系”与“社会体系”),其内部也是诸多因素交相制约错综复杂,其“相应的蝴蝶效应”也是在所必然的。“今天的蝴蝶效应”或者“广义的蝴蝶效应”已不限于当初洛仑兹的蝴蝶效应仅对天气预报而言,而是一切复杂系统对初值极为敏感性的代名词或同义语,其含义是:对于一切复杂系统,在一定的“阈值条件”下,其长时期大范围的未来行为,对初始条件数值的微小变动或偏差极为敏感,即初值稍有变动或偏差,将导致未来前景的巨大差异,这往往是难以预测的或者说带有一定的随机。
三、产生蝴蝶效应的内在机制所谓复杂系统,是指非线性系统且在临界性条件下呈现混沌现象或混沌性行为的系统。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方程中含有非线性项,它是非线性系统内部多因素交叉耦合作用机制的数学描述。正是由于这种“诸多因素的交叉耦合作用机制”,才导致复杂系统的初值敏感性即蝴蝶效应,才导致复杂系统呈现混沌性行为。目前,非线性学及混沌学的研究方兴未艾,这标志人类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认识正在向更为深入复杂的阶段过渡与进化。从贬义的角度看,蝴蝶效应往往给人一种对未来行为不可预测的危机感,但从褒义的角度看,蝴蝶效应使我们有可能“慎之毫厘,得之千里”,从而可能“驾驭混沌”并能以小的代价换得未来的巨大“福果”。蝶效应用的是比喻的手法,并不是说蝴蝶引起的飓风。
12月,洛伦兹(Lorenz)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
“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不但在于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混沌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我们可以用在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形象的说明。
这首民谣说: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这就是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所谓“蝴蝶效应”。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确实能够造成这样的恶果。一个明智的***一定要防微杜渐,看似一些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集体内部的分崩离析,那时岂不是悔之晚矣?横过深谷的吊桥,常从一根细线拴个小石头开始。
生书简评:同理,看似平常的肉食习惯,却会导致恶性疾病、生命早逝,乃至渎职、犯罪、战争、灾害、道德沦丧、世界饥饿、环境破坏、森林水土流失……。佛经中讲: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人身非常难获得,获得人身的生命比起没有获得人身的生命的数量,太少太少了,以至于佛陀用手掌上的土和大地上的土做对比。而假如因为恶业失去人身不幸堕入畜生、饿鬼、地狱这三恶道,要想再做回人,就非常非常困难了,佛陀用盲龟遇浮孔来比喻:茫茫大海中,一片木板,中间有一孔。一只瞎了眼的乌龟,每百年浮出水面一次,头刚好插在木板的孔中。几率甚微甚微!这也是蝴蝶效应吧。珍惜人生!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
“蝴蝶效应”的理论以实证手段证明了中国1300多年前《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魏书·乐志》:“但气有盈虚,黍有巨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哲学思想,从这点说明感知比认知来得直接,其所谓的吸引子就是《混元场论》中元外场作用,其《混沌学》的非线性理论就是《混元场论》场中对象元独立的绝对计数时间体系。
