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觉得芳华这部**现实吗?

2.《芳华》:何小平和刘峰

3.一部老**《芳华》何小萍

4.《芳华》‖学会去接受别人与你的不一样

5.不同年代的人看《芳华》,只有处在那个年代的人才能懂吗?

芳华影评视听语言_芳华专业影评色彩

前两天去看了冯小刚的新片《芳华》,去之前就听说这部片子不错,很多影评人推荐,看完后更是感慨万千。《芳华》让人感受到青春燃尽,饱经岁月蹉跎后的那种平静。每每这个时候总会让人感慨,会让人不禁回想自己的青葱岁月,和慢慢消逝的青春年华,人生如此短暂,今生到底活出什么模样才算精彩?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你又会如何度过你的芳华一生?又会如何告诫孩子,去珍惜生活?

1

有信仰的人不会空虚看完**后我问葵爸,看完这部**后给你的触动是什么?他说:曾经活在那个年代,年轻过、追求过,狂热过,真好!那个红色的年代其实是我们这一代人无法理解的一代,他们有不少的磨难,有不少的黑暗和不公,但也有着全民的信仰。就像《芳华》开场时的画面一样,我们这一代,哪里感受过当兵的喜悦,哪里能感受到那种阶级政治所带来的迫害,更没有那种红色队伍上街游行的滂湃。对于小萍来说,穿上军装是一种莫大的幸福。那种幸福能摆脱自己那个支离破碎的家,那种幸福能点燃父亲的一点希望。**里讲的那个时代的热情,纯粹,是现在最难能可贵的。因为有着全民的信仰,所以不会空虚。就像我们的父母,提到他们的战友,提到他们的同学,都会勾起无尽的回忆心情澎湃。就像《燃烧的岁月》一样,那个时代的人与人之间都更加亲密,大家都拥有着共同的信仰。有信仰的人,内心会更加充实。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知道道德标准。信仰不见得一定是宗教,更是一个精神希望。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有信仰,内心充实而坚定。而信仰将会成为她的精神支柱,伴随她一生。

2

培养一个兴趣爱好都说这部片子是寄托冯小刚很多“私情”的青春回忆录,我觉得在《芳华》中我看到了另一种快乐,就是有一个自己终身所爱的兴趣。看着小萍被同学欺负、因为丧父心痛而练舞,至少在她最悲伤,最难过的时候可以用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填补空缺,这也是一种幸福。就算历经磨难辗转,当小萍已经精神崩塌疯了的时候,想起当年自己舞过的那首曲子,她还能自己在广阔的草坪上翩翩起舞,那种舞蹈带给他的幸福,就是曾经青春的味道。有个爱好和兴趣真好!很多教育学家都有在讨论,如何培养孩子,不要拔苗助长,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出发来培养,我很认同这种理念。在国内,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几乎每一家的孩子都有3-5样的才艺,样样学过,样样皮毛。把孩子累得苦不堪言,也没有收获足够的技能,孩子的爱好不过蜻蜓点水,专注力也一降再降。而国外家长的教育方式,跟国内有很大的不同。家长几乎不会让孩子成为全才,而在努力培养孩子成为专才。在她擅长的,感兴趣的领域里面坚持、探索,有所成就。我希望小葵能有一个陪伴她一生的兴趣爱好,在黑暗来临的时候,能成为她的寄托,为她点起一盏明灯。

3

“学习”是你一生的财富在感叹年华逝去的时候,我问身边的朋友们,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你最希望改变什么?几乎我问到的每一个人回答是一样的,好好学习。“我想好好学习,考一个更好的学校”“我想学一门技能,未来多一个出路”“每天泡在图书馆里,当时有那么好的都没有好好利用”学习,是一种技能,教会你如何思考,如何看待每一件事情和问题。如果让我给自己和小葵一个忠告,那就是那句老掉牙的话,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将是你一生的财富。学得越多,懂得越多,想得越多,领悟得就越多,就像滴水一样,一滴水或许很快就会被太阳蒸发,但如果滴水不停的滴,就会变成沟渠、变成湖泊

可惜,人生没有倒带键,我们永远也无法完成这个设的命题。但是我们的孩子可以,他们的青春年华还没有开始,只要我们能够用正确的方法引导,至少让他们能够拥有一个不悔的青春。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你又会如何度过你的芳华一生?期待你的答案。

这是蜡笔小葵的第78篇文章

值得阅读的往期文章

Lisa:小葵的妈妈新媒体主编致力于育儿知识分享传播

你觉得芳华这部**现实吗?