中国《韩非子·喻老》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鉶,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吾畏其卒,故怖其始。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邱,临酒池,纣遂以亡。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故曰:『见小曰明。』
商纣的王叔箕子见到纣王用象牙筷子就很害怕,因为有了象牙筷子,杯子也换成发犀玉杯,有了象牙筷子犀玉杯就不吃粗食豆汤,要吃牛肉,象肉,豹肉,未出世的胎肉等精美的食物。吃牛肉象肉豹肉胎肉,就不会穿着短的粗布衣在茅屋中食饭,就穿着很多华衣美服,在华丽的宫殿进食。箕子怕他亡国。
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确实能够造成这样的恶果。一个明智的***一定要防微杜渐,看似一些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集体内部的分崩离析,那时岂不是悔之晚矣?横过深谷的吊桥,常从一根细线拴个小石头开始。
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如:天体运动存在混沌;电、光与声波的振荡,会突陷混沌;地磁场在400万年间,方向突变16次,也是由于混沌。甚至人类自己,原来都是非线性的:与传统的想法相反,健康人的脑电图和心脏跳动并不是规则的,而是混沌的,混沌正是生命力的表现,混沌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比非混沌系统快。
由此可见,非线性就在我们身边,躲也躲不掉了。
科学家给混沌下的定义是:混沌是指发生在确定性系统中的貌似随机的不规则运动,一个确定性理论描述的系统,其行为却表现为不确定性一不可重复、不可预测,这就是混沌现象。进一步研究表明,混沌是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固有特性,是非线性系统普遍存在的现象。牛顿确定性理论能够完美处理的多为线性系统,而线性系统大多是由非线性系统简化来的。因此,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程技术问题中,混沌是无处不在的。洛伦茨第一次发现混沌现象,至今,关于混沌的研究一直是科学家、社会学家、人文学家所关注的。研究混沌,其实就是发现无序中的有序,但今天的世界仍存在着太多的无法预测,混沌,这个话题也必将成为全人类性的问题。在此,由于知识有限,我们只是做了极其肤浅的介绍和引入,希望有更多的同学能走进混沌之门,以更深邃的眼光来审视这个世界。今后或许能致力于此方面的研究。
蝴蝶效应与混沌学理论
蝴蝶效应是混沌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对初始条件敏感性的一种依赖现象:输入端微小的差别会迅速放大到输出端,蝴蝶效应在经济生活中比比皆是。
“蝴蝶效应”也可称“台球效应”,它是“混沌性系统”对初值极为敏感的形象化术语,也是非线性系统在一定条件(可称为“临界性条件”或“阈值条件”)出现混沌现象的直接原因。
蝴蝶效应举例
1998年亚洲发生地金融危机和美国曾经发生地股市风暴实际上就是经济运作中地“蝴蝶效应”;1998年太平洋上出现地“厄尔尼诺”现象就是大气运动引起地“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是混沌运动地表现形式。当我们进而考察生命现象时,既非完全周期,又非纯粹随机,它们既有“锁频”到自然界周期过程(季节、昼夜等)地一面,又保持着内在地“自治”性质。蝴蝶效应也是混沌学理论中地一个概念。它是指对初始条件敏感性地一种依赖现象:输入端微小地差别会迅速放大到输出端压倒一切地差别,好像一只蝴蝶今天在北京扇扇翅膀,可能在大气中引发一系列事件,从而导致某个月纽约一场暴风雨地发生。
管理启示
今天的企业,其命运同样受“蝴蝶效应”的影响,因为消费者越来越相信感觉,品牌消费、购物环境、服务态度……这些无形的价值都成为他们选择的因素。所以,只要稍加留意,我们不难看到一些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的公司在理念中出现这样的句子:
“在你的统计中,对待100名客户里,只有一位不满意,因此你可骄称只有1%的不合格,但对于该客户而言,他得到的却是100%的不满意。“