这是去年冬天的九年级期末考试题,半命题作文“坚守__”,很多孩子补题《坚守善良》,想到正在上映的**《芳华》,掀起一股探讨“人为什么要善良”的热潮,孩子们笔端流淌的心声也激起我心底的层层浪花。

孩子们的作文大概分为三类:

第一类,我本善良。人之初,如玉璞,是非善恶,泾渭分明,为老人让座,给乞者零钱,向灾区捐款,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彰显出淳朴的本性。

第二类,愤世嫉俗。大量堆砌反面材料,凌厉批判社会上尔虞我诈、欺凌弱小的丑恶现象,与文题已相去甚远。

第三类,初心不改。路遇弱者,不敢再贸然始以援手,怕被讹被骗,但一番纠结之后,相信人间“正”道是沧桑,坚守住了最初的善良。

这三类作文,就像三面镜子,映射出我对人性、世事认知的三个成长阶段:

浪漫多情的少年时代,爱极了中美丽善良的姑娘和侠肝义胆的英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最见不得老弱病残,每遇之必出手相助,相信善恶有报,相信童话,相信奇迹,相信未来。

成年后,初涉世,发现世事并非童话里勾勒的那般美好,生活处处有暗礁潜藏,人心往往被暗箭所伤,经历过被骗、被欺、被踩之后,开始怀疑人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又常见善者坎坷,小人得志,心中的善念开始动摇,甚至在茫茫暗夜里迷失堕落。

那时,有孩子在作文里问我:“老师,为什么善良的人总是被欺负?”我竟无言以对。

而立之年,有了自己的孩子,母性在襁褓里日渐发酵,再历经几番寒彻骨,深深了解所有的生命都有难以言喻的痛楚,所有的痛楚都值得被疼惜善待,于是一颗本就多愁善感的心愈发柔软芳馨,在浩瀚典籍里与圣贤大师们的对话中,格局慢慢打开,一股温柔而坚定的力量自心底滋长,蓦然回首,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任他红尘滚滚纷沓去,我自清风朗月拙如璞。

我想, 这份豁达与善良,大概是岁月留给我最好的礼物!

托尔尔斯泰说:“ 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

被冯导圈粉,皆因《芳华》彰显出润物细无声的情怀。在那个满是伤痕的故事最后,萧穗子的旁白让所有人释然:“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可还是不难看出岁月给每个人带来的改变。倒是刘峰和小萍显得更为知足,话虽不多,却待人温和。”

在这场善良无私与精致利己主义的较量中,说不清谁输谁赢,但可以确定的是,我们深深爱着的,是那些善良的人,走到最后最接近幸福的,也是那两个善良却不被善待的人。所有祭奠青春的影片里,《芳华》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最喜欢某影评中的一句话:“我们善良,不是为了回报,只因为那是对的事情。”

是的,坚持去做对的事情,这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足以支撑生命饱满的信念,带着这种信念,我笃定而自信,手托试卷,步履轻盈地走上讲台,开始讲评作文。

有孩子举手问:“老师,我很想帮助那个乞讨的人,但是我怕被他骗了,因为我听说有很多这样的骗子。”

我微微一笑,先向他们娓娓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

孩子们用心地听着,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会心的笑意如一朵小花轻轻绽放。

我指着黑板上“坚守善良”四个正楷大字,为他们解答:

“孩子们,善良是上天赐予你最高贵的礼物,请听从你内心的指引,去做你认为对的事。我们对乞讨者解囊相助,从物质的层面来说,是希望改善他的生活;从精神的层面说,是希望带给他内心的温暖,希望把这份爱心薪火相传;而站在我们自己的角度看,是让自己的不“失其本心”,坚守住心底的善念,不断修炼、升华自己的灵魂,让自己的生命彰显光华!所以:骗不骗,是他的事;帮不帮,是我的事!”