“你一朝对客户不善,公司需要10倍甚至更多的努力去补救。”
“在客户眼里,你代表公司”。
今天,能够让企业命运发生改变的“蝴蝶”已远不止“计划之手”,随着中国联通加入电信竞争,私营企业承包铁路专列、南京市外资企业参与公交车竞争等新闻的出现,企业坐而无忧的垄断地位日渐势微,开放式的竞争让企业不得不考虑各种影响发展的潜在因素。
精简机构、官员下岗、取消福利房等措施,让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传统的保障,随之而来的是靠自己决定命运。而组织和个人自由组合的结果就是:谁能捕捉到对生命有益的“蝴蝶”,谁就不会被社会抛弃。
同名**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1
英文名:TheButterflyEffect
导演/编剧:埃里克·布雷斯EricBressJ·麦凯伊·格鲁伯J.MackyeGruber
主演:
艾什顿·库奇AshtonKutcher饰埃文·泰瑞博
艾米·斯马特AmySmart饰凯勒·米勒
凯文·施密特KevinSchmidt饰少年兰尼
米罗娜·沃尔特斯MeloraWalters饰安德里亚·泰瑞博
类型:剧情/科幻/惊悚
发行:新线NewLineCinema
上映日期:2004年1月23日
简介:
男主角埃文·泰瑞博(艾什顿·库奇饰)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大学生,唯一和普通人不同的是从童年时代起,就写日记不停记录他每日生活中的全部细节。某天,埃文忽然读到了那些记录中的一部分,顿时,那些已经被他自己埋葬在内心最深处许多年的黑暗记忆又再次被唤醒,那是改变了他整个少年时代的不堪回首往事。机缘巧合,埃文忽然发现自己可以通过一直搁在床下那些写着当年记录的日记本回到过去,进入自己当年的身体。也许这些落满灰尘的日记本可以让他从此摆脱所有不愉快的记忆,抱着这样的想法,埃文回到过去,力图改写历史,以为这样就可以治愈他受伤的记忆,让他和所爱的人们能从此之后幸福生活。他制定出无懈可击计划,执行起来也小心翼翼。但等他一旦回到现实,却发现一切都已面目全非。他的行为已经造成了损失惨重的改变,而他最亲密的那些朋友的生活已经南辕北辙。特别是他的初恋女友凯勒·米勒(艾米·斯马特饰),他们是儿时玩伴,在经历了长久的漠然以对之后,发现彼此还是相爱。为了弥补自己的错误,埃文只好一次次的回到过去,但每次总有些小事件在他不注意时层出不穷地发生,之后一连串连锁反应,到底让他和他朋友们的生活更加彻头彻尾的改变。于是埃文一次次尝试,他们的生活也就像高速火车一般刹那间从山顶冲下,树林或者河流在窗外一掠而过。凯勒从女招待到学生会主席再到落魄者。她的命运和他一样不停改变。
据说《蝴蝶效应》的结局有两个:
一个是导演加长版的结局:
埃文看到的家庭**是埃文的母亲即将产下埃文,进入历史的埃文决定自己结束这一切,他用双手掐住了脐带,结束了自己刚要开始的生命,现实的生活中没有埃文,凯莉跟汤米被离婚后的母亲监护,远离了她那个有着变态嗜好的父亲,自然也就没有了以后的各种事件。
另一个是剧场版的结局:埃文看到的家庭**是第一次认识凯莉的聚会,回到从前的埃文骂了凯莉,他与凯莉没有成为好朋友,凯莉跟汤米的监护权也由母亲得到,工作后的埃文在街上偶遇凯莉,但却没有相认。最后凯丽和埃文擦肩而过的情节很独特,他们好像有默契的回头张望,而又放弃般的回过头去踏上各自的道路。结尾的似曾相识的迷离结束在oasis的《StopCryingYourHeartOut》的歌声中久久回响。
片名:蝴蝶效应2
导演:约翰·R·莱昂耐迪 John R. Leonetti
编剧:麦克尔·D·维斯 Michael D. Weiss
主演:吉娜·赫尔顿 Gina Holden
埃里克·里夫利 Eric Lively
马尔科姆·斯图尔特 Malcolm Stewart
埃莉卡·杜兰斯 Erica Durance
JR·波恩 JR Bourne
达斯汀·米利甘 Dustin Milligan
林赛·麦克斯维尔 Lindsay Maxwell
类型:剧情 / 科幻 / 恐怖;片长:92分钟;国家/地区:美国;对白语言:英语
发行公司:新影线 New Line Home Video
上映日期:2006年10月10日 美国