我看到孩子们眼里星光闪烁、憬然有悟,那是一束源自于生命最初的照耀温暖世界的光芒,这光芒,也点燃了我心中的火焰,“师者,授业传道解惑也”,为人师的幸福与骄傲,莫过于此。

文学大师雨果说:“ 善良的心就是太阳。” 它温暖明媚,是传递爱与爱的桥梁。

老子说: “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它清澈透明,荡涤生命的尘埃。

我想说: 坚守善良,只为了心灵的花瓣,在那一霎间柔软舒展,洁净而芬芳,它如雪花一样晶莹纯洁,是人生的底色。

生命最好的样子,就是有能力爱自己,有余力爱别人。你我皆凡人,有各自的责任和需求,无法像圣贤一样无欲无私到伟大,也无法像《芳华》里的刘峰那样善良到一塌糊涂,但我们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守住人性固有的纯真和善意。相信某一天, 那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傻傻的善良,会化作闪闪发光的宝石,让我们的内心富足而坦然,让我们的生命厚重而深沉。

昨日午后,路遇一蹒跚老者,颤巍巍地向我伸出枯皲干裂的手,我悉数掏出所有的零钱,仍不能消弭心底微微的疼痛。那一刻,突然感觉,那些乞者、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其实是上天派来救赎我们灵魂的天使,我们伸出的援助之手,其实是在拯救我们自己!

亲爱的,芳华虽逝,但愿你我初心如故,用善良装点生命的诗行。

《芳华》:何小平和刘峰

青春是值得奋斗的

芳华是一部历史感非常强的文艺现实影片。就像网络影评中对这部作品的评价:真实。作品中,让我们看到了人心的真善美,同时看到了对理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国家的忠诚。

看到这部影片,我似乎看到了父辈们的生活。一个个都是在雷锋精神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生活中除了做好事,就是谦让。人与人之间感情纯真,做事情也纯粹,目标指向性特别明确。

**中的男主人公刘峰,是文工团里面的活雷锋,特别像父辈那一批人。身上的优点,至今让我们佩服与尊重。第一,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自己非常想上大学,党命运之神眷顾自己时,却将这来之不易的名额,让给了别人。第二,艰苦朴素,团结友爱。当知道自己的战友要结婚的时候,自己居然也省吃俭用起来,留下牙缝中挤出来的钱,帮助战友一起做沙发。

第三,热心助人,乐于帮人。当大家没有一个人愿意和何小萍做舞蹈搭档的时候,刘峰却站了出来,愿意与何小萍一起做舞伴。刘峰有时候傻乎乎傻到了极致,自己的事情永远都是可以忽略的,而大家的事情,就是最重要的事情。就连团里的丢了一口猪,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居然是刘峰哪里去了,让刘峰去找嘛!

就是这样一个德智体美劳均优秀的人,却因为恋爱被下放了,最后上了战场变成残疾,虽然是战斗英雄,但是因为不善于赚钱,爱人也跟着长途车司机跑了……这一连串的打击,不断叩问人们的心灵!剧中人物何小萍,因为不善与人交际,也变得寂寥、落寞……这种忧伤,这样的伤感,大概就是芳华给我们的最大思考吧!

一部老**《芳华》何小萍

前阵子《芳华》上映,看朋友圈一直被芳华刷屏,公众号上关于它的影评很多,我一度按耐不住要和朋友一起去看。但由于朋友对《芳华》文工团七十年代的背景很不感冒所以我们改看了同档期的《妖妖灵》和《二代妖精》了。

拖拖拉拉,昨晚终于在优酷把这部片子刷完了。说实话,虽然我没有当过兵,对上个实际文工团的背景也没有太深的感情,但是文工团那些美好让我触动很大。女兵那柔软身体,修长舒展的四肢,满屏的青春荷尔蒙气息,透过屏幕给人的感觉真的很美好。

芳华背后并不是一片美好,在复杂的背景下,小团体藏满了人性的自私、冷漠。

何小萍由于出生低位,父亲在接受政治劳改,一入伍就不招人待见。由于何小萍身上汗味重,大家觉得她身上有股酸臭味,总是嫌弃她。

何小萍偷偷拿林丁丁的军装去照相馆拍照,被发现后宿舍的人揪着她这事不放,她以为离开了家就不会欺负,谁知道受尽欺负。

宿舍里都是,她们瞧不起穷酸土的何小平,处处奚落他,刁难她,讽刺她身上有味,

其实她只是比大家爱出汗而已。

虽然何小平受尽欺凌,但是仔细审问,文工团没有特别坏的人。就像是青春期的校园欺凌,弱小就会被大家欺负,一两个人带头,其他人哄笑、旁观。即使文工团的何穗子并不想欺负何小平,但她不敢站出来,不敢为何小平说一句话,明哲保身,这是人性。

刘峰是一个老好人,一个对所有人都好的“活雷锋”

他从北京接何小平进文工团,帮每个北京来的战友都带了礼物,他吃饺子只吃破饺子皮,炊事班的猪跑了都要刘峰去找,炊事班的班长结婚买不起沙发,刘峰就帮他大一对,就连自己梦寐以求的军政大学进修的名额也让给别人。

刘峰太好了,大家对他的好习以为常。他喜欢林丁丁,摸了林丁丁被下放连队的时候,除了何小平,其他那些受过他帮助的人没有一个人来送他。刘峰喜欢林丁丁,为林丁丁挑脚泡,处处关心她,而林丁丁为了自己的声誉直接污蔑刘峰,断送了刘峰的大好前途。

你对一个人好时,他可能记得你的情。但是你对一群人好时,大家就会对你的好心安理得,不会有人想到要报答你。

何小平自从刘峰走后对文工团这个集体失望了,就连她以前一直想要争取的A角对她都没有任何吸引力,文工团把她下放到前线军医处。

在前线,何小平救助了很多战士。她抢救的最后一个伤员石林峰才16岁,被炮火烧的面目全非,敌人进行袭击轰炮时,卫生棚塌了,何小平倾身护住了他。

何小平因为这件事成了英雄,掌声和荣誉随之而来,以前一直被欺负受凌辱的她,居然获得了尊敬。境遇对比太强烈,何小平承受不住心理压力,疯了。就像政委说的,冬天里冻住的大一放进暖屋,就烂了。

《芳华》‖学会去接受别人与你的不一样

文/古悦楠曦

《芳华》上映时间是2017年12月,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五年。

为何我会在五年后提起这部**呢?

前几日整理家里的书架,看到几个本子上的内容,有日记、读书笔记、**观后感。

看了看五年前写的《芳华》观后感,觉得还是挺不错的,把它公之于众。

在今晚(2017.12.21)未去看之前,看了‘桌子的生活观’写的推文,感觉必须去看一看,桌子文写的是《人与人为什么会疏远,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说实话,我一直不喜欢先看关于**的影评,因为我总是会在大脑里保留别人对**的评价,然后带着种‘验证’的感觉去看**。

我更喜欢仅仅因为片名或者某一样东西就打动我,让我想去看它。

就像之前上映的《小王子》,我仅仅只在团购上看了它的宣传海报,就决定非看不可。

还好今晚我所‘携带验证’的感觉不是特别多,完全没怎么影响我观看。

芳华,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的命运。

看到何小萍被欺负,有种感同身受的感觉,尤其她被嘲笑,特让我难过。

我为何会这么难过?

因为读小学的时候,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每期学费都要拖欠到学期期末。

所以被班上的同学欺负,他们不会在学校里欺负我,只有在放学的路上,快到我们分岔路口时,他们会拿地里的干泥巴块打我,尽管,我也会打回去。

但是,男生永远丢得准而有力,我总是丢不准,他们跑得也快。

那种打在身上的痛,以前记得,现在忘了(哭笑)。

他们欺负我,我选择忍,觉得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不想告诉妈妈。

但是,他们居然还连着一起欺负我弟弟,我记得特别清楚,有一次因为早上下雨,所以我们带了伞,那种老式纯黑布伞。

因为怕他们把伞打坏了,回家妈妈问起来不好交代,就不用伞去挡。

我们到处躲着走,他们到处看着我们姐弟二人丢泥巴块打我们。

90年代,农村的路,下过雨后,地上很是泥泞。

小小的脚穿着一双大人的水鞋,走起路来显得愈发笨重。加上那天被各种围追堵截,那仿佛是我这一生走过最难走的路。

这件事情,不知我弟现在是否还记得?反正这事我妈是不知道的。

想在想来,那时候还真是懦弱,如果直接追着他们干一架,会不会就不一样了?