剧情介绍:一次车祸造成尼克的未婚妻茱莉亚伤重亡。伤心欲绝的他,却发现自己突然拥有了穿越时空回到过去的能力。他决定要用这项能力,回到过去改变已经发生过的事实,希望竭尽所能挽回未婚妻的生命,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却总是引起更难以想像的连锁反应,最后,他终究要面对人生有得必有失,而且充满未知数的真相……
《蝴蝶效应》影评、四个结局及续集
《蝴蝶效应》是部非常经典的影片,我看了好几遍很喜欢,越到后来越发人深醒。当初看到影片名称的时候,就感觉是个有内容的片子。不像我的一位好友买这个片子为的只是看到主演是艾什顿·库奇。。
影片的灵感来源于著名的混沌理论"蝴蝶效应"。美国气象学家洛伦芝(Lorenz)于1960年代提出一篇论文,名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不会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他说,亚马逊流域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会掀起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一场风暴。洛伦芝把这种现象戏称做"蝴蝶效应",意思即一件表面上看来毫无关系、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带来巨大的改变。
这个绝妙的概念被新线公司搬上银幕,两位一直呆在幕后的编剧高手埃里克·布雷斯和 J·麦卡·格鲁勃,曾一起执笔《神来了2》的剧本,这次他们终于捧出了完全属于自己的第一部剧情长片《蝴蝶效应》。"我们每个人,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幻想自己能够改变过去好使目前的状态更好些,或者希望过另一种生活、成为另一个人",麦卡·格鲁勃说,"这部**反映的就是这种想法,以及假如我们真这样做的结果"。
本片一共有四个结局:
影片既将结束的时候,又回到了影片的开端:埃文跑进他的医生的办公室(此次改变历史的结果让他的日记不复存在),想通过家庭**的画面最后一次改变历史。在这里,导演一共安排了四个结尾。
这个是导演版的结局:生命开端时:埃文看到的家庭**是埃文的母亲即将产下埃文,进入历史的埃文决定自己结束这一切,他用双手掐住了脐带,结束了自己刚要开始的生命,现实的生活中没有埃文,凯莉跟汤米被离婚后的一母亲监护,远离了那个BT父亲,自然也就没有了事件。埃文的母亲后来生了一个女儿,打破了这个只遗传给男孩的能力。其实这个导演版结局才是原本剧本的最终结局,它使为爱而牺牲的主题更显崇高和伟大,而且更为凄美感人。但后来由于新线公司担心这个惊世骇俗的结局里情节和画面会引起部分公众和舆论的不安,因此最后公映时被改为现时剧场版的那个。
剧场版的结局:各自成长、各走各的人生路,是埃文看到的家庭**是第一次认识凯莉的聚会,回到从前的埃文骂了凯莉,他与凯莉没有成为好朋友,凯莉跟汤米的监护权也由母亲得到。工作后的埃文在街上偶遇凯莉,但却没有相认。
另两个结局也是按剧场版的结局设定的,
《蝴蝶效应》剧场版的另外一个结局: 尾随(55秒),埃文遇到凯利后,返身去追凯利。
《蝴蝶效应》剧场版弃用的大团圆结局:结识(53秒),是两个人相认。
我只看了导演剪辑版的结局,其他的是copy过来的,我没有看过。但是我觉得还是导演版的结局比较好,我看完之后让我若有所失,而其他结局很平淡了。正如上所说,这个结局才使为爱牺牲的主题更显得崇高伟大。更有震撼力。
后来在期盼下,我又看了《蝴蝶效应2》,狗尾续貂之作且性内容太多,完全没有第一部的震撼、惊心、悬疑和感动。没看过的人就不要看了。
听说还有《蝴蝶效应3》
蝴蝶效应3:前传,根据<蝴蝶效应理论>改编,图书版的<蝴蝶效应3>已在美国上市,第三部是一部前传性质的**。
剧情预告:
伊万是一个患有暂时性失忆症的孩子,他的童年在德州的一家孤儿院度过,孤儿院的院长,是一位叫做珍妮佛的修女,她给予伊万无私的母爱和照顾,突然有一天, 珍妮佛在伊万的生活中消失了,随后厄运降临在伊万的头上。。孤儿院被一家商业慈善公司收购,由于伊万的年龄过大,被剥夺了上学的名额,并且被送到一家医院打工,伊万在医院里结实了护士丽曼,两人产生感情'。。
直到有一天,他惊奇的发现修女在很多年前已经去世了,而且有证据标明,是他亲手杀了珍妮佛,伊万的生活彻底的破碎了,他陷入无尽猜疑和悔恨之中,当他看到儿时修女为他拍的影集时,他发现了自己的能力,并且决定回到过去,找出事实的真相......
也有人说由于《蝴蝶效应2》是公司为圈钱而拍的烂片,恶评如潮后不计划再拍3了。
很可惜呀,但也许这样的经典影片本就不应再有续了吧。。。
震荡效应究竟“震荡”了什么(震荡效应)影评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跟我一样 在看了这片子之后 有一种强烈的想回到过去的感觉。
比如回去某个关键点挽回那个曾经很爱很爱的人。
回去某些灰暗的青春时光 让自己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然后神游很久很久 回想起短短人生中做的每一件错事 每一个遗憾
每一个嘴上说我不后悔 心里却纠结万分的场景
心情激越
眼睛能冒出金花来
慢慢才想明白 所谓生活 就是无数的错误组成的罢
即使现在的某一刻 我们能够了解过去的所有不对和懊悔 也永远不能预知下一刻 又会发生什么
除非真的从人生的最末一刻重新活起 人生永远都离不开各种不尽人意
而到了那一刻 尘归尘 土归土 又是否有人有兴致再从头活过 (就像玩儿养成类的游戏时 我总是没有耐心第二遍从头再来 是我懒 我懒~)
记得无聊时做的各种性格测试 总是想如果某一道题选了不同的答案会不会就变成不同的人 自己试验了一下 发现即使有偏差 也会在下一道题 下下道题 回到原来的轨道
每一个错误 每一个遗憾 使我们成了今天的我们
这些错误 或许才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什么是蝴蝶效应
其实还是想先吐槽一下“震荡效应”这个中文译名的,由于片子在中国还未上映,所以最终的中文译名是不是这个还不得而知。但是个人认为“脑震荡”这个直译的译名会更好一点,虽然“震荡效应”听起来更高大上一点,但是会给人一种不明所以的感觉,包括我没看英文原名的时候,看到某某效应还以为是“蝴蝶效应”那一类的科幻片。我感觉这个**和什么“效应”基本没有关系,所以我认为这个中文译名还是需要商榷的。
说了一堆的废话,是时候进入正题了。震荡效应本质上来讲是一部传记片,是根据真实的事件改编而来。说实话,要把一部传记片拍的好看确实不容易,需要把握的细节太多,对导演的功力要求是非常高的。而本作的导演,个人认为其功力有限,拍出来的作品不能说是差强人意。首先,**的整体情节趋于平淡,虽没有使人昏昏欲睡,但是也谈不上引人入胜。本来男主接到威胁电话,我以为接下来会被之类的,结果只是威胁而已,他们真的天真到认为一通威胁电话就能使男主放弃么?或者他们认为光靠男主一人是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的。再说说故事的主线,男主在最后放弃了华盛顿的盛情,选择留在加利福尼亚。但是他所做的一切并不是白费功夫,NFL最终还是不得不承认CTE与橄榄球运动的关联。从这个角度来说,男主所做的一切终究是“震荡”了NFL。所以说震荡效应的震荡除开脑震荡之外,也表达了男主对整个NFL的震荡,不过正如震荡的意思,这只是微小的改变,就像他在华盛顿看到的那样,仍然有非常多的人在从事橄榄球这项运动,他并没有改变这个大潮。如何彻底改变?片中给出了隐晦的答案。正如频繁的脑震荡会引起CTE一样,若想引起质变首先要量变。光靠男主的一个震荡点是不够的,当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像男主那样,成为一个个的震荡点,从而引发质变,社会才会因此而改变。这便是所谓的历史的潮流。
导演在本片中插入了一条爱情线,在我看来这是一个败笔。说到这里,我就要拿出小李子的《血钻》来说事了,同为传记片,同样都有一条爱情线,但是横向一对比,震荡效应里面这条爱情线简直平淡的比白开水还要白开水。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条爱情线对于主线剧情没有任何的推动作用(当然,如果你认为女主的一两句加油鼓励的话算是对剧情的推动的话,当我没说),是游离于剧情之外的鸡肋。我认为完全可以把爱情线去掉,多讲讲橄榄球运动员身上发生的事情。例如以医生为一条主线,再以特定一名橄榄球运动员为一条主线,最后把两条线交汇,推动剧情到高潮。这部影片确实描写了不少橄榄球运动员,但是都是打酱油的角色,对他们的刻画都是浅尝辄止,我承认我看完之后对于这个球员我一个都记不住。所谓贵精不贵多,我想如果导演能够抓住特定的一名球员,对其进行详细的刻画,说不定效果会好很多。
谈完影片再来谈谈演员。威尔史密斯在本片中操着一口尼日利亚口音的英语(练习的时间应该不会少)以及黝黑的皮肤(WS的皮肤没有那么黑,**中应该是化妆过的),尽可能的还原了他所要扮演的角色,这种敬业精神这也是我一直喜欢他的理由之一。三颗星的影片,看在是威尔史密斯出演的份上我多给一颗星,你可以认为这是情怀。
三峡好人影评开头怎么写
蝴蝶效应( 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