所以,当我看到何小萍被欺负,就仿佛自己又再次被伤害着一样。

看到何小萍自己深夜在练舞,觉得这真的很励志,可是,命运有时候也不是你努力就能改变的,但如果不努力,就没有改变的可能。

而经过那种千辛万苦的努力之后,对人和事寒心之后,不再对当初自己求而不得的东西,以逃避的方式放弃的时候,更让人难过。

(何小萍,终于迎来一次领舞的机会,但是她早已看惯了文工团都是些什么人后,她装病拒绝去表演。)

难过的不是那些深深夜色里练舞付出的汗水,而是对以后乃至未来失去希望。

在**中何小萍突然精神失常,并没有过多的描写,或者,只有看书才会明白其中的原委。而这弄明白的过程又是一次心的撕裂。

至于是什么再次被撕裂现在还未知。

那段草原独舞又让我再次泪奔:是那段藏在生命中的爱慕唤醒了她。

如果没有那一次的伴舞,没有那一束光,她该如何才能走出那冰冷的黑暗?

最后,她说:有句话含在口中十几年都没有说。

我第一反应是,我喜欢你。

因为大家都看得出来,她是喜欢刘峰的,只是一直藏在心里。

而何小萍说的是:能抱抱我吗?

陈峰听了,一把揽过她,搂着她的肩靠在一起,那画面可真美。

不同年代的人看《芳华》,只有处在那个年代的人才能懂吗?

《芳华》最近很火,网络上铺天盖地都是影评、观后感,很想看。室友上映的没几天就去看了,回来就一直感慨,“这个**真现实,讲的太对,就告诉我们好人没好报的道理!”她反复强调了很多遍好人没好报,更加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这片子到底讲了什么负能量的故事。直到自己去看了,眼泪赚足了,好奇心也满足了,体会颇多,体会最深就是题目这一句,学会去接受别人与你的不一样。

**里,刘峰是活雷锋一样的好人,却因为勇于表白这个敏感性错误,让所有人一下子忘记他所有的好。何小萍也很善良,除了最初自卑不敢承认的偷军装,没做错什么,却被身边人处处排挤。乍眼看来,何小萍和刘峰都不算坏人,但他们却类似的被命运糟糕对待。恐怕只能从他们“与众不同”这点寻找答案了,一个是好到没朋友,一个是勇于坚持自我,都有点“不同流合污”。但在一定的环境,这都算是“罪过”了。

这个世界一直在耳语我们:不合群就是最大的罪过。就算别人说的都是造谣,你也活该,谁让你是这个集体里最“不合群”的人?纵然你本性不坏,甚至比别人更善良,可就是难以被看见,难以进入那个话语圈,被伤害了还要被说是罪有应得。总有那么一群自说自话的人,身边围拢了一大批拥簇者,他们主宰这一切,决定了那些没有话语权的人的遭遇。而这些人未必多么不合群,但就是不讨人喜欢,也许根本找不到讨厌的理由,也许就只是因为看不顺眼。

看完**,没有一丝赞同室友“好人没好报”的观点,但世界就因为不同,才有眼前的形形、丰富多彩,什么都一样岂不是千篇一律、毫无特色。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文化教育背景,不同的生活环境,这就决定了我们无法让每个人都能理解自己,迁就自己,赞同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所以,我不懂你,这不奇怪,你不懂我,我也不怪你。

《芳华》里有句话,“没有被善待的人,最容易识别善良。” **的结尾让我感到一丝欣慰,多年之后,“活雷锋”刘峰和“万人嫌”何小萍这两个没被生活善待的人,终于互相体谅,走到了一起。芳华逝去,大家再次聚到一起时,刘峰和小萍显得更加知足,话虽不多,却待人温和。

而我希望,自己以后能在想要保持个性时保护好自己,对他人能避免不了解时的妄加揣测,能学会去接受别人与自己的不一样。

说实话,看这部**,我是冲着冯小刚去的,因为我确认过冯小刚的眼神,不同的年代,要用不同的姿势去看这部**,今天得心就带大家用这个姿势看《芳华》!