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Edward 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分析了这个效应。“一个气象学家提及,如果这个理论被证明正确,一个海鸥扇动翅膀足以永远改变天气变化。”在以后的演讲和论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诗意的蝴蝶。对于这个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这句话的来源,是由于这位气象学家制作了一个电脑程序,可以模拟气候的变化,并用图像来表示。最后他发现,图像是混沌的,而且十分像一只蝴蝶张开的双翅,因而他形象的将这一图形以“蝴蝶扇动翅膀”的方式进行阐释,于是便有了上述的说法。
蝴蝶效应通常用于天气,股票市场等在一定时段难于预测的比较复杂的系统中。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戏称为“龙卷风”或“风暴”;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
蝴蝶效应在混沌学中也常出现。又被称作非线性。
我出生在长江边,外婆的木屋,随着三峡工程而永久地成为江底的记忆。身在异国,看到一部关于三峡的**,这本身已经让我丧失了鉴别力。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熟悉得就像姑妈刚刚寄来的家乡特产的腊肉,让我对各种法国火腿都没了兴趣。
所以等到现在那种心情平和的时候,才能仔细想想这部**。
贾樟柯是山西人,所以他继续用2个山西人的视角来书写三峡。尽管不能像《任逍遥》里那样对家乡社会状况把握得贴切,但是比《世界》里要来得精彩,以三峡工程作为背景,比起复杂的大都市更容易抓住一种鲜明的时代变革感。
比起《小武》,这部**少了宣泄式的高潮,尽管有婚外情,千里寻妻这样的线索,其悬念也不是扣人心弦的,其精彩性连小报社会新闻都不如。这却正是贾氏**可贵之处,或者说贾樟柯已经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叙事方式,不依靠情节和悬念来成全观众和自己,因为现实从来没有成全。
也许导演不敢擅自去虚构己不熟悉的生活,**里并没有详细的刻画三峡移民的生存状况,但是整个环境的展现是成功的,真实的三峡,就是那样斑驳的墙壁,那些茫然的眼神,那些赤裸黑黝的肩膀,而绝非电视风景片里那样的雅致。所有的风景都是美丽的,像纸钞一样轻盈,而后面代表的生活往往沉重。
三峡沿线的城镇经济水平一直都是贫困线附近徘徊的,即使是在三峡移民之后,许多盲目的建设,虚浮的工程,甚至挪用贪污移民资金,让三峡移民牺牲的不只是水位线下的故乡。更可怕的是,三峡工程带来的环境效应已经开始显现,白暨豚的灭绝就是一个例子。
作为一个三峡人,三峡工程,曾经一度是夸耀的资本。“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三峡工地上有这样的宣传标语。可是渐渐的,我感觉得到一种虚妄。当我跟老外讲起我们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水坝的时候,没有赢得多少羡慕。这就像你夸耀自己嘴里装了一颗最贵重的金牙,但谁都知道那不是天然的。
关于UFO,这一笔来得挺有马尔克斯式的魔幻现实主义。其实当下的中国,何尝不是充满了各种荒谬,比如**里各色人等都有手机,却未必能解决温饱。比如那个领导把用民脂民膏修建的大桥炫耀于人,就像展示自己的玩物。这种荒谬,也许远远大于UFO的出现,所以**里主人公对此无动于衷,他们关心的是柴米油盐的生存。
不止一个中国导演试图用群众演员和原生态的表演来体现对底层的关注,但要么用一个童话式的结局让擦干眼泪的观众在走出**院后灯红酒绿中忘却那些苦难。要么用悲天悯人的上帝视角去俯视众生,让观众以为自己的观看就是一种怜悯和施舍。贾樟柯的**却将这份暧昧的关怀扔到一边,只是告诉你这样一个事实:不管你看没看这个**,感动不感动,现实中有这样的人,这样的生活。
**结尾,三明和那些民工一起将奔赴山西,去伤亡率极高的煤矿做工,对于他们来说,哪里有什么希望,只是从一种苦难奔赴另一种苦难而已。Still Alive,活着而已。
一个走进**院的人,要么是找乐,要么是找真实。如果他想感受感官愉悦或是意*现实,那么就可以去另外的厅,当然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片子。所以,商业你就商业到底,真诚你就继续真诚。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