原创声明:本文由得心**编辑得心原创,感谢分享,文章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究!在合适的时间,看一部合适的**,你会收获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凉,若是常驻,得心愿奉上一篇最真实精彩的影评陪你走完这一场!

1.这一次相当克制的冯小刚。可能年轻人都看不太明白。他歌颂雷锋似的刘峰?怜悯低人一等的何小萍?讽刺的自欺欺人?哭诉战争的惨烈颂扬战士的伟大?恐怕都没有他只是安安静静的想回首一下他曾经投入的年岁,有年轻的面庞,有忐忑,有哭和笑,有蓝色的天,白色的衬衫和云,有呼吸。我们后来人以为可以总结,可以批判,可以歌颂。而对他们来说,只是恰好经历了那个大时代。那是他们生命曾经的一段最美好的开始。

2.从题材和叙述方式上看,这部**似乎是冲着《霸王别姬》、《活着》那样带着厚重历史感,来表现人在特定时期的大背景下的种种无奈。但看完后感觉很空,只记得白花花的大长腿。老男人冯小刚对青春荷尔蒙的追忆和怀想之作!有个人对抗集体的自由主义意识觉醒表达,有时代风貌的展现,有对战争残酷的血淋漓展示和战后英雄落幕的人文关照,有社会发展大势下个人无奈的抒写,但最终都是落脚为对那个?不太好?的时代里?最好的?人与青春的无限怀念。有原著和清晰的时代年份标记,依然需要靠女主旁白的上帝视角带动,依然彰显冯小刚叙事能力的薄弱。

3.说实在话,比预想中好,对于这段历史展现出来是可以的,我们尊重的是那个时代本身,及其那个时代的人,但不要加入过多的所谓?客观?实际是主观的东西,尤其是编导,一定要注意引导好,这个把握度就像煲汤,就这片儿来说,刚好没糊,闻着凑合吧。而有的人却认为:看着内容很多,但没什么留下深刻印象的场景,似乎都是蜻蜓点水,而缺少触动内心的那一下。演员也是一样,猛一想没有印象深刻的演员,仔细想想也就刘峰还不错。当刘峰背着行囊,走出文工团的那一刻,我鼻头酸了。标兵、模范被人们刻上了太多的符号,太多的应该和不应该被角色标榜,被道德。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珍惜善良。人各有命,无论境况如何,活着就是幸福。那段岁月我不曾经历,却感叹那个时代的不易。

4.文工团解散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好像参加完军训看同学们抱头痛哭时一样如坐针毡。一群在里估计就是红的人,在永远虚的平之后,终于活到了可以缅怀青春的年纪。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还真是够残酷也够写实的了。而很多人不喜欢《芳华》,主要是因为它的缅怀,它的怜悯,都让我恶心。当然,某个刹那,它唤醒了我的一些集体主义记忆,那个瞬间,我甚至觉得集体主义也有它的美。于是我更恶心了,连自己也一起恶心。

5.令人唏嘘的结局,冯导多少想说的话留在画面之外了,部队的那段日子也许是冯小刚心中最美好的岁月,文工团女兵也许是他心中永远的缪斯,这种情怀以及对青春的回想,让冯小刚拍出了他目前最好的作品。虽然有撕也有怼,但**花了很多的笔墨展现女兵的美好,包括男兵对于女更衣室、浴室的迤逦幻想,都若有若无的有所表达。而**更动人的一面,是对于个体在于时代洪流下的坚守与标签,奋进与无力。女主角苗苗简直是上天给与冯小刚的无上至宝,那一身的灵性,让**达到了形神俱合。

6.总之:全片情绪丰满,色泽明艳,镜头干净,故事线也抓人,青春的样子也描绘的细腻,谢谢冯导。黄轩演的很自然,很正气,苗苗后段的演绎也好,坚韧劲透出来了,赵立新老师棒。问题不多,几个新演员的演技还是有部分会出戏的,自卫反击战的实战场面确实是处理粗糙了。战争年代本来就没有权利拥有幸福的人生,美好的青春更是奢求。通过平凡人物投射时代残酷更加加深了任务命运的悲惨和形象的高大。和逝去的战友比,还活着就是幸福了,所以刘峰才能笑得出放得下。